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本来是我看着好玩随便买的,但仔细看了看发现整本书都好精彩,突破了以往我对散文的刻板印象,读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心里最常想的是“哦买噶这是可以说的吗”,我想如果要找一类和这本书风格比较相近的创作形式,恐怕我会说是脱口秀。但它还是更像一本书,可能是书和脱口秀的私生子。
以及,我觉得书的腰封写这本书写的是“240段关于蓝的诗意哲思”是不精准的,它是一部非常完整的作品,而不是像我们读泰戈尔的《飞鸟集》那样,本书并非分裂的240小段。
译者很努力地翻译了,尽管有些地方读来依然晦涩,但此类随意识流动的书籍或许不需要太清晰明确的认识。作者有一种刻薄的幽默,可以感受到她在思考问题时的锐利之处。当我们在谈论颜色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在谈论颜色吗?还是说,我们是在谈论看到颜色的感官,抑或是探讨自然、科技、历史、人文、爱、理智、生命、死亡和与某种颜色相关的任何一切?作者很巧妙地将话题从点成线,再到面,最后回归到原点状态,以6-8个序号为一个周期,在168页中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在文中不难发现,颜色被作者用来象征代表爱,她的爱情观很有意思,概括说来是爱但不过于地爱、也非绝对地爱。作者叙述,自己某次去美术馆看克莱因蓝的作品,而众所周知克莱因蓝的颜色饱和度是极高的,因此她不仅没能好好看展,反而觉得眼睛都痛了。对此她评价:(1)她无意间触及了佛学的公理——了悟是终极的失望;(2)对于爱默生所言深有同感,发现自己陷入任何一种颜色构筑的记忆都是致命的,某人爱一种颜色,并不等于此人想要终生在以蓝色构造的世界中度过。这个故事非常精巧,序号的分割让文字篇幅更短、更有力、更让人忍俊不禁。
对于蓝色——随处可见的蓝色,偶尔掠过眼角的蓝色,各式各类的蓝色,虽然作者试图把爱藏在字里行间,但是她如此写道:“我不追逐蓝色的东西。……我所珍惜的蓝色都是礼物,或者是风景里的惊奇。譬如,今年夏天我在北方挖来的那几块岩石,每一块的腹部都画着一道神秘的亮蓝色条纹。很久以前你带给我的一小块海军蓝染料次品,整齐地被包裹在一张纸内。”和其他精辟的分析、辛辣的评论比起来,这句话平平无奇地藏于某个序号内,可爱使它闪闪发光。
没有读完,明天还有事所以要睡了,但是忍不住边看边记录自己细碎的想法,之后如果还有别的想法会附在转发里。
附图是个人觉得非常精彩的部分,短小精悍,值得一瞥。

注:该书内含不少对性关系和性器官的辛辣点评,如果不介意的话读来非常有意思,个人喜欢这种刺破生活面纱的感觉,和作者试图将爱藏于某处的举动结合起来看,更显迷人。

《如何破解我们的拖延》

✨到底有没有克服拖延的高效方法呢?

其实拖延并不是少数人的特例,假如将拖延作为一种疾病的话,那么按照“患病”人数来统计,拖延症估计会位列全球第一大疾病。

就算是专门研究拖延的心理学家也不能幸免,《拖延心理学》的作者莱诺拉·袁专门研究拖延行为,自己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却比自己计划截稿的日期晚了两年。

所以拖延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我们潜意识逃避机制的运作:当我们因为做某件事感到抵触、有压力或者烦躁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拖延。

✨什么样的人容易拖延成瘾?
1⃣️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得完美,否则就不被接纳。所以在处理一项任务之前,他们会先做冗长的准备,所有让任务完美达成的先决条件都必须全部准备到位。这样拖延就不可避免,甚至永远都在准备,一直无法开始。

2⃣️是自卑的人。他们总是会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价值,自卑感让他们做事十分消极,所以也比较容易在完成一件重要事情的过程中陷入无价值、无意义的负面感受,导致拖延。他们想得多,做得少,或者干脆不做。

3⃣️是思虑过多的人。他们害怕生活中的任何冲突和对抗,总是担心各种不好的状况发生;他们不擅长应对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所以把任何可能引起这些不好感受的事情一再拖延。

4⃣️是缺乏目标的人。他们看着别人设立目标并实践,自己却找不到方向,就好像没有目的地的小船,漂泊在汪洋大海中,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这些人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拖延自然也就成了常态。

5⃣️是过于忙碌的人。他们把事情安排得太满,不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于是通常选择先完成简单的任务,而不是做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大部分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于是越忙碌就越拖延。

深受拖延影响的人,生活中总是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包围,如果自己不能觉察,周围的人也没有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就很容易便陷入身心失调的恶性循环当中。

✨积极克服拖延的七大步骤

1⃣️识别借口。
对于拖延,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常用的借口,比如:“现在时机还不太成熟,我要等万事俱备。”“今天天气真好,埋头苦干太可惜了,我得出去走走,等天气不好的时候再在家里用功。”“今天上班太累了,现在做不是最好的状态,不如干脆休息好了再说吧。”

克服拖延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想一想自己常用的借口有哪些。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借口的时候,就能觉察到你正在拖延,然后通过当下的情绪感受去关照自己拖延表象背后真正的原因,同时便会相应地在意识层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立即行动。
通过观察发现,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机制,就是当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犹豫权衡得越多,时间越久,那么你放弃这件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想,总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3⃣️减少干扰。
拖延就好像一位潜伏者,它往往会被外界的干扰或诱惑触发。当环境中不存在可能的诱发拖延的因子时,我们更容易专注于我们的任务。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减少拖延,可以尝试在工作之前关掉网络,删掉不需要的软件或者聊天工具;或者把办公区跟休闲区完全隔离开,尽可能避免或者削弱环境的干扰。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一个更能够让你专心做事的环境。

4⃣️分解目标。
假设我们计划完成一篇上万字的工作报告,如果将写报告看成一项任务,我们会感到很有难度和压力。如果将写报告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小任务,比如查阅资料、列提纲、完成正文、修改完善等,就会提升我们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信心,从而降低我们的紧张感和压力,以及对“无法完成任务”的担心和焦虑。如果我们继续细分,还可以把正文部分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几个模块来分别完成,这样自然能感觉更轻松一点。

5⃣️提升专注力。
如果你正在完成一份企划案,可能同时还有一些未完成的其他事情记挂在心里,比如给朋友的生日礼物、下个月的工作计划、未追完的某个剧等,那么你首先要让自己从很多的任务和灾难性的想法中拉回来,高度关注眼下的工作。解决问题较为快捷的方式就是提升你的专注度。当我们在每一个整块的时间中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未完成事件自然也就少了,拖延的概率也会降低。

6⃣️利用碎片时间。
在完成一个比较大的任务过程中,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方法,利用零碎的时间而不是被动等待的整块时间去完成某件事情。

7⃣️即时奖励。
完成任务以后,散一会儿步、看一场电影、品尝一道美食或者跟朋友聚餐,这些都可以当作对自己即时行动的一种犒赏。奖励是一种正面的激励,它增加了你重复完成一件具有挑战性任务的可能性。当你达成了一个目标,奖励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使你感受愉悦。

我们是自我生命的主人,一旦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面对的是什么,知道自己拖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开启了自动觉察的模式,拖延自然而然就开始慢慢离你而去。

#微博新知博主##日常碎片记录##心理学##亲爱的树洞##知识分享#

2023.02.01记录从摆烂到自律的时刻

▫️5点半早起,看《思考快与慢》40min
▫️通勤听导读
▫️码字651个
▫️看电影《first love》
▫️晚上跟同事和他女朋友吃饭
▫️手帐记录
▫️记账
▫️明日计划

【挑战周末只用一小时手机】
1月1号,我发了一篇“新年第一件事,不是立flag,而是有意识地刷手机”,讲的是每天记录手机使用时长和拿起次数,让自己有意识地知道在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刷机。

随着记录时间的延长,我发现这种记录是有弊端的。比如,工作常需要微信沟通,变相把拿起次数和使用时间变多,产生焦虑;又比如工作日和周末的使用情况不一样,用相同的方法评价,是不合理的。于是二月份,我打算尝试用轻断食法来监控自己手机使用情况。

‍工作日
两点一线,时间事情安排相对规律,
1️⃣提前一晚把明天的安排做一个大致规划,评估哪些事项需要用手机,不需要的在旁边做一个标记❎。
2️⃣每次用完手机后,记录此次用手机的目的是什么。
3️⃣不用的时候,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以免忍不住拿起。
4️⃣每天安排半小时以内的刷机娱乐时间。

周末
大部分时间用于带娃,要好好珍惜独处精进时间,因此进行手机轻断食。
1️⃣把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关闭所有娱乐性app。
2️⃣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某个时间段查看手机,回复信息和电话。
3️⃣记录其余时间手机的使用目的。

每日跟踪复盘
1️⃣重点关注标记不用手机而用了的时间,分析是无意识的刷机,还是工作生活需要的打断,这种打断是否可以在用手机的时间再集中使用。
2️⃣用手机的时间有没有用得适得其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营,是经营的营,因为处处都需要机关算尽,处处需要想明白,处处也都是细节,如果是一张纸或者皱褶的KT板,确实传播感不会太好。#日本乌冬面# 我还是会继续攒钱的 我
  • 为了转移男人对开窗的执念,女人继续她有点疯癫的故事或演讲:”生命小舟跨越神秘的海洋抵达了文明的彼岸,靠岸的一刻意味着一切概率变成了注定,这个新生命不满意这一神秘
  • ”  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一只手伸了出来:“早餐已经做好了,我们下去吃饭吧。 谁知他率先开口了,“你什么时候下班?
  • 今晚自己打的时候好牢好牢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就在我想着这把结束就下豆的时候,终于吃到了!裤衩也可爱,发型也可爱,发带也可爱已经成为我的近期最爱了就是说最近
  • 无论是前主唱Issac Wood在队期间,其强烈的自我审视、对自我的诚实,从而缔造出《Ants from up There》的伟大;再到后Issac Wood时
  • 包扣和皮穿链条都是做旧五金,整个包优雅里带着一丟丟小小的俏皮,看上去精精贵贵的,手拎特别好看,非常气质,有种走路带风的感觉,多种背法,随意变换造型,绝对的大热款
  • 那就是希望被遗忘了吧. 我不知如何去面对死亡再近点 一直以来我都不懂如何坦然去接受失去可以平淡向人聊起 却时常在独处时需要靠大口深呼吸 才能让自己不要被黑洞吞噬
  • 乍一看两百出头的枕头看起来挺贵的,但是普通枕头半年就睡塌了,温眠家的枕头包你用2年以上,性价比真的挺高的,大家可以放心冲~[丰收了]喝哪种奶制品最补钙?更多详细
  • #易安音乐社[超话]##原际画谈何洛洛林墨孙亦航# 一直以来都有人在争论:养成系送去选秀算不算是养成的失败?因为不管是养成系还是选秀系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演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指原莉乃[超话]# ig story 240227-240228 图1 ****:芋头啦、盒饭啦这些过于随意的照片,到底是什么时候拍的呢...?笑 指原:有
  • #林一顾寻# #林一别对我动心# 比直接上升林一本人更令我难过的是路人随口一句轻飘飘:接的剧本太同质化了,一直在现偶打转[悲伤][悲伤][悲伤] 从19年
  • 路线图: 从#nlp#基础知识到理解#llms#的精心策划的内容列表。2月29日晚8点38抢先购跨店满300-40无上限‼️15款新品4款定为【体验款尝鲜价】
  • 人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我们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人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两分看透,三分释怀,五分爱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善待自己,不生气,不取悦,
  • 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
  • [太阳]#刘宇宁帝林# [太阳]#刘宇宁紫川# [太阳]#摩登兄弟[超话]#突然明白,这世上所有丹青水墨,山遥水阔,都是为了铺垫你这人间绝色。✨ ^ ❶团内人
  • 希望余生有你,盼望永不分离 ?网友自戳双眼练盲僧感受: 好哭 特别是剧情很触动我关于父亲这条单线 感觉爱情方面都没有亲情这条线好哭 里面的剧情跟我非常像 所以
  • 论一个入伍的爱豆如何拿捏粉丝[衰]说这些话实在是太冲击了…..이쁜이♡꽃신 신겨줄테니까딴데보지 말고딱 기다려사랑한다♡小可爱 会为你穿上花鞋的 所以不要往别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用的人,好人终有好报。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只要为民着想,教人民从善做人,教人民爱和平,成仁取义,己所不欲 ,勿施于
  • 看着小小一朵的菊花在养生壶里胖成一个球球食材好,真是最直观的加焦枣,取温暖之性略中和菊的凉,让性质更平更适合日常常喝。关注我并用心转评赞,抽2位读者送出这本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