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霍俊明嘱我写一批高科技新工业,贴其中两首)

触碰三维空间打开眼中新世界

杨克

当我的眼睛被奇数偶数帧图像牵引
物理的枷锁被心理打开
灵魂开始沉浸式穿越

我和另一个我在虚拟现实交互
模拟多感知外界的身体
给三维建模,一切都多了自然视角

之前旁观的屏幕中的景象
此刻是我身临其境的新世界
感受山川河流的奔涌
我穿越星辰大海


心生飞鸟的翅膀

脚踩月球,体验失重的乐趣
钻进地下洞穴的迷宫
潜入深海探寻蛟龙的秘密
在侏罗纪高大茂盛的桫椤林
与恐龙和不知名的猛兽缠斗

翻越层峦叠嶂
就像翻开一页页书
和智能美少女在昆仑之巅看日出
突然外星人入侵
我匆忙扛起离子炮和电磁炮
拼命轰击

其实这不过是另一种版本的唐吉坷德
他和风车决斗
我在墙壁圈定的特定空间里
与空气交战

从早到晚炙热忙碌
城市的霓虹牵绊我的脚步
VR成就了另外一个我
拿起,放下
当现实和梦幻可以来回切换
我手指不仅仅是触摸生活的原型

2022.07.22

最高的建筑

杨克

一柄剑,直插天穹
如此璀璨的一束光,撕裂黑暗

天空和大地的巨臂
拉伸聚形八面体菱形建筑
顶部斜切式折叠三角薄片双晶
几何形的瓣面
状若硕大的星空钻石,泛着白光
酷炫在宇宙核心

大都市最硬的腰杆,挺直
权力、威严、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高速电梯的时空隧道
登临观光平台镜面迷宫
深南大道幻变成车水人流的深渊

避雷针像两只伸出的快手
迅疾抓住转瞬即逝的闪电
投资的机会像光滑的泥鳅溜过
却逃不出资本巨鳄的大嘴

钻石脆性大,一不小心碎裂
金融风暴暗潮汹涌
上古三桑无枝,其木长百仞
有大椿者,以八百年为春,八百年为秋
而今四十年弹指一挥,广种福田
高楼疯长若植物林立
胜似千里江山图

不远处的莲花山,定海神针
云端俯瞰,世人皆仙
连云去天不盈尺,见舵使风又满帆
回望闪动的云际观光
繁华也天籁,世俗也天真
喧嚣也天然,玻璃与钢铁的蝴蝶
煽动金融科技高地的风向标

2022.07.13

记者手记: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

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下午3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三夏”生产形势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题:记者手记: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介绍今年“三夏”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与往常不同的是,发布台中间坐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的种粮农民,和一名常下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坐在他们两旁共同参加发布会的是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今年的夏粮增产来之不易。从发布会上的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对辛勤耕耘的致敬,对科技护航麦田的肯定。

粮食要丰收,终究要靠农民辛勤耕种,要靠科技人员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才能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发布会上,种粮大户、科技人员的故事让人动容。

来自河北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说起了种这季小麦“过山车”一样的心情:800多亩粮田,去年正要播种的时候遭遇严重秋汛,眼看小麦播不下去。就在他忧心忡忡打算放弃时,区农技员专门找到他并给出了一系列关键指导。11月中旬,终于完成了播种。

“我这小麦‘立冬’才播种,当时预测是寒冬,麦苗出来会不会冻死?”地种下了,他依然担心。关键时候,农技人员再次给出技术方案,从春到夏一路护航,让他越来越放心。如今夏粮归仓,每亩产量约1180斤,优质麦价格好,每亩500多元的净收入让赵孟辉很开心。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赵广才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搞了40多年小麦研究,去年冬前的小麦苗情复杂是没见过的,最后有惊无险、丰收到手,关键是科学抗灾应对晚播、让农民知道怎么种;科学田管精准指导、让农民知道怎么促。”

从去冬到今春,许多像赵广才这样的科技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奔忙在田间地头,对种麦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因为这季夏粮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太特殊了:3.3亿多亩冬小麦,其中1.1亿亩晚播半个月以上。冬前出苗长势弱,有940万亩的“一根针”,还有148万亩没有出苗的“土里捂”。往年“霜降”前冬小麦已基本播完,去年“立冬”了还在种,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抓住封冻前的最后窗口期,能播一亩是一亩。

广大科技人员、农民群众、主管部门不放弃,紧抓抗涝保播、促弱转壮、防病治虫、“一喷三防”。农业农村部用大数据绘制了晚播麦、“一根针”“土里捂”的苗情分布图,挂图作业、督战督办。开春后各方力量共同打出促弱转壮组合拳。由于“立夏”后天气条件好,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落得实,夏粮终于迎来了沉甸甸的丰收。

“我在河北指导时,对有些‘土里捂’的麦田,有的农民当时想毁种,我们扒开土壤发现种子已经萌动了,建议农民耐心等待,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最后每亩也打了八九百斤。”赵广才说。

据不少地方反映,今年即使冬前“土里捂”的小麦,后来亩产量也有八九百斤。通过扎扎实实努力,大家发现,过去农业教科书上写的“冬前麦子土里捂,来年产量五百五”,其实也可以再探究。

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科技人员也有新的收获。

据赵广才介绍,他们的课题组在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中国农科院试验田,开展了播期试验。去年“霜降”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典型的晚播弱苗,经过实收测产,每亩地产量822.5斤;“立冬”期间和“小雪”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土里捂”,今年3月份才出苗,最后产量分别为每亩784.4斤和775.7斤。这正印证了一句农谚,“三分在种七分靠管,只要管好照样增产”。

生产中的新问题,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探索、不懈创新。这种科学精神,正是广袤田野欣欣向荣的希望。

在这个丰收的夏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让人们致敬辛勤,弘扬科学,凝聚力量。夏粮首战告捷,全年粮食生产大头还在秋粮,任务依然很艰巨。但是,有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辛勤劳动,有各地各部门勠力同心共担重任,有保夏粮夺丰收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和经验,相信我们有能力再迎一个丰收年。

转载:新华网客户端

#央媒看阜阳# 【五十载·三代人·一件事——“种粮能手”徐淙祥科技增粮记】
新华社合肥7月9日电(记者水金辰、赵金正、金剑)卫星图上,皖北大地约一个月间经历了三次“换装”:从小麦成熟期的红棕色,变成机收后田间麦茬的土黄色,如今新种下的玉米苗和大豆苗渐渐长大,大地披上绿色。

皖北,地处黄淮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仓。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取得了“历史性丰收”,小麦亩产最高超过800公斤。

“现在小麦800公斤不倒伏,以前800斤就倒了,更别说刚干农业那会儿了。”年近七旬的徐淙祥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小麦亩产大都不足300公斤,一遇灾年,收成更不理想。

在那时,放大镜是徐淙祥田间观察最得力的“宝贝”。揣上一把放大镜,带上一个记录本,天还蒙蒙亮,他就出发去田里了。

那时候,没有虫情测报这些设备,探寻作物生长的细微变化,只能靠放大镜。“叶片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点,都可能成为日后减产的病灶。”徐淙祥说。

玉米抽穗期、大豆开花期,必须时刻关注作物的消长动态和叶面稀疏程度。他经常带着干粮一大早就下田,直到月上枝头,一连一周都是如此。

在徐淙祥的家里,每年都会更新一个覆盖每一天的记录本。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作物的生长状态等等,他都会一一记录。“特别在小麦拔节期,我会每天关注黄淮地区的卫星云图,只有掌握天气信息,才能掌握种植主动权。”

徐淙祥说,正是靠着日积月累,他总结出了小麦绿色高效栽培60句谚语,并推广给周边农户。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30亩耕地中有300亩用作试验,900余亩用作示范推广。儿子徐健跟随他开展优良品种大田示范。

2019年,大学毕业的孙子徐旭东望着爷爷和大病初愈后的父亲在田间讨论作物种植方法时的背影,暗下决心,“他们的研究不能后继无人”。

50载,三代人忙着一件事——增粮。

放大镜已不是徐旭东田间研究的必备品,而用于试验的纸袋数量在不断“增长”。合作社的桌子上,摆放着今年以来从试验田里收集的上千份不同品种的小麦样本,并且每一个纸袋上都做了特殊的标记。

“今年在300亩试验田种植了约50个新品种,开展了包括小麦专用新型肥料减施增效等7个试验。”徐旭东说,试验需要测算小麦茎、穗、叶的干物质转化数据,这些纸袋有的需要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长达2天,试验任务多了,纸袋用量也就大了。

良种配良法,是老徐探索增粮的经验。近10年来,徐淙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品种4个、小麦品种2个。

他说,以前科技水平落后,选育一个品种需要10年左右,现如今,祖孙三代主要是配合科研院所选育新品种,在田间试验良法栽培并推广示范。良种配良法,才能优质产量高。

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张丙银把徐淙祥家当成了他的“作物医院”。一旦在田间发现苗情有问题,他都会请徐淙祥“把脉开方”。“他会种地,而且愿意分享增产丰收的方法,我信任他。”张丙银说。

春争日,夏争时。皖北田间,玉米长得已经没过小腿,农民们还在补种未完全出苗的大豆。

在徐淙祥的示范园区,孢子捕捉仪、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虫情自动监测系统等应用在田间管理一线。徐旭东通过手机应用就能掌握田间土壤墒情、虫情、降雨量等。

“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让更多农户利用科技增粮,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徐淙祥说。

来源:新华社
图一:6月28日,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图二:6月28日,徐淙祥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查看苗情。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图三:6月28日,徐淙祥(右一)和儿子徐健(左一)、孙子徐旭东(中)在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查看新品种作物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图四:6月28日,徐旭东在实验室对农作物样品进行称重和记录。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周末连续上班,身心疲惫,今早给方同学准备的早餐是牛骨汤肥牛面,配了白菜,胡萝卜,大葱,鸡蛋。[坏笑][坏笑][阴险][阴险][色][色]北京雾霾第一天带上口罩出
  • 不抱怨过去,不迷茫未来,也不执着现在,开心快乐每一天。美好的一天从知足常乐开始#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生活,在坎坷中前行;在忙碌中收获,在悲喜中经历;在
  • #郑郑好的生活# zyc#郑业成0826生日快乐# . .(我知道你也在向我靠近,星河万顷都是我的见面礼)#郑郑好的生活# #郑业
  • 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教师 刁国强 王洪涛老师的画从局部和放大的角度思考画面的表现突出局部就是突出关注点,放大使得关注点进一步的夸张,所以他的画面象诗歌一样升华了
  • 刚上小学时,我依然是没有小伙伴,但慢慢认字了,文字就是我的伙伴。时代发生大变化,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一个朋友,给我写信写了十几年。
  • [小红花]89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54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会员年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明日战记#全程无尿点,动作节奏稳准狠,视觉享受很棒,古校长yyds!作为科幻电影,特效方面就很优秀,里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超话]#【限本ch 指路不吞必hui hui字一般及以下 只hui较好及以上 带v指路hui】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 平时可以互相安利一下壮士太太和店铺上新,at也是随意的~扩列留下联系方式我都会加,但是工作党聊天时间有限希望多多担待[抱一抱]配一下部分人口图深夜emo一下吧,
  • 鼻子的理想形态, 首先是从正面看 : 1.鼻子是否弯曲,鼻梁、鼻背线应该从正面两眉. 间的内侧开始到鼻尖表现点有一定宽度的两条线,这样看起来最自然。  正常
  • 看了简介,觉得这本书蛮鬼扯的,反对地理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却又抛出一个什么制度决定论,那制度又由谁决定呢?这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只是投票决定领导的问题相比有了一个
  • ’依佛言教,我前往顶礼那位佛陀,合掌禀佛:‘我知道仅仅随念六字大明咒这一名称就可清净一切罪业,菩萨难得听闻,为此我赴往许多世界,也没有得到。[玫瑰]2022.7
  • 喜欢纠结发生过的事的人确实很下头 慢慢的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任何一切成熟的话跟我永远不贴切我现在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双重人格 一会是理想化主义者
  • #时代少年团[超话]##新歌来了##倾听哭泣的声音##时代少年团乌托邦音乐季#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校园时代的真实故事,我本身是一个与生俱来先天性缺陷的人,在求学
  • 3、老乡,你再要个三胎,你家的日子更难过了,家里没有万贯家财要继承,为什么一定要生个男孩才满意,看看你的收入和支出,日子过的有多艰难。 7、别的不知道,只
  • 不知不觉你都18岁了,还记得曾经我见到你是在跨年晚会的舞台上看见你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你,然后我就开始去看你原来所有的视频听你所写的歌,我知道你过去有一些不好事,
  • 【可与国际品牌媲美】✌黛莱美洁面乳¥98香奈儿洁面乳¥4202015年思埠与瑞士米百乐合作:推出了与香奈儿相同的配方、原料、原料等级、原料供应商一样,温和不刺激
  • 6:亥猪属猪人今天偏财运旺盛,容易有许多意外收获,尤其对生意、业务者特别有利,开心之余不要忘了和家人一起分享哦。11:未羊属羊人今天运势弱,不适合外出,容易发生
  • 特别值得来看一趟的新楼盘,欢迎咨询13544762143(微信同号)佛山占地6800亩美的开发商打造——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城(4A级旅游景点)项目位于佛山高明美的
  • 9.避免饮酒,尤其在夜间。5.确保你的卧室夜间的温度很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