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亩小龙虾,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截至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68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1261万亩,占比75%,超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四成;2020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达到2000万亩……

小龙虾,是国人餐桌上的至爱,也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在历时5年跟踪研究后,上述数字让农业专家高兴不起来。受短期经济效益驱动,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稻田养虾规模,扩大沟坑占比,影响水稻生产,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1
“稻田养虾”成了“虾田种稻”

稻渔共生在我国历史悠久。《史记》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古越人”就过着“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2005年,浙江青田稻渔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第一个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猛。2015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联合辽宁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长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关专家,对我国典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调研。

研究发现,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稻渔共生模式不但可清除杂草、控制虫害、培肥土壤、改善水质,还可促进水稻生长。而近年发展迅猛的“稻田养虾”多为非共生模式,对粮食安全、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以下负面效应:

一是挤占基本农田,减少越冬作物种植面积。原本排灌条件好、土壤肥力高和可水旱轮作的稻田被改为稻虾综合种养田,长江中游稻虾主产区1000余万亩养虾稻田中,一半以上来源于可水旱轮作的基本农田。

2018年5月29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收虾季节的水位明显高于正常水位

二是影响水稻生产,部分水稻“种而不收”。重虾轻稻在我国稻田养虾模式中极为普遍,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为提高小龙虾产量和方便捕捞,还有部分生产者在稻田内挖养殖沟,并留出进出水路,甚至使水稻的实际种植面积压缩四成以上。

三是长期水淹破坏土壤,威胁“藏粮于地”战略安全。实践证明,水旱轮作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途径,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稻田养虾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全年土壤淹水达320天以上。稻田养虾年限越长,越不利于土壤健康。

“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土壤质量的牺牲!长期处于淹水状态,对土壤健康危害非常大,将严重威胁藏粮于地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面源污染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宏斌说。

四是加剧水资源紧张,威胁水环境安全。专家估算,每亩养虾稻田的年耗水量比水旱轮作农田多600吨至700吨,在一些灌区,因稻田养虾大规模无序发展所引发的用水矛盾甚至纠纷已经显现。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大,养殖过程中频繁排水、补水,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

2
按停小龙虾养殖“快进键”

部分地方稻田养虾无序发展,由“稻田养虾”变成“虾田种稻”,不仅有违稻渔综合种养“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也给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自2012年至2018年,南方5省小龙虾主产区养殖总面积增加了284%,扩张仍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长江大学教授朱建强表示,稻田养虾发展迅猛的同时,市场却陷入不稳定状态。受收获时间集中、冷储加工跟不上,以及自然灾害、消费市场等影响,小龙虾收购价在每公斤12元至70元之间大幅波动,农户要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

2018年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调研表明,只有1/3的养虾户能赚钱,最近两三年小龙虾“地板价”现象日益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3月中下旬虾苗市价仅每公斤12元,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一半。

2020年5月,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等单位组成专家组,经过调研后形成《关于当前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认为2020年小龙虾成虾价格总体上显著低于2019年。报告同时警示,应避免“重虾轻稻”,要稻虾兼顾,不可一味追求小龙虾产量,在水稻生长期经常灌深水,从而造成稻田人为涝害,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3
查清家底合理规划

粮食安全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已于2019年下发《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应尽快查清我国稻田养殖发展状况,制定稻田综合种养规划,对稻渔共生和非共生模式分类施策。

一是要查清家底,科学评估。通过遥感、无人机航拍结合实地调查,尽快查清综合种养稻田的分布区域及其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重叠情况,明确经营主体、经营年限、模式类型、沟坑占比、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情况,科学评估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是要分类施策,稳粮增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支持、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选择水生动物品种,严格落实沟坑占比不超过10%的规定,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严禁新增非共生稻渔面积。

三是要加强规划,科学引导。刘宏斌建议,应抓紧制定稻田综合种养国家规划,以“稻渔互惠,稳粮增收”为指导,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前提,科学划分适宜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逐步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和政策保障机制。

四是要科技支撑,专项引领。稻渔综合种养涉及土肥、栽培、植保、水产、育种、生态、环境、经济等学科领域,目前跨学科协同研究不足问题凸显,建议将稻渔绿色种养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链条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新型职业农民”王兵权: 我的梦想是让家乡土地生金

文稿/张 选

“2020年,我流转了裴家窑村、吴施窑村、高向台村、张大窑村四个村1800亩土地,科学种田、规模种田走上了快车道。”提起自己选择当“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新荣区破鲁堡乡裴家窑村农民王兵权向笔者直言,是家乡透着芬芳的泥土,给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如今“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令王兵权倍感自豪,幸福感油然而生。

“农村不缺土地缺的是思维。所以我把自己定位为新型职业农民。”王兵权说,农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而他的梦想就是在田野上规模种植,实现效益最大化,让农业高效,土地生金。王兵权种地爱琢磨,总想着如何才能提高种植效益。2016年11月,他注册成立了“祥和人家”家庭农场,开始规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经过近4年的努力和辛勤付出,农场规模由小到大,目前共流转租赁土地1800亩。2019年,王兵权凭着一身科学种田的硬本领,获得高级职业农民技能证书。

王兵权说,去年我的种植收入一下增加到50多万元。过去基本靠人力,现在农技、基础设施的改变,减轻了种田人的劳动强度,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让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地多了,负担不是太重,收入还增加了!”王兵权难掩喜悦之情。

这不仅是因为每年的收入多了,让王兵权底气更足的是,自己从过去的体力型农民,走向技术型、知识型“新农人”,懂得种植技术、也懂得经营管理,逐渐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在规模种植中,王兵权不断学科技、用科技,精耕细种,亩收益不断提高。裴家窑村土地盐碱度高,亩产上不去。王兵权邀请土肥专家科学制定施肥方案,进行水肥一体化配套,同时采用全地膜覆盖,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粮食产量。“根据土壤肥力,结合产量预期,开展配方施肥。这样庄稼既不会‘营养过剩’,也不会‘吃不饱’,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产量自然会高。”谈起科学种田的奥秘,王兵权有说不完的话。

王兵权在作物品种选择上不保守,他积极请教专家,在网上购买新品种,大胆试验推广。去年种植的500亩高粱和800亩青贮玉米全部采用新品种,实现了增产增收。王兵权还先后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大、小型拖拉机,配套了旋耕机、播种机等农机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场收益。


八月的田野,绿油油的,一个个谷穗挤挤簇簇,争先恐后,迎着阳光,向着蓝天,努力地生长。一望无际的田野,庄稼长势喜人,处处散发着青青的谷草香,绿意盎然,充满希望。王兵权明白,种植融入了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想,不仅省心省力,还能赚更多钱。他坚定地说,“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种田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让幸福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之上。”

【2000万亩小龙虾,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

截至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68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1261万亩,占比75%,超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四成;2020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达到2000万亩……

小龙虾,是国人餐桌上的至爱,也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在历时5年跟踪研究后,上述数字让农业专家高兴不起来。受短期经济效益驱动,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稻田养虾规模,扩大沟坑占比,影响水稻生产,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1.“稻田养虾”成了“虾田种稻”

稻渔共生在我国历史悠久。《史记》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古越人”就过着“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2005年,浙江青田稻渔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第一个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猛。2015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联合辽宁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长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关专家,对我国典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调研。

研究发现,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稻渔共生模式不但可清除杂草、控制虫害、培肥土壤、改善水质,还可促进水稻生长。而近年发展迅猛的“稻田养虾”多为非共生模式,对粮食安全、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以下负面效应:

一是挤占基本农田,减少越冬作物种植面积。原本排灌条件好、土壤肥力高和可水旱轮作的稻田被改为稻虾综合种养田,长江中游稻虾主产区1000余万亩养虾稻田中,一半以上来源于可水旱轮作的基本农田。

2018年5月29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收虾季节的水位明显高于正常水位

二是影响水稻生产,部分水稻“种而不收”。重虾轻稻在我国稻田养虾模式中极为普遍,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为提高小龙虾产量和方便捕捞,还有部分生产者在稻田内挖养殖沟,并留出进出水路,甚至使水稻的实际种植面积压缩四成以上。

三是长期水淹破坏土壤,威胁“藏粮于地”战略安全。实践证明,水旱轮作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途径,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稻田养虾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全年土壤淹水达320天以上。稻田养虾年限越长,越不利于土壤健康。

“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土壤质量的牺牲!长期处于淹水状态,对土壤健康危害非常大,将严重威胁藏粮于地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面源污染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宏斌说。

四是加剧水资源紧张,威胁水环境安全。专家估算,每亩养虾稻田的年耗水量比水旱轮作农田多600吨至700吨,在一些灌区,因稻田养虾大规模无序发展所引发的用水矛盾甚至纠纷已经显现。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大,养殖过程中频繁排水、补水,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

2.按停小龙虾养殖“快进键”

部分地方稻田养虾无序发展,由“稻田养虾”变成“虾田种稻”,不仅有违稻渔综合种养“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也给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自2012年至2018年,南方5省小龙虾主产区养殖总面积增加了284%,扩张仍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长江大学教授朱建强表示,稻田养虾发展迅猛的同时,市场却陷入不稳定状态。受收获时间集中、冷储加工跟不上,以及自然灾害、消费市场等影响,小龙虾收购价在每公斤12元至70元之间大幅波动,农户要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

2018年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调研表明,只有1/3的养虾户能赚钱,最近两三年小龙虾“地板价”现象日益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3月中下旬虾苗市价仅每公斤12元,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一半。

2020年5月,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等单位组成专家组,经过调研后形成《关于当前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认为2020年小龙虾成虾价格总体上显著低于2019年。报告同时警示,应避免“重虾轻稻”,要稻虾兼顾,不可一味追求小龙虾产量,在水稻生长期经常灌深水,从而造成稻田人为涝害,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3.查清家底合理规划

粮食安全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已于2019年下发《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应尽快查清我国稻田养殖发展状况,制定稻田综合种养规划,对稻渔共生和非共生模式分类施策。

一是要查清家底,科学评估。通过遥感、无人机航拍结合实地调查,尽快查清综合种养稻田的分布区域及其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重叠情况,明确经营主体、经营年限、模式类型、沟坑占比、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情况,科学评估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是要分类施策,稳粮增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支持、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选择水生动物品种,严格落实沟坑占比不超过10%的规定,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严禁新增非共生稻渔面积。

三是要加强规划,科学引导。刘宏斌建议,应抓紧制定稻田综合种养国家规划,以“稻渔互惠,稳粮增收”为指导,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前提,科学划分适宜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逐步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和政策保障机制。

四是要科技支撑,专项引领。稻渔综合种养涉及土肥、栽培、植保、水产、育种、生态、环境、经济等学科领域,目前跨学科协同研究不足问题凸显,建议将稻渔绿色种养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链条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链接: https://t.cn/A6UMHnj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后来才明白“男人至死是少年”说的是罗永浩那样中年却不油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且“不计后果”而不是男人给自己好色找借口,gai溜子嘴里到老都爱十八岁姑娘。一
  •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开始尝试白酒,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往往都是多愁善感的,白酒的五味协调也正好对上了人们心中那五味杂陈的情怀。在中国,每当逢年过节时
  • 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
  • 全程都在笑个不停,问就是我嘴太碎了,我就说我就算爬山爬没了,嘴巴也还活着…好吧,快乐出游记就此结束,下次再见!然后大家身上都没有糖,钟哥就直接登顶去跟阿姨买了糖
  • 可以挥霍的年龄干了可以挥霍的事情,如今年岁已大,十点后上床内心就极度不安,自我谴责,又或者怕死怕的要命,担心的是年幼的孩童以及垂垂暮年的父母。却再回想那些被自己
  • 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
  • 有关项目具体介绍、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要求、时间安排等详戳链接【#iPhone 14 Pro被吐槽后盖不耐划#数据传输后卡死】9月19日消息,上周,iPhone
  • 几百年后,城市兴替不定,房产可能只是一堆破砖头,而翡翠仍是传世珍宝,越来越贵,越来越少。秋风吹落叶 天边云泛白地里农人忙 又是好时节每到一年一度秋收的季
  • 只是单纯的觉得别人都比我活得有价值…于是,在家长会间隙,悄悄写下很多想做出的改变……以及一些感触……井底之蛙,在家里憋的太久了…情绪都在男人,孩子身上没有一点自
  • 禅宗公案“老婆心”的由来   “老婆心”是禅宗著名公案,是指禅师不厌其烦教化弟子的一片心意。它来源于黄檗希运和大愚守芝禅师接引临济义玄禅师的故事。   临济
  • 但我又一定间歇会有想要社交的冲动,这时候就需要和朋友约时间、约地点,这一系列的动作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消耗。讲真,最近一直给自己设框框,看着周围这些那些的事物,总
  • #井胧[超话]# JL#井胧新歌点点# 在2022年结束前的第99天里,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距离上次见面已经27天了,不知不觉过得真挺快的(感觉昨天还在现场听你唱
  •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
  • 平潭·北港村因为《爸爸去哪儿5》在平潭取景热度带动了石头厝“会唱歌的石头”的火热各地游客来平潭游玩都纷纷来打卡,让北港文创村逐渐变成平潭旅游行业的一个独具特色的
  • ”“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哪怕重来多次,我都会毫无例外的重蹈覆辙,陷入对你的贝叶斯定理。”“希望你可以成为我的周期函数,定义域是无限,只是希望你能一直出现在我的生命
  • 信息改变世界,我们等着你![鼓掌][鼓掌] #天骐咨询# 【安静的力量】我们选择的角度而不是去了什么地方最终决定了我们身在何处。
  • 老地主出门要账,不安分的长工溜进了婶子的间,偷吃了他儿子的“饭”……随即,一阵声儿吓破了二人的胆,长工瞬间就颓了,出溜到了炕下……没有人回来,只是一头瘦小的驴子
  • 越来越多的客户对顾念慕名而来,顾念虽然已经升职为主办律师,也有了自己的律师团队,但还是无法承接那么多的案子,顾念也非常友好地把案子介绍给律所的其他律师。顾念最
  • 不好意思姐妹们,因为一些私事要暂时停更十几天,之后稳定更新[作揖] 第一次写同人文,具体会有多少还不确定,看写的结果吧[允悲] MileApo同人文更新ing
  • #三项革命#【西安经开区】推进“烟头革命” 着力打造清洁之城6月8日,为深入贯彻“烟头革命”打造良好的区内卫生环境,经开区组织保洁员对开元路水晶宫段、凤城一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