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央视专访梁万年】#梁万年回应乙类乙管为何不提前到夏天#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周,《面对面》栏目专访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记者:从2022年12月上旬开始,陆续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到现在的“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坦率地说很多人觉得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做出这么迅速的策略上调整,当时主要依据是什么?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疫情到2022年年底的时候,有几个方面变化我们感觉是可以进一步实行优化调整的时机了。第一是病原体的致病力,确实是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下降;第二,我们整个中国人的主动免疫水平在明显提升,像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对一些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接种比例达到了一定要求;另外,我们从药物的一些手段、对重症救治的一些资源准备等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病毒我们是无法把它消灭掉的,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一个人传二十多人,它的传播力这么快,不感染几乎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怎么来有效地平衡我们的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好的效率,所以我想这种调整是主动的,不是大家可能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你防不住了,你是被动的,你是不得不调整的,不是这种情况。

尤其是2022年12月上旬,随着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快速传播,我国不少城市出现感染高峰,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开始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我们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以后,实际上有几个重大转变:一个就是从过去的防感染转向防重症、防死亡、防医疗挤兑;第二个,过去我们防控的第一条战线是社区、是单位、是口岸,而现在防控最重要的战线、第一道的前沿阵地是医疗机构,所以我们的医务人员又要挡在第一线上去;第三个,过去我们是平均的资源的发力,全人群的核酸检测、隔离、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现在最重要的转变要针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单位,尤其像老年人这些重点人群的防控。

在实施“乙类乙管”政策调整之后,保障老年人群的健康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记者:重大策略调整之后,这些老人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出的评估是什么?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因为从全球的数据,疫情流行的一些国家和世卫组织所公布的数据,包括我们国内一些疫情情况非常明确,这个疾病主要的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人群是老年人群,所以如果说疫情进一步传播,首先受害的是这些人。

记者: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要各个因素都权衡进去,做出一个决策。但是我们把目光放小一点,如果自己的家里面有自己的老人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危急状态,怎么去面对这一切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我们这次的一些疫情,可能有些老人患了病,甚至得了重症,有的去世,这一点我们感到非常沉重。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这种疾病它的传播范围太广、传播速度太快。它确实是对我们人类,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那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努力减少这种危害。

此次重大调整正值寒冬,而冬季是老年人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基础病的高发期,也有人担心,随着各项防控措施逐步放开,有基础病老年人的健康将会受到威胁。

记者:当时我们说不放开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老年人,因为一放开他们的身体会最先遭到重创,但是现在我们恰恰也是在隆冬时节,进行“乙类乙管”,做出一个重大的策略上的调整,那么有没有比这个再好一些的时节?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如果单独从疾病的这个层面来看,不要在冬季来进行调整是不是能够减少一些叠加影响,但是这个疾病的病毒现在尤其奥密克戎这一个变异株,它的致病力现在是弱的,我们认为这个时候针对这种变异株,我们进行一些相关的策略和措施调整应该是最佳的,就是说到什么时候调整是合适的,是一个综合判断的结果。

梁万年介绍,之所以选择在当下的时机对疫情防控政策进行调整,也和我国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实际情况有直接关系。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022年的二月十几号派我到香港,到中央的专家组去,到香港去的第一件事我就发现死亡的94%是老年人。我后来就是仔细分析了,当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是86%多,但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不到15%,我一下看到的问题就在这。我们当时疫苗接种率也是80%多,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在几个月前的时候还不到40%。

记者:现在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现在80%多了。这种疫苗接种以后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率是好的,但是抗体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2023年六七月份季节又好,呼吸系统病又少,放最好,但是六七月份的时候,我们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的所产生的主动免疫的保护力在下降。

记者:如果往前提六七个月,放在2022年的夏季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那个时候不行,那个时候我们整个老年人群,我们整个加强针的疫苗接种水平没有达到我们预期保护的效果。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那个时候全国的整体率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就是利用了这些窗口期,再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病毒感染患者激增,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重症救治等部门一时间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

记者:国家现在下大力气在关注老年人,救治老年人。但现实是即便医疗资源开足马力去运转的话,也消化不了一时间这么多涌向医院的老年人,就会出现一些在医院大厅里面,躺在急救病床上的老年人,看着挺让人着急的。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因为这个疾病来势太快了,短时间内大量的感染,特别是老年人需要到医院来,而且难免在短时间内我们的医疗资源出现一些紧缺,所以国家包括各级医疗机构千方百计地把医疗救治,把防医疗挤兑放在了优先战略位置来考虑。

记者:现在大家还是觉得,虽然你们做了准备,但是也没觉得准备是充足的?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从全球来看,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准备好了,都会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不论是北美还是欧洲,还是相关的其他一些国家,当一个疫情高峰来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定程度医疗资源挤兑,我想这个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情况。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这种紧缺的状况下,在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定优先的救治对象,来实行分级诊疗,来真正使一些高危的人群,作为最优先的人群及时得到救治。

“乙类乙管”方案实施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即可来华。有评论认为,这为来华人员入境创造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境外新冠病毒输入的风险。

记者: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比如说国外的一些国家出现了XBB,这种新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毒株,那么它也会进来,人们对于不断一波一波到来的新型变异株,心里面总是有忧虑甚至是恐惧的。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随着我们从“乙类甲管”变成“乙类乙管”,我们对外防输入的一些相关措施会做一些调整,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管,其实我们在整个口岸对输入的这些病例,我们是在做监测的。XBB这种变异株,在全球有七十多个国家都发现过,我们国家实际上也有输入了,有些城市是有了。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在奥密克戎这一个变异株下面的一个亚型,所以按照一般科学的原理判断,它可能免疫的逃避能力在增强,但是它整个致病力现在不论从美国也好,还是其他一些国家,并没有发现它的致病力的显著变化。

记者:有没有可能像我们现在流行的BA.5或者BF.7一样,让人受这么大的罪?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作为一个公共卫生专家,我是这样理解,谁也不能保证今后XBB就不会在中国形成优势的流行株了,但是从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来看,因为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这一波流行高峰,可以说我们大部分人群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力或抵抗力。XBB本身又是奥密克戎株下面的一个亚型,它要想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优势株的可能性,我以为它的空间很小。再过半年,过一年会是什么样?我就不敢说。但是最少短期之内它的空间是很小,它不会说又像北京的BF.7一样又来一波XBB,概率是极低极低的。

目前,新冠XBB系列变异毒株XBB.1.5正在欧洲和美国引发新一波感染浪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2022年10月至12月,我国已经发现输入XBB病例199例,其中4例为XBB.1.5输入病例,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专家分析,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毒株包括XBB.1.5在我国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并且,没有证据显示XBB.1.5会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腹泻或胃肠道其他临床表现。

记者:在过去的一周有一个现象,因为出现了XBB这样一个新的变异株,所以在网络空间里面,大家都在信一个转发说要备一点诺氟沙星,还有一种拉肚子的药,大家就纷纷地去开始买了。事后证明那条信息不实,可是在面对一波一波新的变异株的时候,我们又应当信谁的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我想政府会通过专家的一些建议,对疾病的一些了解,会及时发布一些相关的信息和指引;另一方面,老百姓还是要绷紧一根弦,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的,要有一定的警惕。这次新冠感染疫情的防控,在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感受到除了病毒疾病带来的危害,另外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信息流行病,就是各种的信息谣言出来,对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像焦虑等,其实也还要严格防范。

从1月7日开始,我国进入为期40天的春运时间,不少人也担心,随着大规模人口的迁徙流动,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

记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有的城市已经经历过感染高峰了,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产生的冲击,会不会比想象中预测中要小一些?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从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这个情况来看,很多的省份都已经是达到了高峰,甚至有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如果说我们很多过了高峰的,再通过春节的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这种概率不排除,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一个波峰。

记者:那就是不会像经历过的这段时间那么严重?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对,肯定不会的。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一波以后,绝大部分人感染的人是有相关的免疫力的,不会再像我们前面经历的这一波,一下子又来一波那么高的。但是要考虑到感染人口结构问题的变化,像农村地区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门,可能因为春节的流动,走亲访友被感染了,再加上农村本身的医疗救治条件、各个方面的条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范出现农村的医疗挤兑,特别是老年人感染以后,怎么样如何得到及时救治的问题。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农村地区应对岁末年初人群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挑战。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怎么加强农村防控,我想最简单的一个是要确保农村的老年人有人去管他,要知道他现在在哪,什么样的情况;第二点一旦需要住院治疗,不论是到定点医院还是到重症,一定要有快速转诊,能够及时收治;第三点,要有药来给农村用。

记者:现在能做到吗?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那必须要千方百计。我相信短暂的、局部地区的一些缺乏谁都不能够避免,但是一经发现这些问题要快速采取措施,我们很快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应该是有信心的。#乙类乙管为何不提前到夏天#(央视新闻)

【马云不再实控蚂蚁集团,释放什么信号?】
新年伊始,蚂蚁集团的一次关键性调整刷了屏。继上周国资入股正式获批之后,周末蚂蚁集团又发布公告,马云不再拥有公司控股权。市场显然对此给出了乐观态度,今日港股盘中,阿里巴巴一度涨超8%,而蚂蚁集团重启IPO的可能性成为猜测焦点。对此,蚂蚁有关人士回应称,目前蚂蚁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

蚂蚁集团近期的股权变化,究竟释放出什么信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最近引入国资、调整股东投票权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蚂蚁集团正在监管的引导下,积极调整和完善自身。只要资本控制好自己的“边界”,蚂蚁集团是可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创造和发挥其社会价值的。

1月7日,蚂蚁集团发布“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披露,通过调整主要股东(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上层结构,推动股东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匹配: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到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让治理结构更加稳健,以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调整前,马云间接控制着蚂蚁集团53.46%股份的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根据公告,调整完成后,蚂蚁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彼此独立行使所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各股东未单独或共同在蚂蚁集团股东大会层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东所提名的董事人数超过全体董事半数的情形。因此,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马云不再是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的影响,也延续到了上市公司。

1月8日晚间,蚂蚁集团投资的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权益变动:恒生电子将无实际控制人,此前为马云;马云将不再拥有在金桥信息、朗新科技、吉大正元、奥比中光等公司的权益。

阿里巴巴也披露了非并表关联方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结构的变化,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在蚂蚁集团的股权保持不变,阿里巴巴集团和任何其他股东均不控制蚂蚁集团。本次变动后,蚂蚁集团股东所持有的投票权将更为分散,经济利益更为一致。

1月9日,港股阿里巴巴一度涨超8%,截至发稿,报109.6港元/股,刷新半年新高。

此次关键性调整,也引起市场对于蚂蚁集团重启IPO的猜测。蚂蚁有关人士对观察者网回应称,目前蚂蚁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

此外,在过去一段时间动作频频、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情况下,作为蚂蚁整改的重要环节之一,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的增资扩股方案也在前不久尘埃落定。

2022年12月30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了《重庆银保监局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

批复称,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85亿元人民币。同时该批复还表示,同意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蚂蚁消金。

批复指出,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后,蚂蚁消金将会有12位股东,持股比例前三的股东分别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2.5亿元,出资比例50%;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8.5亿元,出资比例10.000%;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出资12.01亿元,出资比例6.491%,此外,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出现在股东名单中。

新增股东中,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金数科于2021年4月更名组建,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为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杭州金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人民政府。而重庆农信集团的全资控股股东则为重庆供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关于蚂蚁集团近期的一系列调整动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观察者网表示,蚂蚁集团近年来的一系列调整,包括最近引入国资、调整股东投票权等等,都可以看出它正在监管的引导下,积极调整和完善自身。我们可以看到,只要资本控制好自己的“边界”,蚂蚁集团是可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创造和发挥其社会价值的。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和国家电力资源的"厂-网"两分开的原理非常类似。“厂“资源是竞争性的,归市场;“网”资源是公品和共品,归公共部门所有。电厂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运营,甚至私人建厂、发电后入网——但是“网”资源不宜让私人所拥有。

曹和平认为,蚂蚁集团现金贷(如“借呗”等产品)等是网络资源和厂资源的复合品。一方面,贷款网络具有公共平台属性,其数据库资源也具有网络生成或管理特质。但同时,也像电商一样,其运营管理却是竞争性的。把蚂蚁集团的“网”资源和“厂”资源区分开来,属于竞争性产品的部分,私人资本可以去运营;但属于网络性质的公共品,一定要在严格监管下,透明运营;属于国家保密性质,必须特殊运营实施。

联系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任何一个平台网络,在其战略地位到达相当程度以后,它自己就从一个竞争性产品向公共平台转化了。在美国,如果你的市占率达到9%,那么你就有市场影响力(market power),可能就需要考虑反垄断(不能私自向公共品转化并拥有)问题了。

曹和平指出,像蚂蚁金服这种数字平台,无论是用户总数达到中国人口的9%、还是运营量、资本流通量等指标达到9%,都将引发由竞争性产品转向公共平台的机制产生。只要达到公共品门槛线,蚂蚁应该自觉地向监管报备,公共部门也应该主动去监管这类有市场影响力的实体,帮助其将“网”资源和“厂”资源分开治理和运营。

从昨天开始,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开始实施“乙类乙管”了。

疫情三年,最近一个来月,国家在疫情防控策略防控上的调整堪称迅速。几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陆续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彻底结束动态清零,再到目前的“乙类乙管”,快到有点出人意料。

相应的,民众也难免有些疑惑。比如,政策调头的时机是否恰当?步骤调整的节奏是否过快?对老年人群体健康的保障是否到位?事前的风险评估充分吗?医疗资源够用吗?春运期间会不会再引发下一波感染高峰?

针对这些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梁万年出来讲话了。他登上了央视的《面对面》节目,一一进行了解答。

1.关于开放时机是怎么确定的?

梁万年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的主动调整的,不是因为防不动,不得不调整的。政策调整的依据是病毒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了、老年人以及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要求了、药物以及针对重症的医疗资源有一定准备了。是基于平衡社会经济和疫情防控平衡发展的一个主动抉择。

2.关于隆冬时节开放是否是最佳时机?有没有更好的时机?

梁万年的回答大致如下:应该是最佳时机。之所以选择冬天开放,是因为考虑了我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

按照他的说法,去年2月份,他去香港考察发现当时香港因新冠去世的患者中,94%是老年人。而当时香港老人的疫苗接种率不到15%。我们内地呢?几个月前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到40%,现在已经达到了80%多。

反正按照他的说法,要是2022年夏季开放的话,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是不达标的。明年六七月份季节又好,呼吸系统病又少,理应可以开放了吧?但是若要等到明年夏天才开放的话,疫苗的保护力又会下降了。

总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3.关于感染高峰期内,老年患者激增,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监护室人满为患的问题,怎么感觉准备不足呢?

梁万年的回答是,难免。难免会短时间内出现医疗紧缺,其它国家在疫情高峰期也都出现了医疗挤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能够做好准备。关键就是要做好分级诊疗,采取措施确定优先的救治对象。

4.关于春运期间大规模人口迁徙,会不会引发下一波感染高峰的问题。

梁万年的回答是,概率比较小。因为大部分城市已经过峰了。

5.关于怎么加强农村患者救治的问题。

梁万年的回答是,首先要确保农村的老人有人救治,确保一定及时收治,有药给农村治。至于能做到吗?他认为必须千方百计。按照他的说法,短暂的、局部地区的缺乏在所难免,但总体上他有信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录生活# 许愿二轮投票林凡能进前20今晚势力榜可以登顶让梵有更多机会被别人看到梵是我搞选秀pick的第一个不是超级顶流镜头超多的看婧也是因为无聊当个下饭综艺
  • 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一辈子的信念就是“为人民服务”燕达也成了我们发挥余热的地方。燕达的房间,是我这辈子住过的条件最好的。
  • 可以说,肖战的百变曲风,展现出了他未来音乐的无限可能。与人相处,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 岛上难得下起雨来,好不容易在荒芜的北半球钓到了一条皇带鱼,水族馆里长长一只,好漂亮~#小清新创意壁纸[超话]#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城,我们时常会被一些细小
  • 拥一份恬静安然,用心灵的素笔,轻描流年的芬芳。拥一份恬静安然,用心灵的素笔,轻描流年的芬芳。
  • 40、就算这世间毁灭,我绝不会再丢下你cr网络侵删[可爱][爱你]我得到最丰厚的父爱,这是我命来的福气,我没有任何的刻意与强求,老天给的,我命里似父,而我父是世
  • 长齐转身向大禹等人道:【今日有苗氏众人因我而来,我不量力,求禹王能放过他们-----】禹王道:【念你为伯夷之后,故不为难,你当弃了那女子,四岳之主的位仍留与你,
  • 面对痛苦、忧伤、挫折、困境的人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另一种是被动承受,只有主动迎接的人,人生才会活得精彩。面对痛苦、忧伤、挫折、困境的人生,有两种态度
  • 我想不明白 如果不是因为有人真的爱我这个个体并且互相吸引 愿意与我分享生活中的精彩乐趣 包容我欣赏我 为什么要为了“适合”“到年纪了”而结婚?我这种当代独立恶臭
  • 梦想是孩童时代不敢拿出来说的理想,梦想未必一定要实现,但他肯定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记住!然后女儿考上大学,最后成为了家电制造商的员工。
  • ”回家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回家我一点也不好只能带来负能量夜晚的灯可以反射出父母脸上的疲惫越长大我越咄咄逼人没有平和 没有包容-蛮横无理像只疯牛什么时候能把自己抚
  • #studyaccount[超话]# #小丸的干货连连看# #小丸的考研小伙伴# #21考研# 与其说是框架,倒不如直接说是笔记好了,把书里的内容整合了一下反正
  • 全50作品。イギリスの映画ランキングボヘミアン・ラプソディ 第二位:映画「マイ・リトル・ガーデン」の情報 第二次大戦下、ポーランドのユダヤ人居住区。少年アレッ
  • 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当下,帮助商户活得更好是收钱吧的新目标。收钱吧致力于用网络和数据力量帮助线下商家经营生意,是一家落户普陀的企业。
  • 观音湖位于湖北省孝昌县小悟乡境内,与大悟、黄陂毗邻,地处双峰山、鸡公山之间,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76公里。观音湖位于湖北省孝昌县小悟乡境内,与大悟、黄陂毗邻,地处
  • 淡云过处起闲峦,新荷冒水听哇鸣—— 现代人写的“好诗”说不出好在哪里,哈哈哈;我忘了去年的夏天是怎么到来的,反正今年的夏天到得让人措手不及,就是那种昨天还穿着春
  • 希望世界充满爱,理解,和包容希望所有的圈子都能被爱包围,而不是被恶意充满真心希望所有圈子都能越来越好也希望我爱的人肖战能星途璀璨,万事顺遂 ——肖战的成年散粉一
  • 轻依时光,聚散离合亦不问别来无恙,只守在篱笆围成的院落,不言欣喜,不言惆怅,感知花落无痕,三千过往的流年物语。喜欢将所有经历,写成明月清风静,白云溪水幽的意境;
  • 那位写出耳垢犬的隅沢克之作者画的人设也是根据监督脚本的要求,懂?作者给游戏给小说都画过图,这不代表小说和游戏就是她的意志那游戏还有别家糖呢以及她只是画了主人设相
  • 违法车辆:粤D65597车主姓名:蔡明娥违法记录:2019.05.22 杏花街 乱停 2018.12.03 韩江黄山路口至泰山路路段 逆行 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