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的,只是我选择的灵魂。
我不是教主,我是修行者,修行者选择一些,合格的灵魂修行真理,有问题吗?

至于不开放言论,要搞一言堂,我反问你:为何要开放言论?这里并不是人间的学术组织啊。修行原本就是很隐秘的事情,因为心性的奥秘,涉及到的绝大部分内涵,都是人类的意识思维,体验感受,所无法触及到,无法经验到,更无法理解到的深邃奥秘。

释迦牟尼佛在世宣法,听众也分为“上座”弟子,与“下座”弟子,释迦牟尼佛,为何不开放“上座”弟子讲席,让普罗大众前来点评,发表不同意见啊?

佛法修行,是直面死神,横渡生死轮回的威严大事。
这关系到你灵魂的未来,决定你生命永久归属地。
如此庄严神圣的场所,你却要我开放世俗言论?

开放凡夫俗子言论,意味着让人类的无聊低级乏味的,世俗知识与情感道德,在修行者道场中大行其道?在这个神圣修行圣殿内,充斥着人心善恶,欲望情感,辱骂诽谤,陷害亵渎?

让内心黑暗愚昧、无知邪恶的魔众,对圣洁纯净的修行者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如果修行道场充满人类的低级世俗言论,修行者的灵魂将遵从何种标准升华?

一言堂,就是真理标准,除了真理,这里不需要其他声音!
我是修行者,只仰望真理,终身供奉真理的修行者。
不是人间教主,也永远不会成立宗教。
对宗教的维护,必定会,绝对会,将信仰带入人间。
为了自立的宗教可以在世间生存壮大,教主们必定会,向人间权势豪门,资本利益低头,为了获得人间权贵权威的认可支持,教主们必定要低三下四,卑躬屈膝;为了获得广大信徒的追随,教主们必然要罗织谎言,许诺众生往生天国的好处,装神弄鬼兜售祛病健身的功效。

真理,在教主手中,无异于一张餐巾纸,擦鼻涕用的工具,借助信仰的名义,满足人心的肮脏,人性的贪欲;真理,在教主的心中,无异于可以随时买卖,随时奉献给权贵富豪的“失足妇女”;我宁可死,宁可终身穷困潦倒,孤独终老,饿毙街头,曝尸荒野,也绝不敢,将真理作为买卖的商品。

真理,比我的生命更重要,重要亿万倍。
因为爱真理,远远超过爱“我”自己。
此人才称得上是,“修行者”。
这种修行者,才可能,借助真理的标准,一步步粉碎自我,一层层还原真理的生命内涵,直至,通过真理的次第,展现“祂”的伟岸浩渺。

你们不要以为,自己为真理做了点什么事情,就洋洋自得,就志得意满,就忘乎所以,我们真的不配向真理索取任何回报,若没有真理面世,我们都是轮回中,彻底绝望而无奈生死的鬼而已,是真理的面世,给予我们这些可怜的灵魂,一个解脱生死苦海的机会!

维护真理,就等同于,维护灵魂回家的道路。
这是灵魂的荣耀,也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真理不需要人数众多。
真理需要的,是实践真理的修行者。
一尊真神,敌得过亿万个,人间导师、宗师、大师。
这是培育神灵的殿堂,不是供凡夫俗子娱乐的场所。
我要的,是未来照耀世间灵魂的光明。
而不是,被人心人性的欲望,堆砌出来的宗教!

修行本来就是让人放下一切目标回到当下的,一旦回到当下,发现自己本来就是解脱的。坛经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如果再立一个开悟、证悟、要解脱,要跳出轮回的目标,那就永远无法开悟证悟,永远无法解脱,永远无法回到当下。把开悟证悟解脱当成目标,就像把发财出名当成目标是一样的。必须把这些目标全都放下了才行,放下目标的手段就叫法门。

就像一条小狗转着圈咬自己的尾巴一样,永远都咬不到,只有停止追逐了就发现尾巴就在自己身上,从来没有离开过!

【阿含经故事选】.098 | 阐陀的证入

第三篇 僧伽  

098 | 阐陀的证入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
   「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底怎样才是正见呢?」 
  「迦旃延!世间的人,大多往两个极端走:不是执著实有,就是执著实无。如果能够不起执著,心不被境界所牵绊、奴役,不作我想,当苦生起时,清楚地看到苦的生起;当苦消失时,也清楚地看见苦的消失,不疑不惑,清清楚楚,不必依赖他人的指点,这就叫正见。为什麽呢? 
  对世间事物的生起,能如实正知见时,不会说世间是实无的;反之,对事物的消逝,能如实正知见时,不会说世间是实有的,这就称为离实有、实无两个极端而说的中道;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尊者迦旃延听了以后,依此而断除所有烦恼,心得解脱,成为阿罗汉。      
  佛入灭后不久,在迦尸国波罗奈的鹿野苑中,住著许多长老比丘,阐陀长老也住在那儿。
   有一天傍晚,阐陀长老从禅坐中起来,在苑内到处找其他长老比丘,问他们说:
   「长老比丘!请教导我吧!请为我说法,让我能知法、见法,依法修学。」 
  长老比丘都教导他说: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长老听了以后心想:
   「所有他们说的,我早已思惟过了。但是,一想到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归于寂灭止息,一切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裡就不由得混乱、害怕起来,不禁想,果真如此,那我在哪裡?生命流转的所依又是什麽?这跟我的观察,我的经验不一样啊!我不喜欢听这样的说法,到底还有谁能给我正确的教导呢?」 
  想来想去,想到了尊者阿难。他认为尊者阿难跟在佛陀身边当侍者很久,佛陀也常讚歎他,一定有能力为他说法,让他知法、见法。于是,隔天阐陀长老一早就从鹿野苑出发,沿路托鉢,长途跋涉,走到跋蹉国拘睒弥城的瞿师罗园,去见尊者阿难。
   阐陀长老将他在波罗奈求法,但却不满意的困境,坦白地告诉了尊者阿难。尊者阿难安慰他说:
   「善哉!长老阐陀!我很高兴你能在学友面前,毫不隐瞒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一点也不虚伪。阐陀!我来为你说,请仔细听,你是有能力领悟深妙正法的。」 
  听到尊者阿难说他有能力领悟深妙正法,阐陀长老十分高兴,心中一阵踊动。
   尊者阿难告诉他说: 
  「阐陀学友!我曾经亲自听佛陀教导迦旃延比丘说:
   『迦旃延!世间一般人,常常颠倒而往两个极端走:不是执著实有,就是执著实无,因此,一旦执取境界,心中就起了执著。 
  迦旃延!如果能够不领受、不取著、不恋住、不起我想,当苦生起或消失时,就能看得清楚,而让它只是生起或消失,不会再延伸出困扰来。
   迦旃延!如果能够深彻的体悟这样的道理,不疑不惑,不需要别人指点,这就是如来所说的正见了。为什麽呢? 
  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事物的生起,则不会认为世间是实无的;反之,如实正观世间事物的消逝,也不会认为世间是实有的。 
  迦旃延!如来超离实有、实无两个极端,而说中道;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依无明而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阐陀长老听了以后,远尘离垢,得法眼清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有疑惑,不必再依靠他人,于正法中,心无所畏惧,就恭敬地合掌,对尊者阿难说:
   「善知识的教导,正应当像这样。我现在从尊者阿难这儿,听闻了一切行皆空、皆寂、皆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的正法,我因此而乐于安住在趣向解脱的修学,不再有其他退失的想法。现在,我只看到缘起正法,不再看到有我。」  

按语 
        一、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三0一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一五经》,后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二六二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九0经》。 
  二、「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这就是三法印的实质内容。不过,在《阿含经》中还没有出现「三法印」的名称,这个名称的出现,要迟一些,到部派时代的论典中才有。
   三、从观无常,契入解脱关键的无我,最后,连最细微的我──我慢都断除了,就证入涅槃,这是《阿含经》中常看得到的教说,如:《杂阿含第二七0经》说:「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中阿含第五七即为比丘说经》说:「若比丘得无常想者,必得无我想;若比丘得无我想者,便于现法断一切我慢,得息、灭尽、无为、涅槃。」《增支部第九集第一、二经》说:「若得无常想,则安立无我想;若得无我想,则断我慢,于现法得涅槃。」鹿野苑的长老们,都以此来教导阐陀长老,应当是当时佛弟子主流的修学方法。
   四、阐陀长老无法从当时的主流教学契入,对一切皆归于寂灭感到不安与恐惧,总以为一定要有一个实在的东西作依靠、作根据才行,这种「假必依实」的观念,就是根深蒂固的「我见」。尊者阿难知道阐陀长老恐惧的症结,直接引「佛教迦旃延经」的缘起如实正观教导他,为阐陀长老成功地开启了另一扇门。这种直观缘起中道的法门,在初期大乘思想中,有高度的阐扬,成为初期大乘佛法的一个重要特色。 
  五、「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在《杂阿含经》中经常整组出现,其中的每个一词,都可以看作是涅槃的同义词。
  六、阐陀长老证入后说:「只看到缘起正法,不再看到有我」,此句话的原译文为:「不复见我,唯见正法」。若从引导阐陀长老证入的内容来看,正法,应特别指缘起法。「不复见我,唯见正法」,个人觉得应是很能表达佛法精髓的一句。
  七、故事中的阐陀长老,是不是「六群比丘」中的那位阐陀(车匿)呢?有一类经典说「六群比丘」中的那位阐陀,在佛陀入灭前就已经证得阿罗汉了,另一类说,佛陀入灭前,还特别交付尊者阿难处罚他。这两类记述,多所不合(参考印顺法师《华雨集(三)》第一二九~一三0页)。或许有个可能,故事中的这位阐陀长老,与「六群比丘」中的那位阐陀,只是正好同名的两位比丘吧。

——选自《阿含经 故事选》编著:庄春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猫猫的脾气一直都很好,外婆腿脚不便,也有点呆呆地,走路容易踩到他们,从暑假他们还是小猫猫起,到寒假,每次都只是叫一下,也不生气(虽然我听的很心疼)是这样的乖猫猫
  • 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需要一定审美的一门技艺,这门工艺源自于中国,经过时代变迁和发扬,在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都有各自的金缮流派。她最出
  • #郭麒麟##郭麒麟与女子街头亲吻##郭麒麟疑似恋情曝光#恭喜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脱单大林子被拍到与女子街头亲吻的视频啦,看来大林子这是已经脱单了,不过想想,大林子
  • #周周的厨房# 芝士土豆泥步骤很详细,即便惯性手残,也不会失败。那些只是因为好奇才吃土豆的人吃一次两次就不爱吃了吃多了就没感觉了。
  • (盛红兵宋建忠)#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鹤城古树群 春来景色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每年随着春天的到来,都会有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踏青,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欣赏
  • 抱着这样的期待,之前因为小兔子离开而难受的心情似乎也没那么多了,它又变回原来那只快活的小狐狸,会拖着大尾巴围着这株植物转来转去,还会在月光下偷偷唱歌给它听。小兔
  • #angelababy[超话]#[兔子]#杨颖#3.25寻艺打卡博带截图打卡,不能带图就私信截图!寻艺指数(新媒体指数)= 演员参演的电视剧每日播放量xA +
  • 2022的第五十五天 早上起来去上班,走的巨快,包里背了十个小面包,在办公室猛猛吃了五个,领导叫我们一起去做核酸,认识了三个新朋友(马不凡说我是社交的王),中午
  • 一旦把双子座真正的惹生气了,他们就会变得很绝情,哪怕平时关系很好,此时也绝对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很多人仗着双鱼座内心柔软,就不加掩饰地去欺负他们,可是却忽略了一句
  • 那时候,你对他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下一次,当你听到“不介意”这三个字的时候,你就知道,人在得不到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介意;得到之后,什么都有点介意。
  • 用这种民族概念评判宋金也是无语[汗]你去问问人家古代人(包括所谓的少数和汉)承认不承认你这所谓抛开血统谈“族”的概念。辣鸡@洛梅笙网络皇汉总是喜欢把大明朝幻想成
  • 我这里要记录一下的是璇宝对她爸说的话“老爸,现在感性的话就不说了,你关心我的话就为我办点实事,在App上多看看找找房子呗”老妈在一旁为这句话偷偷的笑[阴险]我今
  • (没有说这个人格不好的意思,只是不喜欢那种情绪)年度展览:去了以前很喜欢的作家的展,在交换明信片中我大概写到“其实最新一本书一直买了还没看,好像长大也让我失去了
  • 小作文又要开始了每次都可以给客户带来好运以及财运的我,没能把这些送给自己难道是我去年戴的小红绳开始失效了么?只要安静下来,那三句话依旧是噩梦一样困扰着我但是,再
  • (浙江之声记者涂希冀,通讯员赵建国、庄朝曦)【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 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
  • 非车主朋友可能不知道特斯拉超充有“超时占用费”最近有网友放出图片,占用费1分钟6.4元,充电结束后有五分钟时间离开,客服称若只有一辆车则不收费。也就是说车主必须
  • 功可积累,过莫乘迭,日神监察,夜神明视,劝尔黎庶遵循律条,宜明宜慎,勤修勤得。功可积累,过莫乘迭,日神监察,夜神明视,劝尔黎庶遵循律条,宜明宜慎,勤修勤得。
  • 他说,通过这次拿金牌,他会更好地做自己,让国旗升得最高。他说,通过这次拿金牌,他会更好地做自己,让国旗升得最高。
  • 正因为时间是感性知觉的抽象形式,所以按照伊壁鸠鲁的意识的原子论方式,就产生了把时间规定为自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着的自然的必然性。相反,时间却是永恒地吞噬着现象、并
  • 人生匆匆,虽说朝看青丝暮成雪,夸张比拟,但时光匆逝谁也无法挽留,暮年回首,总会有数十年转眼一瞬的感触,漠漠尘寰,几人能见得沧海变桑田?滚滚烟云,谁又能挽留不散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