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睡睡不着随记
“我们以善意对待生活但有时生活却不会”
当无故被冤枉时,虽然气到要爆炸,但还是不要冲动,不要争吵,有理不在声高,先给自己点时间冷静一下,捋清思路,然后理智的把事情真实情况讲明白,让别人从其他的角度知道相关信息,哪怕别人不立即相信自己所说的,也要做到让对方思维稍稍混乱一下,因为她的“细致发现、精心推理”经不起推敲,事实胜于雄辩。
活着都很不易,还是要相信人性本善,毕竟“奇葩”应不是处处有,能遇着一个也算是人生之奇遇
好了,睡吧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余华《活着》

不是同情,是明白活着的不易,理解所有的人贪婪源于什么。每个人都想活得很好,这并没有错,为活得很好不择手段也没有错,这就是人性。草木苍生,皆为蝼蚁,燕雀之食,荒野山林,高尚是一种理想,心灵自我救赎的谦卑,活得无愧而又安静。

时光最公平合理,每个人都平平常常走一遍,无论你贫穷富有,丑陋还是美丽,从起点到终点,然后各自散去,二手空空。到最终,记忆却是暴奢侈的财富,陪我们安然。

#三种庄子#:他也曾孤独迷惘过,你还怀疑人生吗?
想给庄子写一篇东西已经想很久了,今日终于动笔。说起来,庄子在道教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真人,他的著作被称为《南华真经》,他也一直以“老庄”这样的名号被大家所熟知。但是细究其在道教的存在,除了一个真人的头衔和一本《南华真经》,别的痕迹非常得少,宫观里也甚少见到他现身。
但也就是这样,我对他的兴趣越发浓厚,其实庄子的多面性是我一直看重的地方,普通的修行者,如你我未必不可以从他的多面中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所以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 不食人间烟火的庄子
大部分人对于庄子的印象都来自与《庄子》或者《南华真经》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很潇洒很逍遥的存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是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痛苦的。
在内篇的《齐物论》中写道: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里就指出了庄子逍遥或者修行的第一个核心:无我。
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或者道家的人,就是无我的,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无我就能无所求,就不会有痛苦,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得失的苦乐也都影响不到他了,他就会形如槁木,成就了自我,成为了神灵,这跟广成子向黄帝传授的成仙理论是很相似的。

无我之后,庄子还有第二个逍遥或者修行的核心:无所待。
庄子曾在他的《逍遥游》曾经评价列子和列子的境界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在这个庄子的眼中,虽然列子已经可以御风而行了,然而他还是需要依凭风力,还是有所依待的,那就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而真正的逍遥是怎么样的呢,庄子接着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说,除了自我上面的忘我之外,在外面还必须无所待,不需要依凭留恋任何东西,才是真正的神仙,才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追求的状态,内外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无所求,即不对自己这个“我”有所留恋,也不对外界有所留恋,所以就潇洒逍遥了。

那么最后这种庄子的形象或者庄子眼中的神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可以概括: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也就是道经里面说的“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不凋不残,松柏青青”的至高境界了。
至此庄子的第一个版本,庄子one——不食人间烟火版的庄子就出来了。这个庄子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说是很重要的,他指出了修道的两重心法:无我与无所待。然而,这还远远不是庄子的全部。

二. 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上面版本的一个庄子,其实是太过高格,太过真人的庄子,相对于如槁木一般的状态,更多的后人更喜欢如大鹏一般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庄子《逍遥游》开头大家都很熟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里庄子狂想颠倒的气质暴露无遗,比起万物齐同的“忘我”和“无所待”,其实这样的庄子更加能够为人所接受。

因为无论是“忘我”与“无所待”,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在纷乱世道中,就会有一种被迫无奈,只能忘却自我与外界的存在的成分在里面,何况修仙者也有很多是为了延续现世的幸福,所以如广成子与庄子一般高格的“无视无听”、“忘我”的状态,会吓退很多人,也未必符合人们对神灵鲜活的期待。而狂想的庄子,则满足了很多人对于神灵的幻想——“千变万化”与“自由翱翔”。

道教有一本奇书叫做《化书》,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物种与状态之间的千变万化,可以说是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什么状态都是不固定的。这里面有道教很多朴素的思想,譬如说,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化现,道可以千变万化变成万物,万物之间自然也就可以互化,所以人可以变成仙,仙人自然有变化的神通和异能。

这种“化”的思想才真正符合大部分人对于“逍遥游”的神灵状态的想象,神灵只有浪漫如狂想庄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事物,进入任何一种状态,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神仙。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认为能够千变万化的鹏,其实也是有所依凭的,需要借助风的力量,才能遨游,不是庄子心目中真正的“逍遥游”。不过私底下以为,冲着庄子给予鹏的华丽笔墨与篇幅,谁又能知道庄子本身不是对着这鸟儿有所偏爱呢,毕竟一个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和“鹏”对于普通人和大部分修行者来说,已经是够逍遥的人生了。

三. 不怕死的庄子
上面两个版本的庄子,无论是高格的还是狂想的,其实都不是我真正想写的庄子,因为这两种庄子其实都已经超凡入圣了。
我想要写的是凡人庄子,准确地说,我想写的是从凡转圣的那个庄子。我有时候特别想替天下的修行人抓住庄子的领子,使劲摇着他问问:庄子先生,庄子老师,您真的不怕死吗,您会不会孤独,您是怎么看待修仙这件事情的?”

庄子老师大约会说,我是不怕死的,但我其实也孤独。
《庄子》里面有一个关于“混沌”的故事——混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曾经哈哈大笑,但是又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故事之中道教修行的寓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孤独与悲凉其实是不易察觉的。整整的一本《庄子》,到处都是讽喻,到处都是潇洒与看开,但我相信庄子是孤独的,那种遗世独立的孤寂之感是藏都藏不住的: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凡人庄子和你我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修行的道路上也会孤独,也会痛苦,也会有迷茫和忧愁。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噢!庄子里有一段明显描述他的孤独的片段,这个片段出自《庄子·徐无鬼》,惠子死了,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庄子以匠人的寓言来比喻他和惠子的关系,他说,惠子死了以后,他已经没有可以与之辩论和说话的人了。

《庄子》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与惠子辩论的事迹,庄子经常用各种锋利的言辞来讥讽惠子,但庄子对惠子的感情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惠子对于庄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凡人庄子也需要一个老朋友,时不时让他能够相聚切磋一番,能够容忍庄子的怪异和尖刻,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

庄子是智慧的,但惠子未必不智慧,或者惠子更加现实,但他应该是理解庄子的,他的存在缓解了庄子存世与修行的孤独。不然你随便拉个人,讽刺他一番,看他不打掉你的大牙。

庄子可能是不惧怕死亡的,他的妻子死了,他能够鼓盆而歌;他也会说,谁知道是活着快乐还是死了快乐呢;他会让死去的人说,生前有那么多的恩怨纠葛,就算让他当皇帝他也不活过来了。但这个不怕死的庄子,一开始有其矛盾的一面吧,毕竟乐生忘死是大部人的心理,就如同我们一样。

修行者一开始必然是会有孤独的,有矛盾的,有所畏惧的,必然是会有红尘俗世的烦恼。好在庄子并不是一面的,他是多样的,或许你达不到他的逍遥,但你至少知道他也曾经孤独迷惘过,最后克服了,那么至少你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人生产生太多的怀疑,而去放弃。这大约就是修行的意义所在,从孤独迷茫中来,往逍遥快乐中去。

我想为什么那么多神灵中吕祖、关羽和观音都一直是最广受欢迎的,大约也跟他们人性慈悲的那一面是有很大的关系。庄子多面,一面是神的高远,一面是神的神通,而最后一面则在告诉我们,不要畏惧与害怕,凡人亦可成仙,从凡人到神灵,庄子忍受了孤独与遗世独立,或许也会忍受诸多的自身与世界缺陷。凡人庄子可以的,你应该也可以,在缺陷中走向圆满,也未必要放弃人性的所有面,这或许就是修行的意义。
作者:耳九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气养气的五行香养观念,曾经在中国古代一度盛行,因于香文化的断层,五行香养已不被世人所熟悉运用,近年香文化的复兴,五行香养再度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目前中国部分家
  • 那个hiphop我吃不消 他教的太快了 不详细 和完成任务一样,但是想还是会去他的课 在抖音看到他的头像和朋友圈照片 有很大落差 因为见他上课都是带帽子 他小时
  •   听锦儿说顾蓉气得砸了两个茶盏,她也不以为意,升米恩斗米仇,她就是把这些人喂太饱了,给她们惯的。  从前顾芊和顾蓉每个月不银子也能来她这拿,一拿就是好几年,一
  • 现在想起来,我更多是感谢,我作为他们生活阴暗的旁观者,让我知道我是喜欢他们的生活的。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我就学着做一个事事有条理的人,可惜我宁愿用生命已经长成,命
  • 2017年的跨年演唱会,你们在湖南卫视唱着我喜欢的歌,而我在家中吃着烧烤喝着百事期待着我们新的一年,最后倒计时的时候你们三个偷偷聊天,最后抱在一起的画面,也成为
  • “做自己是最最重要的事,我希望,大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
  • 二、夏天就该热着过夏天因为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张开,不是在吹风扇就是在吹空调,还吃冰西瓜、凉拌菜,似乎感觉很惬意,但其实身体很遭罪,这些行为正一点点让你变成寒性体
  • 每打开一本真的像翻开了小时候的故事书的感觉~◆匹诺曹棕色的书皮,打开以后是我们的匹诺曹坐在书桌上,旁边还有个金鱼缸,金鱼都蹦出来了~◆玛丽猫粉色的书皮,打开后超
  • #张真源[超话]##张真源李宁运动青春产品全球代言人##张真源中国移动动感地带芒果卡代言人##张真源应援色二代唯一all绿# “海的那边是海 书的结局是爱 我的
  • 汉森:“我想这(排除出首发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有很多话想说,也有很多话说过了,有很多事你不同意但也就这样了,在挪威,詹代法则(一个社群中对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空间与艺术不断交织、平衡、细节的精致是其中的隐藏法则如境中窥人多元型格的观感是藉由空间表达人的独特语言设计师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合理改造与巧妙优化,将原始结构中被厚
  • ”  但吃到一半还是觉得辣,他喝了几口水觉得不大对,叫来服务员刚想要说话,天空就打断,他撑着下颚,温声道:“帮我拿一瓶红茶,谢谢。”  天空被他亲的忍不住发笑,
  • #婚礼# 氛围感「 」20人复古花园草坪小众婚礼花园里的松弛感太让人放松了傍晚的夕阳最温和观礼人数真的自己喜欢就好不刻意要求,大家放松的状态就很好熟悉的方式,
  • ”“哎呀,我还没有正式当上局长呢,你怎么也这么着急......”“只是觉得你再不回去,近卫局工资发不出来人都跑了,我会很忙。”“哎呀,我还没有正式当上局长呢,你
  • 第一,不用工资卡出金,避免全军覆没,加上大Zi金突然介入直接异常第二,卡要有日常流水和消费记录,证明是日常用卡第三,不要出jin到卡就马上提走最好在卡里留个15
  • 接下来说一下思路:首先是修了一下五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其次是把人物摆正,原先的角度会看上去像躺着(我理解的是人物刚走进洞口不知道有没有错误)然后我选择把整个环境
  • 请问这位指出当事人穿着暴露的女同学,论露肤度,你还比人家多露了两条腿,按照你的奇葩思路你自己该当何罪呢?”一句话见高低,给人一种想挑事却智力水平没有跟上发育的无
  • 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小风吹的好舒服想了想上次来济南还是大四的时候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投了济南一个公司的简历然后过来面试,顺便玩了玩一晃眼,9年过去了再来这个城市,度过了
  • Czc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男朋友 昨天让他陪我去看芭比 看完后他思考了好多好多 他意识到这个世界其实是由男性主宰的 并为此感到抱歉 还说要带妈妈弟弟再二刷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