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 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
分享到微信

2023-10-04 06:55 天津日报

  秋高气爽的“十一”假期,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天津。“天津有山有海,还有好多好玩的景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太惬意了。”来自辽宁锦州的游客杜先生表示,这个国庆长假他们在天津逛公园、走景点,一家子玩得很过瘾。

  追青逐绿,久久为功。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用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今后5年是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都市。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一批“零碳”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前不久,国内首个风力旋筒助推系统商用项目在津启动。叠风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与中海油集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其“海洋石油226船”加装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该船加装改造后,年节油量约132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2吨,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受益。

  “未来将有更多船厂及船东把加装风力旋筒助推系统作为节能减碳的重要手段,为国际航运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助力。”叠风新能源总经理李智表示。

  近年来,我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一批涵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的“零碳”项目正在形成示范效应。

  截至目前,我市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业农村、绿色生活五大领域形成了28个优秀场景,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此外,我市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布全国首个聚焦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的省级评价指南,首笔“蓝色债券”、首单“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创新产品和服务相继落地。今年以来,累计向28个项目发放碳减排支持贷款16.7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约76.3万吨。

  为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下一步,我市将坚持节约优先,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强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下大力气推广节能技术,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坚持先立后破,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重点加强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推动工业自备机组“煤改燃”,多措并举完成国家下达的减煤任务。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量比2020年下降14.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1.7%以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让企业发展底色更绿、底气更足

  绿色制造是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让企业发展底色更绿、底气更足。

  在今年初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联合利华(天津)有限公司、京粮(天津)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有限公司等20家天津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还有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已经达到150家,保持全国前列。

  联合利华(天津)有限公司的家庭护理工厂早在2019年就实现100%使用清洁电力,并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多种绿色能源。

  京粮(天津)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自投产以来,先后实施高效能电机更换、大功率电机变频改造等项目,大大降低了生产环节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公司的能耗指标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

  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有限公司通过购买“绿电”,为厂区提供绿色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水源热泵改造项目、轧机电机定频改变频项目、厂房照明改造项目等节能降耗增效;通过建立能源数据监管中心,对各重点用能工序和用能设备的用能状态合理配置。

  绿色发展的触角,从生产端延伸至整个供应链。截至目前,我市组织实施了6项国家绿色制造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了9家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了300余家市级绿色工厂。以绿色工厂为例,已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实施780余项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实现节能92万吨标煤,节水140万吨,产值规模突破4000亿元,带动了制造业绿色低碳整体水平的提升。

  生态优先已成共识,我市立足工业“双碳”目标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和绿色制造体系。我市将持续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引导低碳出行。推动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

  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推进“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全过程管理

  8月末,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大型海水淡化试验场项目传来消息──该项目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试验场中的1万吨/日海水淡化试验单机开始建设。

  据悉,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试验场由1万吨/日+3万吨/日+6万吨/日海水淡化单机组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性能最全的海水淡化关键设备评测系统,可为国内外海水淡化装备提供验证及评价服务。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围绕海水淡化上下游装备制造链条,规划布局了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通过统筹配置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水源可利用量,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至20.57立方米/万元。

  “十四五”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的新政策。我市制定了《关于做好用能保障推动绿色发展的十项措施》,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通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02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7%,超过“十四五”节能进度目标0.9个百分点。

  为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我市印发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全过程管理。落实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持续推动140余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从生产全过程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健全回收体系,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鼓励二手商品交易,壮大海水淡化和再制造产业。持续推动粮食节约减损和反食品浪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到2025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比2020年分别下降15%、10%左右。

  逐绿前行,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天津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记者 陈璠)

#贯彻二十大辽宁在行动# 【辽宁工业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振兴新突破辽宁杠杠滴##美好辽宁欢迎您#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7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承压运行,但总体保持稳定,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从地区看,全省11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10个市增速跑赢全国,沈阳、大连充分发挥了“跳高队”的作用。

从行业看,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显著。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1.4%,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整车产量45万辆,同比增长41.3%,高于全国35.2个百分点。石化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累计原油加工量4874.4万吨,同比增长1.3%。冶金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粗钢产量3852.8万吨,同比增长3%;钢材产量3999.6万吨,同比增长3.1%。

从重点企业看,华晨宝马、英特尔及三一重装产值分别增长24.3%、134.3%和18.7%;鞍钢和本钢累计粗钢产量分别增长2.4%和4%。

从投资增速看,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连续6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0个月实现正增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6.6%,上拉全省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

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

“我们坚持抓企业、抓项目,围绕运行和投资两条主线,强化监测监控、日常调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好转、提质提速。”胡异冲说,我省成立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专班,每旬调度700家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每半月召开专班调度会议,每季度组成15个调研组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题调研,组织行业和重点企业座谈会30余场,推动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3500余个。制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增产增效奖补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抓住央企与辽宁合作契机,上半年我省推动中石油七家炼厂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107万吨,鞍钢、本钢等企业增加粗钢产量120万吨。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省工信厅举办“政银保企及平台”对接会,签约金额100亿元;组织石化、冶金、建材、医药等行业,投资项目与工业产品10多场专题产需对接及“辽品京聚”推介等活动,签署订单金额约180亿元;组织企业参加“苏企辽宁行”、中国(沈阳)糖酒食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展会及活动,签约额约123亿元;协调大连港等降低港杂费,推动水泥南运214.3万吨。

同时,省工信厅会同人社部门组织专场招聘,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组织数字化转型对接,推进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企业;加强电力保供,增加尖峰时段电力电量受入,确保迎峰度冬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做好迎峰度夏准备工作。通过各项工作开展,上半年全省共增加工业产值330亿元,拉动全省产值增长1.9个百分点。

项目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上半年,我省紧盯项目“开工率、复工率、竣工投产率”,调度推进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总投资837亿元的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391亿元的SK海力士非易失性存储器、102亿元的宝马全新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采选等2404个续建项目相继复工。江苏三木苯酚丙酮等1039个新项目开工,泰峰锂业等425个项目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

22个产业集群集聚3400余户规上企业

“我们把22个重点产业集群作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锻长板、补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胡异冲表示。

紧抓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在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积极推进大连石化搬迁改造、沈阳石蜡化工搬迁,推动中石油18个“减油增化”“减油增特”项目建设。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研究制定工业母机专项政策,谋划推动工业母机软件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沈鼓、特变电工沈变等16家企业开展“整零共同体”建设示范,沈鼓14个配套件完成国产化协同攻关。在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推动鞍钢重组凌钢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推进陈台沟铁矿采选工程等7个“基石计划”项目开工建设,提高铁矿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5.7%、46.1%、27%。

引领企业走向产业链中高端。我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提出统筹推动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28条工作建议。目前,已有规上工业企业34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家,超10亿元企业208家,上市公司56家,超10亿元大项目143个,集聚于22个重点产业集群。

助力企业用好“第一动力”,我省组建了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9家。推广应用499户企业的639项产品。推进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鞍千矿业工艺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技改投资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围绕工业“六基”,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五轴头等200个重点项目建设,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棒材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大船重工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航发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取得突破。

培育企业走向“专精特新”。上半年全省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4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成功举办中国中小企业节,122家企业在活动中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39亿元。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

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我省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我省支持辽宁通航研究院承担工信部科研专项,推动6个生物医药新产品获批上市,集成电路装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光缆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印发《辽宁省质量标杆遴选工作实施指南》,推动31项标准入选2023年度全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向智能化升级。上半年,全省新开通5G基站5000个,累计已开通8.4万个;培育中航沈飞民机等20个5G全连接工厂,沈阳中德产业园等1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3个,累计达到35个,居全国第三位,接入企业5295家,居全国第七位。推动沈阳市获评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锦州阳光能源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两化融合21项指标中18项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5项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8.4%,分别比去年年底增加0.6个和1.2个百分点。

向绿色化转型。我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清洁生产、超低排放等162个绿色低碳项目建设。今年,3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累计共129家企业获此殊荣。推动恒力石化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阜新伊利乳品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开展绿电交易,完成交易量14.62亿千瓦时。

“全省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我们还将面临更大挑战。”胡异冲表示,“省工信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全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工业支撑。”

#贯彻二十大辽宁在行动# 【辽宁工业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振兴新突破辽宁杠杠滴#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7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承压运行,但总体保持稳定,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从地区看,全省11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10个市增速跑赢全国,沈阳、大连充分发挥了“跳高队”的作用。

从行业看,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显著。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1.4%,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整车产量45万辆,同比增长41.3%,高于全国35.2个百分点。石化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累计原油加工量4874.4万吨,同比增长1.3%。冶金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粗钢产量3852.8万吨,同比增长3%;钢材产量3999.6万吨,同比增长3.1%。

从重点企业看,华晨宝马、英特尔及三一重装产值分别增长24.3%、134.3%和18.7%;鞍钢和本钢累计粗钢产量分别增长2.4%和4%。

从投资增速看,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连续6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0个月实现正增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6.6%,上拉全省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

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

“我们坚持抓企业、抓项目,围绕运行和投资两条主线,强化监测监控、日常调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好转、提质提速。”胡异冲说,我省成立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专班,每旬调度700家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每半月召开专班调度会议,每季度组成15个调研组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题调研,组织行业和重点企业座谈会30余场,推动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3500余个。制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增产增效奖补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抓住央企与辽宁合作契机,上半年我省推动中石油七家炼厂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107万吨,鞍钢、本钢等企业增加粗钢产量120万吨。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省工信厅举办“政银保企及平台”对接会,签约金额100亿元;组织石化、冶金、建材、医药等行业,投资项目与工业产品10多场专题产需对接及“辽品京聚”推介等活动,签署订单金额约180亿元;组织企业参加“苏企辽宁行”、中国(沈阳)糖酒食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展会及活动,签约额约123亿元;协调大连港等降低港杂费,推动水泥南运214.3万吨。

同时,省工信厅会同人社部门组织专场招聘,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组织数字化转型对接,推进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企业;加强电力保供,增加尖峰时段电力电量受入,确保迎峰度冬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做好迎峰度夏准备工作。通过各项工作开展,上半年全省共增加工业产值330亿元,拉动全省产值增长1.9个百分点。

项目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上半年,我省紧盯项目“开工率、复工率、竣工投产率”,调度推进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总投资837亿元的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391亿元的SK海力士非易失性存储器、102亿元的宝马全新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采选等2404个续建项目相继复工。江苏三木苯酚丙酮等1039个新项目开工,泰峰锂业等425个项目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

22个产业集群集聚3400余户规上企业

“我们把22个重点产业集群作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锻长板、补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胡异冲表示。

紧抓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在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积极推进大连石化搬迁改造、沈阳石蜡化工搬迁,推动中石油18个“减油增化”“减油增特”项目建设。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研究制定工业母机专项政策,谋划推动工业母机软件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沈鼓、特变电工沈变等16家企业开展“整零共同体”建设示范,沈鼓14个配套件完成国产化协同攻关。在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推动鞍钢重组凌钢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推进陈台沟铁矿采选工程等7个“基石计划”项目开工建设,提高铁矿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5.7%、46.1%、27%。

引领企业走向产业链中高端。我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提出统筹推动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28条工作建议。目前,已有规上工业企业34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家,超10亿元企业208家,上市公司56家,超10亿元大项目143个,集聚于22个重点产业集群。

助力企业用好“第一动力”,我省组建了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9家。推广应用499户企业的639项产品。推进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鞍千矿业工艺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技改投资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围绕工业“六基”,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五轴头等200个重点项目建设,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棒材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大船重工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航发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取得突破。

培育企业走向“专精特新”。上半年全省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4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成功举办中国中小企业节,122家企业在活动中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39亿元。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

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我省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我省支持辽宁通航研究院承担工信部科研专项,推动6个生物医药新产品获批上市,集成电路装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光缆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印发《辽宁省质量标杆遴选工作实施指南》,推动31项标准入选2023年度全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向智能化升级。上半年,全省新开通5G基站5000个,累计已开通8.4万个;培育中航沈飞民机等20个5G全连接工厂,沈阳中德产业园等1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3个,累计达到35个,居全国第三位,接入企业5295家,居全国第七位。推动沈阳市获评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锦州阳光能源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两化融合21项指标中18项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5项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8.4%,分别比去年年底增加0.6个和1.2个百分点。

向绿色化转型。我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清洁生产、超低排放等162个绿色低碳项目建设。今年,3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累计共129家企业获此殊荣。推动恒力石化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阜新伊利乳品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开展绿电交易,完成交易量14.62亿千瓦时。

“全省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我们还将面临更大挑战。”胡异冲表示,“省工信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全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工业支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跟段宜恩游世界# ☀️ #段宜恩晚安# Hospital day… So, there was only a brunch for today. It wa
  • 集美们 三百多门全部打包 一杯奶茶 送笔刷素材 持续更新中 所有新课都能看新课:佳儿水彩第三期 麦刻风63节、 叶汁 昔酒 阿花男生头像(没有的可以问哦)gu
  • 【4】知止定律生活中,我们认为无足轻重的一些小事,或是一句话,一点欲念,些许越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不归路。但鲜少有人觉得自己还可以或自己已经充
  • 曾前往狮子关旅游区自驾的刘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车辆上桥前会经过一个保安亭,里面有人值班,但他当时跟值班人员没有任何交涉以及对话。不过,事发后,景区相关负责人接受澎
  • 虽然我也挺希望这个信息是真的,但我们得实事求是,假的就是假的,对任何消息都要有求证精神,不能因为这个消息对我们比较有利,就想当然的认为是真的。如果搜索到一些错误
  • 所以考研如果未上岸的话,给自己找一找其它的可能性,别因为一条路走的不顺利,就对自己整个人生产生了否定。#汽车驾驶手册##田静老师[超话]# 考研如果花费了几年的
  • !!
  • 印第安神話中有一隻彩色烏鴉造物主給了他一支火把他銜著火把拯救了世界自己卻被烤焦聲音變得沙啞而鴉(卡拉司)的聲音很小嘴巴更是帶了瘟疫醫生的面具不知是否有關Kara
  • 2023年5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唐霓、汪凯和黄爱龙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9)在线发表了题为“Glu
  • 复盘了一下,这个好占便宜的家长之前的举动就值得避雷。再说了,有这种人品差的家长做榜样,孔子再世也教不好他儿子。
  • 可是一想到,就有感动的情绪,有眼泪包在眼睛里的感觉,谢谢你,坚持下来了,谢谢你,圆了我的梦想,谢谢你,虽然仍有一堆缺点,依然爱着自己,我最爱的你!去见想见的人和
  • 想说,从17到23这七年,荧幕上能看到的他们携手扛过多少比赛,就像他们说的“赢过,也输过”但是我们看不到的,他们一起经历克服战胜的苦难远比我们想象得多得多,没有
  • 12.  顺利 平安 健康 開心快樂13. :꒰  ²⁰²³/₉  .₁₂ ꒱…*14. ²⁰²³/₀₉₋₂₉ 年年岁岁 岁岁平安15. ▸ ✨16. 愿
  •   杨晓宏在推介会上热忱邀请晋陕蒙乃至国内企业界的精英和各行业领头人,将寻找商机的眼光投到偏关,将把握商机的蓝图绘到偏关,将开创商机的行动落到偏关,在偏关这片
  •   这透过来的光线,就好像霍家一样,给了她重振旗鼓的希望。  这透过来的光线,就好像霍家一样,给了她重振旗鼓的希望。
  • ”纪芙蓉耸耸肩:“不用了,我早跟他说过今天就走。”纪芙蓉耸耸肩:“不用了,我早跟他说过今天就走。
  • 该如何形容呢九宫格盛不下满心的不舍与感动但会在日后的每个瞬间再看时都会泪目吧温柔大方努力认真善良包容总是为别人着想用所有美好的词汇去形容都不为过是每次问题都会有
  • 现在老板又琢磨着给我介绍大哥了,这小子又知道主动示爱了[允悲]合着不管大哥小哥都不行,就只能和他在一块了[允悲]我可能和有几个小目标的大哥们无缘,和开大G宾利的
  • 大部分画面用了偏暗的滤镜,不知道有没有营造出一种暗黑魔法的感觉hhh两人看上去就像是伊甸魔法学园中公然秀恩爱的小情侣。上厕所回来不接着睡觉的小朋友 就是会受到惩
  • 另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其中之一:酒店交纳保险一年以上或有银行代发工资,能显示酒店名称。虽然不能确定Switch从硬件和软件中获得了多少收入,但tweak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