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你没时间!这十种人正好念佛!
圆瑛大师 阿弥陀佛平台 今天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

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

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

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今举一例。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

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

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

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

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

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于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

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

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

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

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

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

费尽心机。徒求世智。那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若肯以聪明。用之于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

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

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祇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

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

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想。

故不怕愚痴。祇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

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

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

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

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

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

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

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纔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

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

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

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龟鉴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

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

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举世之人。

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卷第四 (续十四)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三业清净。瞻病施药。破除憍慢。饮食知足。以是因缘。得三十二相。中平立相。

福田经云。佛告天帝。我昔于波罗柰(nai\)国。安设圊(qing_)厕。缘此功德。世世清净。累劫行道。秽染不污。金色晃昱。尘垢不着。食自消化。无便利之患。

百缘经云。孙陀利比丘。过去作长者。因备办香水。澡浴众僧。复以珍宝投之水中。今所生之时。舍内自然有一涌泉。香水冷美。有诸珍宝充满其中。端正殊妙。后出家得道。

贤愚经云。昔有五百贾客。入海采宝。请一五戒优婆塞用作导师。海神取水一掬而问之曰。掬中水多。海水多耶。贤者答曰。掬中水多。海水虽多。劫欲尽时必有枯竭。若复有人。能以一掬水。供养三宝。或奉父母。或丐贫穷给与禽兽。此之功德。历劫不尽。以此言之。知海水少掬水多。海神欢喜。即以珍宝用赠贤者。

#以知一切万物惟应济急利时。如若不用。虽多无益。#

经云。若种树园林。造井厕桥梁。是人所为福。昼夜常增长。

高僧传云。道安法师感圣僧语曰。汝行解过人。秖(zhi\/)缘少福。能浴众僧。所愿必果。或平治坑堑。开通道路。或造立船筏。兴置桥梁。或于要道建造亭台。或在路傍栽植华果。济往来之疲乏。备人畜之所行。六度门中。深发弘扬之志。八福田内。普运慈济之心。

一念善因能招二报。一者华报。受人天之快乐。二者果报。证祖佛之真源。

或施食给浆病缘汤药。住处衣服一切所须。安乐有情。是诸佛之家业。抚绥(sui/)沉溺。乃大士之常仪。遂使施一诃梨受九十劫之福乐。分一口食。得千倍之资持。

经云。施食得五种利益。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力。四者施安。五者施辩。

智度论云。鬼神得人一口之食。而千万倍出。

华严经云。又放光明名安隐。此光能照疾病者。令除一切诸苦痛。悉得正定三昧乐。施以良药救众患。妙宝延命香涂体。苏油乳蜜充饮食。以是得成此光明。或施无畏善和诤讼。哀愍孤露救拔艰危。福受梵天行齐大觉。因强果胜。德厚报深。

华严经云。又放光明名无畏。此光照触恐怖者。非人所持诸毒害。一切皆令疾除灭。能于众生施无畏。遇有恼害皆劝止。拯济危难孤穷者。以是得成此光明。又慈悲喜舍种种利益。度贫代苦轸念垂哀。及施畜生一抟之食。皆是佛业无缘慈因。

法句经云。行慈有十一种利。佛说偈言。履行仁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故经云。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所有善根。慈为根本。毗沙论云。若修慈者。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水不能漂。他不能杀。所以然者。慈心定是。不害法故。有大威势。诸天拥护。害不能害。

#像法决疑经云。佛言。若人于阿僧祇劫。以身供养十方诸佛并诸菩萨及声闻众。不如有人施与畜生一口之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无量无边。#

丈夫论云。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为己施一切。得报如芥子。救一厄难人。胜余一切施。众星虽有光。不如一月明。

华严经云。菩萨乃至施与畜生之食一抟一粒。咸作是愿。当令此等舍畜生道。利益安乐究竟解脱。永度苦海永灭苦受。永除苦蕴。永断苦觉苦聚苦行苦因苦本。及诸苦处愿彼众生皆得舍离。菩萨如是专心系念一切众生。以彼善根而为上首。为其回向一切种智。

大涅槃经云。佛过去惟修一慈。经此劫世七反成坏。不来生此世界坏时。生光音天。世界成时生梵天中作大梵王。三十六反为大帝释。无量百千世作转轮圣王。乃至成佛。又师子现指。醉象礼足。慈母遇子。盲则得明。城变金璃。石举空界。

释女疮合。调达病痊。皆是本师积劫熏修慈善根力。能令苦者见如是事。今既承绍。合履玄踪。乃至放生赎命。止杀兴哀。断烧煮之殃。释笼罩之絷(zhi/)。续寿量之海。成慧命之因。遂得水陆全形。息陷网吞钩之苦。飞沈任性。脱焚林竭泽之忧。免使穴罢新胎。巢无旧卵。脂消鼎镬。肉碎刀砧(zhen_)。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乃至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故知有情无情不可伤害。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第四卷

复次智上。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言。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宝。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杀业永堕地狱无有出期。是故汝今宜设方便善为救度。尔时善御商主。从梦觉已即作是念。我于今时有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得诸商人各全其命。于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乃至七日审谛思惟亦不能得。过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无复方便可得。但当于彼兴杀心者先与断命。彼断命故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令余众得全其命。如是念已而复筹量。我若与此五百商人共断其命。而五百人皆堕地狱。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地狱无量劫苦。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尔时商主作是念已。即设方便乃断其命。时彼恶人既此命终得生天界。智上。彼五百商人者。当知即是此贤劫中五百如来。是时众中为商主者。即我身是。我于百千劫在轮回中。以大悲心出生善巧方便。如是种种救度众生。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虽经百千劫在轮回中。皆为以方便智救度众生。勿谓菩萨摩诃萨有业障可得。是故当知诸佛菩萨诸所作业皆悉清净。无复少分障累可得。智上。又复当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是金刚不坏之身。乃至举足下足皆以神通方便作大利益。是时舍卫城中有二十人。忽与二十极恶知识而相值遇。是诸人等互起恶心欲相谋杀。各各伺求彼彼方便。时四十人承佛威神力故俱诣佛所。到佛所已住立一面。尔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欲化度彼四十人。故于刹那间化一大人在佛会中。即白大目干连言。尊者当知今此大地。不久出现诸草木相。而彼大人作是言。时世尊即为垂其右足。于须臾间。而此大地即生草木各一尺量。时尊者大目干连白佛言。世尊今所出现草木之相。我于余方可能见不。佛言不能。尊者大目干连而即随取少分草木。乃自执持。时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震动。于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神通力现自身相出过梵界。而此草木亦复随从出过梵界。又复如来以神通力现大海中。而此草木亦随彼住。又复如来以神通力入大山间。而此草木亦随彼住。尔时如来还本座已即收右足。而此草木亦安住不动。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往昔有何因缘今现是相。佛言阿难。我于往昔为大商主。入海求宝逢恶知识。我时以大悲心而断其命。昔因缘故今有是相。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今此所现如是相不住虚空及山海

乃至不住诸地方以宿因故如是住

尔时彼四十人咸作是念。如来是大法王。无实业障可得。我等互起恶心自相谋害。今对佛前宜应忏悔。作是念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先起恶心互欲杀害。是故今时各各忏悔。尔时世尊。即为如应宣说法要。彼四十人皆得智证三昧。是时有三百二十万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智上。以此因缘。当知诸佛如来。举足下足皆是神通方便作大利益。实无少分业障可得。又复如来已离诸病。何故一时。遣诸苾刍诣耆婆所。求青莲华蕊汁要当何用。所谓我于一时与五百苾刍。结夏未久住于林间。是时有修左啰摩婆尾迦行者。住彼林侧。是人忽有病生。不能进止不能调伏。即于我所求以妙药而救其苦。我时作是思惟今不应知是病所宜。何以故。我若知其病所宜者。后末世中破坏圣心。于今设何方便得药与疗。但当令此诸苾刍众为求其药。作是念已。即令诸苾刍诣耆婆所。求青莲华蕊汁与疗其病。是诸苾刍虽承佛旨。而未即行。尔时净居天子。见诸苾刍已白言。尊者。汝等当如佛旨求如是药。为作救疗勿求别药。令彼服已而趣命终。诸苾刍言。我等若行求药违佛戒法。我等宁自丧命。终不违佛戒法而行。净居天子复白诸苾刍言。如来是大法王。以利益心犹故现相服药除病。汝等今时何不如教。当行求药当行求药。净居天子如是三白已。时诸苾刍息疑悔心。即诣耆婆所求如是药。得是药已授彼病人服已除差。智上。以是因缘我为利益故。乃遣苾刍求如是药。而非如来有诸病恼。又复如来诸福蕴中最上最胜。何故最先执持应器。入城乞食。所谓如来已离诸障无叚食想。但为愍念后末世中有诸苾刍少福德者。虽入王城聚落持钵乞食。而不能得乃生退屈。不能长时勤行乞食。为令此等苾刍当于尔时作是思惟。如来大师。于诸世间福聚最胜。犹尚随宜持钵乞食。况复我今末世苾刍。薄福德故乞食所难不应生苦。但当行乞虽复少得而亦为足。智上。如来在世行乞食者。又为随顺作利益故。所谓令诸婆罗门长者居士乃至一切人民。以佛威神所加持故。于现世中饮食丰足。不值饥馑之苦。何以故。如来在世不令诸魔作饥馑难。是故如来以善方便随顺世间。虽受叚食不生爱着。不令婆罗门长者乃至一切人民及余诸天子众等。起如是念。沙门瞿昙于其叚食爱乐作意。如来为令彼等不生念故。于昼夜中与苾刍众。常住三昧依止一心。寂而无动无高无下。前引于后后如于前。正念相应于一时中我住三昧。有七万天子发清净心礼敬于我。我即从三昧出为其如应宣说法要。彼诸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由此因缘。是故当知。诸佛如来现行乞食。但以善巧方便作利益故。又复一时有赞左摩拏嚩迦。于佛如来而生恶意当堕地狱。佛为救护其事云何。所谓如来怨亲平等无复少分障累可得。但为众生安乐利益。我于尔时为欲救护彼赞左摩拏嚩迦。故以我威神力令其得见。兢伽沙数世界诸佛如来。是诸如来大圆镜智中现彼所作业。以诸如来神通力故。令此摩拏嚩迦见自业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今于此中真实显现。乃自思惟如来一切白法具足。云何我今但造恶业。于白法分而不能得。彼摩拏嚩迦。作是念时。即得清净正白梵行。于其梦中见佛现身。所有先起恶意之罪皆悉销灭。命终已后免地狱报。当知皆是如来神力而为救护。何以故。所谓如来。以大悲方便不舍众生故。又复一时有孙那利梵志。于只陀林中彼以因缘而断其命。佛时不知云何名为一切智耶。所谓如来无碍正智皆悉具足无不知见。如来随诸色相神通等事。皆以威神建立。今此孙那利梵志者。佛观是人寿量已尽决定命终。亦非如来不能了知。又欲以是因缘令诸外道摄伏其心止息自罪。

尔时如来以加持力。于七夜中不入聚落。是时有六十俱胝天人。过七夜已往诣佛所。到佛所已乃为随应宣说法要。即时各得智证三昧。又复何缘。如来昔曾于三月中食马麦耶。所谓如来欲令婆罗门长者等生希有心。又为成就利益事故。所以者何。我于一时与五百苾刍见五百马。我观彼马宿世善根今已成熟。何以故。此五百马于前前世。已曾为人亲近供养先佛如来。于先佛所发菩提心。后因值遇彼恶知识。破坏善法造诸恶业。以是报应今受马身。又复此五百马。往昔曾于日藏菩萨所发大誓愿。以其宿世大愿力故。今复值遇日藏菩萨。以菩提法方便教化令得度脱。是五百马以菩萨威力及自愿力故。各能思念宿生中事。智上。我观彼马有是因缘。生悲愍心欲为化度。乃与苾刍往彼马所。以所食麦即取食之。我自食已而复授彼五百苾刍。时五百马以宿善根力故。见佛及苾刍众食是马麦。即时礼佛及诸苾刍。彼五百马过三月已。皆悉命终生兜率天。即从彼天来诣佛所。恭敬尊重瞻礼供养。佛即随应为说法要。是诸天子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如来为令此五百马成就如是大利益事故食马麦。智上。当知所有一切饮食。如来食者皆为最上食。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土及乳糖。如来食者于是二种。等无差别皆成上味。何以故。如来舌根常得上味。是大人相以是缘故。当知诸佛如来凡所受食皆为最上食。我时谓阿难言。汝舍转轮王位出家修道。于诸众生起悲愍心。汝今食此马麦而得何味。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马麦甚为希有。我虽生于王宫昔未曾得此最上味。是时阿难食马麦已。于七日中得大喜乐。智上。我时与彼五百苾刍。夏安居已各还所止。是时五百苾刍众中有四十苾刍。食是马麦虽于其味作清净想。还复思念诸苦粝食。如是思念已于七夜中。各得阿罗汉果。智上。当知如来虽食马麦实非宿障报应之事。但为众生作大利益。又令诸修净戒沙门婆罗门生希有心。复令一切众生如说能行。当知如来一切最胜。诸所施作不坏法行。又复何缘。如来一时谓迦葉言。我患背痛汝可为我说七觉支法。此因缘者。所谓尔时有八千天子而共集会。是诸天子先于佛法僧宝未生净信。当于尔时暂闻迦葉说七觉支法。而彼信心渐能开悟。即诣迦葉所。迦葉重复广为分别七觉支法。是八千天子。即时各得智证三昧。乃自思惟众生有病不能听法。若闻法者病得销除。如来是大法王犹故现病。令大迦葉说七觉支法。我等云何不乐听法。彼诸天子作是思惟已即于佛法心得清净。以是利益因故。如来乃现背痛。令大迦葉说七觉支法。当知皆是善巧方便。实非宿障报应之事。又复何缘。昔有庄严幢婆罗门。于一时中向佛世尊发不善语。佛于尔时不生恚碍。所谓如来于天人四众大集会中。已得忍力具足随观诸境不生恚碍。如来尔时于诸众生。住平等心救护心安住心柔软心勇猛心。如来住是诸心时。有四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利益因故。如来乃于庄严幢婆罗门不生恚碍。当知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实非宿障报应之事。复次智上。我念昔为菩萨时。彼提婆达多在在处处常随于我。何以故。彼提婆达多虽来我所伺求娆害。而能令我圆满六波罗蜜多。能令无量众生得大利益。所谓若时欲令众生得大快乐。我不能行布施摄法。提婆达多即来我所。乞妻子奴婢头目手足。我于尔时皆悉能舍。以能舍故彼作是言。如是名为难行之行。能令众生起发善根。我作是施时。有无量众生起爱乐心。于布施行得净信解。又复若时我以菩提愿力住净戒行。提婆达多来诣我所欲破净戒。我于尔时坚固不动不坏戒行。有无量众生见是事已悉住清净戒地。又复若时提婆达多。于我起其忿恚打骂。我于尔时不生嗔恨住忍辱心。有无量众生见是事已皆住忍行。所有精进禅定智慧等行。以提婆达多故我皆圆满。及令无量众生得大利益。智上。当知彼提婆达多虽于我所欲生娆害。而能令我增长善法。为诸众生作利益事。是故应知诸佛如来以善巧方便故。于诸众生随所施作。皆令不坏所有报应。又复如来。于众生界普遍观察。有某众生造如是因得如是报。随所观已设诸方便而为化度。智上。如我上说种种法门。皆是最胜善巧方便。如是法门不应于彼下劣善根众生前说。所以者何。所有众生虽种声闻缘觉相应善根。而亦不能于此最胜善巧方便中如理修学。何以故。非法器故。但当为彼修菩萨法者如实宣说。譬如盲人于夜分中虽有光明亦不能见一切境相。若有目人于其夜分得彼光明。而为照耀一切境相悉能观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已修菩萨最胜行法。又能具足善巧方便。所有诸佛胜行。解脱法门悉能通达。智上。若有志求无上菩提诸善男子善女人。爱乐法故纵在百千由旬之外。若有宣说如是善巧方便法门处。而亦不怖遥远即来听受。何以故。若人闻是法已。即得广大光明所行清净。于佛法中离诸疑悔。是故当知所有天人四众之中。是法器者。即能爱乐听受此法。非法器者。虽复得闻不生爱乐。佛说是法时。有七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受持。佛言阿难。此名善巧方便波罗蜜多正法。亦名一切秘密最上波罗蜜多正法。如是名字汝当受持。于后末世宣通流布。令诸众生得大利益。

佛说此经已。阿难等诸声闻。智上等诸菩萨摩诃萨。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 [小红花]#阳光信用
  •  所以,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道
  • 一吻罢了,我爸还有点恍惚,明明咬得很凶的也是他,手搂在后腰不放的也是他。你是我的乍见之欢,你是我的眼神所向,你是我的温柔的归宿,你是我的嘴角扬起的理由愿你是清新
  • [泪]该片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监制、导演,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朱亚文、李晨、韩东君、胡军等主演,影片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
  • 第二天,俊俊没在,领导让丽丽带我,她把我的工位安排在大厅里,离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很远。丽丽搬到俊俊的工位,我搬到丽丽的工位。
  • 软fufu的肚子和肉垫~这家店有大橘、奶牛、三花等等除了传统的甜食,华夫饼、可颂之外,店里还卖日系小食:蛋糕、豆腐、毛豆等等[馋嘴]咖啡和饮品的价格也很友好,完
  • ”#王源[超话]# 唯爱王源 “悲喜也不回头”“夏天的风吹皱了城市的喧嚣。“长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探究每件事情的结果和真相,长大也必然伴随着焦虑与敏感,唯一的
  • 回忆不断地被拉回2018,那是我跟那位曾经真的很爱我的男生最后一次聊天,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欣赏我,觉得我什么都好,只是他快结婚了,而我一如既往地单身;回忆又被拉回
  • 《好兆头》是两位奇幻大师 1990 年出版的合写作品,是一部充满宗教意味背景下有关天启的反战黑色喜剧。讲述了世界末日的降临前一对成为了朋友的天使与恶魔是如何试图
  •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
  • 【8.25星期三】 湖南人涨停复盘 "涨停金额:642亿 炸板金额:250亿 首板金额:580亿 连板金额:62亿 涨停81家 炸板20家 跌停3家
  • 夏日琐碎而浪漫 P1-2 夏至已至,伺机而动。日子不走回头路。 P3 图书馆只有一个窗口贩卖 2021 P4.6 我攒齐这一周的晚霞,祝我们都有一个淋漓尽致的
  • 【央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关于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发全网热议。央视对此评论,如何理解“阳刚之气”?男性在风度、气概、
  • 像发光发热的小太阳,为生命带来欢笑.佛手柑极佳的气味调和者,在调和芳香精油时,加入一滴佛手柑精油,即可磨掉突兀气味的棱角#小桔罐磨砂膏##磨砂膏##成分##周九
  • Infinite Blue 白金戒指,by Piaget.主石为一颗24.73ct的莫桑比克帕拉伊巴碧玺,点缀圆形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钻石。#奥斯卡——彩色宝石届
  • 修行已,以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实相,以大悲心愍念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染著世间虚诳法,受种种身苦、心苦;是更受大悲名故,不名修行。”复作是念:“诸法实相中,众生虽不
  • 接种你我,健康大家,前几天我有点咳嗽,对接种疫苗有些顾虑,村干部来到家中科普宣传新冠疫苗接种知识,我心里有数了,接种疫苗我不但自己坚决响应,还会给孩子打电话,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18、最伤感的思念: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若你能跳出来,现在他的角度想想,也会很清楚的意识到,他对于你们情感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也承认过去的美好,但现在你们情感的状态是糟糕的,也只会让他觉得难捱,无法忍
  • 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任城区二十里街道后寺村、前屯村用途:工业用地。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任城区二十里街道前屯村用途:工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