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阿弥陀佛日恰巧遇月食,让我们一起守戒吧!

上師教言
【不离】第六章
我们守护一分清净的戒律,做一点一滴的善事,都要专注清净刹土,除了特殊情况以外,都要以强烈的向往心专注极乐世界。

——法王如意宝

普贤王如来祈愿文
《普贤王如来祈愿文》
具慈瑜伽大力者,了知自明离惑幻,已发如是广大愿,闻此誓愿诸众生,于三世内必成佛,尤于日蚀月蚀日,风灾雷暴地震时,冬至夏至或年节,自身观修为普贤,敬诵此愿于众前,令诸三界有情众,由彼瑜伽行者愿,灭苦解脱生死海,获证究竟佛陀位。

明日午后半影月食


修资法财绝佳时机

北京时间明天(11月30日)下午三点半到晚上八点之间,将出现2020年最后一次半影月食。这次月食,在亚洲(除西南部)、欧洲极北部、北冰洋、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可以看到。

【日月食上師教言】
《苏悉地经》
于月蚀时,成就最上之物;于日蚀时,通上中下成就之物。

《律经》
日食将尽时,千万再化十万倍,月食化为七千万,四大节值日月食,其时福德更超胜。

在日食、月食、冬至、夏至这四个特殊时期行持善法,功德将自然增长无量倍!然此四者的相应功德,依次递减,其中以日食最为广大、不可称说!

——怙主上師龙多仁波切

《时轮金刚》中说,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作任何善行,功德均会成千上万倍增长。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对此也相当重视,每逢日食或月食,都会集中僧众共同念经修行。故希望广大佛友于此日尽量行善断恶,诵经持咒、放生、吃素、守八关斋戒等,这是积累资粮的殊胜法!

——索达吉堪布

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只不过是普通的恒星和卫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旋转;但从《时轮金刚》的观点来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临终诀窍”里面讲过,中阴身的时候,神识已经脱离了气脉明点,即使有些神识可以在中阴的境界中呆上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但由于没有红、白明点,所以他们从来看不见外面的日、月。

——慈诚罗珠堪布

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只不过是普通的恒星和卫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旋转;但从《时轮金刚》的观点来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临终诀窍”里面讲过,中阴身的时候,神识已经脱离了气脉明点,即使有些神识可以在中阴的境界中呆上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但由于没有红、白明点,所以他们从来看不见外面的日、月。
这就说明,外在的日、月,是人体内在气脉明点的一种投影,就像人照镜子,镜子里的人并不是真正存在,只是人的影子而已。同样的,其他星球的运行,也是内在气脉明点运行规律的一种外在反映。
修气脉明点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呼吸来推测什么时候月盈或月亏。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想知道月相的盈亏,根本不需要看历书,仅仅通过自己的呼吸即可观察出来。由此可见,外在星体的运行与内在气脉明点的变化,关系极其密切。
有些人看到藏历有时有两个十五日,有时又没有十五日等现象时,觉得很奇怪。实际上这种根据人的呼吸,即依据内在因缘——业气和智慧气的次数,与外在因缘——月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而推算出来的历书,有着非常强的逻辑。
《时轮金刚》通过内在气脉明点的变化规律,来推算出外在日月星辰的运行方式,而我们根据外在星象的变化,就可以反推出内在气脉明点的状况。因此,若能在出现日食、月食或每月的十五、三十等日子,即气脉明点运行的某些特殊阶段,精进修行的话,其效果一定会非同寻常。
为什么在此期间会有显著的效果呢?藏密认为,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呼吸次数是二万一千六百次(每分钟十五次),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业气(不清净、起杂念的因素),智慧气(跟业气的定义相反)的成分很少。但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多数的业气就变成了智慧气,这就是在这些时候修行会有很大功德的原因。
有时在我们这个半球看不见月食,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但看到与否并无大碍,只要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是念经、放生或做任何善行,都会有非常大的功德,这是特殊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八关斋戒的功德.
来自上師教言
1、第一次在善知识面前受戒时你自己心里面想:
“我从今日起到明年一年的时间当中,每一个月特殊的日子,在十方诸佛菩萨、善知识面前,我要受这个戒。”这样承诺,也就是在自己心里面已经默许要守一年,那么以后每一个月的初八、初十……
早上起来在佛像面前自己受,这样也可以。
——索达吉堪布

2、尤其是大城市里面的,比如一个月当中受大概四五次八关斋戒,很多人也能守,这对我们一般在家修行人来讲,临死之前,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戒的所依,那一切功德都没办法存留。龙猛菩萨也说了:就像大地是一切万法的所依一样,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所依。因此,如果我们即生当中没有一分戒律的依靠,死了以后连人天的果位都没办法得到,因为戒律是一切的根本。

——索达吉堪布

3、虽然无著菩萨的个别论典中也说过,在没有人传的情况下,在佛像前受大乘八关斋戒也可以得到戒体,但实际上传戒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受戒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善知识。

——慈诚罗珠堪布

4、第一次受八关斋戒,必须要有一个人给你传授。第一次受的时候,事先要准备好,可以一次性地发愿:此后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每个月的某一天我要守八关斋戒。这些全部确定了以后,就可以一次性地受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第一次受戒以后,下次到了固定的这个日期时,当天也要受。但是不需要找一个人给你传,自己在佛像面前受就可以了。

总之,第一次必须要有人传,第二次、第三次就不需要了。也就是说,一次性地受过之后,以后就不需要有人来传。但是如果当时没有发愿,那么每一次都需要有人传才可以。

——慈诚罗珠堪布
5、在座的大多数多年以来一直守八关斋戒,我以前也传过一些,慈诚罗珠堪布他们也经常传。第一次受八关斋戒要在善知识面前,然后……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一般来说,作为在家人容易实行的是每一年作为一个隔断,比如今年某个时间受一次,然后明年再受一次,这样一年一年地受。当然如果自己愿意的话,也可以三年或者五年一次性地受,甚至终身当中一直守八关斋戒,这样的也有。我们讲《三戒论》的时候也说了,旃扎古昧终身守八关斋戒。《戒律》的颂词当中说,终身守八关斋戒的话,叫古昧居士。

——索达吉堪布

1、经中记载:‘帝释天白佛言:在“初八、十五、三十的吉祥日中受斋戒的人与我帝释相同。”佛告帝释:’你不要如此说,实则彼与我相同“哪怕未受戒之前如恶狗一样的人从受戒时起直至未破戒间,与导师佛陀相同,成为诸人天应供处,应敬处。因此,必须清楚的是,有戒无戒之间,有着这般明显的胜劣差别。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2、在佛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中,专门为【八关斋戒】说了一部经,收录在《大藏经》里面叫《佛说斋经》是佛陀为舍卫城一个丞相的母亲而宣说的,主要内容是一一宣说了八个戒条,还有在守持八关斋戒当日应该行持哪些善法。如果有机会可以翻阅一下《佛说斋经》这部经典。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八关斋戒的重要性。

3、佛陀说:“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如果能够把这八条戒律一一守持清净。“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此人便能获得无量福报乃至究竟佛果的安乐。

4、佛陀用了一个对比,来说明在五浊恶世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犹为超胜。“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弥勒佛出世时,受持一百年清净斋戒,也不如释迦牟尼佛教法下一日一夜守持清净斋戒的功德大。为什么呢?佛说:“我时众生具五滓故。”因为佛陀发愿度化五浊恶世(劫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的众生,浊世众生障深福薄,种种恶缘乱起,受戒因缘难遇,持戒难度也非常高,在浊世中受持一日夜斋戒的功德便超胜了弥勒佛时受持百年。

5、佛陀说:“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佛陀在此将八关斋戒比作庄严无上佛果的璎珞。法王如意宝也经常把戒律比喻成修行人庄严的饰品,如《胜利道歌》云:“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应该把守持清净的八关斋戒作为自身的庄严,也是我们誓证无上佛果、修持菩提道上的庄严。

6、佛曰:“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这里指出了八关斋戒的灭罪功德。前面是从积极的角度,说明斋戒具有积累资粮、获得福报、庄严佛果等的功德;这里就是从清净业障的角度。佛陀开示,如果我们能够在三皈依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除了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以及恶心出佛身血),其余一切罪业皆能消除。
7、《涅槃经》里有一个公案,说八关斋戒它清净恶业的功德有多么不可思议。就是说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个屠夫名叫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而这个屠夫遇到了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为他授了八关斋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仅守持了一天的八关斋戒,一个屠夫命终之后竟转生为天人。

8、藏文版宣说八关斋戒的佛经在讲述八关斋戒的功德时,是用比喻来描述的。
第一个比喻:即使印度恒河等四大河流的河水能用一杯或一滴的计量单位来估量,守持一天八关斋戒的功德也无法衡量、不可思议。
第二个比喻:如果南瞻部洲坐满了阿罗汉,有人终身以各种各样的珠宝、食品、衣物等等供养如此之多的阿罗汉,其功德,也不如守持一天八关斋戒功德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
看过《百业经》的人都知道,哪怕对一位真正的阿罗汉供一次斋饭,其功德都不可思议,而终身供养充满全世界的阿罗汉的功德就更无法想象了。

另外,在很多佛经上也讲过一个比喻:有一个人在一个又一个大劫期间,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种金银珠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其功德与末法时代于一昼夜中仅仅守持一条戒的功德相比,受戒者的功德也远远超过供养者的功德。

此比喻说的是仅仅守持一条戒,而不是八关斋戒。可想而知,如果每月坚持守持八关斋戒的八条戒,其功德就更不用说了。假如再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其功德又岂是凡夫所能衡量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密续:
尔时上师诸窍诀,融入于我相续中。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https://t.cn/RxDqZrd

佛教的兩大定律
性空無我
與因果循環

研究一切思想和學說,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

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麼?

龍樹在《中論》裡已有答復:

「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學佛者懂得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現在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請海內的善知識指教。
 
一 、性空無我律
 
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都是緣生緣滅、無有自性,無有實我

( 我是主宰義、自在義 ),

故曰性空無我。

它是佛教探討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則,也是佛教的本體論和宇宙觀。
 
佛教對「 空 」有特定的解釋,

認為一切法依「 空 」而存在而運動。

「 空 」的含義,就是緣起無自性。

離開緣起,就沒有宇宙,沒有人生,沒有生滅。

對此,佛經常舉虛空為喻。

虛空以「 無礙 」為性,色於中行。

虛空與物質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離開虛空而獨存的物質。

性空無我律也是這樣,是一切法生滅的所依。

性空無我律,在大乘佛教裡稱為甚深微妙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凡夫聞之,驚慌失措,二乘人聞之,心如刀傷;

只有菩薩才能證悟。

如《心經》說: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

經中清楚地告訴我們:

甚深空義,要在五蘊
( 物質與精神 )

中去照見( 觀察 ),

不是離開色心以外胡思亂想地去尋找一個什麼空的世界。

怎樣了解一切法的空性,約略言之,不外下面三種方法:
 
1 . 從時間上豎觀一切法的前後延續,得出「 諸行無常 」的結論。

諸行無常是指一切法永恆地處於瞬息萬變、遷流不息地狀態中。

這一變化不居的無常觀,世俗上雖然也有許多人能夠覺察到,

但是他們不能於中照見空性,於變化不居的暫時存在裡,見什麼愛什麼,見什麼執什麼。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透過息息流變的事物現象,

於萬化紛紜、生滅宛然中,窺見事物的本體是空無自性。
 
2 . 從空間上橫觀一切法互相依賴,
得出「 諸法無我 」的結論。

關於「 我 」的概念,印度學者認為「 我 」以主宰為義,能自主自在地支配一切。

具有大智慧的人,觀察一切事物,

小自微塵的微觀世界,

大至宇宙的宏觀世界,

都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

都是「 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 」的互相依賴關系。

沒有「 小而無內 」,「 大而無外 」的獨存實體,顯示了一切法空義。
 
3 . 從事物的事相上直觀一切法當體即空,

得出「 涅槃寂靜 」的結論。

宇宙間一切事物,雖有千差萬別,百態千姿,都不過是緣起的幻相。

究其實質,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具有性空無我的宇宙觀,於一切法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落色相、心相、時空相;

不落名言分別,即世間而得解脫。

《中論》說「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

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和本來面目。

菩薩依之乘大願船,游生死海,普度眾生。

諸佛依之直趨無上妙覺果位。
 
二、因果循環律
 
「 五蘊皆空 」和「 緣起性空 」的道理,

是說明一切法現象和本質二者之間的關系。

從本質上說,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

從現象上說,一切法的現象是桃紅柳綠,生機盎然

( 水中月,鏡中花 ),

所以佛從「 空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廢一法;

從「 有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

就一切法的緣起方面說,可以歸納成因果循環律。
 
因果一說,我國最早見於《易經》:

「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其次《道德經》:「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的善惡因果轉化思想。

我國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

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

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升天堂。

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和來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論者,主張一切眾生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盡,激起層層浪花。

眾生的生與死,不過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與消散而已。

它既不同於一世論者的「 一死了之 」,

又不同於二世論者的「 上帝造人 」說。

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業的業水,有什麼業即感什麼果,如影之隨形。

在感果時又繼續造業,導致未來新的果報,如此循環,無有窮盡。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之曰因果循環律。

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

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

同時,也告訴人們:

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

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

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

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三 、兩大定律的辯證關系
 
因果循環律與性空無我律,是寓於同一性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我人的思想和言行,必須以性空無我律為指導,來處理在因果循環中所產生的一切問題。

同樣,要用因果循環律的一切事相,來證明性空無我律的道理。

進而體驗到,性空無我律,是因果循環律的基礎。

如果性實有我,一切事物則應是凝固不變的,即不可能有因果遞邅的演變。

因果循環律,是性空無我律的作用,假若沒有因果循環,則性空無我就成了斷滅和頑空。
 
四 、如何運用兩大定律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1 . 佛不是救世主:

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續而成,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救世主、萬能的神。

宇宙有成住壞空的時期;

事物有生住異滅的變化;

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迫,都是隨著眾生的共業和自業所感而不斷地演變著。

所謂吉凶禍福、成敗利鈍,都是人們行為的結果,沒有任何神能主宰其間。

釋迦牟尼從不希望人們對他作盲目的崇拜,如能根據他的言教去實踐,就是對他最大的尊敬。

佛教只是教人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和離苦得樂的方法,

不能像萬能的神「 降殃賜福 」,「 消災免難 」。

他教育人們自己要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負責,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2 . 否認靈魂:

一切性空無我的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

因而它反對「 神我外道 」提出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為主體,此死彼生,把人們的生和死連接起來。

佛教主張物質與精神,都是緣生緣滅、遷流不息的。

瑜伽學派雖然提出「 阿賴耶識 」,但阿賴耶識,也是緣生緣滅、像瀑流一樣奔騰不息。

它除了表示業因與業果之間的變化與連續之外,無一法可求。

佛教修證的目的,在於截斷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轉識成智。

【彻悟大师开示】3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华严全经。虽有五周四分之殊。以因果二字。该尽无余。四十一位因心。无一心而不趋向果觉。四十一位所修种种法行。岂非皆念佛法行也。而末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全经一大结穴。不其然乎。又华严者。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佛果。此万行非念佛行耶。华严。具婆须密女。无厌足王。盛热婆罗门等无量门。然皆显示毗卢境界。此无量门。非即念佛门耶。法华一经。从始至终。无非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此非始终唯一念佛法门耶。楞严最初显示藏性。明成佛之真因也。其次拣选圆通。示成佛之妙行也。后历六十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证佛地之极果也。背此则成七趣沉沦。向此则明五魔扰乱。末后云。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若能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末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地狱所受苦因。为安乐国。此则彻始彻终。唯一念佛法门也。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权实偏圆顿渐种种法门。无非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而已。得非总一大念佛法门耶。至如禅宗。达磨大师西来。但当曰。直指人心见性便了。而云成佛者。非宗门亦念佛门耶。故合二派五宗千七百则公案。不过指点当人本源心性。显示本有清净法身。法身横遍竖穷。无所不遍。而参禅人。要须时时现前。头头相应。此何在而非念佛法门哉。至如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等语。皆显示法身向上胜妙方便。是真念佛也。往往无知之辈。谓宗门中人。不宜念佛。此不唯不知念佛。岂真知宗哉。不唯宗教两门如是。即普天之下。士农工商。诸子百家。纵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于念佛法门之外。以彼去来动静。咸率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谓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唯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唯净心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众生所以轮回者。六道也。余趣众生。为惊嗔苦乐所障。无暇向道。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岂易得乎。人道众生。从生至壮。以及老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世间尘劳生死业缘耳。佛法岂易闻乎。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既得生净土矣。旷大劫来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岂浅浅哉。茍非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尔。然吾人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皆莫得而知。但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动心。皆可转变业力。皆能栽培善根。虽闻种种紧要开示。都无一言所入。虽遭种种逆顺境界。曾无一念奋发。是为真业力深重。真善根轻鲜。则亦莫可如何也矣。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囧琺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故应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如何。未来之业。可更造乎。生惭愧心。故应念佛。同体心性。既曰本有。既今岂无。只欠悟证耳。求悟心性。故应念佛。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切。已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大势至菩萨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大士亲证实到境界。吐心吐胆相告语也。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得开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惭愧矣。佛尚可不念乎。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随迷染之缘。未断元空之妄。未证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断元空之妄。证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随悟净之缘者。求其直捷痛快。至顿至圆者。无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忘。心佛一如。于念念中。圆伏圆断五住烦恼。圆转圆灭三杂染障。圆破五阴。圆超五浊。圆净四土。圆念三身。圆修万行。圆证本真。而圆成无上妙觉也。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续。其伏断修证。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实有自心果佛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于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别修。非狂即痴。复何言哉。复何言哉。

————节选于《彻悟大师遗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法国后备军团】17岁的法国新星、去年法网青少年男单冠军Luca Van Assche在今年1月的Bagnoles de l'Orne15K夺得了生涯成人赛首冠
  •   每次点赞、转发图书馆文章的顾老师,也是书香之旅的常客。  姗姗老师是一位年轻读者,她对馆员兴奋地说:“初四立春看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一下子想
  • 哈耶克用尽一生向世人证明:人类的繁荣、幸福和尊严来自个人自由,而不是任何集体主义;乌托邦体制践踏私产、无视基本人性,在无尽的匮乏、混乱与奴役之后,其结局是经
  • [哇]​拥有人生第一张全台语专辑斥巨资也要买的预购小卡版be农的拍摄风格我也是很爱​感谢店家发顺丰感谢快递还能派送[中国赞]​​台语真的很值得去细细品尝​或许大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20220323】『官方️』#防弹少年团奇迹创造者##防弹少年团星辰所向# [新闻] #防弹少年团 'LOVE YOURSELF 承 'Her'', 再次进入
  • ·铂尔曼的泳池面积够大,还有一组好好玩的大型水滑梯,我住的这两天就在酒店里待着了,感觉好放松!单身狗可能会略显寂寞,哈哈哈·三亚湾的一线海景酒店门前都会有条马路
  • 而对于国内的锂资源,则面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尴尬,公司率先对上游锂资源进行布局,只是短期内同样没有确定性的增量。前者可以通过调价的方式进行传导,近期公司也
  • 这双小皮鞋我一拿到手就知道,皮质非常出色,是有肉感的马皮,恰到好处的软度,捏的时候仔细看,甚至能感受到微微回弹[赞]再加上独特的水洗工艺,洗的过程会让鞋子更加柔
  • 近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任贤良表示今年将提交一份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再就业老年人的劳动保障,并畅通“老有所为”渠道,通过提供劳动补贴或减税
  • ㊗​‎ ͏ 恭喜壮壮出‬金2⃣2⃣0⃣0⃣0⃣0⃣购一‮房套‬,送自己22岁的生‮礼日‬物 壮壮叫李‮双玉‬一池云锦一年‮时的‬间赚了一套房两个工‮室作‬两辆车
  • 不仅是孩子的幸福,也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治愈和完善自我的机会。有时需要闭上嘴:去听孩子想说什么,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
  • 播理财产品广告时一本正经的告诉大家多安全,回报多高,右边字是“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很多人还记得有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吗,一会儿在这个台是蒙医,一会儿在那个台
  • 문 대통령은 "내년 예산을 약 12조 원으로 대폭 늘려 재정 지원을 계속 확대할 것"이라고 밝혔다.政府将在下周举行的国务会议上审
  • 从口型判断出阿絮对成岭说“不许喝酒啊”然后自己和老温碰杯小哲,从你身上,我终于体会到言情小说里写的“展颜一笑”有多么好看亦是此生知己,其实说的是,他是我此生挚爱
  • 因为精工大制作而又更显年轻自然,这组《中国浪漫·大宋》也是国风婚照影视片场新开区以来,点拍最高的一个风格[赞啊]。《与君初相识》美的不可方物,令人生怜[送花花]
  • [二哈][二哈][二哈]踏雪小猫猫真的是光看猫身就很让我心动啊啊啊啊【爱新觉罗媚】是我给崽子取的名呜呜呜没错我开始是想成女孩子的然后然后喵圈的对话让我觉得它是“
  • 如今倒是回到了最美的“孩童时期”所以她也常常陷入“整容”的争议中,《神雕侠侣》时期的杨幂,脸还是方的,虽然一桩大眼睛很水灵,但是方脸的确影响了整个气质。30+的
  • 这样的宽度,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景,似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和态度,知道如何去承受岁月之重。用文字拓展的岁月宽度,无论是深秋抑或寒冬,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我们都明白了哪里
  • 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