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能行# 【火线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暂停键”——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及团队】

本报讯 2月23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多次主动拒绝“换防”后,陈春丽和她的战友们终于被医院“强制休息”。从危难时刻顶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强行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满血复活”,重上抗疫一线。仅仅一天后,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临危受命顶上“火线”

发热门诊,是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第一道承压阀。工作其中的医护人员,也是感受疫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里,护理部老师关切地询问。“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放下电话5分钟后,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并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陈剑清老师的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院感和防护知识。
此后,每天早上7点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离开。随着疫情进展,她和丈夫商议,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坚守防线。
疫情爆发后,发热就诊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且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情绪失控,还有患者咳嗽、打喷嚏没有使用纸巾……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陈春丽他们勇敢地站到了发热人群中间。人员聚集,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护士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护士提醒他们再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护士还为他们准备好凳子和开水……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号下午2点左右,一位发烧昏迷的老人被家属推向发热门诊,陈春丽从发热门诊出来时正好在碰到。眼见病人情况危急,她顾不上穿防护服,赶紧和家属一起将老者推到急诊科抢救。陈春丽说,那一刻,好像为了救人啥也顾不上。所幸,她的这次“暴露”,没有招致更大危险。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国内护理同行的高度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病毒这个全新、危险而且狡猾的敌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带领同事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事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闻里报道了许多因为连续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磁共振,幸而情况不是太严重,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感觉好一些,也就没再去管它。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至今保持着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

2月10日,本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向战友们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战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去服务病患,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岗位。他们说,“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坚强的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这种生死考验中,他们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她说,战友们的昂扬斗志和坚韧不拔,是自己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最大动力。
去年刚入职的95后机动护士王斌是这31位勇士中的一员。搬运物资时恰逢下雨,作为团队里5名男护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烧不止。2天后不烧了又主动申请上班,他向陈春丽请战:不要给我排病休了。看见你们都在一线奋斗,我在家里歇得着急。陈春丽那一刻只有感动,回复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后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却全然忘了,自己已连续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与孩子和亲人视频。懂得女儿心思的母亲,会把她孩子熟睡的样子给陈春丽拍照发过来,让她放心。“春丽,看见你在发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陈春丽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医院抗击疫情的信息。妈妈发来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陈春丽的眼窝。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她笑着和妈妈视频,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甘愿牺牲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而陈春丽,仅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在抗疫火线,陈春丽和战友们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杜巍巍 邹亚琴)

火线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暂停键”
——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及团队

本报讯 2月23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多次主动拒绝“换防”后,陈春丽和她的战友们终于被医院“强制休息”。从危难时刻顶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强行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满血复活”,重上抗疫一线。仅仅一天后,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临危受命顶上“火线”

发热门诊,是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第一道承压阀。工作其中的医护人员,也是感受疫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里,护理部老师关切地询问。“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放下电话5分钟后,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并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陈剑清老师的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院感和防护知识。
此后,每天早上7点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离开。随着疫情进展,她和丈夫商议,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坚守防线。
疫情爆发后,发热就诊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且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情绪失控,还有患者咳嗽、打喷嚏没有使用纸巾……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陈春丽他们勇敢地站到了发热人群中间。人员聚集,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护士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护士提醒他们再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护士还为他们准备好凳子和开水……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号下午2点左右,一位发烧昏迷的老人被家属推向发热门诊,陈春丽从发热门诊出来时正好在碰到。眼见病人情况危急,她顾不上穿防护服,赶紧和家属一起将老者推到急诊科抢救。陈春丽说,那一刻,好像为了救人啥也顾不上。所幸,她的这次“暴露”,没有招致更大危险。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国内护理同行的高度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病毒这个全新、危险而且狡猾的敌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带领同事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事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闻里报道了许多因为连续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磁共振,幸而情况不是太严重,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感觉好一些,也就没再去管它。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至今保持着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

2月10日,本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向战友们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战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去服务病患,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岗位。他们说,“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坚强的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这种生死考验中,他们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她说,战友们的昂扬斗志和坚韧不拔,是自己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最大动力。
去年刚入职的95后机动护士王斌是这31位勇士中的一员。搬运物资时恰逢下雨,作为团队里5名男护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烧不止。2天后不烧了又主动申请上班,他向陈春丽请战:不要给我排病休了。看见你们都在一线奋斗,我在家里歇得着急。陈春丽那一刻只有感动,回复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后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却全然忘了,自己已连续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与孩子和亲人视频。懂得女儿心思的母亲,会把她孩子熟睡的样子给陈春丽拍照发过来,让她放心。“春丽,看见你在发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陈春丽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医院抗击疫情的信息。妈妈发来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陈春丽的眼窝。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她笑着和妈妈视频,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甘愿牺牲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而陈春丽,仅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在抗疫火线,陈春丽和战友们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杜巍巍 邹亚琴)

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90后医师:#面对疫情 无关年龄#
伴随着新年的脚步,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打破了武汉这座美丽城市本该有的宁静,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生死战役中,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里的这群90后医师,他们无声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勇做抗击疫情的影像诊断先行军,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牢牢筑起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控屏障。
武汉封城
1月23日凌晨2点,为防止疫情继续扩散,武汉宣布“封城”。
28岁的龚慧,自去年7月份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工作,工作的第一年,本来要返回随州广水老家过年的她,在武汉“封城”后,选择和同事们一起留在医院,共度时艰。
临近大年三十,无数人开始集体涌进医院做检查,他们都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存在感染风险,健康就回家过年,有感染就留在医院做治疗。
“乌压压的人群,密不透风,将整个放射科的大厅都围了起来,我之前从未在晚上见过这么多人。”封城前,龚慧已经连续上了两个24小时的班。
22日当晚,龚慧从下午5点一直忙到凌晨2点半,在连续做了100多个CT之后,才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当时就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快要窒息了,但是大家都很焦虑,不做完检查不肯走......”
23日上午,龚慧醒来从同事那里得知封城的消息后,感到事态严峻,十分平静地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告知他们自己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龚慧的母亲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过年期间同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十分支持龚慧的决定,让她履行好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辗转曲折的返程路
“汪老师,我联系了黄冈地区接送医务工作者回武汉的人,不出意外应该明天可以赶回去上班”。1月26日晚6点半,27岁的王晶和科室的汪鹏老师表示自己终于找到了回武汉的办法。
1月19日,王晶回到黄冈市麻城和家人团聚,按照原计划她将于大年三十之前赶到医院接同事的班。
武汉“封城”的当天,毗邻武汉仅100公里的黄冈也迅速宣布暂时关闭城市通道,这也切断了王晶的返程路。
“我们是轮休,我回家后科室就只有三个人上夜班,我每天都会问他们情况,做检查的病人很多,大家都很累。”王晶焦急不已,从1月23日开始寻求各种办法返汉上班,为此她先后加了好几个回汉微信群,里面都是和她一样渴望立刻奔赴前线的返乡医护们。
经过长达数天来不断地寻找放弃再寻找,王晶终于和一位在武汉医院里当男护士的老乡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自己当警察的哥哥可以带她一程。1月27日,家人骑摩托车将王晶从县城里送到城区和老乡汇合,他们乘坐警车到达青龙高速路口,随后又坐上了接送医护的志愿者司机的车,这才终于踏上了返汉的旅程。
下午4点多,王晶回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不敢有片刻耽搁,王晶做完CT检查,排除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后,立刻就去接了同事的夜班,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才暂时停了下来。
“虽然累,但是我很安心。我的同事们都太辛苦了,我得和他们一起战斗。”王晶表示,面对疫情,她并不感到害怕,她选择相信,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所有医务工作者的付出会得到回报。
城市里的坚守战
“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尽我所能帮助它。”
23岁的宋子轩是科室里的“老幺”,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本地人。
“我从小就在武汉跑,平时喜欢逛汉街,到江汉路吃烧烤、看电影,现在每天下班街上空荡荡的,和以前的繁华不一样,还是挺震撼的。”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公开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呈现“人传人”的特点。在那之后,宋子轩的工作更加忙碌了起来。
而让他切实感受到疫情严重则是在大年初二。当天夜里,拍CT的患者依旧挤满了大厅。到了晚上9点多,有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在家中呼吸困难、乏力被120救护车送到了医院。
“患者是躺在平板床上,被一大家子人推进来的,都戴了口罩。我看了片子,肺部感染已经非常严重,当时鸡皮疙瘩就起了一身。”在那一晚,宋子轩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希望武汉的疫情赶紧滚蛋。
“我是武汉人,从小就喜欢武汉,这次的疫情让我感到害怕、担心,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宋子轩笑着表示,现在患者更加理解,配合自己的工作了,而且有全国各地对武汉源源不断的援助与支持,武汉一定可以打赢这场保卫战。
23岁的余果也是第一年上班,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难免有些感到无措,“2003年,那时候我年纪小,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是现在不同了。”
从1月中旬开始,余果发现,拍片患者的数量开始倍速递增,异常胸片也变得“见怪不怪”,医院逐渐加强医护防护措施,为他们进行了各种培训。
余果表示,自己的担忧主要来源于防护物资的紧缺,由于物资首先要保证一线医护的安全,相较而言,他们科室受到的关注度会少一些。
“科室的老师们都是把防护服紧着给我们做CT的人穿,自己穿隔离衣,因为我们是和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大家也都很珍惜这些衣服。”说话间,余果不时摸一摸自己的耳后根,由于每天戴口罩,最长时间达15个小时,放射科许多医护人员的耳根后都勒出了深深的红痕,有的人还磨破皮出血了。
因同事怀孕,放射科周柱医师从医院汉口院区调到汉阳院区,每天花费3个小时上下班。封城后,许多同事难以及时返回岗位,周柱二话不说,吃住在医院,帮同事顶班,至今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放射科李袁今年除夕夜第一次没有在家陪爸妈看春晚,而是24小时值守CT室,1月25日凌晨2点24分,他在朋友圈感慨:“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夜班忙到现在终于可以中场休息了.....今年的新年只有一个愿望,期盼武汉的肺炎战役早日结束。一切都回归正轨,一切都快快好起来。”
90后站好CT岗
在放射科,科室里的90后几乎都在CT岗上轮班,他们每天为患者做检查,帮助患者摆体位,调整呼吸,告知如何取结果,是科室里最容易受到感染危险的一群人。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时常有人为了节约防护服,主动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
每天来做CT检查的人非常多,有些患者排队时间过长后容易产生害怕、焦虑情绪,有时甚至会直接将怨言发泄到做CT的医生身上。他们从不抱怨,向来都是耐下心和患者解释。
放射科主任徐良洲,是一名党龄13年的老党员,“我觉得他们很棒,正是我们科室里的这群90后,扎扎实实的守好了医院的CT岗。”
徐良洲表示,90后在很多家长眼里还是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克服恐惧没有退缩,用所学知识勇敢的迎接了挑战,是时代真正的勇士!
面对疫情,无关年龄,每个人都是战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双蕊微雕仪的功能:它是全球最低频16.6赫兹,是三频共振的仪器,它是美容与养生的完美结合,对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三高、痛风、骨刺、腰腿痛、抑郁症、肩周炎、颈椎病、甲
  • 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是徒劳无功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是徒劳无功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 【脱水】慧选脱水研报【第343期】-芳源股份(688148)●芳源股份(688148):产能增速快、业绩预期好”的次新公司,毛利率业内最高,高镍NCA前驱体领导
  • 反反复复的痘痘影响颜值,但其实痘肌不是无法打败的哦,做好这三点,告别痘痘还是有希望滴~第一要精简护肤,注意补水保湿;第二是要调整作息和饮食,少吃糖和辛辣、油腻的
  • 【#陕西朱鹮种群占全球近七成##朱鹮基本摆脱濒临灭绝风险#】10月26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朱鹮保护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历经40年努力,陕西朱鹮种群数量已从发
  •   旌德县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不受地域限制,可直接打开道路运政一网通办小程序(搜索或关注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或者道运通APP,实名认证成功后即可申请办理从业资格证
  • 你向阳而生,我就不会看到黑暗,只愿未来的日子,一路繁花相伴!你向阳而生,我就不会看到黑暗,只愿未来的日子,一路繁花相伴!
  • 坚决不让自己的狗成为文明城市称号的绊脚石!坚决不让自己的狗成为文明城市称号的绊脚石!
  •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非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
  • #军事新闻# 看到解放军武直首巡台海,岛内立刻意识到一种可能台湾防务部门26日在其网站“即时军事动态”栏目发布了当天解放军七架次军机巡航台海西南空域的动态,不过
  • 君宝乐简醇酸奶:冬天可是一个容易长胖的季节,姐妹们一定不要太放纵自己啦[害羞]我是个好吃外加易胖体质[笑cry]所以平时吃东西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含糖的食物,前阵
  • (来自:阳龙大白话翻译机)#历史##历史那些事#人文#看妲己x纣王的剪辑时,看到评论里有个脑洞,真是太绝了,不知道哪位太太能发发善心写出来(再次为这个剪辑流泪“
  • 买单的男人最帅,两米八等他埋完单,我也酒足饭饱了,看见小舅又哪哪都不顺眼烦死人了,不喜欢听你讲话‍️毫无疑问头上挨了两巴掌呵,懒得理你,冤有头债有主,等下牌桌上
  •   3、因为环形外阴炎的病因不是很确定,所以在治疗时,也只能通过以前出现过的病例进行治疗,不过再治疗前,是需要排除一些别的因素引起来的情况。  1、如果发现是阴
  • 让我满满正能量,影响我让我变得更有爱的人,是全世界最好的瀚瀚小疯子,我要一直守护他。我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我相信一日不盖棺一日不定论,我相信天会亮,我亦深深相信
  • 那就慢慢积累吧,总有一天会有信心翻开那页书,与书中所述产生情感共鸣,或翻白眼 或赞不绝口,就好像我对卢梭的感受一样的[并不简单]我23岁了,我意识到自己不算年轻
  • 穿秋季的搭配造型虽然更加内敛,但是我们却可以运用一些设计的元素,让造型看起来时尚感满满。Tips3:搭配注重和谐感,提升气质,很美很优雅穿搭过程就是为了最终效果
  • 差点忘记发每日微博了哈哈哈哈哈突然发现电动牙刷刷鞋的便捷之处(放心刷了就丢了哈哈哈哈哈这个裹白糖的紫糯米饭团也太好吃了 我就爱软软粘粘的食物奶奶衫已经穿起来了
  • 丹尼尔版本的完美谢幕✨剧情比上一部精彩,邦德有双向奔赴的真爱啦~画面氛围背景音乐非常棒,迷雾深林游击那段很喜欢~主题曲嘛,碧梨还是差点,sam山难以超越啊~话说
  • 【社会工作介入河南蓄滞洪区灾后重建的初步经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应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民政局和新乡市卫辉市民政局的邀请,从9月23日起,通过定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