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诸佛神力所护
(第一百五十三段)#菩萨第四安乐法#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佛又对文殊师利说:菩萨摩诃萨在后末世佛法将灭时,有受持《法华经》者,就应该对不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平等地生起大慈心;在不是菩萨的人中,更应生起大悲心,以大慈心拔众生生死之苦、以大悲心予众生涅槃之乐。这里说的大悲心是什么意思呢?大悲心依《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所说,共分为十种,即:
1、大慈大悲心:此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能拔众生生死之苦、予众生涅槃之乐。据此义,是大慈大悲心。大慈大悲心具体体现在《大悲咒》里,《大悲咒》就是大慈大悲心的流露。
2、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萨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又称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从而生起大慈悲心。大慈与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再住于生死。随一切有情众生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国土等种种影像。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证入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得此智者,在为人处事、行住坐卧中,对一切众生,无有二心,绝对平等,是名平等心。
3、无为心:无为心是通过无为法来体现的,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槃的异名。通常依法相唯识宗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 六种、即:
一、虚空无为:指真如为显现空无的真理,真空寂灭,远离各种障碍,犹如虚空。
二、择灭无为:指凭借无漏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
三、非择灭无为:指真如本性清净,不因人的智慧简择力达到寂灭后才显现出来,而是本来就有显现的。
四、不动无为:指禅定进入色界第四静虑时,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
五、想受灭无为:指禅定进入无色定的无所有处境界,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俱灭。
六、真如无为:即佛教所讲的真理、绝对、本体、菩提、法身、佛。具足这六种无为,称名“无为心”。
4、无染着心:无染与有染相对,有染是指众生的真如自性被贪嗔痴所染,从而感召善恶诸果,沉沦于六道轮回中,如果能远离并灭除贪嗔痴,就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超凡入圣。所以灭除贪嗔痴就是无染着心。
5、空观心:是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是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之一。常作此观,不被法缚,能悟入空性,见自法身,心得自在。此名空观心。
6、恭敬心:狭义指对父母、师长、佛菩萨等善知识非常有礼节的尊敬、尊重、敬重;广义指对一切众生都应有恭敬心,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恭敬众生是恭敬他们本有的佛性。由此使所有的人都能心生欢喜,此名恭敬心。
7、卑下心:卑下心是谦卑心、是无虚荣心、无虚伪心、无狡诈心、无狂妄心、无我慢心。
8、无杂乱心:将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念佛参禅上,对一切六尘外境、心念不起;反观自心、如如不动;修心于禅、住法于定。自然心无杂乱,是名无杂乱心。
9、无见取心:不见邪、不取邪;不见正、不取正;不见善、不取善;不见恶、不取恶;不见是非、不取是非;不见生死、不取涅槃。是名无见取心。
10、无上菩提心: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立誓,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行持,发“众生一人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觉”之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以上所说十种心,即是大悲心。能修大悲心者,即是菩萨,能得到诸佛加持,使其道果早熟、道业早成,慈悲众生,与佛无异。
佛说:菩萨摩诃萨不仅要对有善根的人生大悲心,还要对那些不学菩萨法的,甚至不信佛法的人,也应生起大悲心,为其拔出生死之苦,并设法予以他们出离三界之乐。菩萨心里应常作这样想:这些不相信佛法的人,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对如来随机而说的,俱含解脱道的三乘方便法,却不愿意听闻、不愿意知道、不愿意觉醒、不过问、不相信、不理解,甘愿在生死中沉沦,实在是可悲可叹!
佛说:菩萨应作这样想,他们贪著五欲,对《妙法莲华经》更不愿听闻,这些人对《妙法莲华经》虽然不问不信不解,但我如果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以神通力和大智慧力,引导他们发菩提心,让他们最终都能安住于一乘妙法中。
佛说:文殊师利!发这些心的菩萨摩诃萨们,在如来灭后,有成就以上所说“第四安乐法”者,已悟解如来真实义,讲一切法都不会有过失,将常常得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和在家学佛的居士等众生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中的诸多天界众生,为了听法,也会常常来侍奉这个讲《法华经》的法师。
佛说:如果法师在城乡村镇,或在空闲的树林里,有人来请教《法华经》中难解的疑问,诸天善神将不分昼夜地为其护法,使听法的人不受干扰,闻清净法而生大欢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凡是《法华经》所在之处,都会得到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诸佛的神力护佑。
佛说:文殊师利!《法华经》非常珍贵,不是所有的国土中都有,而是有无量多的国土中,有无量多的众生,不仅没有此经,连《法华经》的经名都听不到,福报还不如娑婆世界的众生,他们连经名都听不到,更何来什么见闻、受持、读诵!所以此经是非常难得一遇的、是非常应该受到珍惜的!

能仁成佛

佛号“能仁”者,以能平等施予众生以彻底、永恒之救济,非仅一时之除苦予乐也。

释尊少时,即显示其秉赋大异常人,尤其对于众生的生、老、病、死苦之同情,最能流露其悲天悯人情怀,乃有以后为弘法度生而舍王位、割恩爱、行苦行之大雄毅、大慈悲、大智慧、大开拓之惊天动地壮举。有等无知之辈,目佛教曰“空门”,出家为“遁入空门”,实属大谬不然。盖非具真知灼见、决心毅力者,必不出家;非具纯真挚情、冷面热心者,不能学佛;不具无缘大慈(对众生苦无条件地同情)、同体大悲(对众生痛苦如感同身受的同感)者,亦不具足菩提种性。若或热面孔、冷心肠,爱不越乎己身,仁仅囿于一室,既乏种性,岂肯出家?岂能出家?亦岂宜出家?明乎“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之义,则佛所呵之“焦芽败种”为何种类型人物,可思过半矣。

韩愈谓“博爱之谓仁”。“仁”者,扩“爱”而已矣。虽然,“仁”与“爱”非无所区别,“爱”者多出私心,故偏染著,“仁”乃悱惕恻隐之心之“直养无害”,故于“爱”的炽然中实迥超无我——兴慈运悲而三轮体空。质言之,何以“仁”乃菩提种性?盖生类秉赋之情感、智慧恒成正比且循一方向。幸善养之,善用之,不则辜负福慧根、菩提种矣。

——摘自耕云先生《观潮随笔》

《法华经》龙女具足成佛功德

(第一百四十二段)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稀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否?文殊师利言:有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菩萨、妙吉祥菩萨。是佛教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又称法王子。
在《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佛告诉跋陀波罗说:“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出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从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刚堕地就能说话,犹如天界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他少年时,就去拜访诸多的仙人,求出家法,在诸多的婆罗门人中及九十五种诸多的论议师面前,他词辩无碍,所说之法,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
文殊菩萨的形象一般为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表佛五智;一手持宝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经典、代表智慧的思维;驾乘狮子,表示威严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总之,文殊菩萨成就的智德,是无人能及的。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我在大海里面,以唯一究竟之理,常常宣讲《妙法莲华经》。智积菩萨问文殊菩萨说:《法华经》义理甚深,密藏非常微妙,是诸经中的至宝,旷世稀有,如果有众生,勤于精进,按《法华经》修行,能迅速证得佛果吗?
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个名“裟竭罗”的龙王,他有一个女儿,现年八岁,还很年幼,但此女智慧通利,根识条达,善知众生不同根性和所造诸业,已得佛“陀罗尼”。
“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作用。后世则多指长咒而言,意为能总摄忆持。又据《佛地经论》卷五所述:可知陀罗尼是一种记忆法,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依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总持无量佛法。
正是这位年幼的龙女,已得陀罗尼,对三藏十二部的所有教理,尽皆通达,行解无碍,觉了一切法、明了一切义。对诸佛所说的甚深秘藏,都能全部受持,深入自性本定,了达诸法妙义,于刹那间,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不退转”在修行佛道的过程中、以开示悟入佛知佛见的功德,入于不退失的地位称为“不退转”。“不退转”有三种含义、即:一、位不退:指修得之大乘菩萨果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指所行之四摄六度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念不退转。此三不退配以菩萨之行位,诸宗说法不一,如配以圆教,则初信至第七信为位不退;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终为行不退;初住以上为念不退。得此三不退,一不退堕于生死、二不退转于二乘以下,决定能成佛了。
龙女已得“不退转”菩萨位,又得“辩才无碍”。“辩才无碍”指佛、菩萨、及一切圣众等所具有的四种自在无碍辩,即:一、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辩无碍辩。此辩才无碍又译作四无碍智、四无碍解,为大小乘之通目,用来显示无碍自在说法教化的德用、具体是:
1、义无碍智:此智知诸法义,了了通达无滞,知世出世间一切法,法法皆入实相义,名义无碍智。
2、法无碍智:此智法名一切义,见一切名相、一切名字,即知一切义,故智慧通达。于诸法名字,分别无滞,又能以是法无碍智,分别三乘而不坏法性,对所说名字语言中,无著无滞,名法无碍智。
3、辞无碍智:此智以语言说名字义,对种种庄严以及各种言语都能随其所应,并尽解其义。所谓一切众生,多民族各类方言异语等,若一语二语、多语略语,广语、女语、男语、过去语、未来语、现在语,如是等古今未来之一切语言,皆能各解其义,辩说无碍,使一切听闻者,都能理解其义,是名辞无碍智。
4、乐说无碍智:菩萨得此智能于一字中、说一切字;一语中说一切语;一法中说一切法。于所说之法,虽有权实之分,但所说的都是一乘真实义,以一乘真实义宣说方便法,所谓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能随一切众生根性,为愿闻法者,广而说之,善赴机缘,说法无滞,使听闻者皆能充满法喜。菩萨以乐说辩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无量劫,辩说无尽,以大慈心、大悲心,广大利益一切众生,对所说之法,没有一句一义的差错,故名乐说无碍智。
文殊菩萨说:龙女说法无碍,慈悲摄念众生,视众生为赤子,已功德具足,心中念念清净,演说诸法,微妙广大,常行慈悲,拔众生生死之苦、予众生涅槃之乐,具足仁义、智慧、谦让,志意和雅。像她这样已具足智慧行持,能够很快就成佛了。
智积菩萨说:成佛恐怕没有那么快吧!我见释迦牟尼佛,自无量劫以来,坚持不懈地修难行苦行,逐渐地一点一滴的积功累德,为了求得无上佛道而未曾停歇过。我观看这三千大千世界,哪怕是只有“芥子”那么大的一个地方,都是释迦佛的舍身成道处。
这里说的“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直径1~1.6毫米,种皮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红棕色,很小。常用作极小的比喻。这极小的地方和所有的地方,没有哪一处不是释迦牟尼佛修菩萨行时,舍身弃命的地方,他为了普度众生,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千难万苦,最后才成就了佛道。
智积菩萨说:所以,我不相信,一个八岁的龙女,能在“须臾”之间就能成佛,“须臾”约合现在的四十八分钟。智积菩萨刚说完,龙女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向他行头面礼,然后住于一边,而说偈言:
成了佛的人,彻底通达众生罪业和福业的一切因果相,以般若慧光遍照十方法界,显现微妙清净之法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满功德福德以庄严法身,受到了天界众生,天龙八部和人类众生的拥戴和敬仰,所有龙众和天神都来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敬信宗奉,我听说,像这种情况就是成就了无上菩提,但是唯有佛才能证知。我现在阐扬大乘佛法,主要是为了度脱在生死苦海中的一切众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许你感觉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但正是那些你一个人度过的时光,让你变得越来越有意思,等有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也许你感觉
  • 除了大自然的礼物明院好像也在做着其他改变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改变当中也保存着一些不变乐跑已经开始啦同学们内心的OS是什么样的呢无论如何,大家记得动起来~~除了校内
  • #朴秀珍Swan[超话]##七月天音朴秀珍# 230318 推更秀珍相关 2023.03.18 PURPLE K!SS Japan Debut Mi
  • 又过了几轮,我跟点子姐说想听陈奕迅,她回我别吧陈奕迅的歌还挺难唱的,万一唱不上去他又要破防,我被说服并无声偷笑,继续埋头吃饭,结果下一首歌他就开始唱K歌之王[哆
  • 只是心底有一个不灭的希望、一个梦想的灯塔,我们就会等到春天的花开,爱人温暖的拥抱。[挤眼]#微博KING和QUEEN#岁月要珍惜一个人来到世界纯粹是偶然。
  • ”  车厢里,瑾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安侯府老夫人柳茹菲。”  车厢里,瑾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安侯府老夫人柳茹菲。
  • #alimiamiamia# 1⃣️我爱起酥面包起酥面包爱我 呦吼吼 真是不错 但是我早上着急没吃完 还剩一点点 中午回来躺床上被我给吃了2⃣️lj那时候给的
  • 我觉得吧,两个人的角色是互换的,一半对一半,5和5,平分秋色,你能接住我的梗,我能接住你的梗,小打小闹,逗着玩儿,不真生气,才好玩儿[亲亲]生活里别较真儿,有趣
  • 碎碎念小日常[奥特曼]上周的碎碎念,我手贱不小心删除啦[悲伤]下下周的明天就要接受检验啦,不管结果咋样吧,努力啦不留遗憾[拳头]偷偷溜出去玩耍,真是啊,如果时间
  • the eras tour一颗永远闪亮的明星永远感谢泰勒丝女士带给我们那些精彩的现场,歌曲,mv……以及这些歌曲背后给予我们的无限希望和力量,看泰勒的巡演总能感
  • 以我个人的理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就是一种状态。人也一样嘛,你要一个全新的自己,你必然要丢弃旧有的你,不要在原有的问题下功夫,直接跳过问题,做任何可以
  • 怪不得老一辈号称有腔有韵味的一个赛一个破锣(不是)*和欧总那首同样是照进现实,谁不爱看离婚西皮演吵架呢[doge]但金莲服软太快了,而且软到最后,武二一点没动摇
  • 今天让自己放松了的一天 出去吃了饭看了电影 似乎并没收获到多大的快乐 现在躺在床上感觉到得是罪恶感 眼看着又到十一点半多 满脑子想得都是今天又没早睡 焦虑感加重
  • “3月2日发布这组照片花絮视频时,看到好多观众留言问这是哪里的文旅局局长,所以昨晚发视频时随手写了一个‘杭州文旅局局长’的标题,没想到一下火了,造成这种误解,没
  • ”  车厢里,瑾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安侯府老夫人柳茹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情感[超话]#有人说:“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没有告别,悄无声息。” 成年人的世界,离别是无声的,没有撕心裂肺的哭泣,没有郑重其事的诀别。 只
  • 每天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絮的进行着[耶] 生而无畏 爱而自由[哆啦A梦微笑] 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信号突破界限,无畏探索世界。这周去啦河南美
  • 2、你做我的男孩,我做你的宇宙3、你是世间最可爱的小星星✨ 我爱了整个宇宙只为和你碰头4、在我眼里风光无限是你,跌落尘埃也是你,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5、当
  • #蒲熠星[超话]#⭐pyx⭐#日常表白蒲熠星# ✨#蒲熠星人生不设限#我是在偶然的机会在油管被他在密室的表现所吸引的。即是考古,也没法感受到他当时的热度和讨论度
  • 而禁欲则违 背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并会引起许多疾病。”把性欲和食欲并举,说明了其是不可抗拒的自 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