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亲自看见日月净明德佛入涅槃,悲感懊恼,恋慕于佛:这一位菩萨也哭起来了,也就是舍不得佛入涅槃;好像阿难似的,只知道哭了,这个菩萨也哭起来了。

[给力]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艹+积],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亲自看见日月净明德佛入涅槃,悲感懊恼,恋慕于佛:这一位菩萨也哭起来了,也就是舍不得佛入涅槃;好像阿难似的,只知道哭了,这个菩萨也哭起来了。他就想:“我怎么不请佛住世呢?我若请佛住世,或者佛就不入涅槃了!”就这么懊恼,认为自己不会做事。懊是懊悔,恼是烦恼。他恋慕于佛,舍不得佛入涅槃。恋,就是舍不得。

即以海此岸栴檀为 [艹+积],供养佛身,而以烧之: [艹+积],就是积聚到一起。佛入涅槃之后,用这种最贵重的海此岸栴檀;这种栴檀香六铢的价值,就值整个娑婆世界,这种香是最贵重的。把这种栴檀积聚到一起,用这种香来供养佛身,然后以这种香来作为好像柴似的,拿它来焚烧佛的身。

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将日月净明德佛的身焚化之后,收取佛的舍利,分开盛在八万四千个宝瓶之内,有的一个瓶里有很多粒舍利。以起八万四千塔:又造八万四千座宝塔,供养宝瓶中的舍利。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那时候阿育王也在这世界上,造了八万四千个舍利塔。高三世界:这个塔有三个世界那么高。

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在每一座宝塔前边,有两枝旗杆,非常的庄严;表,是外表。又垂挂上很多幡、很多宝盖,又悬挂起很多用金子或者银子所造的宝铃。

讲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公案。在苏州灵岩山,印光老法师圆寂,荼毗的时候──圆寂之后,用火焚化,这叫“荼毗”,就是用檀香木,用火把它焚烧了。可是印光老法师他可不是用牛头栴檀香,他就是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所用的檀香木来烧的。当时灵岩山,由山下到山上,大约有三里这么远的地方,遍山遍地,统统都是人,不知道有多少!荼毗印光老法师的身体,荼毗完了之后,捡了很多舍利;甚至于把灰用筛子筛得什么也没有,所有的舍利都捡出来了。

在这个时候,他有一个皈依弟子来了,听说老法师有舍利,他就在筛过的骨灰中找舍利,也找不着舍利,于是在那儿痛哭。哭了两天,结果就在这灰里头,又有了一粒最大的舍利,于是他就请到家里去供养。所以佛法就是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谁有诚心、谁有真心,谁就会得到感应;你没有诚心、没有真心,你就得不到感应。他这个皈依弟子,对老法师是特别相信,也特别尊敬,时时他都想见老法师;但是在老法师入涅槃时,他刚好离开,所以他就哭得很厉害,以后他就得到老法师的舍利。

这一位印光老法师,他的学问非常好。在普陀山的佛顶山,他住了十八年。这十八年他做什么呢?就是看《藏经》,看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他看《藏经》的时候,非常地恭敬,必恭必敬的,坐到那个地方端然正坐,那么看这《藏经》。如果要去大小便,一定把身上所穿的衣服、鞋子、袜子也都更换;从厕所回来,再换回原有的衣服。因为他这样的恭敬,所以就开悟了。开悟了以后,他就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后来,在苏州灵岩山建造念佛的道场,这道场天天念佛。在这儿吃得最好,所有的丛林,也没有这个地方吃得好。因为吃得最好,所以所有的和尚都跑这儿来了;跑这儿来,一方面为着念佛,说是愿意来念佛,第二也就是愿意来“念吃”。那么“念吃”和“念佛”,吃得好,念佛也会念得好,不打妄想了;若吃得不好,他就会打妄想。所以修行也要吃得好一点。

这位老法师在南京讲经,有一个笑话。他学问是非常好,但是讲经没有人听。在南京那个地方,大约也很少人明白佛法,他在那儿讲经,就一个人在这儿听经;他认为还有一个人听经,都是不错了,他讲经还有人听哪!他讲完经之后,就问这个人:“你听我讲经听得不错,是吗?”这个人说:“我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印老又问:“那你为什么又来听呢?”这个人说:“我在这儿等着收凳子呢!等你讲完了经,我负责把凳子收好了它!”这老法师一听,哦!心里本来以为还有一个知己、一个知音的人。喔,这回连一个听经的都没有!以后发愿再也不到南京去讲经去。知音,好像我现在给你们讲经,你们都来听,这都是我的知音,我都很欢喜你们的。你们欢喜来听经,我就欢喜你们;不欢喜来听经,那我也就不欢喜。

又有一次,老法师在上海居士林讲经。当时就有一个女学生在晚间作一个梦,梦见有人告诉她说:“你快到上海居士林去听《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在那个地方讲《弥陀经》呢!”这个女学生根本也不知道什么叫“大势至菩萨”,也不知道什么叫“弥陀经”,根本就不懂。她作这个梦,那么就打听居士林,就去了。到那地方,先要求见老法师。见了老法师,她说:“我本来不信佛的,因为我作梦,梦见说有大势至菩萨在居士林这儿讲《弥陀经》。第二天,看见报纸上说是印光老法师在那儿讲《弥陀经》,所以就来了。”

印光老法师就告诉她:“你不要乱讲!不要对人讲这种话!”这个学生因为老法师这么吩咐,不叫她讲,她也就不敢讲了;以后就皈依老法师,没有过三年,老法师就圆寂了。圆寂之后,这位学生才把这个梦告诉大家。这时,大家才知道印光老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来的。在当时没有人知道,等过去了,人们才知道。人就是这样子,对着面就不认识,等走了:“哦!这个就是谁啊!”他就知道了;知道,也晚了!

———摘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2022~59
王阳明的坎坷人生路成就了他的心学,心学在成熟的过程中也成就了其不朽的事功。

做圣人难,难在成为圣人的过程,难在在理学的天空中撑起一把心学的伞,这把伞经受住了狂风暴雨,成为天地间一座永久的智慧灯塔。

王阳明一生经历了三次证道:
第一次是“龙场证道”——心即理。
第二次是“南昌证道”——致良知。
第三次是“天泉证道”——四句教。

不谙官场,被贬龙场,身处绝境,向外格物,无济于事,向内反求,“心即理”生。

从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怀疑中,捕获了“心即理”的心学法则。不断丰富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成就“万物一体”的一统观念。

江西、广西剿匪成功,多从心理分析获益,对于良心未泯的匪患,攻心为上,辅之以离间、麻痹、威吓、劝降、诚心,多有招抚。对于良心已坏的匪患坚决出兵剿灭,绝不手软。通过剿匪的成功总结出了“致良知”的哲理。

“致良知”,向外是用良知做事,向内是光复良知。

王阳明说,人“必有事焉”,就是指“”很斗私心、光复良知。”

由心学磐石——“心即理”衍生出“知行合一”,“心即理”就是让人心理合一、言行合一。通过剿匪“事上磨”“事上练”,形成了“致良知”在知与行上“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心学和佛家的区别就在一个“行”字。缺少行动就成了“枯禅”。
知行合一的精华就是“好好色”和“恶恶臭”的浑然一体、严丝合缝。

“四句教”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致良知”的再论证,更细致,更有层次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圣人首先是俗人,人处在俗世当中,不免要做许多违心的俗事,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只要不使那颗良知之心蒙尘,倒是无大碍。

肺病、痢疾、足疾等病痛不能阻止王阳明脱俗入圣的步伐。名利二字自平定宁王之乱后已经成了身外之物,因此,被夺战功、授撤新建伯,虚职南京府等等不公,都没有在家乡一心弘扬心学重要。至于四十年后追授新建爵更是虚无无意义了。

一颗强大的内心在圣人的身上练成了。

心中装着老百姓,良知有了落脚处,行事常常游刃有余,此乃驾着良知往宽处行。

有人说,王阳明心学更多的适用伦理学的范畴,在自然科学领域似乎并不适用。殊不知,理学家是先探究,后用心;心学家是先用心,后探究。同样适用。

王阳明弥留之际,总结一生的学问和智慧,就是这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先生曾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修行,最难的是修心;做人,最难的是律己。

人生在世,内心光明无余,做事坦坦荡荡,不贪过分赞誉,不说他人过失,不怕别人非议,便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一、不贪无故之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一个人不骄傲自满,才能受人尊敬;不自以为是,才能长保平安。

若是过度贪恋美名,过分贪求赞誉,只会让自己骑虎难下,陷入绝境。

相传,秦朝时有个人叫李金,是个江湖郎中,只会一些皮毛之术。

因凑巧医好过几个病人,因此被人吹捧成“活神仙”。

传得神乎其神,对此称号,他很是受用,总是得意洋洋的向他人炫耀。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了皇宫之中。

秦始皇听后,令人召他入宫,命他十日内炼制丹药。

结果可想而知,十日后一无所获,他被打入大牢,最后郁郁而终。

老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有殃祸。”

万事万物都在平衡之中,当功名大于能力,地位超过德行,赞誉胜过本事时,就会招致不必要的祸端,甚至连原有的也会一并失去。

所以说,时刻认清自己,安守本位,做恰当的事,说适宜的话,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本领。

二、不说无心之过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里讲:“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风不会整天吹,雨不会一直下,人也不会总是出错。

对于他人的无心之失,保持沉默,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为人处事的修养。

梅兰芳和齐白石,是众所周知的好友知己。

一天,梅兰芳来拜访齐白石,齐白石正在作画,便传话让他稍等片刻。

结果一直到了深夜,还不曾前来,梅兰芳便回家了。

次日,众多好友相聚,大家纷纷调侃齐白石总是作画太专注,冷落了大家,而独梅兰芳笑笑不说话。

后来,齐白石想起了昨天之事,很是愧疚,连忙道歉。

梅兰芳毫不在意的说:“无妨,这不是你有心为之的。”

齐白石深受感动,于是两人关系更加密切起来了。

古人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事事总难两全,人人都有思虑不周的时候,若总看他人之过,计较

他人言行,宣扬他人过错,只会让彼此走向陌路。

与人交往,重在诚心相待,不在细枝末节。

多包容,少计较,多理解,少多言,才是成年人最舒服的相处状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打卡第1593天,夜晚重读《无端欢喜》这一段:”我是天生就怀抱雨水和雷霆的人,就算阳光盛大,我能够产生的不过是对自己留在地面上影子的怀疑。我不够自信,只不过有时
  • 才20岁出头的年纪,不但是普宁一中的校花,还是有名的“沙雕美女”。整天入住五星酒店的她,到底是不是网友口中的有钱富二代?本期,榜榜给大家介绍一位“沙雕女神”郑燕
  • 【转】五粮液从来不骂茅台,茅台也不说五粮液,双方成为世界名酒。 在2016年在宝马百年庆典,奔驰发来“贺电”写道: 感谢100年来的竟争,没有你那30年,其实感
  • 所谓全真者,纯真不假之意也。人谁无真心?一转便非了。人谁无真意?一杂便亡了。人话无真情?一偏便差了。初心为真,变幻即为假心;始意为真,计较即为假意。至情为真,乖
  • 肖战正能量 我喜欢肖战 一起向阳而生 青年演员、歌手肖战担任杭州亚运会公益圆梦大使,“战”在“益”起与爱相伴,携梦同行,助梦成真 肖战顾魏,期待与你相见,静
  • 12月,想读小说,想多运动,想把照片整理完。 12月,想去喝早茶,想煮热红酒,想开心过节日,看动画,想为辞旧迎新染头发做美甲,想做一场读书会,想给好朋友寄新年礼
  • 汕头|老姿娘炒糕粿 汕头的老字号小吃遍地开花 吃完老妈宫粽球 又来吃糕粿 开业至今40年的老姿娘 从移动小摊到如今的小店面 是汕头一代人的回忆 不同于糯米
  • #淮安爆料# 网爆:淮安弘辉首馥小区是台湾人在淮打造的高档小区,县区配备了健身房会所等配套设施,开发商的宣传手册上有说明会所为全体业主所有,如今房子卖光,原会所
  • 这样放一起听很带感,果然高音通透纯净的人声都很适合这种编曲(其实我也分不清编曲是不是同样的,但听爱的头七就马上联想到了流路)。听前者我(我是机器人)去到一个暗黄
  • 9月17日上午,学院路街道困服所向“追梦小哥志愿服务队”求助,地大一社区半失能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下楼,4位服务队的小哥根据需求按时赶往老人家中,将老人及其残疾的女
  • #柯丸[超话]# [可爱]#柯丸海花岛第一初恋# 《kw-迷雾-从讨厌开始喜欢》-10,11 同人作品勿上升真人! 又名:《跟我讨厌的人在一个综艺怎么办!》
  • 訓練錯過晚餐,在學校“深夜食堂”買了壽司夜宵,看到 問低卡零食,想起圖2*3的秋葵片(因為寶貝有吃)。 把“人間小苦瓜”改成“人間老苦瓜”,讓哥哥笑不活了o
  • #六盘水发布# 【盘州一公司产品覆盖西南,辐射全国】近来年,贵州盘兴能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秉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理念,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促进转
  •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没有人写文前会去做什么调研,但为什么单纯的撞梗和看过之后受到影响的借鉴痕迹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为什么大家就算写同一个题材也会写得不一样,很
  • 河南疑似出现火流星!一块稀有陨石拍价2.98亿元 11月29日凌晨2时6分,河南多地的夜空被划过天际的物体照亮,专家分析,这极有可能是火流星。 由于火流星的
  • 可可爱爱的朋友圈文案 ▪️闷声活出可爱的样子。 ▪️多年前你一句保重,我至今没瘦。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上了生活这条贼船 就要做一名快乐的海盗。
  •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警世通言·卷四》 大意:不能够因为人们一时都对他称赞,便断定他为君子;也不能够因为人们一
  • 分享一波超可爱的颜文字 ∙̆.̯∙̆   •́.•̀   •̆•̥•̑   •∘̬•   •̆₃•̑   ⚈₃⚈   • ·̫ •  ˙Ⱉ˙ฅ   ᙏ̤̫͚  
  • 出5号线,第一眼就看到了maxmara 然鹅,我什么时候能不管价钱想买就买这家大衣呢[泪] 今天我们面试组的大家都好优秀...对外经贸央财外交院首经贸,哪个单拎
  • #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5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