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侃
一到晚上就喜欢瞎琢磨 看到一个黑我喜欢偶像的贴 其实感觉也不算黑(打引号)算他的一种观点吧 分析有理有据的 感觉应该也是个懂球的 所以打算看看截图看看 今年奥运会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立贴为证 相遇即是缘
本人看球也没几年 这要追溯到ky暑假 看东京奥运会 那一年很巧的是 昕雯组合输了 但是当时没关注 回顾三剑客去了 着实热血了一把 然后就是班里男生玩球 跟着凑了把热闹 开始有关注国乒 说实话 啥也看不懂 侧旋 反拉 抢攻 完全不理解 因为没有操作过 全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所以不是很得劲 打算工作之后去学学 当作休闲玩玩 那我到底爱看啥呢 我爱看他们采访 就喜欢考古 越考古越觉得这个不懂球的胖子有板眼 能守江山 让这么多人服他 感觉这不仅仅靠他的聪明 靠他的天赋 真的需要格局 这玩意我觉着也是天生的 真的是绝 看他采访吧 说话也挺有意思 感觉挺随和 真想钻他脑子里去看看 他的采访看了不少 然后是孔令辉 陈玘 国乒能走到现在不仅靠天赋了已经 就是靠识人的本事 我觉得可怕的一点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人的缺点会无限放大 瘫在明面上 时不时拿出来搓一下 而且不是说你隐藏就能隐藏得住的 因为竞争又很大 结果也只会在一分一秒时间揭晓 根本不会让你有隐藏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下 真的 多少能打出来的人吧 得有点执念 像林高远说的 都是神经病 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 也要有人做出牺牲 看陈玘 看了有些视频了 绝对是聪明人呀(国乒随便拿一个人出来智商都比我要高吧 我真的谢)那期采访词是做的真好 他人也是挺单纯的 心眼子上的单纯 白羊座特质在他身上淋漓尽致 弹幕说玘是帝王身上的美玉 感觉就注定了他是宿命般的落尘 当时看了心头一怔 然后吧看他后来节目上对他师傅说不要忘了小葱炒鸡蛋这份情谊 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在我心里 格局 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能感觉到 所以说他这样的分析 怎么说呢 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人性吧 其实都不算太美好 能把不美好展示出来 供大家侃 我已经觉得挺不容易了 执念这个东西说不好 在竞争中谁没有执念谁淘汰 但这玩意更多会包装一下 不会那么以锋利示人 而是带着点钝 才能长久 能长久之后 这个东西就对了 说明它有价值了
对于你来说 隔局太小了 有点小聪明 但是不多 要看要听更要去错 这个事比所有的东西都难 但是也比所有的东西有意思 虽然我总是抨击我爸 但我爸这个人虽然在小事上感觉含糊点吧 但是格局确实有 这玩意感觉要想有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无其所为 我只有一句respect all of you!
(我挺服我自己的 这么多活没干 能看这看那:)不过这真得比写其他东西快乐多了

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又名《 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一乘显自心论》

《最上乘论》,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唯一的著述。五祖弘忍曾经慧眼识得六祖惠能大师,并把佛祖亲用的衣钵给六祖。五祖此论,既指示见性成佛,又指示实修证果之方便,莫过于守心禅观。一如《楞严经》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达摩祖师《破相论》云“无作之修,以观心为要”。

此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题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此论内容分果、行二门,十四条问答,论自心本来清净,与佛同源一体,持守本心,为涅槃根本、入道要门。所引经典有《楞伽经》《十地经》、《维摩经》、 《金刚经》、《心王经》、《涅槃经》、 《法华经》、 《观无量寿经》等。

此论敦煌藏本共有八部,或题为《 蕲州忍和尚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或名曰《一乘显自心论》,其一部收于《少室逸书》中,与日本妙严尼复刻之正德本相比,在文字上略有出入。此外, 隆熙二年(1908),朝鲜梵鱼寺开版之《禅门撮要》卷上亦载录此论。

《最上乘论》

弘忍禅师著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

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闇。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

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不灭。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又云:胜者只是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谓诸佛不生不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我等众生,堕生死中,受种种苦耶?

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皆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灭,故不得受生死。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故知万乐自归。

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

《心王经》云:“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沉沦生死,不得解脱”。

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无二。

问曰:真如法性,同一无二;迷应俱迷,悟应俱悟。何故佛觉性,众生昏迷,因何故然?

答曰:自此己上,入不思议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自本心。

故《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性,法本无生,今即无灭”。此悟即离二边,入无分别智。

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

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答曰: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

答曰:(法华经云) 乃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及见佛之因。

一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心。

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

答曰:如来于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报;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种种杂物,起无量无边譬喻;或现无量神通,种种变化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有种种欲心,心行万差。是故如来随其心门,引入一乘。

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

若能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

虽言真学,竟无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故无所学。

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

故《涅槃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具足多闻。故知求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

答曰: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

上来四种问答,若欲广说何穷?吾今望得汝自识本心是佛,是故殷勤劝汝。千经万论,莫过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华经》,示汝大车、宝藏明珠妙药等物,汝自不取、不服、穷苦奈何!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功德,自然圆满,不假外求,归生死苦。于一切处,正念察心,莫爱现在乐,种未来苦,自诳诳他,不脱生死。努力努力!今虽无常,共作当来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虚度,枉丧功夫。

经云:“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我等众生,今现如此,不觉不知,惊怖煞人,了无出心。奇哉奇哉!

若有初心学坐禅者,依《观无量寿经》:

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调气息,莫使乍粗乍细,则令人成病苦。

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著,并皆是空,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

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出自心。

所以诸佛广说,如许多言教譬喻者,只为众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门差别。其实八万四千法门,三乘八道位体,七十二贤行宗,莫过自心是本也。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炼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于念念中,常供养十方恒沙诸佛。十二部经,念念常转。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义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一切皆办,不受后有。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舍此身已,定得无生,不可思议!

努力莫造作,如此真实不妄语,难可得闻。闻而能行者,恒沙众中,莫过有一。行而能道到者,亿万劫中,希有一人。

好好自安自静,善调诸根,就视心源,恒令照燎清净,勿令无记心生。

问曰:何名无记?

答曰:诸摄心人,为缘外境,粗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卧中,恒微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

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

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沉没苦海。

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

不肯发至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随俗贪求名利,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恼,将何所及?奈何奈何?

努力努力!但能著破衣飧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

世间迷人不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得解脱,乃归生死!

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现在一生忍苦,欲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

若知果体者,但对于万境起恒沙作用,巧辩若流,应病与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如来在日,叹何可尽。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

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故。《涅槃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问曰: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乐世间无常粗善,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其理未见。只欲发心缘义,遂思觉心起,则是漏心;只欲亡心,则是无明昏住,又不当理;只欲不止,心不缘义,即恶取空,虽受人身,行畜生行。尔时无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见佛性,只是行人沉没之处!若为超得到无余涅槃?愿示真心。

答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

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征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

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閦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

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经曰:“世间无佛住处,菩萨不得现用”。

要脱此报身,众生过去根有利钝,不可判;上者一念间,下者无量劫。

若有力时,随众生性,起菩萨善根,自利利他,庄严佛土。

要须了“四依”,乃穷实相。若依文执,则失真宗。

诸比丘!汝等学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节,临命终时,不失正念,即得成佛。

弟子上来集此论者,直以信心,依文取义,作如是说,实非了了证知。

若乘圣理者,愿忏悔除灭。

若当圣道者,回施众生,愿:皆识本心,一时成佛。

闻者努力,当来成佛,愿在前度我门徒。

问曰: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门,是何门摄?

答曰:此论显一乘为宗。然其至意,导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

直言自利,不说他利,约行门摄。

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

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了悟按:虎狼喻贪瞋之心。)

最上乘论一卷终

《居士问答录》怎样在幻法中认识禅宗(八十二)

田业助:禅宗参禅是为利根之人设立的方便之门,而我自知根钝,很少涉入。《楞严经》中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此离缘绝相,哪有什么黄河?哪有什么天上?同是如来藏真如幻化显现。若能识得幻法,天下无事,方知一切法不离禅,一切法都在禅宗的方寸里,那么又该怎样去认识禅宗呢?请居士解答。
刘祖清:能知幻法,可离幻相,即是禅道。禅宗的内涵已超越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不可思议的大智慧,是佛教的根,是佛教的核心思想。禅宗是以“禅”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派别,对“禅”的认识,在中国大致有三种说法,分为三种禅,即:一、如来禅;二、祖师禅;三、秘密禅。大致情况如下:
1、如来禅:如来禅这一名称出自于南朝刘宋时期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楞伽经》,该经第二卷将禅分为四种,即: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其中如来禅又称为如来清净禅,是最高层次的禅,是指“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也就是说,如来禅是指已经获得如来智慧,成就佛果而住于如来地,受用禅乐和法乐,又能示现不可思议的妙用以普度众生。
中国禅宗惠能大师的弟子神会认为:“有无双遣,中道亡者,即是无念,无念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切智,一切智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如来禅。”又说:“以无住故,即如来禅,如来禅者即是第一义空。”这里说的“一切智”即是“如来禅”,这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智,那么如来禅就应当是小乘禅;而第一义空为涅槃空,涅槃有大小乘之分,第一义空到底属于小涅槃空还是大涅槃空呢?应当是总摄大小涅槃空,小乘证极果或大乘入妙觉,都适用于第一义空,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来禅当是俱含小乘禅和大乘禅的一种禅法。
如来禅是渐修法,最初是从小乘的四禅八定起修至灭尽定,具体法门有数息观、不净观以至总相念处观等十种修法,走的是化身佛路线,所以修行在进入初禅后,就有意生身和化身相继出现,肉身中的百病会完全消失,因为这个时候的受用身是意生身而不是肉身了,那么肉身所生的百病也就会自然消失,最终证得的是第一义空。
2、祖师禅:是顿悟法,具体修法是观心,如:摩诃止观法、三止三观法、一心三观法等。走的是报身佛的路线,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纲宗,有一悟而入佛地的说法。祖师禅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亲自传给大迦叶尊者,由大迦叶尊者递相传授共历三十三代,二十七代以前为印度禅、二十八代以后为中国禅,统称为祖师禅。
3、秘密禅:此禅顿渐兼具,修法以“三密四曼六大”为体相用。“三密”指的是佛之三业,三密的具体解释如《大智度论》卷十所说:
一、意密:佛常处寂定,如如不动,一切思维观察,非三乘人及凡夫所能解,皆不可思议。在体相用中属于“体”、体是无上妙觉体。
二、身密:是说如来处大会中,众人见佛之身色及身长不同,乃至现大神变,皆不可思议。在体相用中属于“相”、相是形象。
三、语密:佛说法时,或一里,或十里,或百千万里外都能听闻到佛的音声。又于同一会中,行者或闻说布施、或闻说持戒等,各各随心所闻,皆不可思议。在体相用中属于“用”、用是妙用。除此三密之外,另有四曼六大等。这“三密四曼六大”是秘密禅的核心,具体修法是从修身调息的气脉入手,走的是法身佛路线,有即身成佛的说法。
若将以上所说勉强归个类,那么如来禅可划为小乘禅、祖师禅是大乘禅、秘密禅是大乘禅但含有小乘禅。这三种禅最终都归于无上大涅槃。秘密禅在中国已无传承,现在主要用的是代表小乘佛法的如来禅和代表大乘法的祖师禅,这两种禅,总称名中国禅。自达摩祖师来中国传禅开宗后,称名《中国禅宗》。中国禅宗的基石应是之前的般若法性宗,继之为齐梁时期两个代表人物的著述行证,一名宝志公和尚、一名付翕居士。
田业助:感恩居士开解,谢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伏瞻任社科院院长,卸任河南省委书记时表态愉快服从组织安排
  • 中超裁判薪酬曝光!一场比赛最高过万
  • 湘江边的两座房子
  • 北京险胜上海重回五棵松 王骁辉神奇三分成关键先生
  • 【澳洲】一直升机在哈密尔顿岛附近坠毁,两人不幸身
  • 免试拿驾照?醒醒吧!不少学员中招,教练诈骗28万元获刑
  • 20180107_新闻辑录
  • 迷雾重重,县委书记为何要为辱母案警察打官司?
  • 老人在国际航班上突发急病晕倒,武汉女医生万米高空紧急施救
  • 黎姿本想晒婚纱照秀恩爱,却连连发文回应整容传闻
  • 专偷寺庙“香火钱” 两男子3个月作案12起
  • 事件:佛山高明发生中重大交通事故,造成7死2伤!
  • 怕外卖二次出售,退餐时留个字条,结果担心的事还真发生了……
  • 桂林旅游团8元午餐吃白饭, 导游大骂一群流氓, 网友称娘炮
  • 雷佳音:从楚令尹到非遗守护人,他讲了一个关于酒的故事……
  • 华为否认A股传闻,坚持不上市
  • 5岁女孩开“敞篷跑车” 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图)
  • 刘亦菲微博发文诉说自己的委屈, 获冯绍峰和网友力挺: 有我们在!
  • 再遭重挫!美百思买停售华为因危害其国家安全 网友:简直莫须有
  • 奥运会篮球友谊赛 王祖贤 倪萍 毛阿敏对阵聂卫平 李宁 竟然还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