【#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https://t.cn/A6HtA1Ud

【#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https://t.cn/A6HtA1U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商品】【Midea/美的】电饭煲智能5L电饭锅【原价369元】券后【269元】包邮【下单】:【推荐】累计销售超6万台,精研柴火饭,涡轮除泡防溢不粘锅,拉丝不锈
  • 你让他人没了希望,你让他人越发慌张,你就是一颗不折不扣的骄阳!看到了他人的进步,你能嘴角上扬。
  •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在努力的翻山越岭,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这一切!#廊坊新闻# 【我市构筑京
  • 手工费0.3r一米 不收其他费用想拼:1.星灯社的铁盒(淘宝店卖450)2.mt最新的工厂见学自选胶带3.银座loft伊东屋还有其他的胶带都行我的特点:1.本人
  • #青春有你3[超话]##青你3训练生路子大片# (四)你最欣赏谁的路?#青春有你3# 李硕:霸气外路‖连淮伟:笑忘路梁森:逢山开路‖木森:不服输之路徐滨:肥滨逆
  • 别墅客厅装修风水学——格局客厅内的格局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设计客厅时最好是选择长方形,座椅最好不要对着屋角。二、风水位置注意事项1.客厅切忌放在玄武位,因
  • 高碑店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李彦群介绍说,中心扩大至1.2万平方米,通过对整体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设立综合审批、工改服务、企业设立、医保服务、税务服务、不动产服务
  • #荣耀神秘黑市[超话]# 壁垒一下老婆们 自己主页挂着小国西施一边赚着老婆们的蹭标钱一边连100都拿不出来 当时刚打完火舞万战差不多1950 想补点小乔表现拿省
  • #宏铭达物流# 8月份开始 自己的单量开始下降了 也渐渐趋于常规水平 跟操作同事了解了一下 目前大家的货量也都不算多 趋于稳定。《号召》内容主要有以下3点
  • 下一步,大队将持续推进各住宅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工作,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并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强化宣传,筑牢坚实的“防火墙”。通过电动车火灾防范工作的开展及
  • 如意哥带回来的小点心好好次周一的早训总是被莫名"取消"然后就成了拍照训练生化的糖酵解让我更加地想吃糖中午醒来看到有好吃的就很开心吃枣完最后一
  • 西安市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在我们资金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西安市在第一时间为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各项政策,共得到国家1.5亿元低利息银行贷款,让我
  • 作为天之骄子的你被流放到小镇上苏醒过来,受妖狐作祟失去记忆,心中只想通过试炼,成为唯一活下来的强者,在重重阻碍下,你逐渐走近仙人墓的真相……"2021
  • 去年11月,奥密克戎被世卫组织纳入全球需关切的第五种变异株后,我们就针对该病毒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它和其他变异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种突变谱特征表明,病
  • 药明康德是创新药里面的茅台,也是整个医药板块里面流通市值最大的,尾盘跌3个点,股价在跌到前方平台的时候止跌,明天只要站稳平台价可以低吸或加仓,同时今天缩量明显,
  • 他们的办事能力很强,做事耐心又有毅力,凡事都喜欢按照自己内心的计划来,绝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话来改变自己,更不会因为一些小插曲而偏离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事对人都很挑
  • #今日贴纸打卡# 最近发现早上跟晚上的时间不够用,可能会有人想你一个家庭主妇无非就是带带孩子吃吃睡[可爱]我不知道90后的全职妈妈是不是跟我一样早上五点起床煮粥
  • 例如,我们是做美妆的实体零售店,只要到店的客户,就能够通过利益引导客户扫码加个人号。有人会研制出app让你花钱买,生意有没有不知道,反正研发专利的赚一笔有车云已
  • 建议qjd买,她家现在随便买正装都送好几个小样,但是她家养肤类护肤品我是不会买的,毕竟术业有专攻,她只是个做帽子的[doge]河池电梯井堵漏公司18118685
  • 苏芩红着眼说:“分手后就不要再做朋友了,从今往后我们保持着你死我活的距离。上聯:崖高百丈,海深千尺,難抵相思一半下聯:星眾萬千,辰恆億年,怎比吾愛永久橫批: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