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齐步走”:中国航天闯出自强路

2020-05-11 09:02:31 来源: 海外网 作者: 张保淑

在全球航天爱好者注目中,九天之上实现了一项新突破:北京时间5月7日,在太空中高速运行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一台“3D打印机”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也即国际首次太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熟悉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的朋友知道,此项新突破是中国“太空制造”的一大步,但只是中国载人航天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长征五号B火箭刚刚完成首飞,成功把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预定轨道,不仅验证了该火箭是名副其实中国航天“大力士之最”,而且通过试验,验证新飞船再入返回控制、防热以及回收等一系列技术,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根据计划,今年迈入“第三步”的还有中国嫦娥工程,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纲,实施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任务。此外,本月计划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第三步”即将迎来收官战。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多项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的航天旗舰工程“齐步”挺进,形成世界航天发展史上的壮观景象。

人类的太空之家

“三步走”+“齐步走”:中国航天创出自强路

对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首飞的重要意义,人们听到最多的恐怕就是“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要准确、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熟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2年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正式批准,被命名为“921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由7个分系统组成,包括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根据该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志在九天之上,但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中国航天人由此开始了艰苦跋涉的历程,到今年已经默默奋斗了28个春秋,创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成功发射,飞船返回舱之后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在此后3年间,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接连升空,验证了陆海基航天测控网,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等实验。

2003年秋,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飞上太空,让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05年10月,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天圆满成功,中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征程。2011年11月、2012年6月,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先后飞天,分别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空间交会对接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中国由此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2013年6月,神舟十号升空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2016年九、十月间,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接连发射升空,之后结成组合体进行了长达30天的载人飞行,中国由此突破了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技术。2017年实施的天舟一号任务使中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宣告完成。

长征五号B近日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方的探月传奇

与载人航天工程同步紧锣密鼓推进的还有探月工程,根据年初公布的本年度中国的航天计划,嫦娥五号任务将实施,将从月面带回1到2公斤的样本。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号将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

早在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经过数年努力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和卫星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即“嫦娥工程”并最终确定中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2007年10月、2010年10月,

中国发射嫦娥一号、二号探测器,获取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信息。

第二步为“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2012年9月、2019年1月,中国发射了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分别实现了月球正面和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承担“回”任务正是嫦娥五号。

托举嫦娥五号飞天的将是长征五号火箭,这将是该型火箭成功复飞以来的又一次出征,其表现无疑备受瞩目。此外,嫦娥五号回程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其难度对中国航天来说可谓是空前的,要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第三步“回”的任务,中国航天人必须全力以赴。

世界的北斗时空

进入5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的时间窗口日益临近,各项准备工作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可以预期,发射组网后,北斗三号功能将更加完备,为全球各地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精细的服务。回顾“北斗”建设,我们发现,其也经历了“三步走”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演变的历程。

建设自主、开放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逐渐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 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了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 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到2018年年底,完成了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到2020年上半年,计划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经过执着不懈的努力,“北斗”从中国走向亚太,再迈向全球,成为造福世界的重要时空基础设施。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在全球系统建设完成后,“北斗”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着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阔步前行。(记者 张保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5月11日 第 09 版)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模型亮相珠海航展。新华社发(图一)

五月五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新华社发(图二)

【收入预期下降,超3成刚需或放弃置业计划】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大城市复工复产,人们的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但始料未及的疫情,依然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影响,不管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个体,影响已渗透至方方面面。

  由于疫情影响的深入,收入预期的调整也在影响着置业群体的需求结构变化。上周我们推出第一期关于客户住房需求变化的研究,显示疫情后有将近65%的家庭准备买房或换房。

  但目前,全民收入进入下调阶段,不少企业为“活下去”纷纷开始裁员降薪,以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一季度招聘进度明显放缓,全国招聘量、薪资总量已连续两月回落,核心城市高收入群体以及二三线城市低收入群体大幅减收已是大概率事件,部分低收入群体或将收入停摆。

  这一数据,反映到房地产行业,将带来一场需求端的革命。

  为了更好的预判疫情影响下的潜在置业群体需求结构变化。我们做了另一项调查问卷,即关于疫情对二三线客户置业需求的影响,覆盖了29个二线城市以及150个三四线城市。从近万份有效调研问卷中,我们发现,2020年房地产市场购房需求端消费降级正在发生,购房者的购房意愿、需求结构、对价格的承受力都将发生很大改变。

  尽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但由于海外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境外输入压力以及二次爆发风险不断积聚。整体来看,本次疫情波及广、时间长、复工慢,对产业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

  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行业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据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

  疫情尤其对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经营产生巨大负面影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4%的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开支,33%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能维持4个月及以上正常开支的企业占比不足15%。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用工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1月和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

  基于居民收入预期,2020年购房消费或将持续降级,户型小型化趋势也将愈加明显,成交主力或将由110-140平方米降级至90-110平方米。相较而言,改善性需求依旧坚挺,中高档产品更易快速去化,三房成交占比有望稳步提升。反观核心城市豪宅市场去化前景难言乐观,去化速度或将进一步放缓。

  一季度招聘量锐减,三四线领跌

  由于疫情导致的复工难等客观问题,企业短期用工需求势必受到影响,叠加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周转困难等多方面因素,迫使企业加强对用工成本的控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譬如内部的降薪裁员、外部的放缓甚至暂停招工等。

  为了前瞻性地预测疫情影响下未来居民收入预期,我们从招聘网站重点抽取招聘总量和薪资总量两个指标,量化反映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从招聘总量来看,全国招聘岗位数2020年2月、3月连续下滑,本该是招聘旺季的3月,相较1月仍减少了40余万个岗位,相较2019年7月岗位数缩减幅度更是高达27%。分能级来看,一线城市招聘总量整体保持平稳,疫情发生后招聘岗位数仍稳中有升,二三线城市用工需求大幅滑坡,尤其是三四线城市,3月招聘岗位数相较2019年6月减少了34.7万个,降幅达36%。

  薪资总量在疫情发生后同样明显回落,2020年3月全国薪资总量相较1月下滑13%,相较2019年7月下滑34%,其中三线城市下滑最为显著,薪资总量相较去年7月近乎腰斩。

  中间收入群体更具“免疫”效应

  从薪酬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疫情对月薪5千以下低薪以及5万以上高薪群体收入预期影响最大。其中,月薪低于5000元的岗位招聘需求明显缩量,2020年3月岗位数较1月下降30%,较2019年10月下降35%。

  与此同时,月薪5万以上招聘需求更是显著缩量,2020年3月岗位数较2019年10月下降48%。基于平衡企业用工需求以及薪资支出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疫情阴霾下企业更可能大幅缩减5万以上高薪岗位招聘需求,有利于快速平衡薪资支出总量以及整体的薪资结构。

  反观,月薪在1-3万元中间收入岗位招聘需求相较旺盛,2020年3月岗位数止跌回升,环比上涨5%,较2019年10月仅微降2%。主要原因在于中间收入群体大都拥有高学历或者较高的工作技能,短期内很难被替代,乃是优质公司竞相争夺的对象。因此,尽管各行业都在缩减用工需求,但优质公司仍不惜投入重金用于人才梯队建设,中间收入群体更具“免疫”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城市1-3万月薪岗位数量整体跌幅有限,仅2成以上城市跌幅超30%,宁波、大连、珠海等多城基本持平,上海、开封等更是不跌反升,显示疫情下中间收入岗招聘需求相较坚挺。

  二房需求继续回落

  2017年以来,改善需求动能明显减弱,二线城市四房、三四线城市三房占比增幅皆有放缓的趋势。刚需明显退坡,两房占比持续走低。其中,一线城市刚需化,成交主力集中在80-90平方米,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主力面积段集中在100-140平方米,但占比增幅明显放缓。受限于市场购买力透支,户型小型化趋势明显,一线城市90平方米以下、二三线城市100-120平方米三房占比持续提升。

  2019年,CRIC重点监测的126个城市三房占比高达53.1%,稳居成交主力,四房比重升至18.6%紧随其后。但就增速而言,两房占比持续走低,较2017年减少10.4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迫于高房价压力,总体刚需、刚改需求旺盛。2019年,一线城市二房、三房合计占据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三房占比达41.52%,仍是市场成交主力。2017年以来,二房、三房占比皆由升转降,2018年分别增长4.3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但2019年分别下降1.89个百分点和0.61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改善需求持续释放,三房占比加速增长,但四房占比增幅回落。2019年,二线城市成交主力三房比重升至52.3%,同比上升4.18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增长0.26个百分点;四房占比持续上升,但增幅较2018年减少1.6个百分点。

  三四线城市四房占比提速增长,但三房占比增势趋缓。三四线城市改善性需求最为活跃,三房占比长期在50%以上,2019年占比再增0.74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减少3.54个百分点。四房占比持续提升,且有加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占比增加4.62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扩大2.83个百分点。

超3成刚需或放弃置业计划

  一线城市热销户型趋于小型化

  在改善需求动能减弱的推动下,100-140平方米面积段产品最为畅销。2019年,CRIC重点监测的126个城市中100-140平方米产品合计占比近五成,占据绝对成交主力。不过,100-140平方米占比增幅明显放缓,2019年占比增长2.33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减少7.28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热销户型面积趋于小型化。2019年,一线城市90平方米以下产品占比过半,其中80-90平方米产品持续热销,占比升至26.12%,较2017年净增长7.21个百分点。反观100平方米以上各面积段产品全线回落,尤其是180平方米以上产品比重大幅下降,较2017年净减少4.6个百分点,小型化成一线城市置业人群新风向。

  二线城市主力面积段100-120平方米占比逐年递增超3个百分点,但次主力面积段120-140平方米占比增幅回落。2019年,二线城市成交主力面积段集中在100-140平方米,占比达46.38%。其中,100-120平方米产品更受市场欢迎,占比逐年递升超3个百分点。120-140平方米产品成交热度下滑,2019年占比提升0.87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减少2.74个百分点。

  三四线城市主力面积段100-140平方米占比增势明显放缓。三四线城市成交主力面积段集中在100-140平方米,2018年成交占比首次过半,2019年进一步升至54.34%。不过,100-140平方米占比增幅明显放缓,2019年占比增长1.52个百分点,增幅较2018年减少8.49个百分点。

超3成刚需或放弃置业计划

  二三线100-120平米比例上升

  当前市场整体购房主力需求已由二、三房向三、四房转变,就主力产品三房而言,又以100-140平方米三房最受市场欢迎。

  2019年,一线城市90平方米以下三房成交占比大幅攀升,较2017年净增加4.3个百分点, 100-120平方米则持续下跌,较2017年净减少3.61个百分点,整体刚需小型化特征显著;二线城市主力面积段100-120平方米三房占比持续上升,且涨幅进一步扩大,较2017年净增长6.35个百分点,90平方米以下三房则较2017年回落4.22个百分点降幅最大;三四线城市100-120平方米三房比重继续增加,较2017年净增长7.38个百分点,而120平方米以上各面积段成交则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尤以120-140平方米三房下滑最为迅速,较2017年净减少5.58个百分点。

超3成刚需或放弃置业计划

  超3成底层刚需将弃购

  从置业需求结构影响的调研结果来看,2020年潜在置业客群更为偏好主力三房户型,成交占比有望从2019年53.14%提升至65.53%,净增长12.49个百分点。反观一房、二房、四房及以上户型销售前景不容乐观,成交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尤其是一房,暂以5.4个百分点跌幅居首,说明疫情后底层刚需显著退坡,调研数据显示,超3成的刚需准客户或将放弃置业计划,一房销售前景或将更加惨淡。

  二线城市三房最受市场欢迎,成交占比或将进一步提升至65.45%,较2019年净增长13.15个百分点。而以一房为代表的底层刚需显著预冷,成交跌幅最为明显,较2019年净减少6.56个百分点。

  70-110平方米小户型成交更为活跃,成交占比有望持续提升,较2019年净增长24.9个百分点。反观110平方米以上中大户型成交占比或将明显回落,较2019年净减少25.43个百分点,14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占比更是降至7.22%低位。

  三四线城市改善性需求有所退坡,三房成交占比继续回升,但四房及以上占比明显回落。三四线城市三房始终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或将继续提升,涨幅多达11.21个百分点。其次为四房,占比约19.79%,但较2019年明显回落,跌幅达5.2个百分点。

  成交主力或将由110-140平方米降级至90-110平方米。其中,90-110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有望升至40.31%,较2019年净增长17.33个百分点。110-140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或将跌落至31.99%,较2019年净减少12.38个百分点。

  70平米以下刚需弃购最为严重

  鉴于中间收入群体收入有望继续走稳,长期来看改善性需求依旧坚挺,中高档产品更易快速去化。而在疫情结束后,改善性需求或将快速释放,尤其是三房,仍是市场成交主力,成交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反观核心一二线城市高收入群体或将大幅减收,或多或少将对核心城市豪宅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去化速度或将进一步放缓。

  二三线城市低收入群体大概率将大幅减收,部分群体更将收入停摆,预计二三线城市底层刚需家庭买房贵且难,低档产品去化速度或将显著放缓,一房、两房成交占比或将持续走低。

  值得警惕的是,2020年二三线城市50万以下、70平方米以下产品弃购现象或将最为严重,调研所得超3成的准客户或将放弃置业计划,此类产品去化前景着实不容乐观。

  鉴于底层刚需家庭大都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单一化,工资性收入往往占据极高的比重,更易受疫情的负面冲击。基于未来收入预期下滑,底层刚需家庭购买力难以为继,弃购的可能性自然也将更高。https://t.cn/A6ZjBy75

【黄燕铭最新判断!沪指上半年预计可摸到3300点 全年看科技】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风格切换比较剧烈,前期主要是科技股,最近又有点走向周期股。

所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个争论,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上,市场未来的走向究竟是周期和科技的风格切换,还是科技股的强者恒强?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用一首小诗开始今天的分享。

政策有期希、股市强继续;全年看科技,周期暂接力。

白酒莫惦记,消费贴科技;股市何如意?风险偏好起!

这首诗基本上概括了我们对今年A股股市走势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一层一层地把观点进行展开。

01 政策有期希 股市强继续

最近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说一季度经济情况明明不好,为什么股市还涨?

我们看到大盘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从3000点暴跌到2714点,2714点之后并没有再跌,而是开始反转反弹。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用一个简单的DDM模型给大家推导一下,实际上疫情对A股的影响到底有多少?

一季度经济下滑但反续如果能够恢复正常,则对股市的影响,最多只有0.8个百分点。

疫情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最多不超过0.8%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假设中国GDP永续增长率是6%,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们使用大家惯用的贴现率8.74%,即以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的一个贴现率来计算,把所有的数据代进去,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情形之一,假设第1年即2020年,中国经济受疫情的影响下滑了30%,但是第2年即2021年和之后的年份,整个经济全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由此对整个A股市场的价值贴现回来,会影响多少?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计算结果,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的话,中国股票市场的价值下跌只有0.76%。

这个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吓一跳,2020年如果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率下滑30%,股市价值顶多也就下跌0.76%。

看到这个结论,我相信很多人会后悔。2月3日春节后开盘第一天在2714点位为什么要去卖股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行为。但这个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因为常人都无法摆脱这样一种错误的心理,对当前的损失给予了过高的权重,而对于长期的收益视而不见。

刚刚我们讲的假设其实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假设中国2020年全年经济下滑30%,但是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疫情最主要的影响也就在1-2季度,对下半年经济情况应该是没太大影响。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假设——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彻底崩塌,之后几个季度经济完全恢复。

我们把中国经济未来的现金流,往后挪一个季度,从2、3、4季度开始,每个季度的经济水平还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

还是用DDM模型来计算,我们看到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下滑幅度是多少?0.64%。其实这也只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实际情况我们相信还不至于这么差。

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大盘受疫情的影响,顶多也就是0.8%以内。

以上证指数3000点来计算的话,0.8个百分点的降幅,也就是24个点左右。但是春节后第一天上证指数开盘就降到了2714点,明显是超跌的。

所以我们看到春节后国内疫情给股市带来的影响,低开+反弹。

低开,疫情爆发,休市期间中概股的下跌,加剧了恐慌情绪的蔓延;反弹,政策宽松,大家对国内疫情的预期基本上是在一季度,由此价值修复。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一季度经济下滑,已经被市场投资者普遍预期。我们也看到很多经济学家说,一季度情况很不好,甚至增长率可能是负的。

没关系,只要他们把这个东西讲出来的时候,大家普遍预期到,这些预期已经在股市里面反映掉了。

关注后市,我们看到了什么?强刺激政策。在现在经济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刺激政策产生了一个普遍的期希。

最主要是货币政策,大家预期全球新一轮的货币放水即将开启,美国的降息幅度在75-100个bp左右。然后是欧日QE的加码,中国定向降准100个bp,存款准备金下调25个bp等等。

其次是财政政策,大家普遍认为中国财政赤字率或许会达到3.5%左右,专项债助力地方基建上项目等等。

最后是产业政策,“老基建复苏、新基建加力”。最近一段时间,基建很火,但基建本身里面是分了老基建和新基建。这两个方面我们其实都非常看好,老基建托底复苏,新基建推动经济转型。但是老基建占的比重会更大,因而边际增长比较小,新基建原来占比小,现在边际增量开始加快。

在时间上,我们认为股票市场首先表现的是老基建,然后表现的是新基建,两者是一个相得益彰的过程。

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加码,我们看到二季度开始,有望开启深V反转。而由于强烈的政策期希,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还是会相对走强,也就是“股市强继续”。

以上我们所讲的观点,有一个关键的假设,疫情只影响1-2季度的经济,之后的经济完全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长期现金流保持不变。

当然,这个假设能否成立,有待于在2季度和3季度的观察。最近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加上原油价格暴跌导致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荡,由此使这个问题开始变得朴朔迷离,影响预期的风险评价。

02 全年看科技 周期暂接力

那么今年整个A股市场的风格是怎样?

我们去年10月在珠海策略会上就强调了2020年,主要看科技股。

为什么看科技股?几个原因:

1、2020年处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周期。

2018年,A股市场的整个风险偏好,从高到低,逐级下行。整个市场的表现也是下行的。2019年什么情况?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处在一个极低的位置,投资者喜欢的是有业绩、风险极低的股票,去年的几个消费龙头,美的、格力、海尔和茅台,表现抢眼。2020年,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投资者喜欢成长性好的股票,比如科技股。

2、先看一线科技股,再看二线科技股。

当然科技股里面也不是所有科技股一起涨起来的。

假设我们把科技行业的六大子行业拿出来,按照风险度从低到高的排序,结果是电子、通信、新能源、计算机、传媒和军工,由于市场的风险偏好是从低往高走的,因此股票市场上科技股板块,也是按照风险底从低到高走的,之前我们看到的科技股行情,重点是在电子和通信,其次是新能源、计算机和传媒,而军工股表现较少。

军工股里面,有一些股票已经有一些表现,但是大部分军工还没有起来。而且军工里面有表现的股票,其实主要也是跟着电子和通信走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风险偏好的逐级抬升,科技股也不是一把所有股票普涨,而是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一格一格往上走的。下个阶段,我们认为科技股的重点将从电子和通信,逐步转移到计算机和传媒互联网等。

如果我们把科技股分为一线科技股和二线科技股,那么从春节到现在,整个A股市场表现比较抢眼的是一线科技股。背后原因,一个是因为它们的风险度相对不是最高,符合当下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需求。其次是资金交易层面的推动,大量的资金通过科技ETF的发行进入一线科技股。

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要重点开始寻找二线科技股的表现机会。

3、科技股短暂让位周期股。

但是近期我们看到了一些周期股的表现,市场正在处于一个风格切换的过程——科技股让位周期股。

周期风格里面,核心的两个字是“基建”。但基建可以分为老基建和新基建,在市场当中,先表现的是老基建,后表现的是新基建。

老基建的体量比较大,对指数的推动作用更强,但上涨的幅度不会超过新基建。总体而言,老基建是体量大,再做增量,而新基建是体量小,然后做增量。国家要稳增长,首先要从老基建开始,其次是新基建,对于这两块,我们都是要重点去看的。

关于基建的问题,我们再强调一点:要扭转一季度经济颓势,基建刺激势在必行。

但基建的落脚点在哪里?是往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而不是去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因为我们本轮基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首先看到市场将呈现一段时间的周期风格,周期风格结束以后,市场的风格仍将切换成科技股的行情。

因为基建政策刺激的使命完成之后,风险偏好上升,仍将是市场风格走向的主因。

所以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题目,究竟是风格切换,还是强者恒强?目前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给出的答案是“风格切换”。

当政策预期被市场普遍消化掉之后,市场的风格,仍将慢慢切换为科技股路线。

在科技股和周期股之间的两次切换,可能是我们今年年内能够预见的一个大趋势。

03 白酒莫惦记 消费贴科技

讲完科技和周期之后,我们还是要来说一说消费。2019年是消费大年,但2020年不是。

我们对消费的看法,大概这么几条。

1、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市场风格从消费转向科技。2020年的消费股表现不会像2019年表现那么抢眼,当然在大盘指数往上走的情况下,消费类的资产也会有收益,但是相对来说,看好程度不如科技也不如周期。

2019年的核心资产是消费龙头,2020年的核心资产应该是科技龙头,这是我们对所谓的核心资产的一个基本看法。

在2019年大家都大谈核心资产的概念,我要说的是,在实体经济可以有核心资产,但是在股票市场上核心资产是没有的,股票市场是人心的反映,因此股票市场上的所谓核心资产是随着人心的漂移而不断切换的。

2、2020年,消费股的看点,一定在和科技相结合的领域。当消费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看到几个方向:

营销变革:借助电商直播,企业优化场景端和营销端。短视频、电商直播,这类是我们重点看好的商业模式。效率提升:科技通过数据化、精准化,提升企业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而风险度很低的传统消费,比如白酒,我们认为2020年相对来说表现可能不会那么出色。

04 股市何如意 风险偏好起

最后一个问题,今年整个A股市场的走势将会怎样?虽然这几日大盘指数盘整,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

去年10月份,我在珠海会议上讲过几个观点:

1、2020年我们整体上看好科技股。

2、对指数的判断,2020上半年上证指数的运行区间应该在3000-3300点之间,上半年预计可以摸到3300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科技板块的走势已经起来了。创业板、科创板的表现,会比主板的表现更好,看好创业50的优质科技股,看好科创板ETF,看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领域的股票表现。

从医药板块来看,风险偏好上升,也会带动科技医药,强过传统医药。

当然受全球疫情和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升,因此短期之内股市会有些压力。

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现在对医药股都普遍比较看好,但是我们认为即便是医药股,也要提前选择。

和科技相关的,处于产业升级阶段的高端医疗设备、CRO产业链、疫苗研发、手术耗材等等,我们仍然看好。

然后是金融板块。大金融板块和大科技板块一样也有风险排序。券商股是最高的,其次是保险股,风险底比较低的是银行股。

当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之后,整个市场对金融板块的重点应该是在券商股。市场交易量大了券商业绩肯定会好,但是今年券商股的涨幅会比它的EPS涨幅还要大,这一部分额外的涨幅来自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

同时,低利率背景加上房地产投资又受到限制,大量的资金可能会流向权益类市场。现在大家普遍处于一个重新进行资产配置的核心阶段。

国家战略也在力推中国航母级证券公司,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头部券商的集中度会逐步提高。

最后,谈一谈我们的大势研判。

我们依然维持2019年10月份以来,对2020年上半年的走势判断。

我们认为大盘指数仍然会运行在3000-3300点之间。2019年底的时候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指数不会出现3000之下的点位,但是由于受疫情的反复影响,还是出现了一段时间3000之下的点位。

而从现在开始,我们认为大盘应该是逐步站稳3000点,然后走向3300点的过程。这是一个简单干练的过程还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由于全球疫情的反展以及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可能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关于资产配置,新兴优于传统、权益优于固收,中国优于海外,现在是配置中国资产的很好的时间。

关于主题策划,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主题性投资机会将会迭出。优选医疗信息化、5级、散热主线、第三方检测、绿色能源革 命等一系列的新兴的一些主题。

最后总结一下,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市场风格切不切换?我们的答案是切换。从科技切换为周期。但是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周期仍将切换为科技,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强者恒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认养一头牛 酸奶200g*24盒 ¥80.27 需要领99-15的食品券(图2)它家的奶牛每天伙食费都有80大洋,听音乐、做着spa,享受豪华待遇而茁壮成长
  • 疯狂过,也认真过;开心过,也后悔过……清一清这两天的相册最近被自己当时给别人的评论给说服了,大概是这样:“作家张晓风在作品《只因为年轻啊》里说:可怜的浮士德,学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我真的绷不住了好讨厌wy啊救命为什么你不争气一点为什么啊为什么[泪][泪]为什么留不住他呜呜呜为什么你带我走过最难忘的旅行,然后留
  • 不管是工资还是社保,这些都是公司的硬性成本,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动了以后会影响到员工心态,从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公司不会从这些方面省钱,
  • 在经历了东京奥运会的低谷后,以哀兵姿态出征印度亚洲杯的中国女足或许有机会冲击冠军,但前提是必须保住2023年女足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体育[超话]##女足[超话
  • 再配上一盆拌饭icon没错这就是韩国人的普通一顿午饭看来韩国人爱吃泡菜是真的这湖南妹子嫁过去短短几年已经充满了一身的泡菜味看着这“丰盛”的一顿午饭网友陷入了沉思
  •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4.户外活
  • 在与这位客人交谈后,我才知道他找我的目的,他是想开一家火锅店,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让他满意的师傅,吃了我做的火锅味道后,觉得味道很不错,有意想请我过去帮他,并且承若
  • 而且宝宝在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这也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而且宝宝在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
  • 2.请客吃饭相当于分享,被请的人吃完就会忘记了,也不会领情,除非你请的是他从没有吃过的豪华大餐,怎么才能在交往中让对方接受并记住你的人情,那就是送礼物,因为对方
  • 任嘉伦的作品也是备受追捧的,他和谭松韵一起合作了古装剧《锦衣之下》尽管作品的制作不算太大,而且还被吐槽是五毛钱的特效,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了播出之
  • 」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懂得感恩和节俭,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善良的美德,也是一个做人的基本条件,知足的人都懂得感恩,能对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表示谢意的人,他的人生
  • 上进与后退 临颖县沙颖河北大冢旁住着北宋时迁过来的潘家——在《杨家将》里被极尽丑化了的潘美的后裔——演义往往比正史影响大,且误导人,纠偏极难),因其家族世代重视
  • 反而倒是家电,基建,和传媒还差一点才能到位,但是家电和基建我们本身都是建仓早,只是盈利回吐而已,到位反而是补仓的机会,传媒我们前天建仓时就做了回撤的准备,也是意
  • #天津·天津伊美尔整容医院[地点]##肖战顾一野# [心][心]#王牌部队肖战# 肖战不仅仅是最好、最完美地呈现了军中王牌顾一野,通过顾一野,我更多地看到了青年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逐渐丧失我热烈的分享欲我看见喜欢的诗句我默默摘抄下来我买到浪漫的玫瑰花我暗自晾晒风干我听到街角传来的美妙音乐站着听到结束我行走在情绪奔溃的
  • 这是我第一次和别人成功吵架,我不喜欢和别人吵架,因为我在特别生气的时候我会哭,我不喜欢吵架,我只喜欢冷战。day 225今天和别人吵架成功了,是我这26年来第
  • 心理学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对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了有个更清醒的认知。《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入门的“教科书”因为这本书比较适合初涉心
  • 又一个贴膘的长假过去了,我庄重地站了起来,把手手放在胸前,向我那些讨论低脂代糖烘焙的下厨爱好者朋友们宣布:无论是10公里跑、100个波比跳还是200斤深蹲,我吃
  • 总有那么一个同事,平时嘴巴一直叭叭的,吐槽这个恶心那个,正要你去反馈问题发表意见(安排的加班问题)的时候就一句话不说,就只会背地里说着说那,不敢明抗(是关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