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在成长后逐渐感觉自己失去了童年的“创造力”?

形容自己变成了“麻木”的成年人时,需要深入思考这所谓的“麻木”是如何形成的;
以提问中绘画方面作为切入点,首先,绘画在儿童阶段普遍认做是儿童认识世界、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儿童最常见的爱好就是绘画。
我们可以来分析与“麻木”成人所相对的“儿童绘画”的特点:善于表现不易注意的、理想与现实结合的、带有很强想象成分的另一个世界。

发展心理学中将儿童绘画的心理发展分为不同阶段,普遍认为0-5岁左右的儿童处于感知、前运算的涂鸦阶段,绘画常始于极淳朴的环境和感官体验,因没有被客观认知与规则影响,常看起来抽象、夸张、不合(客观)逻辑;
而4-8岁开始逐渐进入具体运算期,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世界,会开始联系社会文化,慢慢趋向写实表现,画面开始出现明确的空间秩序,逻辑、客观等概念开始逐渐进入他们的“绘画思维”;
9-11岁之后,便进入写实萌芽阶段。此时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已更“贴合实际”,可能开始更注重技巧、画面表现,或为了得到认可和赞美来画公认的好看的东西,或可能有“绘画天赋”的儿童被父母送去进行专业训练,而国内大部分人能接触到的专业训练都是以“素描”为雏形,这与普遍认为“画的像=画的好”有关(不讨论个别重视个性教育的艺术培训,因为我认为并非国内主流)。
总之,此阶段的普遍儿童,会逐渐表现出“绘画不再是基于自我中心出发的表达”了。

当我们讨论“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固化思维的家长经常在解读儿童绘画时容易代入更多客观教条,常以“这不合现实逻辑”来评价,我们的逻辑性、辩证思维和社会定性一定程度上是限制自由发散的。当然,并不代表创造性只有发散思维,也并非否定现实意义的重要性,但我们不可否认,被现实意义太过干涉且惯于用逻辑思维应用“创作”,是非常局限的。

儿童对于认知世界没有太多规则,人可以飞、太阳可以五颜六色、手指可以有十几根、情绪可以夸张、家具可以讲话……成人看来是“想象力”,而对儿童来说,是种完全不需要基于思考的、直接的、强烈的个人表达。
而长大后,规则增多了,人不可以飞,画女孩要用粉色,画男孩用蓝色,不可以画的太“阴暗”,不可以画的不合现实,想要画的符合大众审美,想要符合主流,想要为了获得热度…想法不再单纯从自我出发,而更多开始被复杂的外因影响,考虑的东西多,顾虑的多,草图必须怎么打、勾线必须怎么勾、上色应该走什么步骤,害怕失败、害怕被指责、下笔前的担忧选超过想要表达的欲望等等。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看似“失去创造力”的背后,有太多太多复杂原因了,长期处于流水线作业会失去创造力、太过从众性会失去创造力、太过保守也会失去创造力,被忙碌的生活压垮,被学业、工作、人际、金钱等等影响,提笔的精力都没有。

如此,便好似成为了“麻木的成年人”。

长期处理事务的压力让大脑更倾向先休息、放松,而非再去进行澎湃的创造性工作,这是非常正常的,大脑必须整休,长期的压力下潜意识寻求简单的舒缓,无需强逼自己。

以及我们也要意识到一点,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是极度压制“创造力”的。应试教育便是如此,拒绝任何发散性思维,只追求唯一正确性,包括艺考,通过训练统一画风来追求极度写实,人们便很难再跳脱那些规则来回归“儿童绘画”。
无意批判任何一方,这里并非认为应试教育和艺考完全是错误的,我从不否认这些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会一定程度打击“创造力”。

为什么许多艺术家喜爱追求“稚感”,这便是种尝试追寻本心的创作,去感受最原始的“创造力”。

当然,以上所有绝非定论,我们分析“麻木成年人”与“儿童绘画”的因果,是为了尝试提供一个挖掘思路。因为题主提到的“学业压力大”“少年宫素描”“精力有限成绩下降”等,以及没有提到的各种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在我看来都是可能影响“儿童绘画”心态的因素,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明白问题所在,我只是个浅显的旁观者。

关于如何训练创造力,我其实并没有研究太多,或许可以从重新培养训练自己的“自由发散思维”,做联想训练、记录创意,尝试在独处的状态下精心内观自我,尝试脱离外在因素,去寻找“儿童绘画”的心态。(当然这种训练不是我随便打几个字就能解决的,有关如何训练创造力的讨论与研究非常多,这是个许多人在意的难题,所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搜寻更专业、有效的文章来参考)

我们可以发现,有人工作后以前能保留创造力、经历应试教育仍能坚守本心、艺考集训后仅仅是吸收知识,且能继续创作。创造力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话题,我们讨论的只能是非常大概的群像,我认为创造力其实从未离开过任何人,它一直存在每个人心中,这代表着任何因素都无法绝对地消磨一个人创造力。

其实我并不喜欢用“麻木的成年人”这一说法,也不喜欢去说人终究会变成如此。不可否认我们多多少少会接触到已“麻木”的人群,但对于他们,我同样认为创造力并没有真的消失,只是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罢了。

是的,创造力也并非是必要的。
这是我认为人们如今活着都不容易,也便不想再去倡导去追求什么精神上的满足,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花费精力挖掘创造力。

作为创作者,我必然极其重视创造力,我肯定巴不得多说它多好、都该重视,我认为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磨灭自我价值,是缺乏灵魂的;
可我又清楚,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想,而是无可奈何。

如此的“麻木”,是无奈的,是妥协的。

不好意思,可能太偏题了,但终究我无意批判任何一方的绝对对错,可能也已经因我个人主观而下意识批判了些,总之,我认为想要重拾创造力,不是不可能的事,我希望人们能逐渐寻找到自己真正向往的东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昨天去了池袋防災館。
按照VR(体验火灾/地震)-心肺蘇生/AED-消火器-地震体验的顺序体验的。

AED和消火器感觉学到的最多!
原来AED的使用方法还挺简单的。

这个tour需要在网上预约,预约后他们会打电话确认一下。
但是接线员看到我是外国人的名字就很粗鲁,然后又变成薛定谔的日语不能症。
他们会把中国人都分在一个队,可能是为了怕游客听不懂才这样。
解说员并没有因为大家是游客(除我之外)就特别怠慢,态度很好而且很可爱的一个老爷爷。

地震体验的时候是模仿了311地震,总共震了40秒。解说员说实际当时这样的震法震了4分钟。
就感觉生命好脆弱啊。

大年三十(?还是三十一?)的晚上,老公代我跟我妈打了电话,当时我在吃饭就以吃饭为理由从头到尾没有露脸。
吃完饭就觉得还是不好,每年至少也要在过年的时候做做样子吧就鼓起很多勇气打了回去。
打回去之后我妈意外的没有愁眉苦脸(也可能是因为过年),甚至说了要过年了妈妈好想你。
没说几句她就问我:你跟妈妈交个底,你到底还打不打算回国。
我不喜欢别人问这样的问题,人生某种意义上也是边走边瞧。
我想回国,但是转职找到了喜欢的工作,那我就呆呆。
这份喜欢的工作如果一直喜欢,那我就一直呆呆。
这份喜欢的工作到后面不喜欢了,那我就去别的地方呆呆。
而且我回国也是回北京,我在北京还是东京于她根本没什么不一样。
我妈一直觉得父母在不远游,读书如果使我“叛逆”倒不如不读。她喜欢的是那种跟她一起呆在小城市,住对门,找个小单位上上的女儿。

还有网上有些朋友觉得是我“任性”一个人非要呆在日本。我们这样的家庭方式是我和我先生共同的决定,在这个决定里他才是主导方。不要把我想成那种好喜欢日本不顾一切非要跑到日本来的人。

挂完电话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想说要不把我妈加回来算了,但是当下就给自己叫停:你想想她对你做过的事!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别人给一颗糖就忘了甩我的巴掌。

被莫名其妙的禁言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正是我人生重大转变的时期。
经历了谈话,办理离职,与各位同事分别吃了散伙饭,把东西整理邮寄回家。
首先各级领导是很理解我们这种员工的境遇的。其次,如果只是为了挣点钱,那小富即安的生活,不是我所求也。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人在毕业时,总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只有体验真正的职业经历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料,当然有时这一自我发现的过程有可能需要很久。于我而言,不需要太久,这2年半我就可以发现。
做出这一决定虽然合理且理由充分,但毕竟是离开舒适区,离开一个十多年来第一次觉得如此的舒适区,肯定是艰难的,但我也时常告诫自己要坚定,告诫自己这世上从没有准备好了才去做的事,从来没有只有得没有失的决定,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走下去就行。要记住像列宁那样坚定,那样不屈不挠。
开启我的休养生活后,回到家后各种不适应,但也体会了亲情和友情。
休养是一点没有,天天就是干活,为了吃饭干活,吃完饭还得干活。
和两个朋友因为杠精吵了架,特别难受。对我影响很大。
过年虽然少了老人,但是家人在一起还是挺高兴,还回我家炖了猪蹄,很成功。
今年的关键词,于我而言,就是“关爱自我”。
以往我假装懂得或者说假装不在意这一点,但这次我发现,这很重要。以往的所谓关爱,很多都是错误的方式和表达方式,还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我今年愿望说小也小,但我知道说大也挺大,那就是平静度过生活。读完马克思主义的那些书,读完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那些书,让自己有更多的更深入的内在探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2023年11月,对于网友的“琼州海峡修一座大桥”建议,海南省发改委表示,经研究,琼州海峡水道繁忙,且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复杂,在琼州海峡开展相关工程建设的可行
  • 时四部众,著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以是因缘,值无数佛。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过去有佛,号威音王,神智无量,将导一切,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 结果就是电影院不给它排片,票房差到不行,还被各种营销号说三道四。6.现在大家都喜欢快节奏,都喜欢看简单直白的视频和文章,真正的思考似乎已经被观众遗忘了。
  • 在对着镜子哭着说跳楼好疼的时候 应该是乐莹人生抛物线的最底端了吧 当连求死都不能 那就只能“涅槃重生” 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想赢一次 这是乐莹坚持下来的坚实信
  • 水油同补的快乐谁用谁知道要知道朵梵家有多爱取材天然,往往是成分里某类珍贵的小草不长了,就整条线断货,今年的新品双生精华且买且珍惜~维A小珍珠想刷A又怕变干的就去
  • 放下对别人的执念,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论,不在别人的人生里委屈自己,那么我们就能活得轻松,放下对自己的执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顺其自然,心无挂碍,我们就能活得
  • 时四部众,著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以是因缘,值无数佛。时四部众,著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以是因缘,值无数佛。
  • 娟子纹艺 纹洗穿孔>>#三门峡娟子纹身穿孔洗纹身# dex.html?wxplay=1&id=72xe99xMS1RAR9820&s
  • 记者近期在山东走访铁路客运场站、货运编组站、中欧班列集结站、港口码头等场所,在人和物的“流动”中,探寻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国铁济南局临沂车务段货运业务
  • 同时,新车还将搭载AMG Performance 4MATIC+四驱系统。从此前发布的谍照可以看到,插混版Urus采用了全新的前脸设计,超大号的进气格栅使其看起
  • 没错我就是那个满怀期待去参加群演,结果被剧组就单纯因为是粉丝的身份,就直接“请”出去的那个伤心人。他说"捐款如果不够用,接着捐";他说&qu
  • Z165进藏夜晚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 海拔4600七点钟被列车员叫醒此时天开始微亮九点钟路过唐古拉山口 海拔5072十点半路过冰封的错那湖 海拔4800十一点路
  • ➡️链接:➡️试玩demo:✨重点●️ 模型应用:RMBG v1.4能有效分离图片前景和背景,适用于库存图片、电子商务、游戏和广告内容等。BRIA Backgr
  • 回家前买了甜筒坐在车上吃,和小曼曼微聊起你,我还是红了眼眶,哪有这么快可以放下你,相处的所有细节都历历在目,外婆,真的好想你~[心]警告自己⚡ 好人好事少做
  • day 14 “财神到财神到 好心得好报”初五迎财神,没有蹲到心软的财神,那就自己当一次day 15 睫毛夹坏了,去了趟万象城又是吃吃喝喝的拎回家。day 1
  • 我真的很爱你们 能和你们一起组队是我的荣幸 我爱你❤然后去玩吧我会让你们笑的#희찬##HEECHAN##다크비##DKB##HAPPY_ECHAN_DAY##D
  • 回首尔后最搞笑的是我们一下车就有个大叔把我们的行李往他的推车上搬,(p10)拦都拦不住,我们问要不要钱他也不回答我们,我们就很懵啊,然后就是站台到候车室的距离,
  • 如果不进行处理,12叶后侧蔓生长速度将快于主蔓,影响结瓜及瓜的生长。避免在阴雨天收获,选择晴天早晨和傍晚进行,以减少对香瓜的损伤。
  • 正如莫言所说:“你要明白,等你过了三十岁,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存款,亲人遇到事你拿不出钱,你就会明白,脸不脸的,情啊爱的,原来都是浮云。有些路,不走不甘心,走了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抖音小说[老师爱你][老师爱你][老师爱你][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sUw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