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云是人间散客,亦是人间难得,若遇见好看的云朵,就拿出手机拍下吧~无意穿堂风偏偏引洪流即使心里构思到海枯石烂,表面也只能尴尬一笑她不是属于我的花,只是我恰好途经了
  • #一条plog告别八月#是七月的不期而遇,是八月的始料不及,是九月的如期而至,是你,乘着细软绵柔的小雨轻乎乎地来到了我的身旁,用那彰显存在感的秋风敦促我换上厚衫
  • 可澳洲却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赶快去跟印度谈合作,印度得知这个好消息时,一口就答应了,但是印度的办事效率不敢恭维,光批准一下,就需要等5年的时间。来看一些不一样
  • 《隐入尘烟》像这样虐心的电影我是不会去看的,苦难是不值得被歌颂的,虽说快乐是智慧,悲观是远见,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终都是时间的过客,在这个过程中何不尽量让自己多点
  • [成人礼]本期主播[成人礼]大盆@好大一个盆儿:夜宵糖油饼,吃完有点顶Moon@李Moonlee:立志集齐7款方便面大老王@楼下王叔:吃夜宵是努力工作的证明大刘
  • 命运给你一个较低的起点,是想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命运给你一个较低的起点,是想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 !!
  • 神仙凑单啦[憧憬]【点赞】我抽20个姐妹喝娃哈哈[打call]兰芝隔离霜 + 双面气垫 + 爱茉诗发根膨松剂(¥147)我的天呐! 第147天倒数18我昨晚睡不
  • 今天的堵车盛况:清明+周五+下雨的晚高峰,深圳“一环”的北环-滨河已经塞成一个红圈,南坪全路段塞死;“二环”的机荷从机场塞到排榜立交,40多公里全红;“大外环”
  • ⚠️【净土资粮】生信 - 总结六信(黄念祖居士) 诸位长老、出家大德、大居士:今天继续向大家请教。《阿弥陀经》以什么为宗呢?「信愿持名」是宗啊。信呢,是六信
  • 一年内如果单眼近视度数增长>50度,还可以免费更换镜片.眼镜的关键是镜片,同心圆排列的环带微柱镜,肉眼可见一圈一圈的,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更好的保护小卷毛的眼睛
  • 算了,今天不骂你了废狗,只能说,还在玩的大家,且玩且珍惜吧。为啥没想过这个可能性呢,我去……在这个大环境底下,大家懂的都懂,这几年得不到就毁掉的nc不是越来越多
  • 难道就因为我们是没有能力的老百姓吗?为什么孩子还要问律师是说真说还是假话?
  • 我啊有时候也处理不好一些事也闯过祸 遇过麻烦事 庆幸我有个善解人意的她也给足我犯错的底气 让我在自作坚强 懊恼中慢慢的去平复自己的情绪她一直说如今的生活是我给足
  • 墨卿先生以書名世,畫不多見,偶作遊戲之筆便能成章,蓋善書之故耳。翁方綱(1733-1818)題、伊秉綬(1754-1815) 墨梅圖水墨紙本 立軸款識:老梅愈老
  • //每年生日都有太多让我想感谢的事情,之前总想追求刺激和不确定,两年的旅法生活 现在一心想要的只有越来越丰富的经历和坚持着不停向前可能基于热爱所做之事,才会持之
  • #仄黎[超话]#一些文案+刀子嘿嘿[爱你]《半夜停尸房》by仄黎“我会永远留在这里的,她在这里 我就哪都不去”“嘘,不要说,她希望我能继续往下走,我却希望万事如
  • 日子当然普通又平淡的存在着但却又因为一些人和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本该平凡的小世界也闪闪发光果然 西安的秋天还是慢了一步穿着毛衣外套的我路过短裤短袖的小孩还是陷入沉思
  • 也会偏心很多辅助选手,除了门门还有阿豆星宇许诺还有哥哥犟……当初es入坑的时候最喜欢无铭和诺言,转了一圈,去年对es这个队伍没什么热情了,但我确实有点慕强,我现
  • 党组书记带领工作组、供餐车和紧急调拨的应急物资,运送至大通一中群众安置点,解决受灾群众当晚的吃饭和休息问题,并在现场安排部署救灾工作。 中国红十字(青海)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