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華嚴經「 十地品 」中的「 六相說 」。

1 . 總相:

人、事、物的全體是總相。

如佛與眾生總相是同,都具足人身,

只是佛相貌莊嚴、三十二相、八十形隨好,與眾生不同。

2 . 別相:

全體中的個別部分是別相。

因業識、緣起條件不同,因此個別的業也不同。

如人的形體總相雖同,可是因業識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個別的五官都長的不一樣。

3 . 同相:

人、事、物「 整體之個別部分 」皆由緣起,相同的緣起為同相。

例如:
諸佛的「 海印三昧 」與「 地上菩薩 」的普賢行願是相同的,其慈悲行願是相同的。

4 . 異相:

因時間空間的不同而產生的變異性。

例如:
在同一個空間中,人、事、物可能只因其置放的位置不同,

其依報環境便不同,其意識也會不同。

5 . 成相:

各部分匯合而成此事物,則此事物成。

6 . 壞相:

各部分若不匯合,而只是各部分,則此事物便壞。

從華嚴經中,我們可知華嚴甚深如來種,

即阿賴耶識的種性,放諸山河大地,放諸人、事、物,皆是同的。

例如:
在華嚴經「 成就品 」中提及華藏世界中間是須彌山,旁邊四大部洲。

中間周圍是一個海,海下面有一朵蓮花,

因此,整個世界是由一朵很大的蓮花托著。

而我們說人體世界中,

也可找到人的須彌山、海、洲及蓮花;

因為人身與三千大千世界是同的。

為何能同?

同在哪裡?

能同是因為諸佛世界的成立,

已包含有這三千大千世界種種成立的因。

諸佛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人體世界都有著相同的緣起。

因此,佛與眾生同在「 總相 」,

同在「 緣起皆是性空 」的同相。

因此,華嚴世界有這六相圓融,

人亦有這六相圓融,而且兩個體系相通相連。

例如人的生滅短短五十年,人的物體壞了,真壞了嗎?

沒有!

你轉而進入了華嚴世界的總、別、同裡,

如果沒有修行,不知甚深法要,

則是轉入華嚴的成、壞中,那也沒有消失、消滅掉啊!

只是不在總、別、同裡,諸佛智慧就無法升起,無成就力,在世俗上還是浮浮沈沈。

人的生滅看來好像可憐,看見親人生老病死,好似世上少了一個人似的。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這個人身並不只是物質的組合,

而是我們的意識,進入了「 人 」這個法則,因此長成人身。

例如釋迦牟尼佛進入悉達多太子這個法則,而後成就。

悉達多太子只是一個過境、導體而已,過後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人身,也不是真的。

「 真的 」是存在於法性裡面,沒有失去。

物性材料會壞會死,但你不會就此滅掉,沒有滅當然就沒有生了。

諸佛神通妙用是在「 不生滅中的生滅 」,

而凡夫卻在生滅中又執生滅,

因此落在十二因緣中取捨,怨憎會、愛別離

…… 這些業識又將成為構成凡夫的材料。

前面既說不生不滅,那有什麼好修的?

原來就清淨呀﹗

但是你現在阿賴耶識的法性上有染垢、有雜質,所以你還在迷失的狀態中。

聞法後才了解到這種凡夫的生滅過程,

只是一種物性作用罷了,這種物性作用是不究竟的。

就如身上的繭、死皮,掉了就掉了,

你不會去追查這些細胞的來龍去脈。

其實他們也沒有憑空消失,

而是轉變為地上的養分養料,

又被其他的世界所吸收。

五 、華嚴在人身

華嚴經其實強調的是人的華嚴性,而不只是佛的華嚴。

前面說華嚴如人的頭,人最重要的即腦意識,是人的王,能淨則是王;

不淨,則是賊。

所謂賊,是會到處流竄不定,不斷吸取外在人、事、物,並滅了自己的自性者為賊。

意是最難控制的,但意也是最直接、最能接收所有外塵、外相,包括出世、入世,包括接收華嚴體性者。

例如:
如果心識穩定時,即使眼睛閉起來,

還是可以感覺到他人的體型、相貌,甚至心事。

所以,修行後發六種神通,

其實這都是在意上引發出的。

當意專注達到忘我的境界時,

這些意便開始啟發,能知外在事物的聲音、色法。

因此,常有特異功能者以舌辨字、以耳辨字,其實不是舌頭耳朵知道,

而是意知道,只是他經由舌頭、耳朵起作用罷了。

如果我們能入甚深禪定,

我們便能感知所有眾生的無明念頭。

能知所有眾生的無明,也就能了解自己的無明以及事物的緣起。

如此,在自己的法界性上,就不會有太多的煩惱性。

意專一,直心能通法界。

一時,便能讓諸毛孔所有的細胞,將諸佛的體性完全顯現。

我們一再強調,華嚴經雖講諸佛神通妙用,

其實這些神通妙用在人的身上是相同的。

因此,每個修行人都「 應該 」能有像華嚴世界的諸佛神通妙用一樣。

所以,修行人應清楚地知道這一時,

自己的五臟六腑、

自己的意念正開始發生什麼樣的妙用?

人身中,哪裡是所謂的華嚴海?

華嚴經中蓮花托著華藏世界,你的蓮花是在哪裡?

這裡不知道的話,便很難通達諸佛的神通妙用了。

六 、人的輪迴

輪迴與否在於知與不知,不知法必定是輪迴的。

如果連輪迴的因果都能清楚地知道,怎會走輪迴路呢?

輪迴並非是宿命,只是沒有大智慧的話,一定會輪迴。

人在此世間短短幾十年,生滅之後,並不是就不存在了。

只是,在華嚴世界中你個人的變異,實在是太渺小、太渺小的一個因了。

《庄子》#国学知识# 不执念于世俗悲喜 • 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传统文化#

 

你面对人生时的态度,就是对于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一、

人从虚幻中来,又到虚幻中去,人生本无“实相”,我们存在于世间的状态,也不过是体验生命的过程,而非完全属于自己的实相。
有人说:“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是实际存在的”,但是我们拥有的事物,也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变化和消失,哪怕是抓在自己手中的东西,都只是拥有了临时支配权,并不是完全占有;也有人说:“自己的感受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是我们的感受却是由主观意识和情绪主导的,当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印象也会发生改观,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人生这个过程,哪来的实相存在的东西呢?
人在出生之前是何样貌,离开之后又是何状态,许多科学家、哲学家都费尽心血苦苦探索这个道理,但是并没有任何终极答案,而唯一总结出来的道理,就是:出生时是赤手空拳,离去的时候也不带走一丝一毫。
所以说,人生这个过程,论到根本就是一场体验的过程。
就像那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人生没有意义,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活着,你给活着的过程赋予了什么样的状态,它就产生了什么样的意义。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本就没有实相的生命过程,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拥有了什么,而是你能用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你所拥有的,是足够洒脱的坦然胸怀,还是格外计较的狭隘心理。

只有调整好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才有资格说自己足够尊重生命本身。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做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方可超物外游象先。
这句话意思是说:试想在没有出生之前自己是什么样的形象面貌呢?再想想离开之后又是什么状况呢?当你这样去试想的时候,一切念头都会逐渐冷却和消失,内心归于寂静,自然可以超然物外,游于各种形象之前。
为什么同样是人生,有的人可以洒脱坦然,而有的人格外计较,就是因为他太过于在意人生的一得一失,执念来源于在意,而执念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
生命本身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叫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体验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过程,而你对待这个角色的态度,则是看你自己本心的力量和态度,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不能以更加豁达和释然的心态去面对,太过于执念于这个“角色”之中,也会因为执念而带来无尽的痛苦,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去度过这一生,那么你给自己的生命所赋予的意义是极其浅薄和错误的,这也是人生的悲剧。

二、
所以换一种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的人生,不要执念于生活中的琐碎,更不要因为事物片刻的得失变化而苦恼和伤悲。
人生是非恩怨转头空,一念觉醒,世间自有天堂,看明白了,想透彻了,人生自然就舒服了。
这是对于生命最好的理解和态度,只有用这样的方式去度过生命,才对得起这一个体验的过程。
一个老人叫肩吾,他问孙叔敖:“你三次出任宰相,却没有显出荣耀之色,三次被罢官也没有忧愁之色,我刚开始不相信,但看了你容颜舒缓悠长才相信,你是怎么做到的?”
孙叔敖说:“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认为官职来的时候不必推却,离去了也不必阻止,因为得失都不是出于自身,所以没有忧愁之色,我并没有过人之处,况且我也知道,如果这荣华落在别人身上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与别人无关,那么我何不悠然自得踌躇满志的高视四方,哪有闲情逸致去顾及什么尊卑贵贱呢?”
这个道理正如庄子所说的那句话:现在世人说的得志,专指高官厚禄,高官厚禄并非是性命所固有的东西,它是偶然而来的外物,不能寄存在人身而已,像这些东西来的时候不能阻挡,去的时候不能挽留,因为两者的快乐是一样多的,不应该有任何忧虑。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寄存在人身上的呢?不仅仅如庄子所说的功名利禄,包括人的本身都不是以实相永恒存在的,所以面对这样的生命过程,不管你遇到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都不必过于忧虑。
因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有以看戏的姿态看待自己的人生,才能更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只要做好当下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这种状态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喜马拉雅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免费音频

父母打击孩子有危害,做个“会说话”的父母,让孩子重获自信心

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莫大的安慰,并增添对方的勇气。

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同一把利刃,会刺伤他人的心,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打击造成的后果

一句亲切、温馨的话,往往能够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使孩子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而一句打击、挖苦的话,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摧毁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无所作为。

1、导致心灵脆弱

心灵脆弱便是经常被打击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打击孩子会让孩子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内心脆弱变得不堪一击。

2、不同其他人玩

父母长时间的打击,会让孩子缺乏自信,从而导致不愿意交朋友,觉得没有人会愿意和我这种缺点多的人在一起玩,久而久之就变得不合群。

3、导致逆反心理

4~6岁是孩子逆反的心理,而这种时候是最需要父母关心和陪伴,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敌对行为,导致越来越叛逆。

4、疏远父母

打击孩子会让孩子越来越疏远父母,让孩子对父母形成恐惧感和厌恶感,甚至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和接触,时间长了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将会对她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恶语的巨大杀伤力,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职责孩子,骂孩子是没脑、白痴、笨蛋等。

事实上,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改变什么,还会增加孩子的负面心理,使孩子变得逆反或是破罐子破摔。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妨换一种方式,使用温软的语言,让孩子的心慢慢融化。

变成“会说话”的父母

面对一个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的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

父母必须要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1、将命令转化为请求

日常生活中,家长难免会遇到孩子不配合的情况,于是一些脾气暴躁的人就会大发雷霆,开始口无遮拦地斥责、辱骂孩子。

一阵暴风骤雨后,家长倒是痛快了,但孩子的心却变得冰凉冰凉的。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一句话,使用不同的语气或表达方式,收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比如,当你扫地时,发现地上脏东西扫不起来,如果你面无表情地对孩子说:“快点,去桌子上把纸巾拿过来,我急着用!”孩子很可能就会拒绝。

如果你换另一种语气说:“宝贝,妈妈现在忙不过来,请你帮妈妈到桌子上拿张纸巾给妈妈好吗?”孩子听到这样的请求,一般都不会拒绝。

等孩子将纸巾递给你后,你再不失时机地夸赞孩子几句,相信孩子以后会更加乐意为你服务的。

2、将否定转化为肯定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用否定句,比如“你办不到”、“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行”等。

结果家长越是否定,孩子还是越是差劲。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把否定句变成肯定句,比如“相信你能办到”、“你能行”、“我希望你这样做”等。

否定带给孩子的是负能量,而肯定带给孩子的是正能量。

因此,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多使用肯定句,少使用否定句。

3、将指责转化为鼓励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喜欢听顺耳的话,而厌恶批评的话,孩子也是如此。

具体来说,家长不要抓住孩子的短处不放,而应该多表扬孩子的优点。

比如,孩子画的画很差,不仅画得乱七八糟,还画得家里到处都是。

这时候父母如果一味指责孩子的错误,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对写作越来越没有信心。

但如果你抓住其中某个不乱的画面进行表扬,再委婉地指出其中的错误,也许孩子就会慢慢克服存在的问题。

儿童作家曾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4、将责骂转化为“爱语”

有时因为自己压抑的情绪,无敌释放而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可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是可以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承担责任的人。

心情不好时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妈妈心情不好,可以让妈妈安静一下,给妈妈点时间吗?”

如果没有控制好情绪冲孩子发火,要对孩子说:“宝贝,是妈妈的错,妈妈今天心情不好,但妈妈永远爱你。”

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向孩子表达“爱语”。

相信世上没有坏父母,只有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心态、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但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和孩子成为最亲近的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内容真的可以浓缩成当大我84岁的偶像成了我的男朋友。向秦羽回到过去没对金子多接触,金阿银在现代也不认识迟宇,纵使周围不一样了,纵使别人都说那是一场梦,可最后海报
  • 二、对确需离开西宁市前往省内其他市州(具有外市州户籍,在外市州工作、务工、生活人员)提前通过青海省疫情防控报备系统进行线上报备,可凭信康码和行程码“绿码”、24
  • 可恶,真的过于喜欢赵四穿着最素的长衫跪坐佛前,念珠捻得飞快,心里全是惊涛骇浪危机应对的样子,以及他在诠释爱新觉罗四四的冷的时候完全不耽误表现这个人身上因为极强的
  • 我们国家的保险业和地产中介也正在走这个趋势。5、呼吁正视中介行业的价值。
  • #玄易灵符[超话]##沈阳# 铁西第一城小区突然停电,多名业主被困电梯有惊无险 阖家欢乐的中秋节,却要摸黑度过,这让小区里许多居民感到不适应。”家住高层,停电
  • 但是我之前去爬了一次山,回来失落了好久,之前我还去爬过一次山,回来也总觉得不顺利,我这人邪乎,我开始想到底我吸天地的灵气,还是天地把我的灵气吸走了,好像整个人被
  •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践了自己,辜负了岁月 青春并不忧伤,却被我们演绎的如此凄凉。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
  • #厦大嘉庚21级新闻学专业# 大家好我是马娟,性别女,爱好男,我来自甘肃,首先啊,不要问我是不是骑骆驼来上学的,问就是嗯,对,我骑骆驼来的,实话说啊,我爸开劳
  • 女神都打call-------------------------#杨芸晴#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傻妮空降[羞嗒嗒]也是第一次聊这么嗨的
  • 西塘就像一首首古典诗,在不经意间,就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现代很多的新建的景观建筑所不能企及的。可以想象得出,当黄昏来临时,家家户户的灯笼便纷纷亮起,那场景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庆假期2100万人微信步数不足100 广东宅人最多】7日,微信数据报告称,2018国庆长假期间,2100万微信用户日运动量不足百步,
  • 走访中,部分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当顾客现金支付时,店内一般使用“四舍五入”算法,这样方便找零。】2月25日,市民陈先生在莲湖区家辉生鲜(立新街店)购买散装称重的商
  • 《本草汇言》中记载:“莼菜凉胃,……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本草经疏》中记载:“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脾胃虚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
  • 虽然说出来有点令人震惊,但....我们都曾经踢过一个孕妇个简单的事实:霸王龙杀死的人类和金鱼杀死的人类一样多我有更好的办法:我拿笔加粗了自己的生命线....我命
  • 蟹肉细嫩,随口一嘬都是咸辣浓郁的酱汁,味道确实够湘派。蟹肉细嫩,随口一嘬都是咸辣浓郁的酱汁,味道确实够湘派。
  • OK,他刚刚回复了粉丝关于JK的提问,并直接说了:JK,我爱你 I am not making this up.推特上taekook已经trending起来 #
  • #肖战1005生日快乐# 今日别无他求,惟愿肖肖所愿皆可成,高山平原,大海蓝天,无惧无畏,行过踏遍,仍留纯粹于心间[兔子][猪头][心]祝肖战三十一岁生日快乐[
  • 壬取谐音人,寅木克戌土,看起来便是放下碗筷骂厨子,诠释的便是人性和人心:善良的人们总会觉得,我给予对方好处和帮助,我待对方那么的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总归能够换来
  • 可定神回看12号的一切有年迈姥姥姥爷爷爷们和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与见证有着认识16年靠谱姐妹们的周全照顾(PS:原本想糊弄一下的堵门游戏,前一晚被她们设计得有趣至极
  • 【179】【179】兰蔻 菁纯面霜15ml(滋润/轻盈随机发【16.9】曼秀雷敦润唇膏【39】美宝莲 眼唇卸妆液150ml+赠40ml*2【116】绽妍 小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