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①颇好道②,晚家③南山陲④。
兴来每独往,胜事⑤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⑥林叟⑦,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理。(按:中年之后,好道家学说,非好佛理。)
③家:安家。
④陲:边缘,旁边。
⑤胜事:美好的事
⑥值:遇见。
⑦叟:老翁
⑧南山:即终南山

▌白话
①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道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④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韵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一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赏析二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赏析三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了。

▌赏析四
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王维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物,他官至尚书右丞,也不算小,但他仍看穿了官场如戏场的那一套,无意为官,愿居川,过着亦官亦隐,吃斋奉佛,悠闲自在的生活。

诗的起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说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向佛谈禅,晚年就居住在南山辋川别墅。南山辋川别墅原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得之,喜爱有加,这里风景秀丽,田园山水寂静幽雅,正满足了他那向道的心理要求,于是交游僧人甚多,在他的诗文中提到的就有道光禅师、道一禅师、瑷公上人等,还常与一些诸如胡居士、萧居士、魏居士等往来,以禅法自娱,以山水自乐。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所至,独自去游,信马由缰,赏景怡情,不求人知,心会其趣。他在《山水与裴秀才迪》的信中有一段话,正好是对这颔联的解释:“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苍寒犬,声如豹;林夜春,复与疏钟相同。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他这种田园生活一般的人是难以达到的,手携经卷,僮仆相随,任意而行,随遇而安,山水相伴,鸡犬相闻,世人没有不想的。但也有些人身处福中而不知,各自的心中总是近处无风景,真正惋惜。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这首诗的核心是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何等的界,何等的心态。没有目的,心无所求,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流水的尽头,尽头就尽头罢,索性坐在这里,看天上的云起云落,云卷云舒。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说:“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说得一点也不错,这就是王维诗之特点,诗皆可入画,诗中有画,而画中亦有诗。诗里体现的这种悠闲的心情,闲适的生活,正是王维的思想的实质,无欲无求,活在当下。

观看云彩,须有那种禅的境界,无为的心态,看天上云卷云舒,观烟岚云影幻变,体悟自然之美,宇宙真谛,天堂地狱。“问云云无心,还问看云子。”云是无心而起,看云子也是无欲而看,这真是神仙般的潇洒。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然遇到了林中的老头,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把回去的时间都忘记了。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王维这种自由无拘的性格,恰如天上的云彩,自由飘浮;又如小溪的流水,自由曲直。天性淡逸,超然物外,正因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了美丽的诗章。

图:陈少梅《高山流水》

#名家阅读#
相信蜻蜓飞舞的旷野里有一首歌,这首歌跟碧碧的荷粉粉的莲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春天把那个小秘密留在了夏季火辣辣的娇媚里;
相信蜂蝶翩翩的花丛里有一首诗,这首诗跟默默的绿淡淡的紫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颜色所能表达的情感都是青春的底色;相信彩虹的绚丽光环里有一个梦,那个梦和明媚的日皎洁的月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光环里有那座繁华的城,那方熟稔的禾,那汪肆意流淌的水,那里有青春五色的魂魄。当心扉尽情敞开,空旷得把大地之外的大海也揽入了怀里时,一切美好都顺其自然地被接纳了进来………
那个可以用来任意挥霍的年纪,人们叫它
—一青春。上苍给予了抱负,也给予了理想,所以有胆识让劝告走开,让折腾进来,幸福和灾难不屑一顾,尝尝苦痛,碰碰壁,折腾累了,大不了转一个大圈儿回到原地。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更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转这个圈儿,就是为了给青春抒写波澜壮阔的诗篇。

几件小事:

1.在阅览室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科幻世界》,想到白写过自己工作时曾瞥见过《科幻世界》编辑部的牌子,黄昏时,我们保持相同的姿势望着四个相同的大字,而时间在精准地流淌,于是这本杂志成为关联记忆的线索。

2.柳絮窒息呼吸道的时候是无可奈何的,像是给人喂上一大勺棉花糖,吸附在嗓眼的同时还无法下咽,所以路人纷纷以口罩作为防护,在风的扰动下,这种絮状物像是一轮又一轮以空气为原材料的潮汐,落到一切之上,然后又被拒绝。立夏,柳絮飞扬。

3.和师弟吃饭,碗上写着:“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哦”,都能被这句话气笑,难道不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好好吃饭吗?

4.鼠标失灵啦,滑动的时候左右和上下会颠倒过来,搜索了解决方案,一个评论说:很简单呀,把鼠标反过来用就好了。我照着试了一下,像在玩某种连线游戏,于是手臂陷入此刻的对角运动中。

5.作者写小说的目的是什么?在播客里听到了一些讨论:即写小说是为了让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把人的意识用一个房子来打比方,一楼是日常的场所,人们用共同的语言聊天,具有愉悦的社交氛围;二楼是自己的书房,是比较私密的空间;而地下一层是黑暗的房间,私小说、近代化的“自我”都是在这一层发生的;可是这一层往下,地下二层,是一个危险的场所,这里充满着一般理论说不清的东西,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场所,包含宗教的源头、道德和伦理等,此外,这一层的内容可以被任意的改变和解释,所以非常危险,是一般小说抵达不了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进入地下二层,却很容易被地下二层的力量所俘获:传销、pua和一些演讲正是利用了这点。

作家的使命可能就在于下到“地下二层”,以「虚构」为界限,将小说想表达的「事物本质」与社会上「恶的故事」区分开,从而让读者既可以获得巨大的震撼,也能让这种震撼带来的「能量」始终与自己的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很像是一种锻炼,让我们能够在虚构和现实中来回切换。 https://t.cn/RJhTtp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与此同时,在2021年榜上有名的 Redmi 9 和 9A,今年势头不再,国产手机没有一款在2022年入榜。然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获得长期取代德赫亚的新门将则
  • 本来想买《厌女》西西弗没有,就买了这本新书,我这种买了很多书都没读过的人不确定这次会不会读完,但是我会努力的[干饭人]全嘻嘻视频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上野千鹤子老师让
  • 发布两首不押韵的诗[转圈]《惊蛰梦回珞珈·两首》突然有感于姬学长的评论“前度陈郎今又来”刘禹锡是从朗州回来嘲讽下,而我不过是想家了回来看看,没有他的那种感情那我
  • 总是愿意把自己抛进一片老旧的光阴里,反复辗转,回味,直到在那最昏暗的光线里,译出曾经的嗔,爱,痴,怨来,仿佛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对这浮世尚有或悲或喜的悸动。在
  • ”对于妻子拿走这笔钱,老彭直言不讳地说:“我们都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能照顾孙子几天,她这么做,就是为了帮衬我小儿子,估计是想将钱以后留给他,这样是不对的。人生最温
  • 尤其,当我看到评论里一个为商洗地的耗,其主页转发(p2),似乎印证了此言不虚。尤其,当我看到评论里一个为商洗地的耗,其主页转发(p2),似乎印证了此言不虚。
  • 【大山深处】 很多嘹亮的歌声 都在最高的鹰穴喷涌 成群结队的牛羊 在草与草之间抵碰它们雄壮的犄角 这里是草原的圣殿 是快乐的穹顶 儿童的触须早己伸出我们的额角
  • 某种程度上,余仲君和林妙雪都有着家庭问题,也都是一类人,方才让他们能够真正走到一起。虽然起初确实是为了钱财,自愿被麦思源利用,但是真正与余仲君在一起后,发现也确
  • 回来也已有数日,一直未动笔记录自己的旅途。整理相册之际,不由感慨万千,照片是真真正正能完整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再次看到依旧能感受当时的悸动。 在抵达青岛的那
  • 去年是给他先发了,但去年一整年不都是新庄在做各种尝试吗? 他赛季前尝试下并没有影响到整个球队呢,就要把他当战犯对待了是吧?
  • [色]兜兜转转,原来正缘就在身边她结过婚,也有一个女儿丈夫负债100w,还没有上进心她原本以为夫妻就应该同甘共苦结果婆婆不仅嫌弃她赚钱少还嫌弃她没生出个儿子一气
  • 柳岩的腰间有个类似金鱼的纹身,在其早年间的写真中能看到,柳岩在采访中表示当初纹身也是为了遮盖受伤产生的疤痕。柳岩的腰间有个类似金鱼的纹身,在其早年间的写真中能看
  • 众生很容易受迷惑,虽然在世间上念书念得多,但是世间上的书不顶事,我说句实话,在我这儿来的学生中,我发现念书念得越多越笨。从前考中状元才稀奇嘞,马上就给你做官,如
  • 招大引强,让好项目愿意来作为宁河区分管招商和制造业的副区长,开春以来,陈良文全国各地跑,“出差七八趟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公司综合管理
  • 我发脾气喝醉那天,他从马路对面跑过来接我,衣服给我穿鞋子给我穿,光着脚背我,提着我的鞋,脖子上挂着我的包,一直和我碎碎念从五州走了一个多小时到酒店的情景,我终身
  • 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你现在做的为了未来的事是牺牲了现在,还是只是只是与未来有联系。我最近确实在想我要不要为未来牺牲现在,但我觉得在想这个之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现在和
  • 而后面面对金岳霖的狂热,虽迷惑过却很快醒悟过来,他知道谁才是适合自己的,并且他能坦诚与丈夫交流感情的变化,她是一个能真实面对自己的女人。因此, 我天生不适合出
  • 考虑到他之前为足协和我们的足球所做的一切,他发现自己处于这种境地真的很不幸。如果我为他辩护,人们会说这是因为他和我完成了续约。
  • 上来在这边正好是中午,有点饿了,而这家的包浆豆腐是铁板的,真的有被好吃到喜欢糯米的,黄花粑粑不能错过~❤️除了人工景观,北海湿地真是很美的一个地方、值得花上2-
  •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记载:“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