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吨半粮”生产建设——德州学院百余专家博士田间助增收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富民农场里热闹非凡,原来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的农学教授李东臣,正在给农户讲解小麦防旺长、防冻害、防病虫草“三防”措施,强化冬前管理,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小麦丰收基础。

“自从2018年博士站成立以来,德州学院的李东臣教授和井大炜博士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不仅送种植技术还为农场和附近农户提供测土配方,因地制宜出‘方子’降本增效。在博士团队指导下,科学调整氮磷钾等肥料比例,提升肥料利用效率,增产一成多。”临邑富民农场负责人魏德东介绍说。

像李东臣和井大炜这样为农民贴身服务的农学专家博士,该校已经有百余名。他们以农民种田遇到的困难为课题,把田间地头当实验室,不断取得接地气的科研成果。目前德州学院已组建小麦、蔬菜等农业科技创新团队20余个,开展马农作物、蔬菜等抗病抗逆机理等生态农业基础和应用研究,获批相关研究项目近200项,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是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整建制创建“吨半粮(即年亩产要达到1500公斤)”目标的地级市。德州学院自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就立足农学人才优势,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学校事业发展、应用型转型建设有机融合,尤其围绕“吨半粮”生产能力和食品名市建设,组织百名农学博士成立服务团,深入农村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素质农民培养培训工作。

该校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农学博士陈广凤,去年在平原土地鲁望农场进行“化肥减量、生产增效”项目实验,在化肥减量30%的情况下产量不降低,实现每亩节省成本40元至50元。“看到科研成果能让农民增收,我们做实验再苦再累也值得。”陈广凤说。

目前,德州学院与德州农业农村局和相关涉农企业签订土壤改良等合同近20项,选派农学博士和专家担任科技副镇长和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员,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新技术推广”等开展技术服务,研究制定的《强筋小麦绿色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已获批实施。目前已与企业联合建立了德州市设施蔬菜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农业及食品安全追溯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猪群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等;余个农业技术创新平台。

“德州学院立足德州,就要服务德州,实现校地融合的良性发展。我们将继续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为走实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德州路径’作出贡献。”德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甲亮说。

#南北差异农作物篇大pk# [送花花] #你好种地少年#
​​​每次看到后陡门的那片地,看他们陷地、通沟,看到沅儿一遍一遍的旋耕,看他说羡慕别人的地,我都想说“来看看东北的地吧”。
[许愿星]说到南北不同,除了种植的粮食、蔬菜不同,我最想说的还有土地的不同。地域的差异,我当然代表不了北方,没法比较南北,那我很想借着这个机会,说一下黑龙江的黑土地。
[哇]原来没出过远门,以为所有种庄稼的地都是一样的,直到第一次去南方,才知道我生活这片土地的独一无二,或者说独四之一(世界共有三大块黑土区和一块红化黑土区)。黑龙江的土地有多“珍贵”,有两种描述“耕地中的大熊猫”,还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
[看书]我们这主要种植三大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每一年4月播种,10月收割。不同的种植物会给予不同的粮食补贴,其他农作物很少,我一直觉得,之所以很少,是因为我们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或者说好像种植其他的就可惜了这片黑土地。
[666]黑龙江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2022年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11.3%,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目标不仅是让全国人民吃上饭,更让全国人民吃好饭。
[送花花]当然,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委屈”,说黑龙江本可以是重工业大省,现在却成了农业大省。我理解这种委屈,更理解作为农业大省身上担负的责任。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而黑龙江就是这其中一员,为“中国饭碗”装进更多龙江粮,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就拿我附近的农村来说,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多都是老人在家种地,带来的后果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在感谢当下越来越多好的政策同时,我想作为一个禾伙人更想说一下《种地吧》的意义。
[举手]“我都想回去种地了”“考研想考农业”“想报农学专业”“了解了很多农业知识”“了解了农民的不易”“原来农业技术都这么先进了”......这些都是种地吧带来的声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三农,让更多人关注三农,让农民成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让更多人投入农业技术发展,这就是《种地吧》带来的意义。
我当然希望,未来有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土地:去做强科技农业,做大绿色农业,做精质量农业,做优品牌农业。希望未来,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像沅说的那样“种地它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而不是一个没有退路的选择”。[中国赞]@你好种地少年限定版

【中非农业合作重在“授人以渔”】
  日前,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中方明确表示将坚定支持非洲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以务实举措开展非洲粮食作物和农业产能提升行动,助力非洲早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近年来,中非双方农产品贸易渠道持续拓展,销量稳步提升;中方积极同非洲分享农业发展经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中非农业合作成果丰硕,农业合作将进一步增进中非传统友谊。

  拓宽农产品市场

  中非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贸易额比10年前翻了近一番,农产品贸易供需对接顺利。中方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的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非洲的水产、作物、咖啡、水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已实现稳定对华出口,推动非洲减贫惠农,满足中国多元化需求。
  日前,南非农业、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部宣布,南非实现首次向中国出口大豆,这标志着该国农业出口领域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南非政府于2022年与中国正式签署了有关大豆及其制品的出口协议。该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今年计划进口9700万吨大豆,而南非目前的出口能力尚不足100万吨,这意味着南非农业,特别是大豆种植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南非需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和增长机遇,农业生产者也应把握时机,为扩大南非农业出口贡献更多力量。
  今年9月,在贝宁总统访华期间,中贝两国正式签署了贝宁鲜食菠萝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贝宁菠萝正式获得中国检疫准入。11月初,新晋获得中国检疫准入的首批1吨贝宁菠萝,经由巴黎转机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运代理商以展览品无纸化通关形式,上报电子信息、上传电子证书、申请检疫许可证核销,由上海海关全程线上审单,实现申报放行无缝对接。从正式获得检疫准入到实现进口,用时仅两个月,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持下,贝宁菠萝实现了“最快输华”。贝宁菠萝被誉为非洲“甜面包”,是贝宁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当地种植面积超过6000公顷,年产量约40万吨,此前主要出口欧洲、非洲市场。
  中非双方积极拓展新兴合作领域,非洲电商网购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非洲农产品在华销量。成立于2014年的kilimall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成为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用户规模达千万级,企业既深受非洲民众喜爱,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南非的芦荟胶、红酒、坦桑尼亚的咖啡,乌干达的水果干等商品。

  加速农业现代化

  进入中非合作的新时期,中国对非粮农合作的方式更加注重“授人以渔”。目前,来自中国19个省份的21家单位在23个非洲国家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非农业技术和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在非推广,让非洲100多万小农户受益。
  中非持续加强绿色农业、蓝色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今年7月,中国和摩洛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签署了中摩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摩将立足摩农业发展潜力和双方既有合作成果,在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有机农业、数字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中国依托“以省包国”农业援外新模式与对口非洲国家在关键领域深入试点合作,农业大省湖南为西非国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等多国提供农业技术援助,让红彤彤的湖南辣椒出现在非洲土地,香甜的湖南稻米出现在非洲的餐桌上。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在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复合育种等种植技术,培养当地农技人才。在布隆迪,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用数年时间将当地水稻产量由平均3吨/公顷升至10吨/公顷,实现跨越式增长,援布农业专家组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创新探索出“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在布隆迪试点建设了第一个“援布隆迪水稻技术减贫示范村”,结合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定向培养带头人等措施,帮助示范村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目前,该减贫模式已成功在布隆迪22个示范村进行推广,受益人口超过3.1万人。在塞内加尔,农业组水稻示范点专家优选良种,适当培育,实现了稻谷丰收。专家表示,本季收获的稻种将无偿提供给当地缺种农户,并通过培训和上门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为实现当地水稻自给自足的远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多年生稻创制及应用是本次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据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介绍,由于只需要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环节,多年生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在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中国在贸易增长、投资和农业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中非农业合作有助于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本次论坛期间,布隆迪环境、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普罗斯珀·多迪科分享了自2019年第一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以来,中布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取得的成绩,并感谢中国高水平专家组带来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为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佛得角农业与环境部部长吉尔贝托·席尔瓦介绍了该国在养蜂业、水果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方面的优势。认为中佛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十分期待与中方加强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增加两国在农业领域的韧性。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渔业、水资源和农村发展部副部长戴维斯·马拉皮拉介绍了津在推动减贫和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欢迎中企赴津投资,助津提升农业灌溉水利和机械化发展水平。(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秘密访客关于家的理解# 电影《秘密访客》发布一组台词剧照,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分别说出自己对这个家的看法。#秘密访客关于家的理解# 电影《秘密访客》发布一组
  • 失眠在蔓延时,你在做什么[思考]光在欺骗我的眼睛,心❤️却告诉我等一下他,或许他没注意到你,等他来到你的世界一切都会好起来都会不一样……现实点,傻瓜!就这样在感
  • 世界上还有比喜欢崔杋圭更划算的事情吗,33的爱是只有你爱他才会懂的爱,就像春天一样平等又美好,生活在春天就好像生活活在他的爱里,与春天融为一体,感性的,温柔的,
  •   麻花型隧道群的“拧巴”与带来的便利  天津地铁10号线,作为天津“东南半环线”串联起了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的多个客流集散点,眼下,10号线一期全线车站主体
  • #汪小菲酒店摆放大S照片#S Hotel、S 茶、徐徐酒店,汪小菲已经从一个商人完全转变为“流量商人”他接受采访时说俏江南衰败是错失了两点机会,第一点是没有做中
  • 雅顿橘灿精华2.0,这段时间超爱用的精华,一瓶满足我的抗老抗氧化需求啦!近日,一款名为**细胞生长素的抗衰老逆龄护肤产品,在各大城市掀起一股使用风潮,让时尚女
  • 我们之前都说过,他在队友中很受尊重,每天都想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主帅这会放大。但在吐槽别人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其实我才是最冲动且最情绪化的那一个,想起以前的
  • 我们海风最早是做的江苏项目,从2017起的建设周期来看的4-5年内,并没有明显的这个(地方保护)的趋势,未来我们发展确实会考虑开发规模确定性较大、产业链需要做补
  • 周日的夜晚总是充满罪恶感,想吃东西的欲望,躺平的欲望,充斥在我的身体。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去行走了,我怀念台风天去海边的那种浪漫,能看到暴雨之后的落日与彩
  • 表达虽然不完美,但一次发言不完美就用更多行动来弥补,刘雨昕文发文道歉,“本意是想感谢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大家在疫情期间一起防疫抗疫的努力,非常抱歉引起大家的
  • ”黑球:…你礼貌吗简煜见它不肯离去,只好带着他回了家,想着等周末再说。这黑球屁事又多,只要他长时间对着电脑,黑球就来啄啄他,或者给他跳舞解乏,简煜每次看着它奇怪
  • 庭审上,公安机关为了证明自己的处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提供了对男子的询问笔录,证明其承认与一名叫焦姓的女子谈妥以50元的价格发生一次性关系。3
  • 熊猫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时间会比较短,但感情却很深厚;分离总是非常悲伤,离开的场景戳中所有人的泪点,孩子也可以通过一部纪录片加深对母子亲情的认识[鼓掌][鼓掌][鼓
  • 记者通过波音官网“Airplane Deliveries(飞机交付)”页面统计表搜索到,从2000年至2022年2月底,波音共向全球范围内的客户交付4791架7
  • #广东黄花风铃木已经盛放##林之校说春天来了花都开好了##广东黄花风铃木已经盛放#(via.南方都市报)广州花都的黄花风铃长廊,韶关南雄的油菜花田,江门新会的柑
  • 真他妈,我就没见过比你还磨蹭的,你妈一个破期末考试能从12周拖到16周,讲个破课进度慢得像旱地划船,突击个期中考试快得像长五飞天,讲重点内容时间短,垮着个大脸倒
  • [憧憬]又在窑埠B区浪了一圈,古色古香的建筑➕现代化理念的门面,其实就是我想要的样子,咋就没火起来呢,奇了怪了[疑问][疑问]然后……甜说的樱花拿铁,让我彻底对
  • ——鲍溶25.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王昌龄12.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 镜头捕捉下,张艺兴被采访时展露出的各种微小表情同样让人欲罢不能,可盐可甜的,顿时有被他所萌到~尤其脸上的小酒窝一现,立马从高冷男神秒变小奶狗,这笑容有够治愈的,
  • 这样,就有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影子宇宙”隐藏在普通视野中;目前我们还无法理解,但如果我们真的破解了暗物质,也许就能解开谜团了。既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亚原子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