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到庆山在微博上给予读者的提问一些自己的见解,阅读过一些回答,与一些提问或者回答共情。后来她花了很多时间将微博上的提问与回答整理成册并且出版,书名就叫《心的千问》。

她说,这是她和读者共同组成的。“大家因为理解、关怀、信任与爱,在一千问中汇合。”
直到这个月,我才将这本书买回来,现在只是阅读了大约三分之一。

我非常认同书中的某些回答,觉得合情合理,但是其中一些问题,她好像并没有给出回答,而是用文字营造了一种很高深的境界,但询问那些问题的人,或许本身就和她所描述的境界相距较远。只是给出一个目标,没有提供解决办法。我不知道这种回答是否真的有意义。

但是,我也不否认也许是我的原因,因为年纪轻、阅历少、智慧浅,所以无法理解那些文字里隐含的智慧和指示,或许多年之后我再重新读,就会有所理解。

上中学时,我不关注娱乐八卦,不使用微博,喜欢疼痛文学,比较多地阅读夏七夕、独木舟、淡蓝蓝蓝、投我木瓜,经常攒下零用钱购买杂志和小说。但我对那些写作者的了解,只来源于她们的文字和故事,从来没有刻意搜索她们的社交账号,不关注她们的生活,不试图与她们建立实实在在的联系。

在夏七夕的故事里,经常会提到一个叫做安妮宝贝的作者,于是在网上找到安妮宝贝的几篇短篇小说来读,读的第一个故事叫《杀》。我至今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阅读那个故事的感觉,恐惧?震撼?或许都不够准确。一定不仅仅是因为情节的暴力和血腥,我小学的时候就阅读过一本叫做《悚族》的恐怖杂志,连续阅读了好几期,也不会有阅读《杀》时的感觉。

那个故事非常简短,但我却读了很长时间,一边逐字逐句地读,一边震惊,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连双手都在颤抖。之后好多天,我没有再阅读任何书籍或故事。整日郁郁寡欢,有朋友关心来询问,我也只说太可怕了,这个作者太可怕了。这样着了魔一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渐渐淡忘那种感觉,只是一直没有忘记那个故事,和那个叫安妮宝贝的作者。

后来在班级的图书角偶然看见一本绿色封面的书,书名叫《莲花》,看见书脊上作者的名字,觉得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已经有了比之前更大的承受能力。

《莲花》我读了两个月,非常缓慢的一次阅读,自此深深为苏内河着迷,连带着也重新对安妮宝贝感兴趣,当然她如今已经改名为庆山。
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使用微博,关注的第一个人就是庆山,她经常在微博上分享一些生活碎片、所思所想以及正在阅读的书籍片段,会和读者互动,回答读者的提问,给出自己的经验见解和指导,也会举办读者见面会,好像和读者的距离并不遥远。这是我阅读《心的千问》之前的错觉。

在千问集中,我明显感觉到她对人的疏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她,只是她想让读者看到的那一部分。有人问一些关于她自身的问题,比如她近期的困惑和疑问,比如她为何最终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她给出的回答理性客观,但真正涉及到自己的信息,却少之又少。

我并不觉得她这种理性的疏离有何不妥,相反我也非常想要拥有这样的理性。我已经知道我的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人,与许多人成为朋友,但能够真正抵达我心底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友谊都是阶段性的,如果能拥有一个长久陪伴共同成长的朋友,那无疑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有一段时间,我写过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每个故事只有两三千字,把它们发表在社交平台上。之后有相识的朋友阅读了这些故事,开始揣测我的心理状况,认为我是否与我故事里的人物一样,或者认为那本身就是我身上发生过的事,对我施与关心和安慰。为此我又专门在社交平台做了解释,我写的故事,来源于一部分的生活经验,以及某些时刻的思考,故事里的人物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尽管他们来源于我,但并不是我,不能完全代表我。阅读故事就好,不必阅读我。

后来有朋友不听劝,以为读过我一些零碎的文字记录就足够了解我,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我甚至救赎我,让我觉得非常反感。于是果断疏远这样的朋友。

《心的千问》我会继续读下去,一些暂时难以接受的观点暂且搁置,但一些与我目前的生活状况相称的解答和指导,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有顿悟,这是非常珍贵的时刻。

《寻获与失落》是勒古恩中篇的首度结集与整体性回顾,汇集十三部中篇,囊括五种世界观,由此可纵览勒古恩写作全景。
其中,《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赛格里纪事》《另一个故事,或<内海渔夫>》《宽恕日》《族民之子》《一名女性的解放》《古乐与女奴》属于“海恩宇宙”世界观;《寻查师》《高沼上》《蜻蜓》属于“地海传奇”世界观(部分专有名词的译法参考自蔡美玲、段宗忱译“地海传奇”系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水牛城女孩,今晚相约吧》《赫恩家的人们》与《失落的诸乐园》则分属三个不同的世界观。
该合集中的作品6次提名雨果奖,4次提名星云奖,3次提名世界奇幻奖,12次入围轨迹奖。其中《水牛城女孩,今晚相约吧》获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宽恕日》《寻查师》获轨迹奖;《赛格里纪事》获否则奖;《一名女性的解放》获阿西莫夫读者选择奖。
#读书推荐#

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音乐以简谱的方式迷惑了我,到我三十三岁那一年,音乐真的来到了。

我心想:是生活给了我音乐。生活首先要求我给自己买了一套音响,那是在1993年的冬天,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缺少一套音响,随后我感到应该有。几天以后,我就将自己组合的音响搬回家。那是由美国的音箱和英国的功放以及飞利浦的CD机组织起来的,卡座是日本的,这套像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音响就这样进驻了我的生活。

接着,CD唱片源源不断地来到了,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买进了差不多有四百张的CD。我的朋友朱伟是我购买CD的指导老师,那时候他刚离开《人民文学》,去三联书店主编的《爱乐》杂志,他几乎熟悉北京所有的唱片商店,而且精通唱片的品质。

我最早买下的二十来张CD就是他的作为,那是在北新桥的一家唱片店,他沿着柜台走过去,察看着版本不同的CD,我跟在他的身后,他不断地从柜子上抽出CD递给我,走了一圈后,他回头看看我手里捧着的一堆CD,问我:“今天差不多了吧?”我说:“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去付了钱。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迅猛地热爱上了音乐,本来我只是想附庸风雅,让音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然后在朋友们谈论马勒的时候,我也可以凑上去议论一下肖邦,或者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语说上几句卡拉扬。

然而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似的来到了我的内心,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同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愿意接受风雪的降临,接受一切所能抵达的事物,让它们都渗透进来,而且消化它们。


我那维和部队式的音响最先接待的客人,是由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的《英国组曲》,然后是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的《夜曲》,接下来是交响乐了,我听了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海顿和马勒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人——布鲁克纳,这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第七交响曲》,我后来想起来是那天朱伟在北新桥的唱片店拿给我的,当时我手里拿了一堆的CD,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张,结果布鲁克纳突然出现了,史诗般叙述中巨大的弦乐深深感动了我,尤其是第二乐章,使用了瓦格纳大号乐句的那个乐章,我听到了庄严缓慢的内心的力量,听到了一个时代倒下去的声音。布鲁克纳在写作这一乐章的时候,瓦格纳去世了。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布鲁克纳正在经历着什么,就像那个时代的音乐正在经历的一样,为失去了瓦格纳而百感交集。

然后我发现了巴托克,发现了还有旋律如此丰富、节奏如此迷人的弦乐四重奏,匈牙利美妙的民歌在他的弦乐四重奏里跳跃地出现,又跳跃地消失,时常以半个乐句的方式完成其使命,民歌在最现代的旋律里欲言又止,激动人心。

巴托克之后,我认识了梅西安,那是在西单的一家小小的唱片店里,是一个年纪比我大,我们都叫他小魏的人拿给了我,他给了我《图伦加利拉交响曲》,他是从里面拿出来的,告诉我这个叫梅西安的法国人有多棒,我怀疑地看着他,没有买下。

过了一些日子我再去小魏的唱片店时,他再次从里面拿出了梅西安。就这样,我聆听并且拥有了《图伦加利拉交响曲》,这部将破坏和创造,死亡和生命,还有爱情熔于一炉的作品让我浑身发抖,直到现在我只要想起来这部作品,仍然会有激动的感觉。

不久之后,波兰人希曼诺夫斯基给我带来了《圣母悼歌》,我的激动再次被拉长了。有时候,我仿佛会看到1905年的柏林,希曼诺夫斯基与另外三个波兰人组建了“波兰青年音乐协会”,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协会,在贫穷和伤心的异国他乡,音乐成为了壁炉里的火焰,温暖着他们。

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

然后,音乐开始影响我的写作了,确切的说法是我注意到了音乐的叙述,我开始思考巴托克的方法和梅西安的方法,在他们的作品里,我可以更为直接地去理解艺术的民间性和现代性,接着一路向前,抵达时间的深处,路过贝多芬和莫扎特,路过亨德尔和蒙特威尔第,来到了巴赫的门口。

从巴赫开始,我的理解又走了回来。然后就会意识到巴托克和梅西安独特品质的历史来源,事实上从巴赫就已经开始了,这位巴洛克时代的管风琴大师其实就是一位游吟诗人,他来往于宫廷、教堂和乡间,于是他的内心逐渐地和生活一样宽广,他的写作指向了音乐深处,其实也就指向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预算再高一点,可以选择百年灵的这款AB0138241C1P1,推荐理由是搭载B01计时机芯,和帝舵的MT5813机芯是共用的,并且在劳力士、欧米茄、百年灵这
  • 渽仁热线持续接听中……☎️提前✍️一下好了似乎每年都祝福许愿,也许有在成为or实现,但不得不说,2023属于一个变化,发生太多难以预测的事情,也许我总是在规划里
  • #朱令去世##朱令 孙维#正式告别2023这一年,经历了好多,也看清楚、明白、懂了很多……无论亲情,爱情,友情,都是一门学问,都是在学着成长……以前的自己总想把
  • 而且我觉得这一世的谢危挺可怜的,要一直承受上一世的谢危给他在感情方面"使的绊子"哈哈,毕竟姜雪宁因为有前世的记忆还会对谢危有先入为主的态度(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满是惊喜的2023我和小郑结婚啦 住进了新家 开始学着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努力适应
  • 本书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上下篇通过一幅展开的盛世龙腾舞龙图,把我们从古代神话传说中,从竖写文字中唤醒,预示着我们来到了新时代,文字也开始用现代人的书写方式,横篇书
  • 且将江湖事,盈盈付笑谈。#袁冰妍[超话]#yby#袁冰妍正能量# yby#袁冰妍雷霆令# “愿你乘风,看尽天下风华,闪闪发光” .@袁冰
  • 2023年可以说是一直在路上,从年头浪到年尾,零零总总跑了十三个城市,这个记录应该以后也破不了了吧,旅行这件事,真的,好喜欢[笑而不语][笑而不语][笑而不语]
  • #时代少年团[超话]##时代少年团叁重楼暨出道四周年演唱会# #时代少年团 肆载驰夏正风华# 轻舟已过万重山,山城里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山之所以翻不完,是因为
  • 反正今年过的挺开心的!今年是疫情以后重开花市的一年,好多人啊jpg~单位管得严,离开本地很麻烦,我的追星计划根本就没有推进[苦涩]可惜了我男神重启的演唱会之旅[
  • 男人真的就吃这一套第一句:你要是想我了就直接来找我,不用去担心我是不是在睡觉,是不是在忙,会不会心情不好,这些都没关系,我看到消息会第一时间回复,你可以跟我说你
  • 工作,生活,旅行,过去一年,应该和时间道个歉,好像偷来了一段闲暇,这段时间什么正事也没做,刷剧,读书,发呆,晒太阳,看比赛,一边颓废,一边积极;有时自律,有时拖
  • !!
  • #林北的2023#p1是高考完踏上去北京的列车 第一次出远门跟姐姐一起特别开心呀p2是奥森公园里看着就很有好运的锦鲤呀!能够认识到很好的朋友 球球了p7是我和岩
  • -走到一个广场看到好多好多人对着上面拍,找了好久硬是没看到在拍啥….回家了上网才发现在拍这个2024…第二天又路过也拍了一个-跟聪一起逛超市、聪做饭我洗碗,真的
  • 关于龙的文化,还有很多。而《红楼梦》中的龙元素,出现的则相对要少一些,但书中也描写有一些龙纹装饰出现在建筑、器具和衣物上,此外书中更有一句名句,叫做“东海缺少白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张平文称,武大更需要发展的是基础学科,最终,雷军同意拿出全部捐款额的三分之一,专门支持基础学科。#财院校园之声广播部##节目预告#
  • 激光武器,公司也在放量阶段,产能也在扩张,激光武器也是一个黑科技的东西,无人机克星,国内做的也不多,上市公司好像也就一家,如果有其它公司,大家可以补充。一个公司
  • 我都不想说 现在突然来喷我 说我脑子有问题 还说调号就是提评分的 现在有哪个代代看评分不都是面板吗 而且没有提前说寒光令不能用 盒子不能开 就开麦 这种真的想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