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悟得此文真谛,不花一文钱,自有“真师”授你最上一乘修道法门!

一、性者,性命之性。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命是修真之根本。性之谓神乃元神,命之为气乃元炁。元神者,魂魄之精英,内日月之精华,乃后天中先天精一道性物质“坎中阳、离中阴”全息精一之物,经始于有作,出有入无,从阴动阳随之中凝炼培育而成。元神成就之基础贵在于修德,贵在于志信,贵在于行持,贵在于明理,贵在于知法。这些基本要求,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缺一则难达性功成就之境。

无德,则不足以感格天地,欲扭乾转坤,盗天窃地者,必为鬼神所不容。无德即“无福消受上乘法果”;

无志者,不足以动仙师之慈颜;志小愿薄者,不配问鼎仙道上乘之学;志不远大,愿不宏深广远者,必无仙接引传功受法。无仙师接引,入门第一步这个“○”的天机则无法问津。参禅打坐,枯坐顽强,即使长期居于“太极弦”上,无师则“无自身虚实两重物质之质变”,长期恍恍惚惚,昏昏沉沉,顽空而已。

行者,行持、修行、实践之义,行要持恒,永不退转。修真之学乃实践之道,并非纸上谈兵,合在心身修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不要依赖于师父加持,自己之行持才是关键,己身条件不具备,加持不仅无益,反而恩中生害。条件具备,仙师自来,心性修持、德性修持,火候一到,仙师不请也会降度此修真之佳材,何须求取哉。行,要正、要恒,功夫不负有心人,功行深处自然真。实践出真知,行持达真诠。修真者应苦行励志,不畏艰辛,时间就像海绵中之水,不挤则不出。勿以无闲为借口,而不持恒。只要德志信备,片刻行持亦是妙境。信者,诚信不疑,人无信不足以立志,法无信不足显功,行无信不足以持恒。无信者则无诚,自起疑窦,是非心顿生,体内阴魔顿时蜂起,疑心愈重,甚者自断前程。

二、明理者,知晓阴阳之理,通晓道之本源,一炁含三之义,不仅掌握基本概念,更需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事即解,事来即应,应用自如。

真正的明理,是在定中自明,然而此明之达境,仍需始于“有作”。明理,并非主张杂学多门,应抓住最基本之根源理义穷究深研,一理通则百法必为之自解矣。知法者,知法理,识法性,明法用,得法精也。法以万计,明理则无法,法无定法,理通法随。迈进无为之大门,则一切有为法皆成过眼流云。无为中仙师所赐之慧法,全为道之精华,何法可比乎?未进此门,则应借假修真,假中有真,选定佳法,身体力行。中、下品之人,皆需“借假修真”,以达无为之门。

三、慧修乃最上一乘修道之法,即是传统的“天元丹法”,此法统千家之理,汇万家之法。

道本为灵、为○、为空。由空而生万法;由灵而生千家;由○而统驭千门万法。法本无法,法法为法,不法为法。○生万法,灵驭万法。得空即得法,破○即生法,通灵即有法。最上一乘法者,傍空而生,傍○而出,傍灵而修是也!取近而弃远,弃粗而取精,舍繁而就简,是为慧修之法。慧修之法,超乎众法之上,可兼容天下众法,得而修持者,直入○中,破万法之迷,得万法之精,法无定法,最合自然本源之捷法。

慧修性命者,以元神为道器,以空间恩师为导师,以自己性命为物质,以自然为火候,以“返还”为变化,以“性命圆融合道”为目的。德志行信兼备者,积行累功盛者,必然超度大道彼岸。

四、元神者,人人皆可有,并非不可求之物。常道中人,生不识魂为何物,道听途说,迷茫一生,至死方悟始觉迟。

修真者抓住“空间三元物质之理”而修炼,体内五行攒簇,信号中的三家(元性、魂、魄)一聚,元神即成。德志感格仙师,内外培育一成,即为无上修道之器。“国有贤臣安社稷,身有元神丹自香”也。

元神本是玄中物,穿弦、入玄、破○,毫不费功夫。在显隐两界,自由驰骋,无障无碍,是身心之主人,道之骄子。重德而大志者,则为仙师之宠徒,必然倾囊相授,精心造就此天地至灵之物,使其能肩荷起度人、救人、积大功德之重任,不辱师命,造福于显隐两大世界。

五、自然为火候者,道法自然,道者,万物之母,人者,道之子,知子者莫过于母。遵母之训,则子易成,逆母之教,则易夭。

母意谁知、谁识乎?非己之识神所能全识,空间仙师知,元神成后而后识。大道之火候,非世间师傅可精确掌握,亦非自己人为可求知。一切世间法,修真缓慢而艰难,费时长而取效寡。何故也?火候难掌握为其重要因素之一,人之机关算尽,也只是在显态世界之中,隐态高维空间之变化趋势,岂可人为准确推算乎?!人之内外环境变化何时可与空间外环境变化刚好契合、共振、同步?岂能推算?依有为法修道者,自古至今,多少人错时乱日,阴差阳错,遗憾终身,抱道而亡,岂不悲乎!

六、慧修性命之火候,法贵自然。火候变化之时,特别是修内药阶段,识神不可为心宰。

理通后只需一个“顺”字,即火候。真火候仙师知、元神知,妄用识神,自取其辱。以返还为变化者,慧修性命之法,是以恩师、元神为主宰,识神为配合,在自然界的大天地、大乾坤中和自己身内小天地乾坤中,以及身内、身外两重环境中多层次地反复升降变化。此变化乃形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形质。三元返归,三源再造,乃层层复返先天,由老而壮,由壮而少,由少而婴,由婴而先天,由先天而育真,由胎真而婴真,由婴真而少真,由少真而全真,故称之为以返还为变化。#修行必读# https://t.cn/z8AH4Mn

运势有时候就是健康,也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一个精气神充足的人,必定由里面发亮光,气场强大、光彩照人。当一个人精气神充足的时候,原本塌缺贫贱的骨骼肌肤,都会变改成莹润饱满财福慧寿相,让人觉得特别美好明亮,特别吸引人;反之,越来越丑,让人看了不舒服。

一个人不健康,色身就黯淡无光,代表运气不太好,开始走下坡路。垂死的人、病人,往往说他见鬼、见灵异,这是因为他精气神太弱,身光黯淡,鬼道不惧。

43《法华经》第12讲之1

法华经讲记·序品第一(第三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而被法服。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见离欲,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寂然宴黙。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

増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或见菩萨,肴饍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直千万,

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

欢喜无厌,求无上道。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我见诸王,往诣佛所:在这里是以贵例贱——高贵的国王都必须要受持戒律,何况贫贱之人?何况平民百姓?而被法服:不仅僧服叫「法服」,是比喻修行人能够受持戒律,以戒为师,这是问戒。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里与修「忍辱」相对照。「而作比丘」是指落发出家。为什么与「忍辱」相对照呢?出家要有不可思议的忍辱精神。有些人即使想出家,他对着镜子看来看去:哎呀!头发怎么样都舍不得丢!一丢,留下个肉头,那像什么东西呀!你不相信你试试瞧,你来剃一天头,当一天和尚怎么样?看看你是什么滋味。当然这个是对真心出家了生死、度众生而言,这就不简单呐!你能对出家生起恭敬心,就有福报。即使今生不能出家,也为来世出家结下了缘分。

独处闲静,乐诵经典:闲静,不要打妄想,不要生烦恼,这也是修忍辱。佛在《遗教经》上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有些人叫他吃点苦,他愿意;要他持戒,也行;但修忍辱啊,可不容易!特别是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张脸皮比纸还薄,伤及一点点个人的自尊心和利益,他会耿耿于怀,跟你没完没了,这种心态不能成就道行。「独处闲静」呐,世间法里叫「独善其身」。「乐诵经典」这个「诵」字可不是读,也不是背诵。「乐」和「诵」已经能做到圆融、圆满,道交感应。我当人就是「经」,当人就是「典」,这个「经典」就是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时时事事处处都知道自己即是万法,万法即是自己。始终保持这种心态,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爆发,得到大自在。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这段经文是与六度中的「精进」相对照。精进到什么程度啊?入于深山,思惟佛道:不可单纯理解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苦行。深山,观照为「涅槃山」。就是把宇宙人生的道理,已经彻法源底,到于深处。「思惟」即是禅定,他的心已经与宇宙本体定为一体,所以这个「山」叫「涅槃山」。佛法里也以「山」来表我们的「法身」。什么「须弥相佛、须弥光佛」……提到「山」,提到「海」,提到「水」,我们都要会相归性。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里与六度中的「禅定」对照。「禅定」有无量:有人天的凡夫禅,有出世间的圣人禅,也有成佛之无上禅。但是修禅,不管是人禅、天禅、圣禅,有共同的基础,就是要离开男女之欲。你能把这男女生活这一关突破了,当下就是出尘罗汉,很重要。你能离欲,便可「常处空闲」。常,你时时事事处处感到清净自在。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一般的是指「世间禅」。《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不乏「权实并重」,以此来显现出无上大法之妙。那么这五种神通呢?连鬼神都有。在佛法里,「神通」说为叫「圣末边事」。末边,于佛法而言,是个皮毛而已。可我们许多人执著于此。如果不明理见道,非常容易走火入魔。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果加一个漏尽通,你解脱了。加漏尽通就是六神通,证到阿罗汉。那么我劝修行人,不要练神通。为什么呢?你如果想成佛想成菩萨,要听经闻法;想修神通的话来讲,你不用修,死了以后自然现前。你现在修的话是不是浪费时间啊?做鬼你不要急呐!死了以后自然是。没有必要!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这仍然是在讲禅定。这里的「禅定」是指「出世间禅」,也可以叫「世间出世间禅」。修得好一点,能得二十八层天的福报;更好一点,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讲他是「世间出世间禅」呢?他有个「安禅合掌」,「安禅」表心已安。「合掌」是表「福慧双修」。他不像世间禅、外道禅那样,还要执著于非要在空闲地方、执著于在形相上怎么样。这个「以」是以佛法来修禅定。赞诸法王,一般是以佛之正法来行持。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隔离碎碎念# (快递打电话说,你们那进不去,你快递咋办啊?)我:你给志愿者?他:我不能过去。我:先放你那?他:不行快递太多容易丢[微风],,,我:那退了?他说
  • 今天是码农节;码字记录生活,码代码改变生活。这两天北大围绕新工科开展了一系列的论坛与活动,各个工科分论坛探讨了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我蜻蜓点水的游走了几个论
  • 新婚夜准新娘不肯洞?男子哭诉自己被骗,女方:新娘子有精神病结婚一定是要建立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两个人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着不错的感情基础,婚姻才能幸福且长
  • 励志笃学,一战成硕!! [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 关于成硕,你了解多少呢,在这里有太多的惊喜,在这里你会遇到更多的人,帮助你成长,帮助你顺利
  • 无论是看小说动漫还是各种影视作品,我都最喜欢那些带着无比沉重的责任或使命依然负重前行的人,比如《三体》中的章北海,电影《悬崖之上》中的周乙,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
  • #所有人欠玄珠一个道歉# 所有人都在问玄珠,你恨玄珍吗?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轻轻问过一句,其实你也是爱玄珍的,对吗? 纠缠了玄家十九年的迷雾最终云散,很多事冥冥之
  • 尊敬的参展商、媒体、童书从业者、读者及儿童文学爱好者们: 鉴于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严峻,为保障广大展商与观众的健康安全,为各方创造良好的参展及交流环境,原
  • 【研究: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能与血型有关】一项针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能与血型有关,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
  • 【渭南城区乘坐公交需“亮码”】10月28日,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乘车环境,市公交公司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每日对所有的公交进行
  • #天津月老[超话]# 543号嘉宾推荐 几几年:1993 出生地:山东 所在地:天津 星座:双鱼 工作:航空公司私企 身高:170 学历:本科 收入:8K 条
  • 【德州着力推动“四个融入”,建设山东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桥头堡】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
  • 又是️天,想洗被子了,哎还是等天晴了再洗吧,我喜欢阳光的味道,感觉需要一杯甜甜的奶茶而不是苦苦的咖啡☕,年纪越大越不爱吃苦的东东[污][允悲],耶,明明就是你爱
  •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忙,是多数人的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第五卷 2014-09-02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第五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
  • #索香[超话]##索香# 关于1031话最后两页逐分镜逐字逐句的分析 我真的是反复看了好多遍之后 不得不佩服尾田在简短的两页中,几个对话框,把海贼王的双翼
  • 预计下周发售的「#声优Grand Prix#」 2021年12月号 封面&封底公开!虹团12人整整齐齐 Gamers特典是【虹团12人 相卡】哦[打call]
  • 相信爱看喜剧电影的人,在观影路上是很难绕开周星驰这个人和他导演或主演的电影的。毕竟只要谈起一些经典的喜剧电影,那么周星驰所主演或者主导的电影总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
  • 【高书生:文化数字化当中有哪些难题待破解?】 10月27、28日,2021中国文化计算大会在北京云南两地连线同步举办。中宣部文改办一级巡视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 新鲜穿刺 耳蜗钉/conch 徒手穿刺 基础钢钉 穿耳的顾客消肿后更换短钉哦 减少摩擦和增生风险 店里上新植入级钛合金饰品 欢迎选购 #潍坊纹身##潍
  • 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进步。从什么时候起,内卷一词人尽皆知。有时候想想,疯狂内卷的那些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对。曾经“条条大路通罗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