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红旗” 领航乡村振兴路】#南阳[超话]# 路通畅、线入地,徽派楼舍、近千桂树。这厢,“江山论”红色广场呼之欲出;那厢,千亩智慧草莓大棚建设如火如荼……时隔一年,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惊喜变化,使人眼前一亮;精彩蝶变,令人赞叹不已!

发生“惊喜变化”的,还有上集镇大关帝、毛堂乡龙泉村等,美丽乡村依山傍水,百姓和善笑颜如花,富民产业产销两旺……一幅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正徐徐铺开。

“让乡亲们栽下‘摇钱树’、端上‘金饭碗’,绿水青山间走上生态富民路。”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表示,全县上下牢记嘱托,笃行不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争创“三面红旗”(“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注入持续动能。

“头雁”领飞 邹庄树标杆

邹庄移民新村,距渠首枢纽闸不过五六里地,联动下孔、孔北、水寨等4个村,启动“大邹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一体、路网相连、服务互享、乡风同构的目标。

乡村振兴,党建领航。淅川县委组建大邹庄联合党委,九重镇成立联合党总支;村级建立联合党支部,由乡贤王爱东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把民心聚到一起,以创促建、以创促变。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去年成立了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公司和大邹庄劳务公司等3个经济组织。发展方向选择了收益好、见效快的草莓产业,村民争先恐后踊跃参与,创造了“邹庄速度”——3天内流转土地2367亩,收齐合作社入社股金263万元。

当前,邹庄五大产业板块逐渐浮出水面,草莓种植移民产业园、智慧农业园、京都果园猕猴桃产业园、藤编车间加工厂和红色旅游路线。

今年,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信心满满:“不负众望,定要扛回乡村振兴‘三面红旗’。”

“红旗”指路 凝聚向心力

大邹庄,是淅川移民发展的示范村,也是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2月21日,淅川县启动“三面红旗”争创活动,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全县村(社区)争创“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奋力开创比学赶超、竞相跨越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把好“方向盘”,绘就振兴路。高标准成立争创“三面红旗”活动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牵头抓总,县处级领导分包乡镇,县直各单位结对帮扶各村,选派“振兴特派员”。同时,县里在为每个乡镇先行解决300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明年起为每个乡镇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的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乡镇街道作为责任主体,排名前3名者分别拿到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班子给予集体嘉奖,对党政正职、分管副职予以记功,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优先晋升晋级。

筑牢“桥头堡”,激发新动力。各村(社区)作为直接责任方,每成功创建一面红旗,村支书月工作报酬增加300元,其他干部增加100元,可累计叠加;每村奖励100万元项目发展资金、10万元工作经费;对“三面红旗”全部创建成功的,本村人员考录县内事业编制加5分,本村学生中招考试在县内高中就读的加5分。

“雁阵”齐飞 美景入画来

“真没想到这好事也能落到我身上!”大石桥乡郭家渠新村89岁高龄的宋长有原居住在深山,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等诸多困难,连他自己也没想到,通过移民避险解困项目一下子住进了“海景房”。

近年来,淅川县总投资3.63亿元实施6批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建成43个集中安置点,为库区1997户7921名移民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另有3万移民通过易地搬迁等项目解决了安居问题。

去年统计显示,淅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同比增长8.4%;近5万移民群众吃上“生态饭”。当前,全县移民村正踊跃投身于“三面红旗”争创大潮中。

淅川县县长王兴勇说,大邹庄是“头雁”,移民村作示范。有了这些引领,全县469个村(社区)已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雁阵”。雁阵齐飞,渠首美景必定入画来!(全媒体记者 王 蕾 特约记者 康 帆)

【关注德兴】江西乡村振兴见闻:赣东北小山村“嬗变”记#德兴# “每年除了在合作社有8000多元的务工收入外,还有3000元左右的分红,很不错,真心感谢李书记。”春日暖阳下,脱贫户汪泉勇一边往菌菇棒里塞着菌种,一边乐呵呵地算起自己的“开心账”。

  汪泉勇口中的“李书记”叫李建明,是江西德兴市万村乡瓦源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该市人大代表。六年来,他带领村“两委”不等不靠,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使瓦源村面貌焕然一新,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21年6月,李建明被评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瓦源村委会是“十二五”省级贫困村,村基础设施和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2015年8月,李建明当选瓦源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两个月后,他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请村民代表就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李建明边听边记,不时地参与互动研讨,并列出了村民们迫切希望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

  修建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是村民代表广泛提议建设的首选基础设施,迫切性强。不久,通过讨论,首个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决定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委会所在地瓦源村。然而,拟定选址的村集体自留地早已被部分村民用来种菜、养鱼,谁都不愿将地腾出来,这当中反对意见最大的就是李建明的两户亲戚。
  “项目是村民代表定的,自留地是村集体的,你们凭什么不让出来?如果你们不自行处置,我就组织人员来清理。”在经过多次劝说无果后,李建明撂下了“狠话”。见此情景,自知理亏的两户亲戚,主动把种在自留地里的菜一股脑儿全收了。看到李建明不惜“得罪”亲友,其他几户村民只好跟着把菜拔了、把鱼塘清空了。
  2015年12月18日,瓦源村首个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如期投入使用。晚饭过后,村里男女老少竞相来到这里,跳广场舞的、遛娃的、聊天的,把不大的广场挤得满满当当。那一刻,李建明更加觉得,村民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
  这之后,李建明趁热打铁,通过自筹和向上争资的方式,对村民们反映强烈的源头村八百多亩农田的水利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必经的小溪上建起了便民桥,解决了村民盼望已久的灌溉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过溪作业难题。六年来,村里先里新建了八座便民桥、两个文化中心和两个休闲广场。
  生活和生产环境好了,但村民的日子如何才能好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李建明的心头。2018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李建明决定成立菌菇合作社,发展菌菇产业。
  发展菌菇产业在瓦源村是件新鲜事。虽然通过三年的努力,村民们早已认可了他这个“领头人”,但要大家从本就空瘪的钱袋里掏出真金白银干件新鲜事,村民们犹豫了,并开始议论纷纷。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关键时刻,村“两委”班子挺身而出,和李建明一样,每人入股一万元。租赁厂房,修建道路,培植菌种……年底一算账,不仅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添置了烘房、冷库等生产和加工设备。

  跟着合作社种植菌菇能挣钱!消息传开,村里“炸锅”了。2019年,全村6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的方式,免费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每户发放400个菌菇棒,并按市场批发价收购成品;对村民需要的菌菇棒,则按照合作社进价提供,帮助他们解决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各环节的困难。2020年,瓦源村菌菇合作社种植菌棒达5万个,年产鲜菇5万多斤、干菇5000多斤,合作社成员每户分红达到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
  “菌菇的种植,经过多年摸索,已经相对稳定。今年,对面山上的80多亩果园也将进入丰产期,希望合作社丰产又丰收,让村民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哈哈”。李建明爽朗的笑声里,有自信,有关爱,更有对瓦源村村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期待。

#无锡新闻#【樱桃红了采摘热】眼下正值樱桃成熟的季节,锡城各处樱桃园里的绿枝间挂满了一颗颗殷红玲珑的果实,吸引了不少吃货争相前来采摘尝鲜。惠山区好事莲莲生态农业园里的50多亩樱桃从本周末开始批量成熟。果园里种植了甜樱桃和红妃两种软果型的樱桃,随意咬开一个鲜红如玛瑙般的果子,甜中略带些酸的清凉果汁瞬间在口中爆开,鲜嫩紧实的果肉带来了丰富的口感。即日起至5月上旬是樱桃的最佳赏味期,爱吃樱桃的市民不妨趁着周末和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与樱桃来一场甜蜜约会。(晚报记者:潘凡;责编:蔚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靠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学霸和老师纷纷澄清:想多了
  • 鄢军起诉周立波:说好的养他一辈子为他做牢呢?
  • 众赢吉达【社会】老外用细菌绘《蒙娜丽莎》中国科学家用微生物作画,谁更胜一筹?
  • 【时事热点】人民大学宿舍着火 别等大火吞噬家园才想起火灾保险!
  • ofo上线广告业务 想骑车先看广告
  • 广东一"村霸"获刑12年 碾压死一只鸡索赔180万元
  • 老人种出超级洋葱
  • 支付宝推到账撤回!转错账有后悔药了,赶紧转给身边人
  • 全国就业人员达7.76亿人 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 美航取消上海航班怎么回事?为什么美航取消上海航班真相
  • 四六级丨准备好迎接四六级成绩了吗
  • 厦航客机致机场瘫痪,菲方索赔192万
  • 【端午节活动】6月9日,11日,12日(三团)潮州溪美自助竹筒饭 、嬉水一天游150元(自驾跟团每人100元)
  • 烂单位就像渣男,无论多好的姑娘,都被逼成泼妇!
  • 《延禧攻略》傅恒为什么爱上魏璎珞?
  • 许世友三任妻子和七个子女
  • 【喜讯】恭喜李宇春成为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
  • 励志!亚运会上演真实版《摔跤吧!爸爸》:电影原型的堂妹夺冠
  • 00后大学生都带女友上学了,我这个80后博士还在相亲……
  • 吴宗宪儿子“炸政府”,仅仅因为女友出轨男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