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字境界”

给 • 掌声

有些人一生都没给过别人掌声。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

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狭隘;

一赞值千金。

给 • 面子 

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

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

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

看破别说破,面子上好过;

伤什么,别伤人面子;

千万不要揭人老底。

给 • 信任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给 • 方便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扶一把;

为对方着想,替自己打算。

给 • 礼节

有“礼”走遍天下。

彬彬有礼,方能魅力四射;

礼多人不怪。

给 • 谦让

锋芒毕露者处处树敌。

放下身段,降低自己;

勿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人前勿张狂,待人应低调。

给 • 理解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可。

理解,就是给人方便;

先理解一般人不理解的事。

给 • 尊重

把对别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

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

给弱者的尊重更可贵;

地位越高越不能轻视别人;

把别人放在心上。

给 • 帮助

关键时刻,谁不希望有人拉一把。

无私胜有私;

你的好,别人是会记住。

给 • 诚信

无信不立,狡诈者无朋友。

诚信为本,重诺守信;

诚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

失去诚信,百事不可为。

给 • 实惠

空头支票,万万开不得。

许之以利,晓之以理;

不以利益大小亲疏朋友。

给 • 虚心

让人显得高人一等。

多一点含蓄,多一点谦逊;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虚心求教,成就大业。

给 • 欣赏

使人拥有优越感。

渴望被欣赏之心,人皆有之;

“高帽子”的成本最低;

及时肯定别人的长处。

给 • 感激

不感恩,就别指望再有下次。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及时感激,切莫等到花儿都谢了;

感谢你的对手。

给 • 口德

得饶人处且饶人。

直话,要转个弯说;

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

顾及别人的自尊;

【平均年薪超过90万,这个高收入行业瑟瑟发抖了】

  多干点,少赚点。

  “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将来想去金融公司。”

  【炫富,冰山一角】

  2022年7月底,在中金上班的交易员小杨,接到了公司HR和直属领导的电话——全是骂他的。

  一通猛批,这个93年的年轻人哭了。

  他的妻子在某平台晒出了一张他的工资条,月薪八万多。登上全网热搜后,成功地给小杨,也给整个金融业拉满了“仇恨值”。

  电话轰炸不久后,等待小杨的是停职调查、重新就业。但网上同情他的人并不多。

  长期以来,金融业薪水高,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2022年股市低迷、投资者损失惨重、疫情困境的背景下,金融业从业人员还在高调炫耀高工资,一下子触到了全社会的“逆鳞”。

  这次事件是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

  金融业的薪资长期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让人不平、不满已久。

  早些年,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的薪资水平,还可以勉强挑战一下金融业。但近几年,金融业已经独领风骚。

  Wind信息显示,2021年,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年度报酬均值高达2388万元,在所有11个大行业中排名第一,是第二名房地产行业的2倍,是最后一名公用事业的3倍多。

  其中,资本市场(主要为证券和期货公司)、保险、商业银行三大行业中,高管年度报酬均值分别为2821万元、2695万元、2092万元,年度报酬均值突破2000万元。

  截至目前,已经披露的2022年报数据,整个金融业从业者的年度报酬均值为94.84万元,在相比2021年下降的情况下,再度位列第一。

  在过去一年里,金融从业者平均年薪近95万元,那位“炫富”的交易员小杨,在行内仅仅勉强不拖后腿。

  即便是金融业中相对“惨”的银行领域,同样让人羡慕嫉妒恨。

  38家发布2022年度业绩的A股、H股银行中,最高的中信银行,2022年人均年薪为62.45万元,平均月薪超5万;招商银行紧随其后,人均年薪56.46万元,平均月薪4.7万。

  连垫底的常熟银行,人均年薪也达到了29.7万元,平均月薪2.47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62884元。大家印象中经济最发达的广东,其实只有73231元,浙江是69228元,垫底的黑龙江只有42071元。

  私企平均年薪最高的北京,也只有100011元。

  这意味着,平均工资最少的常熟银行员工,只要4个月,就能赚出北京私企员工平均一年的平均工资。

  在整个中国的薪酬体系中,金融业已是超然于其他的存在,虽然很多从业者自称“搬砖金融民工”,但和其他行业相比,他们搬的是“金砖”。

  这也就怪不得众多高考高分考生,将金融业作为第一志愿。

  【“金饭碗”是如何炼成的?】

  1984年,发行量过百万的《中国青年报》做了一份读者调查,选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三种职业,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

  这是有道理的,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这三份职业,要么赚钱最快、现金流最多,要么收入天花板最高,要么有充足的副食品保障。

  那个时代的金融业,和所有体制内单位一样,都属于拿死工资,捧铁饭碗的工作。

  变化的种子,是一点点埋下的。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办理有关商业银行业务。

  1984年12月,上海飞乐音响有限公司首次以每股50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售股票1万股,股份制和股票开始在中国正式亮相。

  随着改革的推进,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分支行业,在中国萌生、成长,我国多样化、市场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才初步形成。

  即便如此,金融业当年的薪酬,也远比不上今天。

  1990年,平均工资排名第一的行业是“下井拿钱,拿命换钱”的采掘业,金融业仅排名第12位。

  如同资本在90年代的狂飙突进,金融业的薪资水平,也随着行业的壮大迅猛增长。

  从1990年到2001年,金融业的年均工资增长速度达到了20.5%,高过同期社会平均年增速5个百分点。

  到了2001年,金融业的收入水平已排名所有行业的第2名,仅次于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在世纪之交,《中国青年报》针对年轻人求职又做了一次调查,金融业已经成为当时求职市场中的“香饽饽”。

  一个行业的高收入从哪来?无外乎垄断优势、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三条基本要素。

  金融市场的火热、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领域的封闭专业性,让金融业占全了三大要素。

  从此,金融业奠定了在收入层面的江湖地位。此后二十多年,任凭房地产、互联网风口的风再大,金融业都能刮起更大的风。

  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上市、金融类控股公司挂牌、股权分置、新股发行核准制……类似这样的改革一波接一波。

  而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又直接将证券业的薪酬水平带到了一个新层级。

  2008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年工资达到17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他金融分支行业8.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要知道,当时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还不到3万元。

  保险业同样是“高薪区”,保险业高管的薪资,更是格外高。

  【风口浪尖,众矢之的】

  2011年9月21日,温州市著名的“眼镜大王”、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跑路”了。

  在他跑路前十几天,浙江奥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00多名员工集体去雁荡山旅游,老板孙福财趁机卖光了厂房价值千万的设备,玩了一把金蝉脱壳。

  2011年前9个月,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共发生了数十起企业主出走事件。

  让人人心惶惶的“跑路”潮,只有一个原因: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

  但是,负责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业却异常红火。

  这一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首度超过一万亿元,相比2010年同期大幅增长36.3%。

  “冰火两重天”,成为此后十多年形容制造业、民营经济与金融业关系最常见的词句。

  2022年4月26日,第四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主论坛于线上播出,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出席并演讲。

  作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学者+前官员”,黄奇帆道出了问题的本质:金融业脱实就虚,畸形发展,金融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制造业的好几倍,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

  “大量资本争夺牌照资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膨胀,大量资金空转在实体经济之外,一些资本打着金融创新旗号,大搞老鼠仓,哄骗老百姓,前几年盛行的P2P就是典型。”

  而制造业和民营经济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与产业风险,却远高于金融业。

  “所有的行业都在为金融业打工”,成为很多一心想做实业的企业家的难言之痛。

  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金融业当期总营收达到7.6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682.03亿元,位居所有行业首位。

  在行业净利率的排名中,金融业24.43%的水平同样最高,比第二名的食品饮料18.81%高出近6个百分点,是第三名医药生物10.88%的一倍多。

  许多承担国计民生的制造业门类,净利率则几乎都徘徊在个位数。

  这种利润和利润率的差距,当然有行业属性、周期阶段的差别,但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个结果:从2018年至2021年,金融业员工年平均薪酬是制造业的2.35倍、其他行业的1.69倍。

  当金融业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其职能,却依靠它在产业里的特殊定位,获得超额收益,甚至成为其他行业的负担时,金融业的高薪酬,自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经有人以华尔街的薪酬标准对标国内,但这种比法,忽略了很多现实。

  到2022年,美国股市已经走出了长达十多年的超级大牛市,而A股则是另一番景象。

  这十多年,机构高管和基金经理们依靠天价薪酬,赚得盆满钵满,普通投资者却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而相较于华尔街的满世界赚钱,中国金融业的专业水准,却很让人揪心。中国银行曾经轰动一时的“原油宝穿仓事件”,就是一个明证。

  2023年4月7日,海通国际召开业绩说明会,2022年其巨亏65亿港元,过去5年赚的钱差不多一把亏完。

  不仅海通国际,光大控股、兴证国际、交银国际等综合金融机构在2022年也都纷纷巨亏,亏损的主要原因,都离不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下的投资失败。

  在金融业多金、体面的光鲜形象背后,层出不穷的各种丑闻,时常挑战整个社会的价值底线。

  2021年1月,一封发送给中金CEO及262名员工的举报信流出,其内容显示,中金资本高管婚内出轨,乱搞男女关系,且经常用公司经费开房及随意消费,生活奢靡,损害公司及投资人利益。

  同年4月,一段时长9分钟的电话录音登上热搜,内容系一位原配丈夫打电话给第三者质问其与自己妻子的出轨事实,涉及到中金合规总监陈刚及其女下属。

  不仅是中金,金融业其他公司也频频出现类似丑闻。

  2022年5月12日,浙商创投行总裁华某某被女下属实名举报,一则长达5000字的举报信在网上引发风暴。

  2021年7月,曾供职于中信证券的某赵姓券商大佬婚内出轨,被中信开除,裁判文书网披露判决书后,轰动网络。

  华融证券高管龚某的“朋友圈事件”,干脆让人无语。

  高高在上的收入,乏善可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层出不穷的狗血剧,甚至让金融业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

  中金财富前执行总经理吴小平曾发文怒斥:

  “社会观感太差,行业形象尽毁。金融业一定要想想办法,如何才能预防性限制高级别、高收入员工,不让他们的私生活造成对公司声誉的重大损毁。”

  显然,依靠金融业自身,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降薪令,要来得更猛烈】

  2023年2月23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文章,“金融”被重点提及。

  这篇文章中,16次点名金融,5次提到风险,直接提出要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中纪委发出如此信号明确、且有具体所指的文章,在金融业的发展史上实在罕见。

  3月24日,银保监会网站也发文指出,坚决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

  这些信号带来了一个预示:金融业降薪,已经是大势所趋。

  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金融业薪酬过高的问题就已经开始显露,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2009年初,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是首份中国版的“限薪令”,其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元人民币,且该薪酬为税前收入,要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

  2010年,银保监会又印发并施行《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对薪酬结构、薪酬支付、薪酬管理、薪酬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事实证明,第一波“限薪令”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属于边走边看的阶段。行业薪酬水平,也不免水涨船高。

  但是,金融业当下所面临的新一轮“限薪令”,却有一个大背景:在中国现代金融系统下,服务于实体经济。

  不再资本为王,服务实体经济,追求共同富裕,成为金融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哪一点,都无法再支持金融业过去的天价高薪。

  所以,这一次的“限薪令”,其深度和广度,都要远超过去任何一次。

  在过去,类似中金等券商在为高管定薪时,经常提到一些特殊与例外:“考虑金融及证券行业的特点、同类公司支付的报酬、董事及高管须付出的时间等因素决定”。

  对此,上述中纪委文章明确指出,要坚决摒弃“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

  这说明,金融业不再是特殊的那一个,从业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离钱最近的金融业,正面临着直指“灵魂深处”的降薪压力。

  2022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其中提到,“不通过直接按比例分成等独立考核方式实施过度激励,不将从业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其承做或承揽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

  8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金融企业高管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

  “限薪令”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https://t.cn/A6NqAI5B

#蚊子都在为夏天做准备了# 为什么没有叮人不痒的蚊子?

说起最讨厌的动物,莫过于被称为四害的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了。这不,随着天气的变暖,这些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前几天看到小区里放置了蟑螂诱饵,老鼠药。那苍蝇和蚊子,该怎么对付呢?其实,现在人们住在楼房里,苍蝇已经少了很多了,不过村里还是不少的。但是蚊子吧,这玩意儿,即便你住在楼里,它也能飞上去,还有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如果路两旁有树木,那被叮咬是免不的。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你叮人就叮人吧,其实给它们贡献点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被叮过后皮肤会起包发痒,这点非常令人讨厌,而且感觉,近年来,被蚊子叮咬后似乎要好几天才可以消下去...

那为什么蚊子不进化成叮人不会使人感到瘙痒,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它们生存吗?今天从生物学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01,有关进化
——————
做进化的人,其实很忌讳一种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俗称自作多情)。

比如研究爬行动物的时候,你可以探讨这种生物是如何的获得生存优势之类的,比如呼吸方式。

但是你要是扯到了爬行类和人类的关系的时候,就要特别谨慎,因为人家爬行类爬到地上的时候,人类还没出现呢!他们的很多性状其实和人类是毛关系都没有。你非要扯到一起,容易出问题。

类似的蚊子也是。

02,蚊子和人类
———————
蚊子真的没想到它会以人类为生!

1,蚊子出现在地球的时候,人类根本就没出现。蚊子至少在亿年前左右就出现了,那个时候人类还没出现,所以蚊子出现一开始就没考虑过人类。

2,蚊子存在的大量周期内,人类都是不存在的。除去起源早,在蚊子生活的大量时间内,人类都根本不存在啊,假如蚊子活了100岁,那么他在97岁之前,连人都没见过,等他活到了99岁最后几天,忽然人类成为全球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了。

它靠什么活?总不能饿着吧。所以,蚊子的口器,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人类设计的,现在依然如此。

03,关于蚊子
——————
他们的主要对象是那些自然界的皮粗肉糙的动物。这种情况下,

1,把口器变得十分的细,而且尽量减少对动物的刺激

2,把口器变得十分的坚固,不去考虑对动物的刺激,提高饮食效率

哪种更适合蚊子?毫无疑问是第二种。事实上,比蚊子叮还猛的牛虻之类的,依然活的好好地。

可见第二种策略,的确是更有效。

04,有叮人不痒的蚊子吗?
———————————
至于叮人不痒的蚊子,进化时间尚浅,等着吧。

毕竟

1,人类褪毛真的没多久

2,人类登上全球大型动物数量第一位的时间不到100年(第二名是羊,全球大概有21亿头)

3,全球人了真是太多了,要知道第二第三第四的羊猪牛加起来都没人数量多,可以说是物质极大丰富啊,它们缺乏进化动力!

毕竟在这之前,人家蚊子的主要食物来源,不是人。
———————————
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

1,蚊子一开始就没想到过以人类为食
2,如今人类太多,对蚊子来说是物质极大丰富,没有进化动力。
#蚊子叮人是基因所致# #蚊子叮人也分早晚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真的为印度感到羞愧世界杯来了,白天起来是不可能起来的了,今天光顾吃了[哇]泡芙今天居然给我发起床气,我就生她气了!我们不是受害者,我们可以成为英雄大家是否听过
  • 你帮不了他,又不上医院,我又不能管,因果显现后果谁来承担,所以请你别再问我,别再求我,我真的不能管,我也不能指点,微博看懂了,你应该知道一切疾病都是因缘,你不去
  • 精神状态又不好了,好想哭,好讨厌维系单方面付出的关系,之前疯狂想逃离高中,现在想逃离现在的环境,重要还是先把自己变优秀,曾经喜欢的东西真的越来越远啦,现在明白一
  • 【2022年11月16号周三微博布局情况参考如下】#微博每日统计不添加实盘任何收益#( 均为纯利润,所见即所得)【 周三微博日内布局六单一单亏损,减去亏损共获利
  • (¦3ꇤ[▓▓]‬有太太出拟人吗…………扶我起来我还可以…炼狱的设定→ (补充内容:特异点原因还有一点是“麦克斯韦妖”的残留物)魔神总司:既然炼狱给大家添麻烦了
  • 纵向分级指的是在每一大类中细分等级,拉通对齐指的是分类分级之后,企业内部要保证有可比性,公司员工跨部门调动时能顺利过渡,这样有利于内部员工的流动性和企业内部的公
  • 我同样磕文轩磕的醉生梦死,但是姐妹们,别疯魔了好吗?#求文# 1⃣️求类似我家二爷这种类型的2⃣️想求类似长宇宙的高干大院文,文笔好有质量保障的,火一点的我都看
  • #二次函数z[超话]#[心]#复函 第十三封告白情书# [爱你]#复函 相遇无解# [鲜花]#复函 三十天打卡# 小奇:超级可爱(奇宝微博超市跳舞那个真的超可爱
  • 话说自从大S再婚嫁给具俊晔后,相关人员几乎都成了焦点人物,不仅自己人像小S、S妈在媒体面前刷足存在感,就连前夫汪小菲跟前夫的绯闻女友也争议不断,一伙人相当热闹,
  • 诶呀,当时张函瑞怎么就断货啦!()家怎么还剩啊(专指某家,请某家自己对号入座,其他家的宝贝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对你瑞爹蹬鼻子上脸,我们家没有拿销量第二来舞,但某些
  • 我只要将产品分享出去,朋友们喜欢并通过我的店购买我就收获了10%~40%不等的收益,不用自己囤货、发货,不用自己做图编辑文案轻轻松松就拥有了一家一到四线品牌的微
  • 寒影(Q)AP加成由0.6降低至0.4元素女皇奇亚娜天纵之勇(E)基础伤害由70/105/140/175/210降低至50/85/120/155/190惊才绝景
  • 无论风筝 飞到海角还是天边,思念都无法轻昮隔断,他的快乐你感同身受,他的难过你格外心疼。念一个人,散淡了清浅的岁月, 曼妙了如梭的光阴,若你懂得,请你轻轻收
  • ”历朝历代对花的喜爱,催生出了高超的插花技巧,以至于宋代插花已成为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宋人插花讲究艺术境界,让花成
  • #任嘉伦[超话]# #请君# #任苒时光# #任嘉伦宣夜# #任嘉伦无忧渡# #任嘉伦暮色心约# #任嘉伦新剧无忧渡杀青应援# #costa家居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 新季节已有季卡,正常进度,号上还有200多蜡烛爽快的出,不接受分期可以清除实名和换绑,走微博名中#咸鱼废文网[超话]#禮貌求撈,讀者魚,保證安安靜靜看文1.已成
  • 理性的宋慧乔这个时候也就选择了放手了用他们离婚申明的原话:比起双方气势汹汹的责怪,更想以圆满的离婚程序来收尾。两人一定是因为爱情而结合的,这点是毋需质疑的,难的
  • 上海,18岁男子为了还债,将自己的游戏账号以12万元转让,然后又因心有不舍,通过申诉“找回”了账户。2021年年初,小奇因为无力偿还朋友的借款,便准备忍痛割爱,
  • 8.你没听过夏日里的倒数,横店里的战哥弟弟爱你,不畏世俗的真情实感,南京体育馆里的来日方长,就不会懂我们的至死不渝。虽然红玫瑰出现得很晚,但是他用了他的一生去爱
  • #JAFIRST[超话]# 【First】-220827 First ins帖子更新-Super Model-Cr.first_fh‼️ 禁止快转‼️转载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