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版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 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嗔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 ,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 ,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 ,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 ,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

乾隆大藏经版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 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嗔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 ,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 ,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 ,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 ,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塗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塗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索达吉堪布:诽谤密宗或破了密乘根本戒不忏悔,堕入金刚地狱!

诽谤密法的过患

谤法罪中,相比之下,诽谤密宗则更为严重,因为密宗是成佛的最大方便,三世诸佛心血的精华。诽谤密法的人因为前世福报浅薄,今世又没有获得灌顶、修行密法的缘份,或者形象上虽然好象是在修学密法,但其实密法的法义并没有深入其心,因此,往往轻易作出了结论,这样不但摧毁了自己的善根,同时也损害了无量的信众。

如果人们听到一位法师讲法时说“密法不殊胜,现代人修不出来”后,便不加思索,贸然接受,那就显出那些人如墙头的芦苇,就象《格言宝藏论》中云:“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也是随声奔。”这样他们学密的善根就因此而中断。而且因为让他人退失信心并转学相对低等的法,讲法者也违犯了菩萨戒。若原来已进入了密乘的人,则违犯了密乘根本戒第一条“不舍无上”、第四条“不间断密咒手印”,而破了密乘根本戒又不忏悔的人则必定会堕入金刚地狱,那时即使再修显宗的念佛坐禅等什么法门都是无法挽救,即使十方诸佛现在他面前也无济于事。

佛法与世间法不同,世间上工作不适意了,可以改行,而佛法则自有其原则,学了密乘后,则不能再舍弃上师和密法。智悲光尊者说:学密者的未来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解脱,要么堕入金刚地狱。密乘之所以特别强调在学密法或依止上师前进行观察也就是上述这个原因。那些抛弃了密宗,以为学显宗更适应、更有把握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但接受了密宗灌顶,进入了密乘的人,如果因条件所拘,一时无法深入修行密乘,也可确立以修学显宗念佛法门等为主,同时守持密乘戒律,不断增上对金刚上师与密法的信心,这样一方面增长了显密的善根种子,另一方面也不至于犯舍法罪。

图片

诽谤显密佛法的罪过无量无边,而其中诽谤密法的罪过更是无法揣测,如《空边平等续》云:“若于胜密之密法,何人舍弃并诽谤,则彼舍弃佛胜密,永时远离解脱道。”《智慧深圆续》云:“心违密法造恶者,定堕地狱真可愍。”《意护续》云:“若谤普贤密意法,乃至虚空之边际,死后堕入金刚狱。”《眼珠续》中云:“浊时众生增盛烦恼及邪见,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诽谤密法者,尽管此人已对轮回生厌离心,趣入佛门并恒时修法,然以彼舍法罪,堕入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等无边恶道受大苦楚。”《文殊根本续》云:“此乃殊胜最妙法,胜者所供之法藏,世上若人舍此法,则彼堕入无间狱”。《金刚萨埵灌顶续》云:“曼殊室利,未来有诸恶业深重之有情,于此理不起深信……彼云此法非佛陀之说,彼等损毁自他二众,吾言彼等之人,定无密宗之成就也。”《毗卢遮那菩提续》云:“将来诸未证心性而迷乱者或云:此法并非佛说之语,乃由臆造者所造。秘密主,彼等愚人,将入二道,一为地狱,二为傍生。秘密主,吾言彼等无有稍许善根也。”

经常有一些法师,在受到一些弟子的恭敬供养承事后,便飘飘然自鸣得意,似乎所行所为都已不必再受因果的制约了。有的还因此刻意诋毁密宗,其实他还是原来的他,既未经过广泛的有传承的闻思,自相的烦恼也未曾减轻过多少。佛曾说不精通佛法的人说法,唯有造业而已,如《龙王鼓声经》云:“愚人说法者,摧毁诸善法,甚多有情众,地狱受痛苦。”此有诸多教证理证,此不赘述。

图片

我们要评判密宗,首先必须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而了解的依据应该是浩瀚如海的显密经续和祖师大德们的论著,而不应盲从对密法一无所知人的话,也不能依据没有传承,经多方抄袭拼凑而成的书籍。

密宗除了十七大续部及其注疏等无量典籍之外,还有后代祖师所著的大量论著,如《无垢光尊者全集》、《全知麦彭仁波切全集》、《珠庆仁波切全集》、敦珠法王汇集的五十六函宁玛教藏等等(遗憾的是很多典籍至今尚未译成汉文)。假如获得了灌顶,并有缘深入密续,必定会认识到密法的殊胜性,那时便无论如何也不敢诽谤了。太虚大师在《斗争坚固中论时轮金刚法会》中说∶“密宗之经咒及仪轨,缘为佛地自受用法乐之事,皆为如来果分不可说之说。”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已经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敬摘录《密宗断惑论》

索达吉堪布:诽谤密宗或破了密乘根本戒不忏悔,堕入金刚地狱!

诽谤密法的过患

谤法罪中,相比之下,诽谤密宗则更为严重,因为密宗是成佛的最大方便,三世诸佛心血的精华。诽谤密法的人因为前世福报浅薄,今世又没有获得灌顶、修行密法的缘份,或者形象上虽然好象是在修学密法,但其实密法的法义并没有深入其心,因此,往往轻易作出了结论,这样不但摧毁了自己的善根,同时也损害了无量的信众。

如果人们听到一位法师讲法时说“密法不殊胜,现代人修不出来”后,便不加思索,贸然接受,那就显出那些人如墙头的芦苇,就象《格言宝藏论》中云:“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也是随声奔。”这样他们学密的善根就因此而中断。而且因为让他人退失信心并转学相对低等的法,讲法者也违犯了菩萨戒。若原来已进入了密乘的人,则违犯了密乘根本戒第一条“不舍无上”、第四条“不间断密咒手印”,而破了密乘根本戒又不忏悔的人则必定会堕入金刚地狱,那时即使再修显宗的念佛坐禅等什么法门都是无法挽救,即使十方诸佛现在他面前也无济于事。

佛法与世间法不同,世间上工作不适意了,可以改行,而佛法则自有其原则,学了密乘后,则不能再舍弃上师和密法。智悲光尊者说:学密者的未来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解脱,要么堕入金刚地狱。密乘之所以特别强调在学密法或依止上师前进行观察也就是上述这个原因。那些抛弃了密宗,以为学显宗更适应、更有把握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但接受了密宗灌顶,进入了密乘的人,如果因条件所拘,一时无法深入修行密乘,也可确立以修学显宗念佛法门等为主,同时守持密乘戒律,不断增上对金刚上师与密法的信心,这样一方面增长了显密的善根种子,另一方面也不至于犯舍法罪。

图片

诽谤显密佛法的罪过无量无边,而其中诽谤密法的罪过更是无法揣测,如《空边平等续》云:“若于胜密之密法,何人舍弃并诽谤,则彼舍弃佛胜密,永时远离解脱道。”《智慧深圆续》云:“心违密法造恶者,定堕地狱真可愍。”《意护续》云:“若谤普贤密意法,乃至虚空之边际,死后堕入金刚狱。”《眼珠续》中云:“浊时众生增盛烦恼及邪见,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诽谤密法者,尽管此人已对轮回生厌离心,趣入佛门并恒时修法,然以彼舍法罪,堕入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等无边恶道受大苦楚。”《文殊根本续》云:“此乃殊胜最妙法,胜者所供之法藏,世上若人舍此法,则彼堕入无间狱”。《金刚萨埵灌顶续》云:“曼殊室利,未来有诸恶业深重之有情,于此理不起深信……彼云此法非佛陀之说,彼等损毁自他二众,吾言彼等之人,定无密宗之成就也。”《毗卢遮那菩提续》云:“将来诸未证心性而迷乱者或云:此法并非佛说之语,乃由臆造者所造。秘密主,彼等愚人,将入二道,一为地狱,二为傍生。秘密主,吾言彼等无有稍许善根也。”

经常有一些法师,在受到一些弟子的恭敬供养承事后,便飘飘然自鸣得意,似乎所行所为都已不必再受因果的制约了。有的还因此刻意诋毁密宗,其实他还是原来的他,既未经过广泛的有传承的闻思,自相的烦恼也未曾减轻过多少。佛曾说不精通佛法的人说法,唯有造业而已,如《龙王鼓声经》云:“愚人说法者,摧毁诸善法,甚多有情众,地狱受痛苦。”此有诸多教证理证,此不赘述。

图片

我们要评判密宗,首先必须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而了解的依据应该是浩瀚如海的显密经续和祖师大德们的论著,而不应盲从对密法一无所知人的话,也不能依据没有传承,经多方抄袭拼凑而成的书籍。

密宗除了十七大续部及其注疏等无量典籍之外,还有后代祖师所著的大量论著,如《无垢光尊者全集》、《全知麦彭仁波切全集》、《珠庆仁波切全集》、敦珠法王汇集的五十六函宁玛教藏等等(遗憾的是很多典籍至今尚未译成汉文)。假如获得了灌顶,并有缘深入密续,必定会认识到密法的殊胜性,那时便无论如何也不敢诽谤了。太虚大师在《斗争坚固中论时轮金刚法会》中说∶“密宗之经咒及仪轨,缘为佛地自受用法乐之事,皆为如来果分不可说之说。”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已经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敬摘录《密宗断惑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澳大利亚总理说秃噜嘴了:中国是“友敌”!
  • 人生赢家!空姐准妈妈挺大肚回校拍毕业照走红!
  • 周迅被曝离婚 老公被曝夜店偷吃
  • 为人处世大全(精辟,建议收藏)
  • 海底捞董事长:我做了那么多亲情化举动,却“败给”一个吧台小姑娘
  • 我还是我,只是穷了点!(很现实)
  • 夏天的爱情
  • 卓伟被封号!大批八卦号全网也被封,到底发生了什么?
  • 止语是一种修行
  • 高考是你最后一次靠才华,毕竟以后都得靠脸!
  • 难怪你买的西瓜不甜,这样选瓜,保证甜
  • 愿你出走半生,依然不忘童年
  • 人类首次: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成功
  • 王大陆,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 没有一个人, 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 一世没有痛苦....
  • 这些年我们丢弃的10种珍贵东西,看到第一种就哭了
  •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