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9

静思語
[太阳] 烦恼就像一條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太阳] 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來。“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 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恭錄自

証嚴上人【靜思語】
[太阳]祝福您有個美好的一天[太阳][合十]没有找到自己
该做的事、该走的路,
或者找到了却没有依之而行,
心中就会有莫名的焦虑和恐惧;
一个行走于归家路上的人,
心必定是踏实、安宁而喜悦的。

心中有了不变的
宗旨、信念、皈依,
就能在纷纷扰扰的境界之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内心安宁的状态不是“找到”的,
而是慢慢充实、强大内心,
自然产生的。

心不要总望着外面,
要朝向自己。
改变自己,
从能够做到的地方开始。

一时做不到的,
就去种因。
人要能够把握自己的业,
行为与愿望一致,
身心才会安宁;
如果总是舍弃自己现有的,
妄想自己没有的,
心总是放在做不到的事情上,
那身心就是分裂的,
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

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
看看他们是如何感悟人生、实践理想的,自己又该怎么做?

清晰内心之愿,
就能够远离攀比与浮躁,
获得内心的笃定与安宁!


感恩祝福各位[合十]

伤害你的人,就是来度化你的人,要感恩他!

南无阿弥陀佛

言语伤人,比杀人还要严重。忍辱就像大海、能够纳百川。

        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伤害别人的,心肠不好,常常伤害人家,就是拿钱去给人家赚;一个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钱。这个大忍辱就像开银行、能够纳百川。

      2)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3)心好嘴不好,荣华富贵折去了。

      4)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成就就有限。忍辱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恒心、毅力、长远心。称心如意的要忍,为什么?怕生贪爱,要保持距离。冤家对头也要忍,为什么?保护你自己的清净心。修忍辱的果报是相好。

      5)“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恚(chen hui)心一起,智慧就没有了,理性被蒙蔽了,于是全凭感情用事,不仅伤害自己,而且有意无意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缘成熟时,报应就现前,冤冤相报,而且果报必定一次比一次残酷。

      6)人的身体、心情与大自然融成一片,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七情五欲扰乱自然,扰乱人体。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其中最严重的,破坏力最大的是嗔恨、发怒。

    永远生活在大慈悲境界的人,不老、不衰、不迷、不邪、不染,这是究竟圆满殊胜的功德,是真实的快乐。

      7)纵然别人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并由衷地感恩。正是由于对方的侮辱、毁谤和陷害,消除了自己过去今生所造的罪业,因而决不能有丝毫怨恨之心。若有丝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业,反而增长业障。

      8)不安静是自己不让自己好,不修行就不能过一天安静生活。

      9)您问佛哪天能好,佛说看您哪天老实,哪天安静,哪天听话,哪天修行。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试述
《 法华玄义 》 的
判教思想,
并通过智者大师判教的原则,
尝试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佛教经典不但数量庞杂,
而且层次众多,
「 到了初期大乘佛教 [ …… ],

为了处理小乘教以及大乘次第教和圆停顿教的问题,

便有了教判 」。

传来中国后,
经过东晋时代的鸠摩罗什依据
《 维摩诘经 》 的

「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
而唱一音教,

其弟子慧观唱出二教五时,
还有「 南三北七 」的判教,

而南北朝时代的判教风气,
更特别殊胜。

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则在其天台三大部之一
《 法华玄义 》 中,

以南北朝时代的诸家教判为基础,
树立了自家的五时八教。

除了介绍
《 法华玄义 》
判教思想的内容,

亦通过智者大师判教的原则,
尝试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1 .《 法华玄义 》
判教思想的内容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的
「 五章 」

( 又称五重玄义 :
名、体、宗、用、教 )

对所有佛经所含精髓作概括性的总结,
而在
( 判 ) 「 教 」 一章,

「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

相者,
分别同异也。」

则以五时八教判别经教,
给予分类和定位。

正如谛观的
《 四教仪 》所说 :

「 以五时八教,
判释东流一代圣教,
罄无不尽。」

1 . 1 )  一般的五时说

佛教传来中国的次第,
并不是依照其在印度的发展次第。

不过,
中国佛教的判教,

有从印度佛教歷史发展的角度来判摄,
例如一般的五时说。

五时是根据如来一代所说教法的时间性,

大略地分为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1 . 2 )  天台宗的通、
别五时说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篇首便提出

「 释此五章,

有通、
有别。

通是同义,
别是异义。

如此五章,
遍解众经,
故言同也。

释名名异,
乃至判教教异,
故言别也。」

于五时中,
有别五时和通五时。

「 根据静修法师
《 教观纲宗科释 》 所说,

别五时乃指如来说出诸部经典,
确有先后五个时序;

通五时乃谓如来说法,
随机宜施设,

并非于某一固定的时段,
只说某一部经。

须以别五时断定初及后之通五时,
所说内容与何一时段相应,
便当归摄于何一部类,

因此而云 :
「 以别定通,
摄通入别」。」

智顗批评南三北七十种教相观只涉及在特定时空中出现的释尊所说法的歷史次第,

不符合
《 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

所说的
「[ 如来 ]
实成佛已来,
久远若斯 」;

「 我成佛已来,
甚大久远,

寿命无量阿僧衹劫,
常住不灭。」

他的教相观是将三世一切诸佛的教法全都含摄进来,

不以歷史次第来判释佛陀的教法。

《 法华玄义 》云 :
「 如日初出,
前照高山 」;


《 华严经‧性起品 》
( 晋译本 ) 云 :

「 日出先照高山,
后照大地。」

「 比喻佛的说法是先从高处说起,
即先对大智之人说,

因此,
《 华严经 》
应该居于第一时。

[ 另外,
依次为]佛在鹿苑为五比丘讲小乘教,
属第二时。

又次,
讲一般大乘如方等,
属第三时。

又次,
讲 《 般若 》,
为第四时。

最后讲
《 法华 》
《 涅槃 》,
为第五时。」

智顗又将五时与四教联繫起来,

而成五时、
四教的体系。

此外,
他用半、
满教结合五味
( 乳、
酪、
生酥、
熟酥、
醍醐 )

来诠释如来教法内容是三乘或一乘的法门,
以及其深浅不同的层次。

半字教被用来譬喻方便权教,
满字教则譬喻究竟实教,

从而囊括构成佛说的权、
实两个方面,

并使权、
实圆融而不乖离。

华严时为
「 牛出乳味相 」,
唯满不半;

阿含时为
「 酪味相 」
唯半不满;

方等时是
「 生酥味相 」,

半满相对,
以满斥半;

般若时是
「 熟酥味相 」,
带半明满;

法华涅槃时是
「 醍醐味相 」,
废半明满。

下次将简约介绍天台宗的八教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了解佛经之间的分别和关系。

天台宗判教以五时与八教来分判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

上文说了五时说,
今次就谈八教。

1 . 3 )  八教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八教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可分为两大类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 化仪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根器而设的教化轨道,

化法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程度而设的教化范围。」 

「 八教者,

一顿、
二渐、
三秘密、
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
如世药方;

五三藏、
六通、
七别、
八圆,

名为化法四教,
如世药味。」

1 . 3 . 1 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分别是
「 顿 」、
「 渐 」、
「 秘密 」 和
「 不定 」。

《 法华玄义 》云 :
「 如来于法,
得最自在。

若智、
若机、
若时、
若处,

三密、
四门无妨无碍,

此座说顿,
十方说渐,
说不定;

顿座不闻十方,
十方不闻顿座,
或十方说顿,

说不定,
此座说渐;

各各不相知闻。

于此是显,
于彼是密。

或为一人说顿,
或为多人说渐,
说不定;

或为一人说渐,
为多人说顿,
各各不相知,
互为显密。

或一座默,
十方说;

十方默,
一座说;

或俱默俱说;

各各不相知,
互为显密。

虽復如此,
未尽如来于法自在之力,

但可智知,
不可言辨。」

顿,
指 《 华严经 》
所说不歷阶次,

顿至佛位之教义,
由化仪上而言,
称为顿教。

渐,

《 阿含经 》、
《 般若经 》、
《 方等经 》 等教义,

须依次渐修,
故称渐教。

秘密,

「 同听异闻,
互不相知 」,

佛说的法虽然一样,
但听讲的人
「 同闻异解 」,

假如同闻异解而各不相知,
就叫做秘密。

 不定,

「 同听异闻,
彼彼相知 」,

而各有不同之理解,
称为不定教。

智顗将顿和渐两大法门作为佛五时说教的方法。

第一华严时的特色是
「 顿 」,

第二鹿苑时的特色是
「 渐 」,

第三方广时是
「 顿渐并陈 」,

第四般若时是
「 顿渐相资 」,

第五法华涅槃时是
「 顿渐泯合 」。

1 . 3 . 2 化法四教

佛陀在五个时段的说法内容可以总结为四种,

即藏、通、别和圆教。

此四教义是智顗所创,
被智顗用来贯穿在整个
《 法华玄义 》 的诠释中,

是将教和行统一起来的最重要的理论。

慧文、
慧思认为佛说法的位次有

「 通 」
( 通三乘 ) 、

「 别 」
( 大别于小 )、

「 圆 」
( 圆满 )、

「 藏 」
则指小乘,

因为
《 智论 》
批评小乘只懂三藏;

用四教配合诸经,
「 藏教 」
是小乘的阿含
( 经律论 ),

「 通教 」
是三乘相通的,

如《 般若 》等,
「 别教 」是指
《 维摩 》,

「 圆教 」 是指
《 华严 》、
《 涅槃 》 和
《 法华 》,

而只有天台本宗所崇奉的
《 法华 》
才是纯圆。

讲述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判教的原则。

2 .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判教的原则

佛在涅槃前,
嘱咐阿难以及诸大弟子 :

在每部佛所说的经典开首,
都加上
「 如是我闻 」 一语。

 李葛夫老师在其讲义上,
指出这涉及人类的思维及言说概念。

以人类这可称为
「 实在的语言 」
去诠述的义理,

必定是趋向实体性的,
也就是执常执我的。

佛採用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
他避免用主动的语态来说法,

同时採用了
「 过去分词 」

来避免在时间上陷入过去、
现在、
未来的实在性,

将一切执常的可能,
转向于暂时性。

这种佛教的语言,
可称为
「 变动的语言 」。

这种模式亦使后来学佛者明白
「 缘起甚深 」 的道理。

唐君毅先生在
《 哲学论集 》
亦提及此义 :

「 然佛经载佛之说法,

则恆先说佛于何时、
于何地、
对何等人众、
以何旨意等因缘而说法。 [ … ]

则无因缘亦不须说法。

佛不无故而说法,
佛徒亦不当无故以言说,[ … ]

故为说必待因缘,
而未说之先亦须先说所以说之因缘,[ … ]

正所以使人于闻说之后,
更不留说,
而说如未尝说,
而实无异少一说,
以成其实无说也。」

从李老师以上的分析,
可以看出佛陀的教法不是不变的实体,
而是针对不同的因缘而施教,

这也符合了
「 缘起 」 的原则。

不同的因缘,

《 法华玄义 》
成为智顗判教的三项原则 :

「 教相为三 :

一 、根性融不融相,
二 、化导始终不始终相,
三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他藉此让人看到
《 法华经 》
与其余诸经的分别,

亦突显了
《 法华经 》 的殊胜。

2 . 1 ) 根性融不融相

此原则主要针对佛陀说法时所教化对象的根器。

佛陀每个开示会因所化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讲法。

「『 融不融 』的
根性是指执着或不执着三乘差别的众生而言,

不执着三乘者,
乃能得闻一佛乘之深义,

而如来以三乘方便引导众生入于一佛乘,
且唯以佛乘灭度众生的道理,

是到了
《 法华经 》 时
方才宣说的道理。」

2 . 2 ) 化导始终不始终相
此原则主要针对佛陀说法的目的。

如果只是
「 就单一的时机、
对象,[ … ]

在特定时空下的独立事件,
为所谓的
「 当机益物 」,

只是得到权宜方便的救度而无究竟之灭度;

[ 若是 ]
一切教法之度化众生的种种差别,

[ 属于 ]
横亘过去、
现在、
未来,

为一始终圆满的教化体系,[ … ]

[ 佛始终的化导 ],
必须包含一切根机的众生,
同时也必须以佛道之完成为终极之度化。」

2 . 3 )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 这项是把佛陀说法教化由今生现世,
扩至 [ … ]

无穷的前生,

[ 如 ]
《 法华经 》
[ 提到 :]
「 我实成佛久远 」;

另外,
说法者包括佛陀和其他可能在三生证悟的一切诸佛与其弟子。

由此分出以一期生死为教化众生的经教,

以及在久远以来一切诸佛度化一切众生所採用的方法及内容,

即是
《 法华经 》。

总结

佛陀体悟缘起而成佛,
但他在这一世的不同时期说法,
因应对象和事件而有所差异。

由于每次说法都是随缘而起,

所以有关连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期出现,

造成后来结集的佛典像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许多层次;

尤其佛教传来中国的次第,
并不是依照其在印度的发展次第,
判教的需求更形重要。

智者大师整理前人的经验,
加上自己独特的创见,

以五时八教判别经教,
给予分类和定位,

并判明
《 法华经 》
与诸经之不同,
对中国佛教思想史上贡献良多。

( 完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由是可知,做到看破不说破,不仅要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有容人之量。其中就有位夫子,喜欢自我标榜,写了一篇《不动心说》呈曾国藩,文中自白:“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
  • #昆明##寻找狗狗##寻狗启示#寻狗启示⚠️⚠️⚠️‼️请各位帮忙转发一下 非常感谢1岁半小泰迪 名叫晚晚(小名:小晚)于9月30日14点左右在昆明市气象路
  • !贪嗔痴慢疑,对应金木水火土,继续仁义礼智信。
  • ”谁也没想到楚庄王却对妃子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为此,去惩罚这个臣子酒后的一时错误,让他以后怎么做人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最高级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
  • …他是真的神,自己便是一个宗教,横走四天王…不愧是你,我跪下了……唯一神,atols,唯一神土耳其“安卡”无人机发展技术脉络(016)作者:老军001016土耳
  • 这可能还不如她以前的一些作品,也正是因为那些成绩使她赢得了文艺青年们的喜爱与推崇。姗姗是我拍婚礼以来,拍的次数最多的一位伴娘,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伴娘,已经记不
  • ——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4)性,质也。——战国末期 韩非 《韩非子·难势》(2)天命之谓性。
  • 。人再豁达,也会有块心底的伤;心再冷漠,有时也会红了眼眶。
  • 科技有爱,信息无碍,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一个更温暖的智慧新世界。#荣耀发布会##荣耀新品发布会#中国企业数字化能力听诊器#新IT指数#正式发布 10月16日,在
  • 【八字六爻占卜:生活问题卦 · 什么时候可以买到对女儿有利的学区房】那很多学前孩子的父母,也是早早就在为孩子学区房做打算。#学区房##这才是真正的学区房##研究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每日一善文案 以热爱祖国为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via 澎湃新闻 【黑龙江一村支书贪2亿多,其中挪用公款8520万超半数未还】黑龙江省纪委通报,哈尔滨南岗区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原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福祥,把曙
  • ![衰][衰][衰]逃逸塔分离整流罩分离那些统统都没有看到,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入轨了,太阳能帆板都已经打开了,我也是真的懵逼了[允悲][允悲][允悲]#神州十二
  • #北京[超话]##微博新知博主##从新手到行家##高考#地球的圈层结构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人眼的延伸—遥感(RS)数字时代的产物—
  • 客观报道中国、讲述中国的人,会被污蔑为“中国的爪牙”;推动与中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人,会被污蔑成“被中国收买”。  西班牙EITB电视台驻亚洲记者Olatz Urk
  • 兄弟》第四站在湖北宜昌正式开始啦!一起引爆中国速度!
  • 防脱发洗发水品牌排行榜?石上草这款防脱洗发水我的体验感是还不错啦,植物成分很安心,清洁力超好,查了一下里边侧柏叶提取物则是抑菌抗炎的促进毛发生长,洗完之后的头发
  • ‼️ 实体专辑目标‼️ 第一阶段:首日销售金额达到92.8W,首日至关重要!#爱豆能量月##爱豆v力量#003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
  • #taynew[超话]# 【抽奖】身为一个写文的却无以言表今日的悸动还是抽奖吧[二哈] 一本【praew的双人杂志】(图13)参与方式:关注+评论一句话留下今天
  • #肖战[超话]##肖战益达品牌代言人# #肖战顾魏# ..*❥ XIAO☆ZHAN ❥✨•.. ╰───── ♡⃛ Lᵒᵛᵉᵧₒᵤ ♡ ─────╯ 世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