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墟》作者:故栖寻
人生不过是一死早死晚死都得死/外冷内热直球受(沈墟)×人生不过是一死我死先把你整死/疯批绝世美攻(凤隐)(玉尽欢)
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魔教并不是无恶不作的魔教,正派也并不是什么好正派,病入膏肓的这个武林,所以魔教圣尊凤隐多年部一个大局是想救它治它,而沈墟的师傅风不及只想彻底毁了它。
武学奇才沈墟是被当成了一个改变武林的棋子,但凤隐没想到自己对沈墟动了心。
文中交手的场景看得很过瘾,虽然文中好人不多,但都挺个性鲜明的。两位主角非常惹人喜欢,瞎JB折腾到最后才在一起,但是你追我赶的过程又虐又好看。
番外戛然而止,根本没看够,私心认为凤隐最后还会找回内力的,但要是没有的话,有沈墟也够了。
一位读者的评语:
“一开头说结局是留白式结局,我还在想是什么样的呢,看到番外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招...还真是出其不意,哈哈哈哈哈。这个结局倒与这整个故事风格有些相衬,江湖熙熙攘攘都是人,人性所起,欲也难断,利也难断,爱恨两难全。人生在世,难免缺憾,经历过圆满就已经很难得了。回想一下,发现整个故事在叙述过程中留白处也不少,正如沈墟对凤隐的告白,如沈墟一眼认出这个人,一首凤求凰,一句转告,含蓄而情深。而很多故事并不需要过多的工笔修饰,素笔勾勒,点到即止,留白处更有干言万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我认为,两人的结局不会被局限在“完结”二字,绿水青山,来日方长,他们的故事就交由他们自己来演绎吧。”
1.再下车时,沈墟已经被过度的热情压垮了脊梁,被迫称玉尽欢为玉兄。玉尽欢比他年长八岁,墟弟长墟弟短,唤得好不亲热。
沈墟从未见过这样自来熟的人,并一度怀疑江湖中人是不是都这样。
2.玉尽欢挑眉,嗤笑:“我为何要帮他?”
卜阴阳摇头,长叹一声:“都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算不得什么,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才是最苦。江湖多少痴儿怨女,错把真情付相思。”
3.裴毓一怔,眼泪簌簌而下,半晌,呆望泥塑的斑驳佛像,叹息道:“玉兄,有朝一日你若历情劫,只怕比我裴某还痴,还傻。”
玉尽欢慢摇玉扇,轻笑道:“何谓痴傻?偏执而已。人固有所执,或执着于一人,或执着于功名利禄,或执着于理想信念。如此说来,世上何人不痴傻?(劝人倒是会说,轮到自己时疯批成那个样子[doge])
4.事实证明,这世上,没有什么事能逃过一回生二回熟的定律。女装亦如是。沈墟开始怀疑,玉尽欢在这方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癖好。
5.比起初识时那个冷言冷语枯燥乏味的剑阁高徒,此时的沈墟显然更生动,有趣,偶尔还能窥见一丝娇憨烂漫,全无防备。这样的年轻人,身上兼有少年的干净如水挺拔类竹,和成年男子的坚忍沉静,很难不教人怦然心动,而他此刻就坐在脚边的阳光里,坐在这般近的地方,近得仿佛唾手可得。
6.沈墟说话很清晰:“放屁。”“…”玉尽欢麻了。
你平时清醒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话的。
原来若非直接醉得不省人事,喝多了的沈墟这么…有攻击性?简直就是从软软糯糯的小仓鼠摇身一变,成了只暴躁的小刺猬。这可真是…有趣。
7.“你这个人很坏。”沈墟甩开他,大步流星往前走,每走一步就说一句坏话,“臭美,油嘴滑舌,装腔作势,撒谎成瘾,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给个枣就打一巴掌…”每个词都是能让凤尊主咬牙切齿,暴起一掌,直接将其当场击毙的程度。
8.又不知熬过多久,只听沈墟低低道:“你若遇见玉尽欢,告诉他,不必躲我,沈墟以后仍当他是朋友,再…再没别的。”
凤隐怔了怔,一颗心彻底沉入谷底,翻身坐起。
9.凤隐在耳边轻声道,“看来这世上不光有萍水相逢的人要杀你,也有萍水相逢的人要护你。”
沈墟凝视着空地上的乱斗,刀光剑影,无来由的恨与无根的善意交织,厮杀,他忽然道:“我曾问过师父,这世间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对,何为错。”
凤隐一动不动:“嗯,你师父如何解答?”
沈墟道:“他老人家让我顺从本心。”
凤隐问:“何为本心?”“我的本心,就是我的剑。”
沈墟眼中的迷惘之色渐褪:“剑能杀人,也能活人。杀人不一定是恶,活人也不一定是善。”
10.沈墟什么性子?看似软,其实绵里针,拿得起放得下,最清冷不过。他仗着他心软,仗着他倾心于他,利用他一次又一次,但人心到底是肉长的,心死如灯灭,今日他一走,恐怕再也没有相见之日。
11.“尊主他…想您想得苦。”苍冥堂堂七尺男儿,站在风里,哭得泣不成声。
沈墟叹了口气,目光不知落在何处,轻声道:“我又何尝不是?”
12.“沈郎可是唯恐再不能见本君?”
沈墟默然,慢慢道:“你知晓就好。”

对于体质虚的人,感冒治错了,会产生13种虚证[吃惊]
导读:本文是李克绍老总结的太阳误治的变证之变虚的情况,变虚的原因和产生的结果是小标题,解析里蓝色是病机,红色是解决方法。虽然现在的误治和仲景当年不普遍一致,但是医理要通,仍然很有意义。很值得精读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https://t.cn/A6KEDbMY
太阳变证
作者/李克绍
一、变虚
(一)下后复汗——里虚表不和致冒
原文: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后复下之。(93)
词解:冒:自觉头目胀大,如物蒙蔽。
解释:表兼里实,原则应先汗后下,若先下后汗,使里气先虚,表邪亦未必净尽,本条的冒,就是这样促成的。
冒是由于微邪怫郁在表,已虚的阳气,与之抗拒,邪正相持,正不胜邪,所以病人自觉头目昏冒,这种现象也就是战汗的轻型。若得阳复而正胜邪却,则汗出而愈。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是说本证虽然已经用过下法,若下之未尽,可于汗出表和后,复与下法,以和其里,但病系已下未尽,故再下时,只能用调胃承气汤。

(二)下后复汗——内外俱虚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解释:本条是因先下以虚其内,复汗又虚其外而形成的表里俱虚证。表虚故振栗怕冷,里虚故脉微细。

脉微而振寒,是少阴的脉证,为太阳误治而成,这说明太阳以少阴为根基,及二经相为表里的关系。

——内外俱虚的治法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解释:病不解不是表证不解,因为表不解的,仍当恶寒,今日反恶寒,即非表不解,而是指身热已退恶寒反增重说的,即上条内外俱虚的意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芍药补阴,附子补阳,甘草调补中州,和合阴阳。

(三)下后复汗——阳虚烦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解释: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如果下后复汗使阳气虚,白天卫阳欲行外而力量不足,故烦躁;夜行于阴则相安无事,故安静,以干姜附子汤温补阳气,使阳气振作,即可痊愈。

本证的烦躁,以昼不得眠夜而安静为特点,但必须与不呕不渴无大热脉沉微合看,因为呕渴而烦躁的,应考虑为热邪入里;身大热烦躁的,应考虑为太阳表证或阳明经证。今脉沉微,沉为在里,微为阳虚,且不呕不渴,故诊断为阳虚烦躁。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使阳气健于中达于外,药简效捷,为单刀直入的简捷小方。

(四)或汗或下——阴阳两虚烦躁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解释:本条的烦躁,与上条不同,上条是白天烦躁,本条是昼夜俱烦躁。仅是昼日烦躁的,是阳虚外行勉强,昼夜烦躁的,除阳虚外,当卫气夜行于阴时,阴虚不耐阳扰,夜间亦烦躁,故本证为或汗或下后的阴阳俱虚证,因治以阴阳双补的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干姜附子补阳,人参体阴用阳,补阴而不碍阳,茯苓安心神,甘草和缓,有调理阴阳的作用,故本方为补阳益阴剂。

(五)汗——伤心阳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解释:《内经》云:“心部于表”,故发汗过多,能伤心阳使心无所主而动悸不安。心动悸的原因虽多,但叉手自按即得安者为虚悸,故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桂枝助心阳,甘草建中气,辛甘化合,心阳恢复,动悸自止。

(六)汗——伤心阳之重者——能致耳聋

原文: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

解释:汗后叉手冒心,已说明为心阳受伤而心动悸,若再兼见两耳失聪,轰轰作响,听不到谈话的声音,则心悸的程度再为严重,此种变证,多由峻汗所致,治法可参考上条(编者按:即桂枝甘草汤)。

肺主皮毛,汗后毛孔开张肺气必虚,若饮水过多,或用水浇灌,如沐浴或向病者喷水退热等,亦能伤肺作喘,此即《内经》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

(七)汗——伤心阳——肾水上凌欲作奔豚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词解:奔豚:病名,有气从少腹上冲心的症状。

解释:汗后心阳不足,不能制水,肾水乘虚上逆,即成奔豚病。

本条悸在脐下,是水气将动,欲作奔豚尚未发作的征象,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扶阳镇水,防其发作。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桂枝甘草壮心阳降逆气,茯苓镇水邪,大枣健脾以制水。本方不用白术,是因为白术长于散水,短于镇水,能散则与水气欲上凌者不宜,故不用。

(八)汗——伤脾胃之阳——导致吐泻病变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76上)

解释:胃主纳脾主运,故汗后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或吐泻不止,都是汗后中焦脾胃阳虚所致。

按:水药不得入口,即29条吐逆者甘草干姜汤证;吐下不止,即重发汗的四逆汤证。

(九)汗——后脾虚不运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解释:腹胀满有虚实的不同,本证的腹胀满,出现于发汗以后,说明由于发汗阳气外泄,使脾气转虚运化失职所致,故治以补中行滞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人参甘草补脾,厚朴苦温能降,生姜辛温能散,半夏蠲饮利膈,开结气,故本方有补中行滞的作用,适用于脾不运而气滞者。

(十)吐下——伤脾阳而水饮内停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词解:动经:动摇经气的意思。

解释:饮入于胃,赖脾气散精,始能水精四布。伤寒若吐若下使脾气伤,以致水气不散,停聚心下而逆满,水饮凌而气上冲胸,阻碍清阳上升,故起则头眩,脉沉为水停里,脉紧为寒,亦为水饮内停之脉。本证应用苓桂术甘汤健脾行水,不可再发其汗,因为脾已不运,水谷入胃,不能化生精微,既不能淫气于筋,又不能淫精于脉,强发其汗则水精不给,必扰动其筋脉而出现振振动摇的变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白术健脾土燥湿散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行水,茯苓淡渗利水。本方不但能治心下逆满等证,同时因白术助脾输精,桂枝能入心通脉,故发汗后身为振振摇者,亦能治之。

(十一)发汗后——肾阳虚有水气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词解:欲擗地:身不自主,摇摇欲倒的样子。

解释:心悸头眩身瞤动,都是水气上凌的特征,此因发汗伤及肾阳,失去封藏的作用,不能制水所致,其发热为虚阳上泛,不能认为是太阳表证,故治以扶阳镇水的真武汤。

本条和上条都是阳虚水饮内动,但上条重在脾,本条重在肾所以在治疗上本条温肾制水,上条健脾散水。从症状上看,上条是起则头眩,本条是起卧皆眩;上条的身为振振摇,是汗后经脉精气虚,本条的身动振振欲辞地,是由阳虚严重的头眩所影响。

(十二)下后——里虚协热下利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协热而利:指表热与下利同时见而言。

鞭:古“硬”字。

解释:太阳病屡次攻下伤其脾胃,以致脾虚不摄,阴寒结聚而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此时本当温补中焦,但因兼表证不解,故以桂枝人参汤表里两解。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本方即人参汤加甘草至四两再加桂枝组成,人参汤又名理中汤,理中汤理中焦,治痞与下利,桂枝和表,治太阳表证,是表里兼治的方剂。

(十三)下利不止——属于下焦的辨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解释:伤寒服汤药后,引起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根据上条所述的治法,凡协表热的,当治以桂枝人参汤,不协表热的,治以理中汤。但医者未用理中反治以泻心汤,药不对证,故利不止痞不除。后又以它药泻下,下利仍不止,医如治以理中汤,药虽对证,但已迟一步,因为连续误下,已有下焦滑脱的可能,理中汤虽能消中焦之痞,却不能止下焦之利。故服药后利仍不止的,即可确诊为利在下焦,当以固涩大肠为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如果服后仍下利不止,非药不对证,乃是清浊不分,水不归膀胱所致,可以利其小便。

本条的治疗经过比较曲折复杂,其中“服汤药”“他药下之”是误治,“服泻心汤”是药不对证,至于“以理中与之”,是说痞虽治愈,但治下利已迟一步,其他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当利其小便”等,都是辨证求因,并非以药试病。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赤石脂性温味酸,禹余粮性温味甘,二者都是石类药物,重坠之质,能直达下焦,收涩之性,能固肠止泻,适用于下焦滑脱大肠不固的患者。

(十四)小结:凡太阳病未解,不先解表,反用吐下,或汗下倒施,都属误治。

由于患者脏气的盛衰不同,故误治后的变证也不一致。有里虚兼表不和,在里气渐充后,郁冒汗出而解的;有里虚下利心下痞硬兼表热未罢的桂枝人参汤证;有表里俱虚而脉微细振寒的;有阳虚昼日烦躁的干姜附子汤证;有阴阳俱虚而昼夜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有伤心阳轻则心悸自冒心,重则耳聋的桂枝甘草汤证,甚则因肾水上凌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证;有伤脾阳轻则胀满,重则吐逆,甚至心下痞硬吐利交作的;有因脾不散精而水饮内停的苓桂术甘汤证;有因伤肾阳而阳随水泛的真武汤证;有因连续攻下以致大肠滑脱的赤石脂禹余粮汤证;还有因汗后肺气大虚形寒饮冷而致喘的。总之,应根据症状变化,随证施治。

名家论画,句句经典!
1.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五代荆浩)
2.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五代荆浩)
3.先看气象,后看清浊。(荆浩)
4.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荆浩)
5.谨毛而失貌。(西汉刘安)
6.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北宋郭熙)
7.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精。(北宋郭熙)
8.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北宋郭熙)
9.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北宋郭熙)
10.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北宋郭熙)
11.迁想妙得。(东晋顾恺之)
12.画有纯质而清淡者、僻浅而古拙者、轻清而简妙者、放肆而飘逸者、野逸而生动者、幽旷而深远者、昏暝而意存者、真率而闲雅者、冗细而不乱者、重厚而不浊者。(北宋韩拙)
13.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北宋韩拙)
14.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北宋韩拙)
15.礭病,笔路谨细而痴拘,全无变通,笔墨虽行,类同死物,状如雕切之迹者,礭也。(北宋韩拙)
16.凡阅诸画,先看风势气韵,次究法格高低。(北宋韩拙)
17.胸有成竹。(北宋苏轼)
18.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北宋苏轼)
19.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北宋饶自然)
20.拘于形似位置,则失神韵气象。(元代汤垕)21.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元代汤垕)
22.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元代汤垕)
23.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元代汤垕)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代董其昌)
25.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明代董其昌)
26.凡学画山水者,看真山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套子,便无作家俗气。(明代唐志契)
27.画山水而不亲临极高极深,徒模仿旧人栈道瀑布,终是模糊丘壑,未可便得佳境。(明代唐志契)
28.画不但法古,当法自然。(明代唐志契)
29.凡画嫩与文不同……落笔细,虽似乎嫩,然有极老笔气出于自然者;落笔粗,虽近乎老,然有极嫩笔气,故为苍劲者。(明代唐志契)
30.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为生动,殊为可笑。(明代唐志契)
31.画山水不可太熟,熟则少文;不可太生,生则多戾,练熟还生斯妙矣。(明代李仰怀)
32.画不可无骨气,不可有骨气。无骨气便是粉本,纯骨气便是北宗。不可无颠气,不可有颠气。无颠气便少纵横自如之态,纯是颠气便少轻重浓淡之姿。不可无作家气,不可有作家气。无作家气便嫩,纯作家气便俗。不可无英雄气,不可有英雄气。无英雄气便似妇女描绣,纯英雄气便似酒店账簿。(明代戴冠卿)
33.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明代王履)
34.工不如拙,然既工矣,不可复拙。惟不欲求工,而自出新意,则虽拙亦工,虽工亦拙也。(明代顾凝远)
35.太古无法。(清代石涛)
36.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清代石涛)
37.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清代石涛)
38.借古以开今。(清代石涛)
39.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 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与化。(清代石涛)
40.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清代石涛)
41.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肠,揭我之须眉。(清代石涛)
42.搜尽奇峰打草稿。(清代石涛)
43.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人不能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出古人之心,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清代石涛)
44.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清代石涛)
45.古今字画,本之天而全之人也。(清代石涛)
46.笔墨当随时代。(清代石涛)
47.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清代唐岱)
48.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清代王昱)
49.有一种画,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细视之,则气韵生动,寻味无穷,是为非法之法。(清代王昱)
50.画之妙处,不在华滋,而在雅健,不在精细,而在清逸。(清代王昱)
51.品格之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清代张庚)
52.造物真我师也。(清代布颜图)
53.多拜名山作法师。(清代布颜图)
54.每作画一幅必得有取胜之道,或以笔胜,或以墨胜,或以色胜,或以景胜。得一己可见长,兼备尤为神手。(清代蒋和)
55.盖学画之道,始于法度,使动合规矩,以就模范。中则补救,使不流偏僻,以几大雅。终于温养,使神恬气静,以几入古。(清代沈宗骞)
56.画须要远近都好看。有近看好而远不好者,有笔墨而无局势也;有远观好而近不好者,有局势而无笔墨也。(清代沈宗骞)
57.作画之道,大类弈棋……火到工深之候……纵横驰骋,无不如意。(清代沈宗骞)
58.规矩尽在变化生,一旦机神凑会,发现于笔酣墨饱之余,非其时弗得也,过其时弗再也,一时之所会,即千古之奇迹也。(清代沈宗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隔日,黑黑去找胖精吃饭,却只看见云床上的大坑,不由得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伤心欲绝,便下凡寻找胖精...... 终在一村子外的大山里找到了胖精的身影,胖精一见到
  • 而云南省2021年2716.3亿度的水力发电量单独拿出来同样也是仅次于加拿大和巴西排在全球第三位,超过了美国。四川是中国第一水电大省,水力资源之丰富在全球也非常
  • 黄冠梨有三个特点最让当时砀山水果产业的决策者心动,第一残渣少,第二酸甜适口,第三成熟时间早,比酥梨早了一个月。  第二次产业升级  第一次砀山水果产业红利,是有
  • #今天又在吃面包和荡糕# @轩麻私家烘焙 草莓奶酥+百香果乳酪 黑麦面包体抹茶奶酥+少量红豆 抹茶面包体 小一点不要太大(抹茶半糖不要纯苦)我算一个黑麦爱好者[
  • 却不知如何宽慰,要是能回到从前,会说:人活着,哪顿饭吃的不是药,是治饥饿的药,只是有的贵,有的便宜,全当吃的是饭。看完《醉玲珑》己近九点,出门去透透气,碰到楼下
  • 「分享」不是佛牌昂贵 只是你心中 并未存有位置 . 吃顿美食几百;美发护肤数百 买件名牌衣服上千块 购入苹果6000 都觉得不贵 且是短期消费。❣️
  • 后来我才发现真正好吃的东北菜只能在原产地的,因为大城市没有新鲜打捞的江鱼,没有菜园子里现摘的完全没有打药的蔬菜,没有树林子里现采的蘑菇,没有四处溜达无所事事的肥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湖区上海路317号M2电影制片剧场2#打卡# #周末去哪儿# #剧本杀# #南昌#肖战,你是可以照亮流浪灵魂归途的北极星肖战,你是我漫漫人
  • 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将模特们看作视觉印象,这些视觉印象一旦被注视所转化,便成为社会而非个人的更大主题的代表。迷迭香木调.一款非常雄性木调的香薰.特别像在一个昏
  • “笔墨纸砚”被认为是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书房不可或缺的四件东西,在没有电子设备和信息化的古代,精妙绝伦的思想和创造,就因这四件工具,得以在文人的书桌上浮现。镇纸
  •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处境并不是那么悲观,仔细考虑现实,带上乐观与自信,怀揣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梦想,走出自己的无悔的人生!  前面还说过,小朋友追梦的
  • 有朋友说,我天天就默默的关注着琪琪的博文,从中也能找到题材短线的机会,那恭喜你,说明你能在市场中游刃有余,但是如果你对行情把握不好,对热点追踪不准,更不懂得如何
  • 讚嘆我的採購人生[困]一早起來拿到了我的第一個公司戶頭、忙訂單、忙下單下午忙商品清算盤點傍晚和partner們三方對帳、出貨相關細節晚上繼續忙庫存表制定格式化一
  • ★G55二广高速太长段:去往太原方向,长治西至屯留东K955+920至K955+964处,路面病害处治施工,占用大车道和应急车道,请过往车辆注意避让。★G55二
  • 【6】2022下半年•《小王子》•134已完结。以前翻过很多次,这次才第一次完整的看完整本书,只是,还是和以前一样,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大概是童心确实离我太远了
  • 同时与真实生物的签约,长期来看也是利好,有利于公司提高打响品牌力度,提高盈利能力。改出新活力2020年8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
  • 一次,他拿着匣子去给爱新觉罗家的人看,看完相机和他的“表演”都说从前宫中也有老式相机,不过差不多都比它年代晚,还没有它这么“先进”呢。我告诉一个别人都不会说的真
  • ”追光少年进入暑假以来,每天晚上,在我们小区篮球场上,一群少年”摸黑”拼抢——打篮球,他们或用手电筒,或蹭着电动车的灯光,抑或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漆黑中,你争我夺打
  • 妻子将他们的故事与对丈夫的思念画成了漫画这份常常会“擦身而过”的浪漫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视频去春运“夫妻档”连环画里寻找相距 1300 公里的爱情十六民生无小事天
  • 但被医生戏耍了的这几天,斗志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这个样子的你,又有什么难题能挡住呢。明明自己很明白,应该当个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