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开示:佛门里头有谚语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那种热情可嘉,「学佛两年,佛在天边; 学佛三年,佛变成云烟“。为什么?学佛不明教理,只是在形式上,形式上没有办法让人耐久,这是人之常情。一年很新鲜,二年味道就淡了,三年就厌倦了,所以退心了。

 所以现在念佛为什么我还要提倡听经,古时候念佛堂决定不听经的,听经叫打闲岔; 念佛堂讲开示时间也很短,几分钟,言语很少,提醒大家、勉励大家,现在不行了。不行在哪里?就是信心不切,愿力不够。要借经教帮助你切愿深信,你念佛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懒惰,念佛才有法喜,才能生欢喜心,你才会有成就。 念佛如果退转、如果懈怠,赶紧研教。念佛是行,研教是解,解行相应,相辅相成,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愚痴迷惑破除。所以我们今天的念佛堂,为什么还要提倡每天有两小时讲经,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他有坚定的信愿,读经、讲经实在讲没有必要。但是智慧没有开,自信不足,还有疑惑,读经、讲经就非常重要。 

现前我们同修,可以说绝大多数善根福德都不是很具足; 不能说没有,但是善根福德达不到佛经所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方法来增进、来提升,使我们的信心提升、愿力提升,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功夫才能够得力。这就是解门跟行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读诵、听闻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帮助你坚定信心,帮助你坚定愿心,你求正觉才靠得住。你若不能深解义趣,你会懈怠,你会退转。你要晓得一懈怠、一退转,你就要觉悟自己善根福德不够,对于经义了解不够透彻; 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不会退转,深解义趣的人也不会退转,这两种人决定成就。 

谚语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疑。利根是上智,钝根是下愚,这两种人好度,都听话,没有疑惑、没有夹杂,也能做到不间断。我们看看念佛成就的人,绝大多数,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都是属于这两类人。当中这个阶层,中等根性的人难度,半信半疑,一遇到境界的诱惑,自己不能把持,所以很容易堕落。 

而诸佛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当中这些人,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就是属于当中这个阶层的人。我们要想得度,唯一的方法要紧跟着佛菩萨,一步都不能够离开。佛菩萨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我们从早到晚,所思所想的不离经典的教诲,所说所做的不离经典的教训,这样才能够在这个时代里面保住自己。 

三天不听经,我们就退转,古人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那就是退转。要很认真的去读诵,什么叫认真?认真读诵就是把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言行,每一次读诵都要比照一下,佛所说的我做到了没有?哪几句我做到了?哪几句没有做到?这叫认真的读诵,解行相应。行帮助解,使你解更深,解帮助行,使你行更圆满,解行相应。 

所以信了要求解,解又帮助你信,帮助你入正信,帮助你到真信。解了之后得要落实,如果不落实,你的解是空的,虚而不实。我真正了解多少,我就做多少,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解跟行永远是相辅相成,一直到无上道。 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往生不退成佛」,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正是古大德所讲的「万修万人去」。修学而不能够往生,不是在理论上有误会,就是在修法上有错误。如果理论清楚,方法正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怎样转变自己,怎样转变境界,都在读经研教。我们要重视这桩事情,要认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成就的人,也就是真正在这一生超凡入圣,作佛、作菩萨的人,总不外两个条件:一个是过去生中,他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深厚,他能成就; 另外一个,就是对教理非常透彻,深入经藏; 只有这两种人不退转,勇猛精进,他成就了。如果自己善根福德不够深厚,对教理不够透彻,你叫他不退转,你叫他不变心,不可能。我们用深入教理,补助我们善根福德之不足,我们这一生行,能成就!坚定信愿,勇猛精进就成功了。

恩师开示:佛门里头有谚语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那种热情可嘉,「学佛两年,佛在天边; 学佛三年,佛变成云烟“。为什么?学佛不明教理,只是在形式上,形式上没有办法让人耐久,这是人之常情。一年很新鲜,二年味道就淡了,三年就厌倦了,所以退心了。

 所以现在念佛为什么我还要提倡听经,古时候念佛堂决定不听经的,听经叫打闲岔; 念佛堂讲开示时间也很短,几分钟,言语很少,提醒大家、勉励大家,现在不行了。不行在哪里?就是信心不切,愿力不够。要借经教帮助你切愿深信,你念佛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懒惰,念佛才有法喜,才能生欢喜心,你才会有成就。 念佛如果退转、如果懈怠,赶紧研教。念佛是行,研教是解,解行相应,相辅相成,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愚痴迷惑破除。所以我们今天的念佛堂,为什么还要提倡每天有两小时讲经,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他有坚定的信愿,读经、讲经实在讲没有必要。但是智慧没有开,自信不足,还有疑惑,读经、讲经就非常重要。 

现前我们同修,可以说绝大多数善根福德都不是很具足; 不能说没有,但是善根福德达不到佛经所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方法来增进、来提升,使我们的信心提升、愿力提升,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功夫才能够得力。这就是解门跟行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读诵、听闻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帮助你坚定信心,帮助你坚定愿心,你求正觉才靠得住。你若不能深解义趣,你会懈怠,你会退转。你要晓得一懈怠、一退转,你就要觉悟自己善根福德不够,对于经义了解不够透彻; 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不会退转,深解义趣的人也不会退转,这两种人决定成就。 

谚语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疑。利根是上智,钝根是下愚,这两种人好度,都听话,没有疑惑、没有夹杂,也能做到不间断。我们看看念佛成就的人,绝大多数,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都是属于这两类人。当中这个阶层,中等根性的人难度,半信半疑,一遇到境界的诱惑,自己不能把持,所以很容易堕落。 

而诸佛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当中这些人,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就是属于当中这个阶层的人。我们要想得度,唯一的方法要紧跟着佛菩萨,一步都不能够离开。佛菩萨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我们从早到晚,所思所想的不离经典的教诲,所说所做的不离经典的教训,这样才能够在这个时代里面保住自己。 

三天不听经,我们就退转,古人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那就是退转。要很认真的去读诵,什么叫认真?认真读诵就是把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言行,每一次读诵都要比照一下,佛所说的我做到了没有?哪几句我做到了?哪几句没有做到?这叫认真的读诵,解行相应。行帮助解,使你解更深,解帮助行,使你行更圆满,解行相应。 

所以信了要求解,解又帮助你信,帮助你入正信,帮助你到真信。解了之后得要落实,如果不落实,你的解是空的,虚而不实。我真正了解多少,我就做多少,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解跟行永远是相辅相成,一直到无上道。 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往生不退成佛」,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正是古大德所讲的「万修万人去」。修学而不能够往生,不是在理论上有误会,就是在修法上有错误。如果理论清楚,方法正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怎样转变自己,怎样转变境界,都在读经研教。我们要重视这桩事情,要认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成就的人,也就是真正在这一生超凡入圣,作佛、作菩萨的人,总不外两个条件:一个是过去生中,他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深厚,他能成就; 另外一个,就是对教理非常透彻,深入经藏; 只有这两种人不退转,勇猛精进,他成就了。如果自己善根福德不够深厚,对教理不够透彻,你叫他不退转,你叫他不变心,不可能。我们用深入教理,补助我们善根福德之不足,我们这一生行,能成就!坚定信愿,勇猛精进就成功了。

恩师开示:佛门里头有谚语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那种热情可嘉,「学佛两年,佛在天边; 学佛三年,佛变成云烟“。为什么?学佛不明教理,只是在形式上,形式上没有办法让人耐久,这是人之常情。一年很新鲜,二年味道就淡了,三年就厌倦了,所以退心了。

 所以现在念佛为什么我还要提倡听经,古时候念佛堂决定不听经的,听经叫打闲岔; 念佛堂讲开示时间也很短,几分钟,言语很少,提醒大家、勉励大家,现在不行了。不行在哪里?就是信心不切,愿力不够。要借经教帮助你切愿深信,你念佛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懒惰,念佛才有法喜,才能生欢喜心,你才会有成就。 念佛如果退转、如果懈怠,赶紧研教。念佛是行,研教是解,解行相应,相辅相成,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愚痴迷惑破除。所以我们今天的念佛堂,为什么还要提倡每天有两小时讲经,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他有坚定的信愿,读经、讲经实在讲没有必要。但是智慧没有开,自信不足,还有疑惑,读经、讲经就非常重要。 

现前我们同修,可以说绝大多数善根福德都不是很具足; 不能说没有,但是善根福德达不到佛经所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方法来增进、来提升,使我们的信心提升、愿力提升,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功夫才能够得力。这就是解门跟行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读诵、听闻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帮助你坚定信心,帮助你坚定愿心,你求正觉才靠得住。你若不能深解义趣,你会懈怠,你会退转。你要晓得一懈怠、一退转,你就要觉悟自己善根福德不够,对于经义了解不够透彻; 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不会退转,深解义趣的人也不会退转,这两种人决定成就。 

谚语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疑。利根是上智,钝根是下愚,这两种人好度,都听话,没有疑惑、没有夹杂,也能做到不间断。我们看看念佛成就的人,绝大多数,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都是属于这两类人。当中这个阶层,中等根性的人难度,半信半疑,一遇到境界的诱惑,自己不能把持,所以很容易堕落。 

而诸佛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当中这些人,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就是属于当中这个阶层的人。我们要想得度,唯一的方法要紧跟着佛菩萨,一步都不能够离开。佛菩萨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我们从早到晚,所思所想的不离经典的教诲,所说所做的不离经典的教训,这样才能够在这个时代里面保住自己。 

三天不听经,我们就退转,古人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那就是退转。要很认真的去读诵,什么叫认真?认真读诵就是把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言行,每一次读诵都要比照一下,佛所说的我做到了没有?哪几句我做到了?哪几句没有做到?这叫认真的读诵,解行相应。行帮助解,使你解更深,解帮助行,使你行更圆满,解行相应。 

所以信了要求解,解又帮助你信,帮助你入正信,帮助你到真信。解了之后得要落实,如果不落实,你的解是空的,虚而不实。我真正了解多少,我就做多少,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解跟行永远是相辅相成,一直到无上道。 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往生不退成佛」,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正是古大德所讲的「万修万人去」。修学而不能够往生,不是在理论上有误会,就是在修法上有错误。如果理论清楚,方法正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怎样转变自己,怎样转变境界,都在读经研教。我们要重视这桩事情,要认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成就的人,也就是真正在这一生超凡入圣,作佛、作菩萨的人,总不外两个条件:一个是过去生中,他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深厚,他能成就; 另外一个,就是对教理非常透彻,深入经藏; 只有这两种人不退转,勇猛精进,他成就了。如果自己善根福德不够深厚,对教理不够透彻,你叫他不退转,你叫他不变心,不可能。我们用深入教理,补助我们善根福德之不足,我们这一生行,能成就!坚定信愿,勇猛精进就成功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获悉:新冠肺炎检测阳性人员张某的密切接触者张某荣在达拉特旗,接函后,达拉特旗立即组织专业流调队伍对张某荣在我旗的行程轨迹进行核实,目前张某荣已在我旗进行集中隔离
  • #阳光信用# 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边城》沈从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小院牡丹始盛开你做
  • 鄭秀文演戲總是莫名有代入感,她有點駝背,走起路來像大媽一樣岔開雙腳邁大步走,說台詞也總是扯著嗓子像小孩子一樣嚷嚷,演的角色總是瘋癲、倔強,單純又容易受傷,說不出
  •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 2021年,上市公司在保持高成长的同时,主动与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利润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制造业和采矿业,合计贡献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近88%;交
  • 尤其是这一季大侦探,剧情十分紧凑,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综艺,大家翘首以盼,可是如今等来的是这周继续暂停播出的消息。尤其是这一季大侦探,剧情十分紧凑,可以说是不可
  • 唉,当初不去跑步,就是怕这,现在,既然都知道了,随便吧[笑cry][笑cry]#早起打卡[超话]##跑步[超话]##减肥[超话]#感觉是我们班的学生,扭头一看,
  • 是谁的DNA动了!是我!
  • Parallels Desktop 17破解版 最强pd虚拟机支持M1系统v17.1.2永久试用版pd17虚拟机中文版支持Intel 和 Apple M1,也支
  • 1. 即使它睡的很香,听到我们在厨房做饭,都会过来趴在我们旁边2. 如果我们把它一个丢在卧室,它就会一直在里面喵喵叫3. 自己在旁边睡一会,就会喵喵地过来找我们
  • 人走后,边上等着当首饰的人提醒老板:“你再仔细看看那金子吧,真假我不知,但当东西的人我却认得,是个骗子。到了京城,贝戎假装笔商的弟弟送货,说:“我想去南京看看,
  • 而短视频平台直播也是如此,受众活跃度、点赞量、刷礼物量,以及带货销量等等,都要做一个统计,然后适当调整直播的营销技巧。可以说,数据平台上所能展现的账号数据,有很
  • 今天可以转专业,好忧郁啊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每一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我答:环游世界! 后来,上了初中,地理老师说:地理是一个很美的一门课,可以了解世界各地
  • #Blistex百蕾适# #碧唇焕采润唇膏#高保湿配方揭秘专注淡化细纹,抗氧化、抗初老三大成分保持唇部年轻状态!维生素E:保湿,抗氧化的黄金成分,维持唇部肌肤健
  • 第一次喝丝绒拿铁,没想到这个新品直接给我爱住,太好喝啦,奶比较多,香香~今天真的是太热了,一会就给我喝完了这个自嗨锅踩雷了,在某d上买的,直接买了一箱,呜呜呜,
  • 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时间过了一个半小时,我想,可能还有会,继续等,眼睛望着路口 ,目不转睛,背心吹的冷,我把头上的三个帽子都带上,还是有风吹进去。前面风景一般,走
  • 佉呬。佉呬。
  • 老虎、狮子、犀牛、猴子、孔雀、鸵鸟、还有国宝大熊猫,……五月二日,继续五一节节日的欢乐气氛,作家王忆唐与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动物明星们来一场春天的快乐约会![鲜
  • 今天美国学界不像费正清的时代,一个电话就可以让一所著名大学聘用自己的学生,但 Spence 在他影响力最大的时候恐怕多多少少还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一再提醒我们 S
  • #如出一辙#2003年,工作第一年赶上非典每天跟家里保平安住在昌平离小汤山很近每天都能听到救护车往返的声音无知无畏的年纪 经历的后怕2022年,不惑之年住在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