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内丹修炼很难,抓住这四个千古秘诀,就可以修炼有成!#丹道修炼#

一、性光圆明

在中部第二章:明心见性法、理、诀、效中,我们已将性光显发的作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仅作些简要的补充。

性光为圣母是真阴,命光为灵父为真阳性命二光交媾可以孕育出更高级的生命(圣婴、法身)。明性见性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激活了上丹田的气机,再由于性根与命窍有中脉贯通,故而在神息的作用下,命光自然上出玄(泥丸),从而在上丹田完成受孕(就象农夫种田,需将种子植人土地,才能生发农植物;又如父精母卵结合,才有怀孕的可能。本法受孕是自身阴阳二气交合所生发出的性光)。这一阶段神气的交合点以性宫为主,等到性光圆明时就应该移炉换鼎把神气交合点放在命宫。

经过性命二光不断地交融滋养,会在命宫中逐步显发模糊的凡婴状(不要主观的想像,让其神气自化)。这就进入到凝神人气穴的阶段。在函授过程中,有学员来信问,性光为付么一闪而没,或光不圆明?这主要是因为精气不足、定力不足的原因。

精气足显月华之光,丹胎足显金黄之光。正如日常生活中的电灯原理一样,正负电线(相当于阴阳之气)一合,电灯发亮。如果电力不足,灯必不明亮,电力足,灯必发亮。电力不足似精亏,电力足似精气补足,精关封闭自然光圆明。

如果出现光散现象,可以将两眼球顺时针运转数圈,然后微闭两目,此时口内津液满足,意将性光向下一送,津液随之送入命宫,凝神人气穴,久之前失之光复来,这就是翕聚性光之法。总之精气足、心空虚则性光现;精气亏、心不静则性光不显或性光既现,着意即散。

二、结丹育胎

性光圆明后,用神光驭性光人命宫滋养,名叫“移炉换鼎”、“凝神气穴”。这一步要完成采小药、采大药、结丹育胎等过程。具体操作可在“明心见性法”第7节“两手在头顶上方合掌(意将百会关闭),沿囟门、额前、人体前正中线,至肚脐前结印,同时引神光、性光下照下丹田”。

然后根据功夫的进程而有所侧重,先是炼精化气采小药;次则心肾相交采大药;再次则神气相交降人黄庭而胎息养真。具体方法可参阅本乘中部修养真论第一章第三节:三迁与中脉直透和第五节:以乐为纲、五个相交。一般情况下,性光圆明、精尽化气约需三个月左右;心肾相交采大药、胎息养真约需六——十个月左右。

三、成就法身

凡人在胎十月,形全则生;修真养胎十月,神全则出。神有识神、元神、阴神、阳神之别。识神能感知外界之光,诸如日、月、星、灯等光,但不能感知体内之光;阴神是元神的一部分,在性光初显阶段,闭目可见模糊的光,且阴神未得真阳精气点化,易招至阴性信息,故而幻景较多;阳神也是源于元神,由于修真养生得先天精气的真阳点化,去神中之阴,故为阳神。它较阴神层次高,可见比较明亮的光。以黄、白、紫、红为主,能量较高,治病效佳;元神是人的生命本体,是人的生命主宰,她包括了人的全部遗传信息。元神的能量相当大。上丹田泥丸宫,是阳神归伏的地方,阳神未壮就如婴儿幼小,必凭乳哺,才能渐长渐大。

修真的乳哺之法既不着意于上丹田,亦不能无意于上丹田,唯以一阳神寂照于上丹田,就象一盏灯一样,笼罩全身,化为一片光明。存养功纯,自有出神之景现,此时,可以调神出壳,当出不出,则不能超凡人圣。如何知道胎圆呢?当经历性光圆明、移炉换鼎、采小药、采大药、胎息养真等过程,可置一盏油灯,二目看灯苗,眼球由左向右转动九圈,如果胎圆,闭目可以看见荣华月光。如果胎不足,闭目有一虚光圈,圈内光暗,尚须温养,直到纯阳盈月现。又有胎圆时于无念之中,命宫现出丹光,由脐至目,一路光明,这也是胎圆之征象。又有胎圆时,胎中可见有形之我(真阴真阳之气所成)。散则成气,聚则成形。

这是先天中先天气,实是纯阳之气,也即阳神、法身,与修真者本身一样。如何是出胎之景现?当胎圆时,上丹田出现像雪花一样晶亮点飘飞(天花乱坠)时是出胎之景到,当速出胎。寂无禅师日:“胎圆节至雪花飞.念动飘空上顶机。莫谓如来枯寂道,法身出寂又归依”。赵魁一子日:“雪花飘空是胎圆,若不出胎无师传。念动六字真法诀,五气朝元出昆仑”。如果不知出脱之法,只能久住于世,而不能超凡人圣。

男子身中本无胎,因伏气于命宫而结胎。丹经云:“气人脐为息,神人气为胎,胎息相合,名日太乙含真”。金丹成而阳神出现,阳神即圣胎,圣胎即是金丹。张平叙真人日:“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人圣基”。当初出胎时,法身不要远游,稍顷即收回,归于泥丸,养纯七天后再出。初出之时,或见佛祖、菩萨、美异之景,切不可认他,这是自身丹光阴气幻化所致。如果稍动心色,阳神迷失自躯而一去不返。或视自己凡身如一堆粪土相似,阳神不肯复人,故有“回头不认尸”一语。

此类事件在佛道中常见。所以,我们十分强调炼己筑基,神气纯阳,则心境湛然,一尘不染,魔从何来?调神出壳,总要掌握出时少而养时多、渐出渐熟、渐哺渐足、渐可见闻远境而后人的规律。不调神者恐骤出外驰,而迷失本性。在阳神初出之日,最好天朗气清,如果是大雾、大雨、大风、大雪、打雷闪电等天气,万万不可出胎。阳神初成如婴儿娇嫩,需要精心乳哺,悉心照顾,千日不懈,才能长壮老炼,往来自如。养护圣婴的方法主要是真胎息、人大定,以虚空真阳养我身内真阳;其次多采阳光滋养圣婴。

三个月内,养七日出一次(每次出胎时间严格控制在五--四十分钟。初次出胎旋出即收,逐步纯熟后,再延长每次的出胎时间)。按时出入,晴天可以出阳神,夜里不可出阳神(胎)。半年以后,可以三日出一次。一年以后,可以一日出~次,但不可一下子远离色身,如有惊动,急速收回,不可大意。二年以后,不拘日夜,身内身外,出入自由(短时间)。三年以后,可以调神远游,如果遇见人物,可速收回。色身出门印证.与法身所见的一样。由此半里、一里、百里、千里,智慧广大,无所不见,无所不知,聚有散无,光周法界,亲证仙佛,自可达地通天人金石而无碍。此后还有还虚之功以形神俱妙,粉碎虚空。真可谓:真道寂灭,灭无所灭。

出胎的方法有震动而出,有念动而出,总由祖窍或天门出。可在行者自身中自下而出一道金光,现于头顶上方,大如车轮,而阳神端坐在金光中,这就是我的不死真身。不可远离凡身,身外所有一切,万不可起视听之心,一切境界置之度外,一切莫认,一切莫染,死心不动,绝虑忘情,一味入定。要收回时,存想金光渐渐收敛,金光即缩小如乒乓球大小,即将此光用意一转一收一吸,收入法身中,同时法身亦收入凡躯祖窍之内(金光乃是化形的妙药,本是我所有的灵物,如果不得金光,则凡身不能化气,故有留身现象)。久久乳养,仍依灭尽定,而寂灭之,深入大定。

如何是震动出胎呢?本法进行到凝神入气穴采完大药后,就已进人到胎息养真阶段。此后,并无引导,只是神气相抱,浑育胎成,实是无为先天之功。如此小静之后,必有小动,大静之后,必有大动,其静定之功愈深,则震动之效愈大。待到胎圆时,雷声震震,中脉及周身脉窍已无滞处,一霎时间,觉得红光遍界,紫焰弥空,迅雷霹雳,响震一声,一股内力催动法身冲顶而出。稍顷速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收回祖窍,人定乳哺。

如何是念动出胎呢?当行者十月胎圆,见雪花纷飞出胎景至,心意念“轰”字,并现圣婴沿中脉直向顶门冲撞而出,此时两眼向上一眨(看),圣婴在心念和脉气作用下即破顶而出。接着两眼慢慢望下一闭,心意轻轻望下一落,而身外有身,这就是念动出胎的方法,诀日“念动向太空”。收回时动一回归之念,法身即可超光速地回到凡身内,并有火热之感,知觉即可恢复常态。如果出游较远时,可以心念“嘎--”字,法身可迅捷进入凡身之内,并有一种极乐的空明解脱之感。整个世界观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裂变,此时你已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了,因为你直窥到了事物的根本,进入到一个全息、智慧、光明、无碍的世界了!

四、形神俱妙

这步功夫又叫“炼虚合道”、“面壁还虚”、“粉碎虚空”。即是在三年乳哺,成就法身的基础上,成就虹化(一气化三清)、霓虹身(身若彩虹,触之则无)。将阳神收入祖窍,闭住色身炼化,浑人法身之中,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如大死一般。由此阳神百炼而百灵,千炼而愈精,炼炼(实是不神之神,即大定,不是有为法)不已,则阳神慧光收之愈密,放之愈普。直至全身如一大光明,由内至外,透顶彻底,光光相照,窍窍相映,而天地万物,都照耀在神光之中,炼至三年九载乃至无数劫,直待四大崩散,虚空粉碎,无形无迹。聚则成形,散则无影。

不经此步,后天色身不能化为气,而留身在世。神光周足,法相圆满,色空俱泯,形神俱妙,纳人芥子而无间,包罗须弥而无外,将见无极神光,化为太红光,就象赫赫日轮,崩开分散,灿烂弥满,无边无量,万道霞光,透彻于九天之上,贯通于九地之下,犹如千万杲日,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而圣贤仙佛,森罗万象,无不齐现于玄关之中,彼此交光,合并一体,成为虚空圈子。我身犹如摩尼宝珠,光耀无比,仙佛法身之光入我之光,我光常人仙佛法身,这就是形神俱妙之功,已返还到大觉金仙之位。这正是:“本来面目是真如,舍利光中认得渠。万劫迷头今始悟,方知自性是文殊”(荷泽禅师偈)。修养到此,永无秘诀可言。

唵三拔惹三拔三惹波玛纳萨惹 嘛哈藏巴巴吽帕得梭哇诃#
唵 藏巴拉 藏炼札呀 斯哇哈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胜宝藏如来
南无尊胜宝幢如来
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
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宝相如来
南无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
唵嘛呢叭咪吽
南无无量光如来
南无诸香及香王如来
南无华自在力王如来
南无不动佛
南无不动明王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司哇哈
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胜德如来
唵啊吽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唵啊吽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嗡啊吽南无阿弥陀佛
尔时我以大悲之心为彼说法彼闻法已逆罪消灭。问言:当於尔时说何等法。答言:尔时演说僧伽吒法门。若闻此法。当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一切罪烦恼伏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令汝闻已速得解脱。闻四句偈令不中阙。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後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尔时彼人合掌顶礼。赞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识。善能除灭诸不善业。善说僧伽吒法门。”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
佛道

—————《僧伽吒经》

试述
《 法华玄义 》 的
判教思想,
并通过智者大师判教的原则,
尝试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佛教经典不但数量庞杂,
而且层次众多,
「 到了初期大乘佛教 [ …… ],

为了处理小乘教以及大乘次第教和圆停顿教的问题,

便有了教判 」。

传来中国后,
经过东晋时代的鸠摩罗什依据
《 维摩诘经 》 的

「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
而唱一音教,

其弟子慧观唱出二教五时,
还有「 南三北七 」的判教,

而南北朝时代的判教风气,
更特别殊胜。

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则在其天台三大部之一
《 法华玄义 》 中,

以南北朝时代的诸家教判为基础,
树立了自家的五时八教。

除了介绍
《 法华玄义 》
判教思想的内容,

亦通过智者大师判教的原则,
尝试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1 .《 法华玄义 》
判教思想的内容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的
「 五章 」

( 又称五重玄义 :
名、体、宗、用、教 )

对所有佛经所含精髓作概括性的总结,
而在
( 判 ) 「 教 」 一章,

「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

相者,
分别同异也。」

则以五时八教判别经教,
给予分类和定位。

正如谛观的
《 四教仪 》所说 :

「 以五时八教,
判释东流一代圣教,
罄无不尽。」

1 . 1 )  一般的五时说

佛教传来中国的次第,
并不是依照其在印度的发展次第。

不过,
中国佛教的判教,

有从印度佛教歷史发展的角度来判摄,
例如一般的五时说。

五时是根据如来一代所说教法的时间性,

大略地分为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1 . 2 )  天台宗的通、
别五时说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篇首便提出

「 释此五章,

有通、
有别。

通是同义,
别是异义。

如此五章,
遍解众经,
故言同也。

释名名异,
乃至判教教异,
故言别也。」

于五时中,
有别五时和通五时。

「 根据静修法师
《 教观纲宗科释 》 所说,

别五时乃指如来说出诸部经典,
确有先后五个时序;

通五时乃谓如来说法,
随机宜施设,

并非于某一固定的时段,
只说某一部经。

须以别五时断定初及后之通五时,
所说内容与何一时段相应,
便当归摄于何一部类,

因此而云 :
「 以别定通,
摄通入别」。」

智顗批评南三北七十种教相观只涉及在特定时空中出现的释尊所说法的歷史次第,

不符合
《 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

所说的
「[ 如来 ]
实成佛已来,
久远若斯 」;

「 我成佛已来,
甚大久远,

寿命无量阿僧衹劫,
常住不灭。」

他的教相观是将三世一切诸佛的教法全都含摄进来,

不以歷史次第来判释佛陀的教法。

《 法华玄义 》云 :
「 如日初出,
前照高山 」;


《 华严经‧性起品 》
( 晋译本 ) 云 :

「 日出先照高山,
后照大地。」

「 比喻佛的说法是先从高处说起,
即先对大智之人说,

因此,
《 华严经 》
应该居于第一时。

[ 另外,
依次为]佛在鹿苑为五比丘讲小乘教,
属第二时。

又次,
讲一般大乘如方等,
属第三时。

又次,
讲 《 般若 》,
为第四时。

最后讲
《 法华 》
《 涅槃 》,
为第五时。」

智顗又将五时与四教联繫起来,

而成五时、
四教的体系。

此外,
他用半、
满教结合五味
( 乳、
酪、
生酥、
熟酥、
醍醐 )

来诠释如来教法内容是三乘或一乘的法门,
以及其深浅不同的层次。

半字教被用来譬喻方便权教,
满字教则譬喻究竟实教,

从而囊括构成佛说的权、
实两个方面,

并使权、
实圆融而不乖离。

华严时为
「 牛出乳味相 」,
唯满不半;

阿含时为
「 酪味相 」
唯半不满;

方等时是
「 生酥味相 」,

半满相对,
以满斥半;

般若时是
「 熟酥味相 」,
带半明满;

法华涅槃时是
「 醍醐味相 」,
废半明满。

下次将简约介绍天台宗的八教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了解佛经之间的分别和关系。

天台宗判教以五时与八教来分判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

上文说了五时说,
今次就谈八教。

1 . 3 )  八教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八教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可分为两大类 :
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 化仪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根器而设的教化轨道,

化法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程度而设的教化范围。」 

「 八教者,

一顿、
二渐、
三秘密、
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
如世药方;

五三藏、
六通、
七别、
八圆,

名为化法四教,
如世药味。」

1 . 3 . 1 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分别是
「 顿 」、
「 渐 」、
「 秘密 」 和
「 不定 」。

《 法华玄义 》云 :
「 如来于法,
得最自在。

若智、
若机、
若时、
若处,

三密、
四门无妨无碍,

此座说顿,
十方说渐,
说不定;

顿座不闻十方,
十方不闻顿座,
或十方说顿,

说不定,
此座说渐;

各各不相知闻。

于此是显,
于彼是密。

或为一人说顿,
或为多人说渐,
说不定;

或为一人说渐,
为多人说顿,
各各不相知,
互为显密。

或一座默,
十方说;

十方默,
一座说;

或俱默俱说;

各各不相知,
互为显密。

虽復如此,
未尽如来于法自在之力,

但可智知,
不可言辨。」

顿,
指 《 华严经 》
所说不歷阶次,

顿至佛位之教义,
由化仪上而言,
称为顿教。

渐,

《 阿含经 》、
《 般若经 》、
《 方等经 》 等教义,

须依次渐修,
故称渐教。

秘密,

「 同听异闻,
互不相知 」,

佛说的法虽然一样,
但听讲的人
「 同闻异解 」,

假如同闻异解而各不相知,
就叫做秘密。

 不定,

「 同听异闻,
彼彼相知 」,

而各有不同之理解,
称为不定教。

智顗将顿和渐两大法门作为佛五时说教的方法。

第一华严时的特色是
「 顿 」,

第二鹿苑时的特色是
「 渐 」,

第三方广时是
「 顿渐并陈 」,

第四般若时是
「 顿渐相资 」,

第五法华涅槃时是
「 顿渐泯合 」。

1 . 3 . 2 化法四教

佛陀在五个时段的说法内容可以总结为四种,

即藏、通、别和圆教。

此四教义是智顗所创,
被智顗用来贯穿在整个
《 法华玄义 》 的诠释中,

是将教和行统一起来的最重要的理论。

慧文、
慧思认为佛说法的位次有

「 通 」
( 通三乘 ) 、

「 别 」
( 大别于小 )、

「 圆 」
( 圆满 )、

「 藏 」
则指小乘,

因为
《 智论 》
批评小乘只懂三藏;

用四教配合诸经,
「 藏教 」
是小乘的阿含
( 经律论 ),

「 通教 」
是三乘相通的,

如《 般若 》等,
「 别教 」是指
《 维摩 》,

「 圆教 」 是指
《 华严 》、
《 涅槃 》 和
《 法华 》,

而只有天台本宗所崇奉的
《 法华 》
才是纯圆。

讲述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判教的原则。

2 . 智顗在
《 法华玄义 》
判教的原则

佛在涅槃前,
嘱咐阿难以及诸大弟子 :

在每部佛所说的经典开首,
都加上
「 如是我闻 」 一语。

 李葛夫老师在其讲义上,
指出这涉及人类的思维及言说概念。

以人类这可称为
「 实在的语言 」
去诠述的义理,

必定是趋向实体性的,
也就是执常执我的。

佛採用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
他避免用主动的语态来说法,

同时採用了
「 过去分词 」

来避免在时间上陷入过去、
现在、
未来的实在性,

将一切执常的可能,
转向于暂时性。

这种佛教的语言,
可称为
「 变动的语言 」。

这种模式亦使后来学佛者明白
「 缘起甚深 」 的道理。

唐君毅先生在
《 哲学论集 》
亦提及此义 :

「 然佛经载佛之说法,

则恆先说佛于何时、
于何地、
对何等人众、
以何旨意等因缘而说法。 [ … ]

则无因缘亦不须说法。

佛不无故而说法,
佛徒亦不当无故以言说,[ … ]

故为说必待因缘,
而未说之先亦须先说所以说之因缘,[ … ]

正所以使人于闻说之后,
更不留说,
而说如未尝说,
而实无异少一说,
以成其实无说也。」

从李老师以上的分析,
可以看出佛陀的教法不是不变的实体,
而是针对不同的因缘而施教,

这也符合了
「 缘起 」 的原则。

不同的因缘,

《 法华玄义 》
成为智顗判教的三项原则 :

「 教相为三 :

一 、根性融不融相,
二 、化导始终不始终相,
三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他藉此让人看到
《 法华经 》
与其余诸经的分别,

亦突显了
《 法华经 》 的殊胜。

2 . 1 ) 根性融不融相

此原则主要针对佛陀说法时所教化对象的根器。

佛陀每个开示会因所化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讲法。

「『 融不融 』的
根性是指执着或不执着三乘差别的众生而言,

不执着三乘者,
乃能得闻一佛乘之深义,

而如来以三乘方便引导众生入于一佛乘,
且唯以佛乘灭度众生的道理,

是到了
《 法华经 》 时
方才宣说的道理。」

2 . 2 ) 化导始终不始终相
此原则主要针对佛陀说法的目的。

如果只是
「 就单一的时机、
对象,[ … ]

在特定时空下的独立事件,
为所谓的
「 当机益物 」,

只是得到权宜方便的救度而无究竟之灭度;

[ 若是 ]
一切教法之度化众生的种种差别,

[ 属于 ]
横亘过去、
现在、
未来,

为一始终圆满的教化体系,[ … ]

[ 佛始终的化导 ],
必须包含一切根机的众生,
同时也必须以佛道之完成为终极之度化。」

2 . 3 )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 这项是把佛陀说法教化由今生现世,
扩至 [ … ]

无穷的前生,

[ 如 ]
《 法华经 》
[ 提到 :]
「 我实成佛久远 」;

另外,
说法者包括佛陀和其他可能在三生证悟的一切诸佛与其弟子。

由此分出以一期生死为教化众生的经教,

以及在久远以来一切诸佛度化一切众生所採用的方法及内容,

即是
《 法华经 》。

总结

佛陀体悟缘起而成佛,
但他在这一世的不同时期说法,
因应对象和事件而有所差异。

由于每次说法都是随缘而起,

所以有关连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期出现,

造成后来结集的佛典像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许多层次;

尤其佛教传来中国的次第,
并不是依照其在印度的发展次第,
判教的需求更形重要。

智者大师整理前人的经验,
加上自己独特的创见,

以五时八教判别经教,
给予分类和定位,

并判明
《 法华经 》
与诸经之不同,
对中国佛教思想史上贡献良多。

( 完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宅风水# 尖角煞:风水学上认为,如果自己住宅的大门或者窗口正对着某些建筑物的尖角,那么,此住宅就犯了尖角煞。 尖角煞会对居住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容
  • 为家属报警送医】今天,圈群传言称上海梅陇三村有“持刀砍人”情况。为家属报警送医】今天,圈群传言称上海梅陇三村有“持刀砍人”情况。
  • ”我:“哦~动漫做得不错,也强推小说和漫画”先这样吧,其他的明天再说,被催睡觉了[二哈][二哈]毛毛子们晚安[二哈][二哈][二哈]拿fafa镇博[二哈][二哈
  • 甘肃昆仑燃气皋兰分公司总经理宋文胜介绍:“本次活动以CNG加气站车辆加气过程中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抢险演练为载体,实战检验了我公司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应急抢险组织指挥
  • 所以,混合型肤质的肌肤问题就是:T区U区水油不平衡,表面是油光满面的,但其实是肌底缺水引起,毛孔也粗大,黑头那更不用说了。冬天比较干燥,护肤品中的油脂含量可以高
  • 这次双十一很残忍.双十一 来URBAN学舞蹈 成人单期季卡原价1500少儿单期次卡原价1200 ⚡️⚡️现在6️⃣折. ⚡️⚡️❄️具体多少麻烦您自己算(太残忍
  • 还“关爱”妥妥一失足少年的管教嘛![哈哈][哈哈][哈哈] 呐未来老公 17年之后的所有节日你都缺席了未来老公 我想收到的第四把玫瑰花是你送的 倘若不是你 丑
  • 有了厚脸皮乳,几天内就能提升我驾驭猛料的自信,并且一些护肤烦恼都趋之门外!我时常观望最新的修护产品,但只有毕生之研是最感动我,既有老朋友的情分,也有成分工艺的创
  • 养父母说在柴禾堆边捡到,身边有小被子、信封,手上带银手镯。养父母说在柴禾堆边捡到,身边有小被子、信封,手上带银手镯。
  • (如图7,还是想象图)一部分地质学家认为,西方纪火星整体依然存在大量的水,但这些水并不常以液态存在,只有在遭遇火山或陨石等局部事件时,才会融化为液态流水,在塑造
  • 或许我们复杂的缘分 让彼此成了纠缠不清的人吧 让我用每一天来偿还也还不够 背负了太多的债 似恋人般 偶尔又像陌生人 继续这样的生活也无妨吗 即使太多的过错和不断
  • 拜登妄图利用美国仅剩的霸权强推自己的外交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拉帮结派,组建所谓的“民主俱乐部”天真的以为这样就可以围堵中国的发展而保住美国的领先优势,实在是大错
  • ①.到七月31号瘦到170斤②.到七月31号努力做到8%个点③.这个月找到论文方向,争取下个月定题 提到了驾考 我想到俺科目二三次没过就很忐忑紧张 和我同行的女
  • 热爱阅读,喜欢一书一笔一茶的安暖,热爱美食和旅游,喜欢去不同的地方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希望两个人可以相互理解,共同成长择偶要求:希望男生170+,87-96年,本
  • ★绝品英灵赵灵儿&绝品英灵林月如召唤概率提升(英灵详情请关注游戏内“资讯”查看);★说明:绝品英灵林月如&绝品英灵赵灵儿仅可在限时召唤「相思引」
  • 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有此之心,就会跳出官窑民窑、钱多钱少、高贵低贱等窠臼之束缚,随心所欲而玩,悟道得乐
  • 【禅茶】一盏清茶,细品人生 茶,品人生浮沉;禅,悟生命智慧。一茶,一禅,一品一悟,茶中悟道,道中悟禅。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 ”胖子7晃着脑袋四处张望,看到河里的鱼竿是眼睛一亮,说道:“天真同志啊,你不懂,胖爷我这是在诱敌上钩呢,要知道,这里的鱼精得很呢,你只管等着,这鱼啊,马上就会上
  • [爱你]可以消减抑郁情绪的40件小事: 1.听音乐。 2.养一只猫或一条狗。 3.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4.和最了解你的人聊会天。 5.做一会运动。 6.
  • 11月4日看齐记者连线了正在抗“疫”前线的医疗队员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白衣战士们的勇毅与艰辛医疗队队员郭萌说:“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前线支援,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