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佛教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播而来。奇怪的是,公元五世纪,佛教却逆向传播,从敦煌传到西边的吐鲁番,在史学界一直是个谜。2004年,在一座女性古墓里,谜团意外被揭开。

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附近,有一座阿斯塔纳墓葬群,它是古代吐鲁番地区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

2004年6月,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女性古墓,在女尸的胸前盖有一块方形的刺绣,令人惊讶的是,虽历经千年,这块刺绣竟然保持着最初的样子,大红的绸子鲜艳无比。

这件刺绣长38厘米,宽26厘米,通体为红色,是一件丝织品,绣工用蓝、绿、黄、褐四色丝线绣着各种图案。

刺绣最上方是五座倒立的山峰,正中间是一只长着两个头的鸟,这种鸟被叫作“共命鸟”。在共命鸟的两边,各有一条身姿矫健的龙。共命鸟的下方有两只鸟,左边的鸟昂首鸣叫,右边的鸟低头觅食。

刺绣剩余的部分则布满了卷草纹,让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所有的图案、纹饰均是手工绣上去的,可以看出绣工高超的刺绣工艺。

这件刺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中间那只共命鸟,这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一种神鸟,有着深刻的寓意。

传说在雪山里有一只长着两个头的共命鸟,这种鸟共用一个身体,两个头都有各自的思维,一个头叫迦喽茶,另一个头叫忧波迦喽茶。有一天当忧波迦喽茶睡着时,一朵花落在迦喽茶面前,它直接张口将花吞下。

忧波迦喽茶醒后发现肚子很饱,一问才知道原来迦喽茶背着它吃了好东西,于是心生怨恨。后来忧波迦喽茶发现了一朵有毒的花,它趁迦喽茶睡着时把毒花吞进肚子,结果同归于尽。

共命鸟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体与整体是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后来它成为彼此之间同生死、共命运的象征。

那么,这个绣着共命鸟的刺绣为什么会出现在吐鲁番的千年古墓里呢,这个千年女尸又是谁?专家对整座墓室展开研究,没想到意外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这是一座公元五世纪左右的墓葬,根据墓室出土的文字记载得知墓主人名叫令狐阿婢,结合史料分析,令狐阿婢很有可能出自当时的名门望族——令狐家族。

西汉末年,令狐家族的先祖由中原迁入敦煌,经过几代的繁衍,令狐氏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令狐家族的成员世代都有人在敦煌及附近地区为官。

如令狐丰、令狐亚都是史书上有据可查的人物。然而奇怪的是,自公元421年后的20年中,史书上没有任何令狐家族在敦煌地区为官的记录。

在此期间,令狐家族很有可能得罪了当时控制敦煌的北凉政权的统治者,以至于整个家族不再受到重用。

官场失意的令狐氏族人开始信奉佛教,靠抄写佛教经书来谋求生存。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令狐家族的部分族人西迁至吐鲁番,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敦煌和吐鲁番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佛教昌盛之地。根据史书记载,佛教基本上是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播。

但是在公元五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佛教却逆向传播,从东边的敦煌传到西边的吐鲁番,这个现象在史学界曾引起不小的争议,而令狐家族的西迁却让这个反常的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从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依然可以看到令狐氏族人抄写佛经的记载。

公元4世纪初至5世纪的一百多年间,敦煌地区经历了多次的政权更迭,令狐家族在此期间浮浮沉沉,共同进退,这种现象与共命鸟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十分相似。

所以令狐阿婢以共命鸟刺绣覆盖其身,也许正是继承令狐家族成员长久以来荣辱与共的传统。

除了共命鸟,娟绣上还有两条龙,有人认为,令狐阿婢也许是想借此纪念来自中原的先祖,以表达自己的根在中原地区,因为龙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图腾。

千年时光悠悠而过,令狐阿婢早已化为白骨,她胸前的共命鸟刺绣却依旧鲜艳如新,这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封闭的墓室保持着常年的干燥,才让这件丝织品保存了一千多年而不腐。

《司马迁之忍》——重读《报任安书》

杨牧之

……

司马迁遭到了人世间最大的耻辱。“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沦落到人世间最人最被人瞧不起的地步。司马迁说,对受过宫刑的人,人们是不把他们算作自己的同列的。这种看法“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他是个历史学家,他有幸了解历史的兴衰治乱,但他对于历史是太熟悉了——这又是多么不幸!他知道,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载,孔子感到羞耻,一怒而逃离卫国。他知道,商鞅靠着宦官景监的帮助,见到了秦孝公。大臣赵良因为商鞅是宦官引荐的便感到寒心;他知道,汉文帝乘车,宦官赵炎陪乘,袁盎跪着车前对汉文帝说:“我听说与天子一起乘车的人必定是天下的英雄,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您也不应该和受过宫刑的人一起乘车啊!”汉文帝笑着让赵谈下车,赵谈哭着走开了。司马迁知道的太多了,我们可以想见,他历数这些掌故的时候,内心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真是一字一句,含泪带血。

严酷的社会现实擦亮了他的眼睛,使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残忍本质看得更清楚。他十分含蓄而有十分深刻地指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明主不深晓”。“明主”而“不晓”,又“明”在何处?司马迁不能再忍受了,他借着对屈原的同情,呼喊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愤之音。他在他的《悲士不遇赋》中,愤恨地指出,在“美恶难分”压迫下,在人情浇灌的世态中,一个正直的人,等待他的只是“理不可据,智不可恃”的命运。像司马迁这样忠心正直的官吏,尚且要落得如此下场,还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他“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了。

是什么支持着司马迁在如此残酷的打击下,挺得住,忍耻辱,活下去,并且百折不饶的奋斗呢?是他的理想,他的事业。《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详尽地叙述了他著述《史记》的动机和目的。言语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发愤著书的顽强精神,以至于今天我们在读《报任安书》时感染他的痛苦,心仍然会激烈的颤抖。

司马迁受了腐刑之后,精神异常苦痛,徘徊于生与死的剧烈斗争之中,但他终于决定活下去。这段文字,司马迁写的波澜起伏,跌宕沉郁。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种种不幸。他说,“太上不辱先,其次不如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讪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剃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司马迁一年排比了十余种耻辱,可以说都是人生的极大不性,但这一切耻辱,比起腐型来又算得了什么?司马迁说,“最下腐刑极矣”!六个字,隐藏着多少悲愤,多少沉痛!一个最,一个极把耻辱写到顶了。而司马迁自己偏偏就蒙受了腐型这奇耻大辱。这是第一层,它已经让人感到司马迁是不能忍受下去了。接着,司马迁又进一步写道,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怕死的,但即使贪生怕死的人,如果“激于义理”,避免受辱,还是会挺身就义、慷慨牺牲的。然而他自己呢?他受了那么大的耻辱,怎么还能自甘陷身牢狱之中而不去死了呢?这是第二层。第三层,司马迁写到“藏获婢妾,犹能引决”,这意思就是说,就连最底层的奴仆婢妾也能知耻而死,他司马迁怎么连奴仆婢妾也不如?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加深,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处于司马迁当时的境地,那是非死不足以洗净耻辱的。文章写到这里,终于逼出了一句话:“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于是,司马迁说出了一段震撼千古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他要为完成一个事业,为实现一个理想活下去。他不能像蝼蚁那样轻松,他要死得重于泰山。这个理想,这个事业,就是著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坚信,他的著述一定可以“补敞起废”,“沾溉后人”,这个事业,终将为社会所理解、所承认。那时“”则仆偿前辱之债,虽万被戮,岂有诲哉”!

司马迁已经把自己的事业超越于生死之外,看得比生命还重,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的崇高精神啊。

“文穷而后工”,司马迁的受刑,在他个人当然是一个巨大的不幸,但是他的文章却因此而更加雄伟雅健,逸气纵横了。司马迁可谓“穷”到了家,但唯独这样一“穷”,才使他更加接触了社会实际。逐渐的认识了封建帝王的残酷和加给人民的痛苦,才使他的人生观由继承父业发展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前人评论《报任安书》,认为它“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忧思,则有直与《离骚》对垒”。这个评论主要讲的是《报任安书》所体现的风骨。鲁迅也讲过。《史记》是无韵之《离骚》。把司马迁与屈原相比。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想见司马迁的为人。

2000多年来,司马迁以其顽强的精神、杰出的才华、辉煌的成就,沾溉着后人。他为史学家开创了jizhuan纪传稊史书的先河。它对后世的文学家,无论韩愈、柳宗元,无论李白、王维,无论欧阳修、归有光,都给予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一面旗帜。但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传世不朽的文化遗产,而且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百折不饶,忠于自己理想、事业的榜样。

我想,我们今天读《报任安书》仍然感到震撼,是因为司马迁以自己痛苦经历,让我们记住,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人的一生应该怎样面对逆境与苦难。

#野史##野史趣闻# 【惊悚!慈禧下葬后,她的陵墓发生过哪些诡异事件?】#v光新星##新星v计划#
慈禧是中国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生前坏事做尽,死后他的陵墓也数次被盗,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慈禧陵墓曾经发生过的一些诡异事件!

慈禧是死于1908年,就在1984年的1月5日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对慈禧的墓穴进行了一次保护性的清理,在清理之前,人们都以为慈禧已死将近77年之久,那么一定是一堆烂骨头了,可是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慈禧的遗体还是完整的,下身还穿着裤子,肉皮贴在骨头上,是一具干尸。这在我们看来,死后77年之久不腐烂,的确是一个奇闻了,那么对于尸体不腐烂至今还是一个迷。这是一个比较诡异的事情,还有一个也算不上诡异,但是对死者来说总是感觉大不敬的事情。

都知道,一个人死后,都是入土为安,可是慈禧并不是这样的,慈禧被三次放入棺材,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在77年的时间里,尸体被三次放入同一个棺材之中,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我们来细看这三次放入的时间吧!

慈禧死于1908年十月十二日,第二天早晨被放入棺中,这是第一次入棺;

1928年7月,孙殿英盗了慈禧的陵墓,将慈禧的尸体抛出棺中,是溥仪带人放入棺中的。这是第二次被放入棺中;

1984年一月5日,国家文物局与清东陵文物管理一起组成了一个清理保护慈禧棺材的小组,将慈禧的尸体抬出来,喷完药水后,又将尸体放入棺中,这是第三次入棺。

不管她生前是活的多么精彩,死后经历的这些也许就是对她生前的惩罚吧!也许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会遭遇这些事情。说实在也挺奇怪的,77年的尸体不腐,也是让人有些疑惑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喝过哪些性价比超高的茶# 回顾2021年,春节刚过时,大鱼大肉之后喝上一杯黑茶消食解腻,安化黑茶/普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1,白沙溪天尖茯砖 天尖是采用安化
  • #人世间大结局# 昆和娟手挽着胳膊,漫步林间 约定下辈子还在一起[萌虎贴贴] 昆:“求你个事呗!这下辈子咱们还在一起。” 娟:“想的美!” 昆:“想想就美…”
  • #孤独的一人滑雪日# Fig.1 早上人少的可怜 Fig.2 一个大姨说我的屁股垫是全场最可爱,非要给我拍照 Fig.3 藏马山铲雪机就是我 Fig.4-6 穿
  • 终于摆脱发际线粉啦!!|||没错,我去做了发际线调整,哈哈,内卷了! 此分享仅供想做发际线调整,又不想植发的姑娘们参考!! 我做的是纹发际线,是在艾薇美学做的!
  • #时空中的胡话人[超话]# 绘旅人,良心游,听说项目组困难多,一起心疼海螺肉,护护护,护到糊,活动画个大崩卡,大本钟下送快递,上面策划摆,下面xiao子寄,别人
  • 中央八台 能不能顺应时代一点 播播上海情、觉醒年代好吗,什么小娘惹幸福二重奏,你不如播以前的狗血泰剧我还是骂的泰国编剧太烂。 小娘惹翻拍既然知道是糟粕封建文化和
  • 澳大利亚艺术理事会推出公开招训-“联网离散“ 远程网络驻地计划:申请截止日期是2021年7月15日午夜12点。 澳大利亚艺术理事会和三个艺术中心,包括4A (悉
  • 无论男女,如果天天只说我爱你却做不到这些,千万别信。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他从来不把我爱你随便说出来,他会通过一系列做法,让你感觉到,如果你
  • 李磊瑜伽从尼泊尔订制的又一批高能量颂钵已经在路上了 春节前我们又订购了一批能量极高的钵, 已经在路上了。 这一批钵, 共计82只, 有56只 请第三代颂钵大
  • 不知不觉小孙子已经要满月了,不盼孙子长大,也不盼自己变老,但是时间老人的脚步却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唯有时间最为公平,给每个人都是一年365天,每天24
  • 2022年1月11日,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有一名男子在吴宗宪的大女儿吴姗儒的社交平台留言“我要杀了你”。为了安全起见,吴姗儒果断选择报警,警方已对该男子实施逮捕
  • 【宽城人社:社会保障系民生 踔厉奋发拓新程】#宽城幸福里 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宽城区人社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主线,情系全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 “I'm sure she's really great. But, Derek, I love you... in a really, really big
  • 叮当陪了大雄80年, 在大雄临死前, 他对叮当说: “我走之后你就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吧!” 叮当同意了! 大雄死后… 叮当用时光机回到了80年前, 对小时候的大雄
  • #博君一肖[超话]# 用动物精神的方式去形容BJYX ps:说在前面的话,如果你觉得我说的都是废话可以划过去,谢谢 我只是觉得这个主题好玩[doge] ️
  • “空间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所以无论是行星绕着太阳转,还是物体下落,都是因为空间发生了弯曲。” “只有当热量发生转移时
  • Renounce
 Not all types of renunciation are negative. Brave is he who can make
  • #藏不住的歌单# 《夜曲》由周杰伦演唱,2005年11月1日发行,收录于《11月的萧邦》,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林迈可编曲。 歌曲为Rap风格,对于周杰
  • 之前喂的流浪狗小白最近找不到了 也不知道他去哪了 之前晚饭吃完都会回去喂它 我一喊小白他就从广告牌后面跑出来 好像知道自己叫小白一样 看见我一直跳 我总感觉他是
  • Jackie Evancho - Someday at Christmas (24-44.1) 2016 01 Someday at Christmas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