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风韵:探访千年宋绣传承背后的故事】应天大观园开园啦!

  艳阳日暖,绿水参差。伴随着和煦的东风,我们精心打造的“应天大观园”今天开园啦!

  这里是文化的盛宴。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茶文化、奇石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我们在这里喝茶论道,谈天说地,享浮生悠闲,品文化百态,岂不乐哉!

  这里是收藏者的乐园。玉器、瓷器、服饰、钱币,以及红木家具、文房四宝等,都会搬到园里。每期一个话题,我们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请来专家指点迷津,竭力把每个专题做深做透,让您在百忙之中尽情趣、长知识、开眼界。

  最美人间烟火色,请到“应天大观园”。生活中处处充满智慧。我们会聚焦文旅文创,讲好商丘故事,深度解读与商丘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全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欢迎光临!

  丝绸是我国古代利用蚕丝制作的丝织品,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情、科学技术等有极大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志其等级;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

  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饰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从那时起,丝绸几乎就成为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本期《应天大观园》,让我们一起了解丝绸,并走进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宋绣。

  宋绣探源:

  书画惠及刺绣艺术的传世珍品

  桑蚕丝织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多年的风雨岁月,从远古到今日,一片薄薄的丝绸承载了多少的历史和文化。早在夏、商时期,商丘及中原地区已经是全国重要的丝绸原产地,也成为汉代以后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和重要源头。

  宋绣历史悠久,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桀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仅女乐就有3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秀衣裳者”。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汤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部族妇女日夜赶制“文绣”,用来换取夏人的粮食。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商族粮食日益增多,国力日渐强盛,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宋绣即发源于此时。

  商丘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乡,也是“丝绸之路”的东起源头之一,在“丝绸之路”这条久远、神秘的商道上,见证、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两汉时期,襄邑(今睢县)就是中原丝织刺绣和服装制作的中心,这里盛产优质丝织品。朝廷在襄邑设有“服官”,负责管理丝织和刺绣作坊。睢县北湖西北有一濯锦池,至今濯锦池遗迹尚存。千年古城,锦绣襄邑。如今到此凭吊,可以透过历史的层层烟霭,想象到当年这里商贾云集,宝马奋蹄,把一匹匹襄锦运到长安,销往西域,为我国丝绸之路增光添彩的壮观景象。

  宋绣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著称。宋绣与商丘的渊源在哪里?据史料记载,对宋绣的注释是:商丘手绣亦称宋绣,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之所以称为宋绣,是因为最早起源于周朝,当时周朝有一个诸侯国称为宋国,而宋国则为商丘的古称。

  经过长期的发展,宋绣借鉴了苏绣、湘绣等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案,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绣品既有苏绣雅致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当代宋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目前以商丘特有的符号为内容的宋绣产品,主要有《桃花扇》《五老图》《西陂六景图》以及商字城雕、王亥像等。《五老图》,又称《睢阳五老图》,是和商丘有关的一幅国宝级的书画真迹,目前被美国几家博物馆珍藏,上海博物馆珍藏有临摹品。《五老图》“五老”德高望重,德、才、寿兼备,备受人们敬重,为当时睢阳画家(宋人)创作。成图时,五老都还健在,并分别为图题诗抒怀。

  《睢阳五老图》原画为绢本设色,手卷,原五人像后各有七律诗一首,另有欧阳修、晏殊、范仲淹、韩琦、邵雍、文彦博、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黄庭坚、苏辙等18人的奉和诗。从北宋中期算迄今近千年,流传曲折,简直是一部中国名画小史。如今,历代从绘画、砖雕、木刻、刺绣、陶瓷等方面借《睢阳五老图》开发出来的物品,已经又成了文物。

  宋绣收藏:

  留下文化记忆和民族瑰宝

  宋代刺绣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宫廷刺绣,这得益于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以及宋代皇家对织绣创作进行的统一管理。皇室曾于少府设立文思院、文绣院、绫锦院等,宋徽宗初年专门在翰林图画院内增设绣画专科,宋代书画艺术为宋绣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纯欣赏艺术刺绣得以迅速兴起。

  宋代宫廷刺绣多以当时的名人书画为蓝本,追摹画意极尽能事,是书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绣品从装裱到收藏都与书画无异,甚至更为认真妥帖,后世宫廷和大收藏家也对此视若珍宝。

  目前我国能见到的宋绣传世作品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这为当代对宋代刺绣工艺的研究、恢复,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史料。宋绣《梅竹鹦鹉图》《白鹰图》《瑶台跨鹤图》《秋葵蛱蝶图》等宋代艺术刺绣,均以追摹宋画笔墨线条、色彩神韵为艺术标准,佳处比画更胜,其精妙不可言状。

  步入商丘古城东门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宋绣展厅,一幅两米多宽、一米多长的宋绣《迎客松》摆在正中间,远远看去,迎客松枝杈向外延伸,就好像在向客人摆手,挥舞手臂,热情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南北两面墙上均挂有各种题材的宋绣作品,带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这些作品均出自河南工艺美术大师、睢阳区宋绣非遗传承人田晗以及她培养出的绣娘之手。

  田晗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祖籍商丘,其曾外祖母李玉兰(商丘市睢阳区人),是清末的宫廷御用绣娘,跟着祖母韩秀英长大的田晗受长辈的熏陶和影响,自小就喜欢宋绣,至今田晗还保存有曾外祖母和祖母用过的宋绣绷架、宋绣手稿及宋绣作品。

  为了传承和发展宋绣,田晗和其妹田广娥、田笑娅、田淑雨,其徒王慧萍、赵甜甜共同努力,出品宋绣代表作百余幅。这些作品都是根据传世名画绣制的,比如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赵佶的《写生珍禽图》和《听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一幅幅精品佳作传递着宋绣的典雅之美。

  近两年,宋绣收藏及销售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千里江山图》。“我们根据这幅画创作的收藏级宋绣作品《千里江山图》,可谓是当代宋绣作品中的佳作。目前我们接的多是海外订单,一幅十余米长的《千里江山图》,13位技术娴熟的绣娘要绣一年才能完成,市场销售价在百万元以上。”田晗介绍说。宋绣传承的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工艺,民族特点非常浓郁。近些年,经过传承创新后的宋绣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

  宋绣传承:

  创新让宋绣风韵流传千古

  宋绣随着中华文明绵延了数千年,虽历经时代变迁、朝代更迭,但不变的是那独有的宋绣风韵流传千古。

  多年来,在精心研究宋绣技艺的同时,田晗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与创新。2001年,田晗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刺绣工艺有限公司,多年来以师带徒的形式累计培训刺绣技术工人800余人,2005年她被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为高级手绣工,2015年当选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宋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流传下来的传统针法仅有十余种,1958年已发展至二十余种。田晗和她的团队加强了针法的创新研究和改革,让宋绣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一组《石磨》系列作品吸引了记者的视线。田晗说:“这是我和另外两位河南工艺美术大师翟清梅、张清丽共同创意完成的,整体上我们采用乱针绣法,不同的位置穿插井字乱针、斜纹乱针等,可谓乱中有序,整幅作品虽然色彩不艳丽,但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是我们创新宋绣技法的佳作。”

  田晗说:“宋绣是商丘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技艺传承好、创新好,让宋绣更加生活化,走进千家万户。”为了实现宋绣生活化的目标,田晗和她的团队研发出几百种文创产品和工艺品,小到笔筒、台灯、书签、围巾,大到屏风、十米长卷等,宋绣产品广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2022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商丘视察时,走进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现场观看了宋绣技艺,并和非遗传承人交流。回忆起那天的场景,田晗记忆犹新。她说:“楼书记嘱咐我们非遗传承人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质、风貌,又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科技元素、表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楼书记的话是鼓励更是激励,我一定会努力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让宋绣走进千家万户。”

  在商丘古城文创产品旗舰店,记者也见到了不少宋绣作品—— 《桃花扇》、工艺摆台《荷》《梅》等,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明丽,一件件绝美的工艺品,让人赏心悦目,成为商丘古城比较受欢迎的伴手礼之一。

  睢阳区长江路上有一家经营中国宋绣的店铺,老板李文龙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王素花的孙子。这间约90平方米的店面,摆放了上百种精美的宋绣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李文龙说:“我在这里经营了18年,宋绣产品越来越受到商丘人民的欢迎。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购买宋绣作为居家装饰品的人不断增多。”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成就了许多城市美丽的名声和繁荣的梦想,一些城市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丝绸的历史。宋绣之于商丘,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这些历史的记忆浸润在丝绸的风韵里,让人触摸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感悟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睿智深邃。

  延伸阅读

  四大名绣:

  尽显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粤绣和江苏苏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们是中国刺绣的杰出代表,畅销海内外。

  2021年5月,在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举行的“锦绣华章——四大名绣当代精品邀请展”令不少游客流连驻足:长达13.8米的粤绣长卷《岭南锦绣》、长达16米的苏绣长卷《姑苏繁华图》、双面全异绣湘绣作品《赏荷》、双面异型绣蜀绣作品《龙凤呈祥》……现场展出的237件(套)四大名绣精品,让人一睹中国刺绣的锦绣芳华,一幅幅作品尽显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四大名绣,均有着千年历史,基于各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针法、题材,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富于变化等艺术特色闻名中外,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流传于江苏多个地区的一种针绣工艺,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其作品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被历代文人称赞为“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的艺术品。

  蜀绣又名“川绣”,是主要流传于巴蜀地区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其针法特点可概括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工艺的总称。它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图一: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绣非遗传承人田晗在讲解宋绣技法  本报融媒体记者 贾晶晶 摄
图二:田晗正在绣制唐代周昉的画作《簪花仕女图》  受访者供图
图三: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展示的宋绣作品《迎客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摄
图四:田晗临摹敦煌莫高窟壁画绣制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图五: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千年宋绣 文化瑰宝——非遗传承人谈宋绣

#京九晚报# 【丝绸风韵:探访千年宋绣传承背后的故事】

应天大观园开园啦!

艳阳日暖,绿水参差。伴随着和煦的东风,我们精心打造的“应天大观园”今天开园啦!

  这里是文化的盛宴。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茶文化、奇石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我们在这里喝茶论道,谈天说地,享浮生悠闲,品文化百态,岂不乐哉!

  这里是收藏者的乐园。玉器、瓷器、服饰、钱币,以及红木家具、文房四宝等,都会搬到园里。每期一个话题,我们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请来专家指点迷津,竭力把每个专题做深做透,让您在百忙之中尽情趣、长知识、开眼界。

  最美人间烟火色,请到“应天大观园”。生活中处处充满智慧。我们会聚焦文旅文创,讲好商丘故事,深度解读与商丘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全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欢迎光临!

  丝绸是我国古代利用蚕丝制作的丝织品,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情、科学技术等有极大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志其等级;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

  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饰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从那时起,丝绸几乎就成为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本期《应天大观园》,让我们一起了解丝绸,并走进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宋绣。

  宋绣探源:

  书画惠及刺绣艺术的传世珍品

  桑蚕丝织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多年的风雨岁月,从远古到今日,一片薄薄的丝绸承载了多少的历史和文化。早在夏、商时期,商丘及中原地区已经是全国重要的丝绸原产地,也成为汉代以后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和重要源头。

  宋绣历史悠久,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桀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仅女乐就有3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秀衣裳者”。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汤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部族妇女日夜赶制“文绣”,用来换取夏人的粮食。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商族粮食日益增多,国力日渐强盛,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宋绣即发源于此时。

  商丘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乡,也是“丝绸之路”的东起源头之一,在“丝绸之路”这条久远、神秘的商道上,见证、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两汉时期,襄邑(今睢县)就是中原丝织刺绣和服装制作的中心,这里盛产优质丝织品。朝廷在襄邑设有“服官”,负责管理丝织和刺绣作坊。睢县北湖西北有一濯锦池,至今濯锦池遗迹尚存。千年古城,锦绣襄邑。如今到此凭吊,可以透过历史的层层烟霭,想象到当年这里商贾云集,宝马奋蹄,把一匹匹襄锦运到长安,销往西域,为我国丝绸之路增光添彩的壮观景象。

  宋绣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著称。宋绣与商丘的渊源在哪里?据史料记载,对宋绣的注释是:商丘手绣亦称宋绣,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之所以称为宋绣,是因为最早起源于周朝,当时周朝有一个诸侯国称为宋国,而宋国则为商丘的古称。

  经过长期的发展,宋绣借鉴了苏绣、湘绣等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案,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绣品既有苏绣雅致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当代宋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目前以商丘特有的符号为内容的宋绣产品,主要有《桃花扇》《五老图》《西陂六景图》以及商字城雕、王亥像等。《五老图》,又称《睢阳五老图》,是和商丘有关的一幅国宝级的书画真迹,目前被美国几家博物馆珍藏,上海博物馆珍藏有临摹品。《五老图》“五老”德高望重,德、才、寿兼备,备受人们敬重,为当时睢阳画家(宋人)创作。成图时,五老都还健在,并分别为图题诗抒怀。

  《睢阳五老图》原画为绢本设色,手卷,原五人像后各有七律诗一首,另有欧阳修、晏殊、范仲淹、韩琦、邵雍、文彦博、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黄庭坚、苏辙等18人的奉和诗。从北宋中期算迄今近千年,流传曲折,简直是一部中国名画小史。如今,历代从绘画、砖雕、木刻、刺绣、陶瓷等方面借《睢阳五老图》开发出来的物品,已经又成了文物。

  宋绣收藏:留下文化记忆和民族瑰宝

  宋代刺绣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宫廷刺绣,这得益于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以及宋代皇家对织绣创作进行的统一管理。皇室曾于少府设立文思院、文绣院、绫锦院等,宋徽宗初年专门在翰林图画院内增设绣画专科,宋代书画艺术为宋绣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纯欣赏艺术刺绣得以迅速兴起。

  宋代宫廷刺绣多以当时的名人书画为蓝本,追摹画意极尽能事,是书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绣品从装裱到收藏都与书画无异,甚至更为认真妥帖,后世宫廷和大收藏家也对此视若珍宝。

  目前我国能见到的宋绣传世作品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这为当代对宋代刺绣工艺的研究、恢复,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史料。宋绣《梅竹鹦鹉图》《白鹰图》《瑶台跨鹤图》《秋葵蛱蝶图》等宋代艺术刺绣,均以追摹宋画笔墨线条、色彩神韵为艺术标准,佳处比画更胜,其精妙不可言状。

  步入商丘古城东门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宋绣展厅,一幅两米多宽、一米多长的宋绣《迎客松》摆在正中间,远远看去,迎客松枝杈向外延伸,就好像在向客人摆手,挥舞手臂,热情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南北两面墙上均挂有各种题材的宋绣作品,带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这些作品均出自河南工艺美术大师、睢阳区宋绣非遗传承人田晗以及她培养出的绣娘之手。

  田晗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祖籍商丘,其曾外祖母李玉兰(商丘市睢阳区人),是清末的宫廷御用绣娘,跟着祖母韩秀英长大的田晗受长辈的熏陶和影响,自小就喜欢宋绣,至今田晗还保存有曾外祖母和祖母用过的宋绣绷架、宋绣手稿及宋绣作品。

  为了传承和发展宋绣,田晗和其妹田广娥、田笑娅、田淑雨,其徒王慧萍、赵甜甜共同努力,出品宋绣代表作百余幅。这些作品都是根据传世名画绣制的,比如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赵佶的《写生珍禽图》和《听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一幅幅精品佳作传递着宋绣的典雅之美。

  近两年,宋绣收藏及销售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千里江山图》。“我们根据这幅画创作的收藏级宋绣作品《千里江山图》,可谓是当代宋绣作品中的佳作。目前我们接的多是海外订单,一幅十余米长的《千里江山图》,13位技术娴熟的绣娘要绣一年才能完成,市场销售价在百万元以上。”田晗介绍说。宋绣传承的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工艺,民族特点非常浓郁。近些年,经过传承创新后的宋绣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

  宋绣传承:创新让宋绣风韵流传千古

  宋绣随着中华文明绵延了数千年,虽历经时代变迁、朝代更迭,但不变的是那独有的宋绣风韵流传千古。

  多年来,在精心研究宋绣技艺的同时,田晗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与创新。2001年,田晗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刺绣工艺有限公司,多年来以师带徒的形式累计培训刺绣技术工人800余人,2005年她被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为高级手绣工,2015年当选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宋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流传下来的传统针法仅有十余种,1958年已发展至二十余种。田晗和她的团队加强了针法的创新研究和改革,让宋绣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一组《石磨》系列作品吸引了记者的视线。田晗说:“这是我和另外两位河南工艺美术大师翟清梅、张清丽共同创意完成的,整体上我们采用乱针绣法,不同的位置穿插井字乱针、斜纹乱针等,可谓乱中有序,整幅作品虽然色彩不艳丽,但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是我们创新宋绣技法的佳作。”

  田晗说:“宋绣是商丘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技艺传承好、创新好,让宋绣更加生活化,走进千家万户。”为了实现宋绣生活化的目标,田晗和她的团队研发出几百种文创产品和工艺品,小到笔筒、台灯、书签、围巾,大到屏风、十米长卷等,宋绣产品广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2022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商丘视察时,走进商丘非遗文化展示馆,现场观看了宋绣技艺,并和非遗传承人交流。回忆起那天的场景,田晗记忆犹新。她说:“楼书记嘱咐我们非遗传承人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质、风貌,又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科技元素、表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楼书记的话是鼓励更是激励,我一定会努力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让宋绣走进千家万户。”

  在商丘古城文创产品旗舰店,记者也见到了不少宋绣作品—— 《桃花扇》、工艺摆台《荷》《梅》等,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明丽,一件件绝美的工艺品,让人赏心悦目,成为商丘古城比较受欢迎的伴手礼之一。

  睢阳区长江路上有一家经营中国宋绣的店铺,老板李文龙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王素花的孙子。这间约90平方米的店面,摆放了上百种精美的宋绣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李文龙说:“我在这里经营了18年,宋绣产品越来越受到商丘人民的欢迎。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购买宋绣作为居家装饰品的人不断增多。”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成就了许多城市美丽的名声和繁荣的梦想,一些城市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丝绸的历史。宋绣之于商丘,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这些历史的记忆浸润在丝绸的风韵里,让人触摸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感悟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睿智深邃。

  延伸阅读

  四大名绣:尽显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粤绣和江苏苏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们是中国刺绣的杰出代表,畅销海内外。

  2021年5月,在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举行的“锦绣华章——四大名绣当代精品邀请展”令不少游客流连驻足:长达13.8米的粤绣长卷《岭南锦绣》、长达16米的苏绣长卷《姑苏繁华图》、双面全异绣湘绣作品《赏荷》、双面异型绣蜀绣作品《龙凤呈祥》……现场展出的237件(套)四大名绣精品,让人一睹中国刺绣的锦绣芳华,一幅幅作品尽显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四大名绣,均有着千年历史,基于各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针法、题材,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富于变化等艺术特色闻名中外,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流传于江苏多个地区的一种针绣工艺,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其作品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被历代文人称赞为“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的艺术品。

  蜀绣又名“川绣”,是主要流传于巴蜀地区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其针法特点可概括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工艺的总称。它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你是否感觉自己永远都时间不够?每天一醒来就有无数事情需要处理?是否同时面临很多事却无从下手?是否整体忙忙碌碌却又浑浑噩噩?是否疲于应对眼前的诸多琐事,完全没有精力思考长远的发展?

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得出惊人结论: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现在人类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但是人们却觉得时间越来越短,总是不够用。在20节令人大开眼界的课程中,作者结合前沿科学和心理学,展示了时间流逝的原理,并为读者提供科学安排时间、找回自己时间的工具。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时间在你希望它变慢时加速的原理,掌控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理解为什么人们滥用和错误计算时间。为读者打败“时间盗贼”,重置生物钟,优化日常生活,有效利用做事情的动力并放慢做事的速度,提供了科学指导,使读者更愉快且效率更高。
推荐阅读:《慢享时光》套系图书一
#好书大赏##新书推荐##读书[超话]##中科书院[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午安小伙伴们,我是小预告: style——Simit在土耳其文化中是宝贵的供品,悠久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5世纪. 发酵完成后必须沾土耳其当地的pekmez和芝麻后
  •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小众的东西,大v可能没时间体验这种,我做了,你想搜,就看我,好不好的也凑合看一下;如果是热门的东西,大v做的很透彻了,从性能到深度体验
  • 详细内容请点击:上海理工大学HealthIT.CN团队“未来健康计划”大学生技术创新和志愿者团队,将开展志愿者和数字医疗技术赋能合作计划,欢迎合作和提供相关需要
  • 吃什么防止脱发掉发?很神奇的一款石上草防脱洗发水,本来只是想日常洗洗头发,没想到发际线真的长出小绒毛。男生脱发的原因有哪些?本人26岁油头带轻微头屑,之前用某款
  • 应届生注意,2022春招请用前程无忧学生版APP!
  • 关于1972年歪脖子教皇珍藏那段尘封的往事1972年对于法国教皇新堡产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年份,冬季温和,七月降雨充沛,八月和九月又很凉爽,让产区内的葡萄浓缩集
  • 看完了灼人的秘密,总体来说是挺喜欢的[哆啦A梦花心]对埃德加的心理描写太好了,完全符合一个十二岁孩子的情感,由对一个信任自己的人产生爱慕之情到发现自己被背叛后的
  • 也可以说,土象是属于是那种门槛比较高,但是在一起之后反而会比较包容对方的类型,越相处越觉得踏实和轻松,可能嘴上不会对你说什么好听的情话,但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 两姐妹的大眼格外抢镜,杨幂用手托着汤晶媚的下巴,汤晶媚比剪刀手,杨幂这个动作也太撩人了吧……杨幂从背后搂住汤晶媚,或捂住汤晶媚的嘴巴,漂亮的美女互相吸引,美颜滤
  • #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人要善待自己的眼睛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机缘,离开有离开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处,都是一种既定的缘分,离开就是缘尽
  • 婚姻生活是否幸福,是多方面因素决定和影响的,什么面相的人难有婚姻鼻梁起节,这类人的性格比较的孤僻,脾气很倔, 疑心还很重,容忍不了一点事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
  • !!
  • 以往多在密云、官厅水库等大水面出现的天鹅家族,如今也出现在了一些水面较小的湖泊河汊中。此外,他们还会对沿河山塘街路面和绿化带的包装纸、烟头等杂物进行捡拾清扫,旨
  • 火箭式的恋爱、官宣、结婚、斗情敌…是铁板直男的浪muan没错了宋先生(男主)的存在让我明白了,在偏爱❤️面前,一切质疑和殷勤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很喜欢男女主在一起之
  • 抽奖详情: [福气虎]“均衡派”名将鄢耀力作工银核心机遇混合发行 工银瑞信基金计划以自有资金认购[暴发虎]来源:中商网[单身奖杯]新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高
  • 2019年3月正式开始减肥的,因为体重基数大,也不太能运动,最开始就靠饮食,到清明节的时候,就瘦了10斤的样子。其实减肥的人都知道,没有人是一下子瘦下来的,我已
  • 过年肉吃多了酒喝多了菜吃多了水果吃多了抽烟多了,统统给你解决! 1、东北的小伙伴说,小叔,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吃肉,不吃肉就感觉一天没劲,一吃肉就控制不住自
  • 西青区  2月10日,西青区举行“‘西’望之城 活力之春”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共34个,计划总投资267.77亿元,涵盖了车联网、生物
  • 这个奇葩下班后的副业告诉我们,利用互联网营销可以让我们卖出任何东西,但卖这个或许能让自己的新奇赚到钱,可是需要付出健康为代价的工作不值得啊!#加班文化为何屡禁不
  • 16、他也会碎碎念,“我应该给她一个拥抱的,我怎么总是这样啊……”没能好好陪她,让她受了惊吓,留她独自回国,造成这一切的很可能是自己的家人,而自己最后却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