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医者——高延征
本报记者 朱晓娟 文/图

高延征正在为刚刚做过脊柱矫正手术的“折叠人”进行康复训练
按照约定,缓缓推开房门,轻轻走进去, 只见高延征主任身着正装,端坐在办公桌前。
这里既是高延征位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病房的办公室又是他的“接诊室”。在这间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骨科书籍、脊柱模型、各种奖牌证书整齐地放在几案和书柜里;正对着办公桌的是一块巨大的观片灯,略微显眼;在观片灯的上方悬挂着“慎思笃行”四个字,这是高延征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接受采访这天,一场全国上颈椎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他进行线上讲座和讨论。办公桌上放置了三台电脑,一台是办公用的台式电脑,方便患者看病;两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是专门用于线上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另一台是他出差工作和讲座要用的。“为啥约到快中午了,就是因为这一上午的线上会议,你进门的时候会议刚结束!”高延征走上前,面带微笑并略表歉意地向记者解释说。
刚说上两句,一位患者敲门进来,拿着片子带着孩子,急切地让高延征给看看。因为孩子患了脊柱侧弯,背部变了形,一家五口焦急万分。高延征耐心询问,认真检查,仔细阅片。一阵忙碌后对一旁的记者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患者远道而来,全家出动,不容易。咱们一会聊,先给患者看病!”
记者一面侧耳听他们的交谈,一面细心地观察。办公桌上一本关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的著作《配角人生》半开着,这本被翻阅多次的书籍看来对高延征意义非凡。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的猜测也从只言片语中得到了印证……
要想聊,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从医40年,手术治愈的患者达2万余人,门诊、病房、网络会诊、电话咨询等方式诊治患者30余万人;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原科技领军人才、中原名医、中原科技拔尖人才;最美医生、河南优秀医师,河南省直道德模范、白求恩式好医生……
8 月19 日,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高延征荣获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8月20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人物通讯,报道了高延征的先进事迹。当天,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予以批示:河南日报刊发的这篇长篇通讯,选取我省卫生战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典型代表予以及时报道,充分展示了当代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突出表现了医疗行业中“出彩河南人”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最美的时代赞歌。希望全省86万卫生健康工作者,要像高延征等那样,秉承医者仁心的为民情怀,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争做出彩河南人,为健康中原建设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8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曾获首届“河南最美医生”的他,又获医师行业最高荣誉。
“获得中国医师奖以后,对于我个人来说,就像《配角人生》钟老所说的那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接下来我将认真思考一下,今后的目标仅仅是治疗了多少患者吗?”高延征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心中早有了答案。
高延征再一次打断了我们的采访。“我有个电话要打,跟患者约定好的时间。不好意思!稍等。”高延征随机拨通了电话。
“金胜,吃饭了没有,怎么样现在?还没想通来做手术?”
“我想通了,我家人没想通,不同意我去做手术。”
“你家里有没有舅舅啥的亲人,能说服你家人的。”
“没有!”
“你家人到底是啥想法?能不能找个邻居或者志愿者来照顾你做手术?你邻居很好呀!做完手术一个多月就恢复了!你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你的家人不同意你做手术吗?”
“俺家人说,我现在不管咋说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怕万一做过手术还不如现在咋办?万一我不能动了,没人伺候我,都可忙。扶贫办的人和村干部都给家里人说了,还是不中,不让做手术。我也没办法,非常想做手术,我自己说得又不算。”
“再给你家人做做工作,我们这个星期一就做一个跟你一样的患者,到时你看看人家的效果,你就知道了!好吧!”
放下电话,高延征无奈地摇摇头,嘴里重复着一句话:“其实,我不想错过一个患者,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高延征说,这样的劝说通话成了他工作之余的“家常便饭”,除了为患者看病做手术,他更多地是劝说和安抚。“目前,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的家庭和心理问题,已经超越了治疗本身的难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他们。”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切实帮助家庭贫困的脊柱侧弯患者家庭摆脱困境,高延征带领全省骨科团队,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河南省医学会、共青团河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智善公益金会等慈善机构,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走进70多个山村和校园,进村入户进行脊柱侧弯筛查。金胜就是他在一次筛查中发现的病例。
第一次走进位于焦作市修武县金胜家的时候,高延征对当时的情景记忆尤新。“当时,金胜看到我们去他家里义诊,佝偻着‘折叠’的身体当即就跪下了,含泪呼唤‘世上的好心人救救我吧!我想站起来,谁能帮帮我’!这是身处绝境从内心发出的渴望!你不知道这个患者有多么渴望我们能为他做手术!这几年我们为500余个家庭贫困的脊柱侧弯患者成功手术矫正,其中绝大部分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多数可以找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窘境;但是没有做手术治疗的也有很多。有些事我们也很无奈,做手术必须家属签字呀!家人或者患者心理有压力,经常是我们救助和治疗的主要障碍!”
“今后单纯手术救助不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要让全社会了解脊柱侧弯和畸形大部分能治疗并积极治疗才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高延征接着举例说,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如果早期合理用药物控制,保持正确的姿势,脊柱就不会发生严重的变形。
“千人救助计划要上升到万人预防计划,甚至是全民预防计划。”高延征说,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省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团省委、教育厅等部门,通过几个县的脊柱侧弯筛查以后,得到相关大数据,然后总结经验,积极协调动员基层医生、社区医生的力量,组成专家团队制定详细的脊柱侧弯预防方案,对脊柱侧弯患者早期预防、干预与治疗进行全程管理;同时,我们正在开发无创伤、无射线的图像识别筛查软件,通过手机APP,普及到家庭、学校,实现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建立河南省脊柱侧弯患者数据库,进行全程管理,全周期监控,对他们普及预防及自我锻炼、康复的知识,减少由轻症转为重症残疾的比例,防残减残。
主角永远都是患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高延征说,医者除了去治病救人,更需要人文情怀,“应该知道在疾病面前,主角永远都是患者,医务人员一直站在患者背后,在他们最无助、最需要的时候给与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
“高主任,你快去看一下一病区72床的小虎(化名)。”采访再次被打断。
记者跟随高延征来到病房一探究竟。
“你稍微翻一下身体我看看,可以!刚做完手术,自己要多加注意!来看看你的关节,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锻炼腿部的肌力,将来站直走路时还需要强有力的肌肉来维持平衡和运动功能。加强锻炼,可以帮助你尽快恢复。要对自己有信心,加油!”
小虎从小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脊柱和关节完全融合严重畸形,成为了“折叠人”,走路困难、吃饭也困难。“目前,做完手术后的小虎,这些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并在一步步恢复中。”高延征介绍。
“谢谢高主任和他的团队给我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没有他的话,我可能还生活在痛苦之中。”小虎感激眼前这位亲切的高医生。
“要不是高主任,俺孩子现在在村里还抬不起头、直不起腰。高主任不但给俺安排了手术,还协调智善公益基金会,中国梦脊梁工程善款为我们解决了经济困难。”小虎妈妈刘女士,几天前从老家新蔡来郑州陪儿子做手术,看着能够挺直脊梁平躺在床的儿子,她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这个病,她从小把儿子背到大。
“这次手术,按照最高标准减免。可以节省四五万元的手术费。”高延征介绍,这对于一般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8月1日,由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办、省医学会主办的2020年河南省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 ”健康扶贫系列活动—走进新蔡县暨“脊梁工程救助扶贫计划”义诊筛查活动—豫南站在新蔡县人民医院举行。结束专题讲座和现场义诊时已经中午,高延征顾不上吃饭,冒着酷暑赶到贫困户家中,上门筛查脊柱侧弯患者。在这次活动中,小虎成为一名幸运者,并受益于“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
2019年1月,“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由高延征发起启动,募集慈善基金近2000万元,计划用2-3年的时间为1000个脊柱畸形患者施行手术矫正并捐助手术费用,目前,该项目已经救助520个脊柱畸形患者并成功完成手术。
超长时间站立手术和缺乏运动,高延征经常一天顾不上喝一口水。肾结石发作疼痛的时候,他就吃几片止痛药。虽工作在医院,但却很少花费时间去关心自己的身体。他总是说,患者利益高于一切。
2017年4月26日,他正在为一位80多岁的高位截瘫患者进行手术时,肾绞痛发作,疼痛难忍。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他并没有放弃这台手术,而是让护士给自己搽去额头的汗珠,注射一支杜冷丁和解痉药后,重新走上手术台。
下了手术台,再上手术台,这次高延征的身份是患者。在领导和同事的再三催促下,他被推进了另一间手术室,进行了肾结石手术。3天后,他就带着输尿管支架,以超人的毅力,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和手术,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当面对先治患者、还是先治自己的选择时,他再一次把患者当成了主角。
冲锋陷阵甘当配角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在“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的现场,李兰娟院士亲自为他颁发奖状和奖杯。手捧沉甸甸的奖杯,他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北京归来,捧回沉甸甸的奖杯,这个医师节,注定难以平静!这个中国医师最高奖的奖杯,是我和我的团队辛勤付出、敬业奉献、凝心聚力、共同铸就!荣誉背后是更多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张英泽当面祝贺,并寄语高延征说:“我看过你带领团队编译的《儿童颈椎手术学》,它是目前国际上针对儿童颈椎疾病系统诊疗的专业著作,你们疫情期间整理翻译出来并在中国出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是对我国骨科、儿童外科领域的一大贡献。这个中国医师奖,你当之无愧!”
面对疫情,骨科人相对于重症和呼吸医学领域的医务人员,可能不算是一线抗疫的主角,但是高延征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一样不掉队。
为了普及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高延征第一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组织编写了《门诊住院患者新冠肺炎防控手册》,向门诊、病房就医患者免费发放5000余册;参与制定了四部关于疫情期间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创作并朗诵诗歌《致敬最美白衣天使》MV,歌颂一线医务人员可歌可泣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感人故事,为医务人员加油,并在多家网络平台直播,收到数十万人的收看和点赞!
在钟老《配角人生》一书里,关于承前启后、自主创新的总结,让高延征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顿悟。书中提到:“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的临床学者们,‘识时务者为俊杰’,要适当定位,密切结合岗位和现实,选准有关的自主创新类型,依据需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实践’转化医学’理念。”
工作中,他是“脊柱外科的禁区”--上颈椎疾病领域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先行者;是全省第一位发明颈椎钢板的“医生发明家”;19项国家专利,20余项科技创新,15项科技成果,12项专利与成果的转化,150多篇学术论文的发表,8部专业著作的出版,30多个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是他多年潜心钻研的收获;尤其是自己团队开发研制并以他名字拼音首字母命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GYZ颈椎记忆压力钢板”,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填补了国际空白,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重大创新技术,获得“河南省十大职工创新成果奖”,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整整两个小时的交谈,期间穿插了打电话、看病、查房、开会,这些都让记者对高延征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和清晰的印象。《配角人生》这本书的扉页上有钟老专门题写的“高延征主任留念”和签名,这让高延征更加珍爱这本书。他表示,要遵从钟老的忠告,不管今后,身份如何、事业如何,切忌浮躁,永葆一个甘当配角的心态,“工作上低调勇于突破,技术上俯身顶尖医学,治疗上甘做患者的配角”。

配角医者——高延征
本报记者 朱晓娟 文/图

高延征正在为刚刚做过脊柱矫正手术的“折叠人”进行康复训练

按照约定,缓缓推开房门,轻轻走进去, 只见高延征主任身着正装,端坐在办公桌前。
这里既是高延征位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病房的办公室又是他的“接诊室”。在这间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骨科书籍、脊柱模型、各种奖牌证书整齐地放在几案和书柜里;正对着办公桌的是一块巨大的观片灯,略微显眼;在观片灯的上方悬挂着“慎思笃行”四个字,这是高延征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接受采访这天, 一场全国上颈椎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他进行线上讲座和讨论。办公桌上放置了三台电脑,一台是办公用的台式电脑,方便患者看病;两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是专门用于线上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另一台是他出差工作和讲座要用的。“为啥约到快中午了,就是因为这一上午的线上会议,你进门的时候会议刚结束!”高延征走上前,面带微笑并略表歉意地向记者解释说。
要想聊,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从医40年,手术治愈的患者达2万余人,门诊、病房、网络会诊、电话咨询等方式诊治患者30余万人;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原科技领军人才、中原名医、中原科技拔尖人才;最美医生、河南优秀医师,河南省直道德模范、白求恩式好医生,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奖……众多头衔和成绩面前,他仍自谦小医生,甘当配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医术和仁心撑起了500多个弯曲的脊梁,让无数残疾绝望的患者重获新生!
刚说上两句,一位患者敲门进来,拿着片子带着孩子,急切地让高延征给看看。因为孩子患了脊柱侧弯,背部变了形,一家五口焦急万分。高延征耐心询问,认真检查,仔细阅片。一阵忙碌后对一旁的记者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患者远道而来,全家出动,不容易。咱们一会聊,先给患者看病!”
“获得中国医师奖以后,对于我个人来说,就像《配角人生》钟老所说的那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接下来我将认真思考一下,今后的目标仅仅是治疗了多少患者吗?”高延征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心中早有了答案。
高延征再一次打断了我们的采访。“我有个电话要打,跟患者约定好的时间。不好意思!稍等。”高延征随机拨通了电话。
“金胜,吃饭了没有,怎么样现在?还没想通来做手术?”
“我想通了,我家人没想通,不同意我去做手术。”
“你家里有没有舅舅啥的亲人,能说服你家人的。”
“没有!”
“你家人到底是啥想法?能不能找个邻居或者志愿者来照顾你做手术?你邻居很好呀!做完手术一个多月就恢复了!你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你的家人不同意你做手术吗?”
“俺家人说,我现在不管咋说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怕万一做过手术还不如现在咋办?万一我不能动了,没人伺候我,都可忙。扶贫办的人和村干部都给家里人说了,还是不中,不让做手术。我也没办法,非常想做手术,我自己说得又不算。”
“再给你家人做做工作,我们这个星期一就做一个跟你一样的患者,到时你看看人家的效果,你就知道了!好吧!”
放下电话,高延征无奈地摇摇头,嘴里重复着一句话:“其实,我不想错过一个患者,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高延征说,这样的劝说通话成了他工作之余的“家常便饭”,除了为患者看病做手术,他更多地是劝说和安抚。“目前,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的家庭和心理问题,已经超越了治疗本身的难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他们。”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切实帮助家庭贫困的脊柱侧弯患者家庭摆脱困境,高延征带领全省骨科团队,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河南省医学会、共青团河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智善公益金会等慈善机构,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走进70多个山村和校园,进村入户进行脊柱侧弯筛查。金胜就是他在一次筛查中发现的病例。
第一次走进位于焦作市修武县金胜家的时候,高延征对当时的情景记忆尤新。“当时,金胜看到我们去他家里义诊,佝偻着‘折叠’的身体当即就跪下了,含泪呼唤‘世上的好心人救救我吧!我想站起来,谁能帮帮我’!这是身处绝境从内心发出的渴望!你不知道这个患者有多么渴望我们能为他做手术!这几年我们为500余个家庭贫困的脊柱侧弯患者成功手术矫正,其中绝大部分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多数可以找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窘境;但是没有做手术治疗的也有很多。有些事我们也很无奈,做手术必须家属签字呀!家人或者患者心理有压力,经常是我们救助和治疗的主要障碍!”
“今后单纯手术救助不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要让全社会了解脊柱侧弯和畸形大部分能治疗并积极治疗才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高延征接着举例说,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如果早期合理用药物控制,保持正确的姿势,脊柱就不会发生严重的变形。
“千人救助计划要上升到万人预防计划,甚至是全民预防计划。”高延征说,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省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团省委、教育厅等部门,通过几个县的脊柱侧弯筛查以后,得到相关大数据,然后总结经验,积极协调动员基层医生、社区医生的力量,组成专家团队制定详细的脊柱侧弯预防方案,对脊柱侧弯患者早期预防、干预与治疗进行全程管理;同时,我们正在开发无创伤、无射线的图像识别筛查软件,通过手机APP,普及到家庭、学校,实现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建立河南省脊柱侧弯患者数据库,进行全程管理,全周期监控,对他们普及预防及自我锻炼、康复的知识,减少由轻症转为重症残疾的比例,防残减残。
主角永远都是患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高延征说,医者除了去治病救人,更需要人文情怀,“应该知道在疾病面前,主角永远都是患者,医务人员一直站在患者背后,在他们最无助、最需要的时候给与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
“高主任,你快去看一下一病区72床的小虎(化名)。”采访再次被打断。
记者跟随高延征来到病房一探究竟。
“你稍微翻一下身体我看看,可以!刚做完手术,自己要多加注意!来看看你的关节,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锻炼腿部的肌力,将来站直走路时还需要强有力的肌肉来维持平衡和运动功能。加强锻炼,可以帮助你尽快恢复。要对自己有信心,加油!”
小虎从小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脊柱和关节完全融合严重畸形,成为了“折叠人”,走路困难、吃饭也困难。“目前,做完手术后的小虎,这些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并在一步步恢复中。”高延征介绍。
“谢谢高主任和他的团队给我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没有他的话,我可能还生活在痛苦之中。”小虎感激眼前这位亲切的高医生。
“要不是高主任,俺孩子现在在村里还抬不起头、直不起腰。高主任不但给俺安排了手术,还协调智善公益基金会,中国梦脊梁工程善款为我们解决了经济困难。”小虎妈妈刘女士,几天前从老家新蔡来郑州陪儿子做手术,看着能够挺直脊梁平躺在床的儿子,她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这个病,她从小把儿子背到大。
“这次手术,按照最高标准减免。可以节省四五万元的手术费。”高延征介绍,这对于一般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8月1日,由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办、省医学会主办的2020年河南省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 ”健康扶贫系列活动—走进新蔡县暨“脊梁工程救助扶贫计划”义诊筛查活动—豫南站在新蔡县人民医院举行。结束专题讲座和现场义诊时已经中午,高延征顾不上吃饭,冒着酷暑赶到贫困户家中,上门筛查脊柱侧弯患者。在这次活动中,小虎成为一名幸运者,并受益于“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
2019年1月,“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由高延征发起启动,募集慈善基金近2000万元,计划用2-3年的时间为1000个脊柱畸形患者施行手术矫正并捐助手术费用,目前,该项目已经救助520个脊柱畸形患者并成功完成手术。
超长时间站立手术和缺乏运动,高延征经常一天顾不上喝一口水。肾结石发作疼痛的时候,他就吃几片止痛药。虽工作在医院,但却很少花费时间去关心自己的身体。他总是说,患者利益高于一切。
2017年4月26日,他正在为一位80多岁的高位截瘫患者进行手术时,肾绞痛发作,疼痛难忍。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他并没有放弃这台手术,而是让护士给自己搽去额头的汗珠,注射一支杜冷丁和解痉药后,重新走上手术台。
下了手术台,再上手术台,这次高延征的身份是患者。在领导和同事的再三催促下,他被推进了另一间手术室,进行了肾结石手术。3天后,他就带着输尿管支架,以超人的毅力,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和手术,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当面对先治患者、还是先治自己的选择时,他再一次把患者当成了主角。
冲锋陷阵甘当配角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在“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的现场,李兰娟院士亲自为他颁发奖状和奖杯。手捧沉甸甸的奖杯,他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北京归来,捧回沉甸甸的奖杯,这个医师节,注定难以平静!这个中国医师最高奖的奖杯,是我和我的团队辛勤付出、敬业奉献、凝心聚力、共同铸就!荣誉背后是更多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张英泽当面祝贺,并寄语高延征说:“我看过你带领团队编译的《儿童颈椎手术学》,它是目前国际上针对儿童颈椎疾病系统诊疗的专业著作,你们疫情期间整理翻译出来并在中国出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是对我国骨科、儿童外科领域的一大贡献。这个中国医师奖,你当之无愧!”
面对疫情,骨科人相对于重症和呼吸医学领域的医务人员,可能不算是一线抗疫的主角,但是高延征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一样不掉队。
为了普及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高延征第一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组织编写了《门诊住院患者新冠肺炎防控手册》,向门诊、病房就医患者免费发放5000余册;参与制定了四部关于疫情期间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创作并朗诵诗歌《致敬最美白衣天使》MV,歌颂一线医务人员可歌可泣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感人故事,为医务人员加油,并在多家网络平台直播,收到数十万人的收看和点赞!
在钟老《配角人生》一书里,关于承前启后、自主创新的总结,让高延征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顿悟。书中提到:“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的临床学者们,‘识时务者为俊杰’,要适当定位,密切结合岗位和现实,选准有关的自主创新类型,依据需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实践’转化医学’理念。”
工作中,他是“脊柱外科的禁区”--上颈椎疾病领域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先行者;是全省第一位发明颈椎钢板的“医生发明家”;19项国家专利,20余项科技创新,15项科技成果,12项专利与成果的转化,150多篇学术论文的发表,8部专业著作的出版,30多个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是他多年潜心钻研的收获;尤其是自己团队开发研制并以他名字拼音首字母命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GYZ颈椎记忆压力钢板”,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填补了国际空白,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重大创新技术,获得“河南省十大职工创新成果奖”,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日新”。众多成绩的取得只是暂时的,高延征说,“为什么会把这些奖颁给我?人们可能看到的,我有过一些发光的亮点而已。任何科技成就的背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决策,单位的鼎力支持,团队的紧密协作,都是不可能实现和成功的。随着临床骨科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我的学生,我的同仁也许都会成为今后某项创造的主角,而我则很乐于做他们的配角,因为医学领域,‘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高延征以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多项优异的科技成果,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科技领军人才、中原名医、中原科技拔尖人才;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自主创新杰出青年,获第七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和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等;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冰寒于水,青胜于蓝”的骨科优秀人才正茁壮成长,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整整两个小时的交谈,期间穿插了打电话、看病、查房、开会,这些都让记者对高延征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和清晰的印象。《配角人生》这本书的扉页上有钟老专门题写的“高延征主任留念”和签名,这让高延征更加珍爱这本书。他表示,要遵从钟老的忠告,不管今后,身份如何、事业如何,切忌浮躁,永葆一个甘当配角的心态,“工作上低调勇于突破,技术上俯身顶尖医学,治疗上甘做患者的配角”。

【一见“青”心 “津”生难忘——天津援青干部再回青海黄南侧记】“四年前刚来的时候,抛家舍业,人生地不熟的没底气啊,现在轻车熟路!”一下飞机,曾挂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发改委副主任的丁斌兴奋地说。8月18日,结束挂职任务的丁斌时隔一年跟随天津原产地探访团回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重走扶贫路,不住地感慨:“想念这里的蓝天、白云和乡亲,在这里的扶贫经历让我一生难忘。”

  德吉村景色(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新建的民居整齐的排列着,露天沙滩、码头、花海、休闲广场、农家乐等旅游产业一应俱全,惬意的田园风光吸引游人纷纷前来。在天津援建的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德吉村,丁斌却思绪万千,“我走的时候,有些还没完成的工作接续到了第四批援青队员手中,比如一些建设类项目,包括德吉村后续的农业种植、设施农业建设等,当时项目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

  再回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昂拉乡,看到德吉村新建的智能联动温室项目将于今年九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听到尖扎县政府副县长王鑫讲到德吉村人均年收入已稳定在两三万元时,丁斌脸上不觉露出笑颜。

  天津援青干部丁斌(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对于德吉村,丁斌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里原来就是黄河边的一块荒芜地,哪像现在风景特别好。”从一无所有到打造成青海省黄南州的“小三亚”,丁斌见证了德吉村的发展,“我们来的时候,德吉村刚开始规划;我们走的时候,老百姓都已经异地搬迁完成,7个乡镇200多户900多人来到这里,建设农家院发展旅游,收入也慢慢增加了。”

  天高云阔,秋色怡人。2016年7月,作为第三批天津援青成员的丁斌开启为期三年的挂职任务,帮助当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齐黄南州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短板。“我在的这三年是脱贫攻坚发力之年,也是关键的三年。”

  德吉村景色(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时间转瞬即逝,丁斌深感责任在肩。援青期间,丁斌和其他队员们一同谋划推动天津援青项目,“比如有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德吉村;帮助当地建学校,给老师培训,吸引当地学生到天津上学;为当地医院捐助医疗设备、开展远程医疗、推进津青两地医生交流培训等,我们主要做的是接洽工作,推动津青两地的合作、交流和交往。”丁斌娓娓道来。

  同一段旅程,心情却大不相同。一年前返回故土天津之时,还曾有一串数字在丁斌的脑海中挥之不去——“3268400”,“我们走的时候,天津对口援建的青海省黄南州3个贫困县还没摘帽,26个贫困村还没退出,8400人未脱贫。”一年过去了,今年天津滨海新区对口支援的青海省黄南州四县全部脱贫摘帽。“这不是哪一批援青干部做出的成果,而是所有四批天津援青干部们努力的结果。”说起这个消息,这个44岁的男人,笑起来像个孩子。

  心上的石头虽落了地,但此行丁斌却并不是漫无目的,除了看望仍然奋战在此的第四批援青战友,丁斌还寻思着能否为青海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现在大伙在各自的岗位上也特别忙,不是都能有机会回来。我们这些援青干部虽然回到了天津,但是还是经常与当地部门沟通,看看能不能吸引企业来青海注册、投资,帮助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一见“青”心,一生倾情。十年来,以丁斌为代表的近千名天津援青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贡献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书写了天津对口支援青海的精彩华章。助力脱贫攻坚,津青两地情绵意长,永难相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光辗转中,我们用心,将日子,过的活色生香,唯留影子,陪着我们看月光,用一些婉约的句子,将过往在时光中隐藏。#大连美食#日子,再平淡也不会重复,每天的太阳,都是
  • 我记得有人问过我最喜欢哪个明星的颜,我当时斟酌再三,好像是这样回答的:A的颜在我看来很出众但B也很棒C很高级D很独特E笑起来简直像天使F如果长我脸上我做梦都能笑
  • #OVERLORD# 第四季第10集 先行图和主要STAFF公开 脚本:菅原雪绘 分镜:高田恭辅 演出:河原龙太(BAKKKA) 作画监督:Hwang youn
  • 其实,市者无论先后皆要从基础开始,知k识k(愚私断普市之中,黄老师之书论教用很好),只有日积月累的反复思考,才有“能力”更进一步。  3、举棋不定  果断是投资
  • 今天一天没吃东西,中午在垭口时骑行的叔叔给了两块饼干吃(骑行的叔叔是在觉巴村时一起住结识的,昨晚又在荣许兵站碰上了,直说我太猛了一般女孩子比不了(我就当是在夸我
  • #雷雷玛雅小播报# 2022.9.18 kin123 韵律的蓝夜今天的宇宙能量提示我们,分享的越多,就会获得的越多。这样又可以狠狠的装一把(谁不爱双学位清华女
  • 一米阳光人品,是做人最硬的底牌。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
  • 我:是啊,别气我啊他:真的吗我笑而不答,伴随着孩子们惊恐的眼神目送我离开教室招商银行,2002年4月9日上市,发行价7.3元!20年来的招商银行有两次上涨潮!
  • 我气得告诉前婆婆,我以后就是爬着要饭吃我认了,我也不和他过了,起码有尊严。记得离婚的时候,前婆婆劝我不要离,说她儿子岁数大了,在外面玩腻了就回归家庭了,说让我再
  • #大张伟[超话]# 我不是大老师粉丝 顶多算个路人粉 但是这件事真是无语透了[摊手][摊手][摊手]营销号都在说《腻歌》是故意侮辱黑人的 “本来小白马以为是凑
  • 今天打球连大笑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看是不是也理解了有人说年纪大了来打球的就只是认认真真的在打球,不像年轻人还能开开心心的聊天。越来越能理解当时他的心情了。
  • Lendlease表示,今年投资部门资本回报率将为6-7.5%,其中包括出售13%的美国军事住房资产管理的贡献。#熊猫真的有功夫在身上##澳洲房产##澳洲房产投
  • 在中国汽车出口版图中,除了智利,剩余九个国家又有哪些是多年未变的“老伙伴”哪些是初来乍到的“新朋友”?它既不在中国的家门口,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口大国,而是一个距离
  • ”当你是别人的依附之时,往往天然就在感情中低人一等,没有什么说话的底气,也不太会被人好好珍惜。 -2-乐观的女人,使人快乐 莫言曾经在文中这样写道:“让我难以忘
  • 我们高雯作为大明星一直走在时代前沿,阿丝们可以在高雯的台词、动作、表情中寻找互联网老梗元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发布哦~#配音演员胡良伟[超话]#恭喜我们
  • 发朋友圈会被秒赞的文案1. “去没人的岛,摸鲨鱼的角”2. “属于玫瑰的盛夏永远不会缺席”3. “华夏波澜壮阔,少年仍需向前”4. “你永远胜过别人,至少在我这
  • 但实际上,给老板所展现的和背后的往往差距很大,举个例子,就能理解了,矿上建几公里的煤气管道,搞建设都要有业主代表监督管理施工的,这些家族企业哪里有什么专业人呀,
  • 8、烟盒上的那句“吸烟有害健康” 9、“上帝会保佑你的” 10、分手时:“对不起”。当然是洗衣片啦!
  • 虽然会恶心某些倒油的和花妈rps,虽然确实是因为bking才点开的剧,但不会去做自己讨厌的人为踩而踩否认整部剧和其他人。看到一群人站在台上有点感慨,不知道小八以
  • 希望接下来的每一年的 7.12 我们都在[赢牛奶][冲刺][冲刺][冲刺]然后接下来就是浅浅的说一下周年贺卡[开学季][动物世界]@MANTA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