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断水断粮”,房企们开启“降价销售”,3类房子还是别买了#楼市#

一、楼市“断水断粮”。

楼市的“粮食和水”是什么呢?不少人会误以为是“地皮和钢筋水泥”,一方面地皮是房地产开发的基础,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地皮的供应,那么房地产开发将是无稽之谈;钢筋水泥等建筑原料也是商品房建设的必备素材,只有钢筋水泥等材料充足,房地产开发才有了依据。

指闻君认为,楼市的水源和粮食,其实是银行贷款和楼市资金。我国的房地产是一个高周转、高负债、高资金依赖性的行业,只要有了巨量资金注入,房地产便如沐春风,一旦失去了资金,房地产就可能收缩。2020年以来,楼市开始“断水断粮”了,一方面“三红线”限制了融资增幅,另一方面“双限令”抑制了资金注入楼市的速度。

二、多个城市二手房销售不佳。

据官方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前5个月,成都二手房成交量只有17484套,6月预计仅3500余套,月度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态势了。而我们都知道在2019年的时候,成都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11.5万套,2020年也达到了7.5万套。如果依据1-5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计算,那么全年估计只有4万套左右,每个月才3000多套。

除了西部的城市,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这种“难销售”的情况。从挂牌量就可以看出来,在去年,二手房挂牌量达到了13.6万套,而到了2021年的6月18日前后,二手房挂牌量达到了22.3万套,如果每个月才销售3000套,那么去化需要6.2年。

房地产交易网站数据显示,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达到11万套,另外武汉、沈阳、天津等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也超过10万套。新房销售不佳,二手房堆积如山,这种情况下,不免让人感到“住房需求真的不足了吗”?

三、房企们开启“降价销售”。

5-7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新房价格不涨、二手房价格阴跌,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情况,面对销售不畅的局面,多家房企悄然调低销售价格: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保利、万科、融创、恒大、碧桂园5家房地产企业的5月份-6月份销售价格同比年初的1月份均呈现出较大幅度下滑趋势,分别降低了5202元/平米、2890元/平米、1897元/平米、696元/平米,以及280元/平米。

结论其实很简单,这5家房企不管是有没有宣传,实际数据表明,他们正在进行打折促销的活动。而我们都知道,这5家房企都是房地产市场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在年销售额和销售门槛方面,远超其他中小房企,甚至可以用“甩他们好几条街”来形容。就连这些“大型”房企也纷纷开始降价销售的情况下,其他的数十万家中小房企情况可想而知。虽然没有数据表明,但是我们可以预估,那些中小房企打折促销力度或许更大。

四、为啥房企们宁愿牺牲利润,也要促销?

这一点让很多人疑惑不解,记得在三红线措施出台之后,河南省房地产商会曾组织了50多家房企举行座谈会,得出了一致性的决定“咱们谁都不能带头降价,因为即便是降价了,房子也卖不掉,市场上的买房人买涨不买跌。”虽然不免有一丝“垄断”的成分,但话语之间充斥着“不能降价”的味道,确实如此,在次会议之后,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没有多大的降价幅度,只有2家楼盘出调低了销售价格。

既然房企们深谙“楼市买卖的逻辑”,为啥2021年以来这么多房企要悄然降价?其实李嘉诚早就说透了,李嘉诚直言,如果房子继续这样建下去,未来房子将变得不值钱。李嘉诚的言外之意是,商品房数量和需求是存在交互关系的,如果房子漫无止境地建设,那么房子多于需求量的时候,房子将变得不值钱。

而现阶段来看,房子不就正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吗?央行课题组在《金融界》发布的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显示,城镇家庭资产户均在318万元左右,家庭财产中,房地产占到了70%以上比重,在房产拥有率方面,这份报告显示,城镇家庭房产保有率达到96%,户均房产拥有量达到1.5套,而且还有超过40%的家庭至少2套以上房产,拥有3套以上房产的达到1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房子真的是需求量少于供给量了,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学原理,供过于求则价格跌,所以说,房价下调、降价销售到了现在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石更是直言,年轻人们不用买房了,你的父母亲、岳父岳母会给你房子,王石指出现在社会房产早已过剩。

一方面购房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开发商们还面临新情况“债务到期”,根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份房企们超过1.2万亿债务要偿还,仅仅在下半年刚开始的7月份,就有1490亿元的债务到期,可以说是另外一个偿债高峰期。销售不佳、购房者遁地、回款变难、银行还不给贷款了,房子积压在手上怎么办?唯有一个路子可走:降价回款。

四、今后3类房子建议还是别买了。
房地产高歌猛进期,开发商利润高、中介利润也高、购房者在房子快速升值的过程中,也赚得不亦乐乎,然而一旦房价进入下跌区间,那一系列问题就应运而生。首先体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利润方面,一方面销售不掉、另一方面需要偿债,只有促销这条路。在利润摊薄的情况下,房企们必然不愿意就此罢休,为了挽回利润,以次充好、降低配置、烂尾跑路或开始出现,所以3类房子不要买了:
1、 期房
2、 精装房
3、 小房企的楼盘。#房产头条#

房地产行业就是一场心理游戏一点不假,就是各种力量的角逐,让房价此消彼长,当然一般情况下都是房价上涨占上风,也正因为这样,日久天长没人再相信房价会跌,当大家对未来房价预期信心十足的时候,那么房价基本上就很难降了。这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也就形成了。
一季度一次的央行房价调查如约而至,7月5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对下季房价,25.5%的居民预期“上涨”,52.3%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0.0%的居民预期“下降”,12.2%的居民“看不准”。
很多媒体大都用的这个标题,《央行:25.5%的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将“上涨”》,但这并不全面,甚至可能并不能正确传递出房地产真正的信号。
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预期房价会继续上涨,如果只是这么一看,可能会觉得认为房价上涨的人还真不少,事实上也确实不少,但是我们要知道数据的变化才能知道大家的心态变化。如果脱离了参照物,单纯谈这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还得看过往的数据到底是怎样的。那我就找出以前的数据让大家对比一下,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去理性面对。
一季度时候的统计显示,对于二季度房价,25.2%居民预期“上涨”,52.0%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0.9%居民预期“下降”,11.9%居民“看不准”。
我们也应该再看看去年四季度的数据,对于2021年一季度房价预期是这样的,23.1%的居民预期“上涨”,53.0%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4%的居民预期“下降”,12.5%的居民表示“看不准”。
纵向来看,预期房价上涨的,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是这样的,23.1%、25.2%、25.5%。预期房价下降的,11.4%、10.9%、10.0%。预期基本不变的,53.0%、52.0%、52.3%。
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购房者的心态变化。认为房价上涨的人数是逐步增加的,预期房价下降的人数是逐步减少的。由此可见,哪怕经历了房地产的严厉调控,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房价回归稳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购房者依然比较乐观,或者说是被动的无奈。
当购房者如果都是这样的心态的话,那么房价就很难降下来,房价上涨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也是这次调查数据所呈现出来的房地产信号。这受上半年全国各地房价上涨的影响比较强烈。
但从最后一组数据看有一点点略微的变化,那就是判断房价稳定的人稍微多了一点点,虽然无论上涨还是下跌,或者是稳定,人数都变化不大,可以说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也看得出,无论房价上涨还是下跌,大家的心态都在发生改变,那就是房价难有大涨大跌的趋势,一切都在向稳。
这是近几个季度,购房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心态。但我还是想说说,为什么在如此强有力的调控之下,购房者依然认为房价会涨呢?购房者可不傻,他们看得比某些专家还清楚。
是不是调控没起作用?我认为不能这么说,调控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首先因为调控效果显现有滞后性,一般都是房价上涨后才开始有调控加码和升级,这样购房者的预期反应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另外,从二季度数据统计看,对于三季度房价判断,购房者还是有一些轻微变化,那就是更加理性了,虽然依然看涨,但是看稳的也多了。我相信,如果调控持续,那么下次统计可能会有更明显的变化。
再来看过去的这段时间,房价上涨是客观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此前,新华社曾发文指出,多地通报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排查结果。监管三令五申、罚单不断,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的痼疾仍难以根治。这其中固然有多个主体、多重因素的推动,但作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银行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想查,问题都是可以查出来的,就看想不想查、敢不敢查。
以前,这种话都是我们说,没想到新华社直接说“只要想查,问题都是可以查出来的,就看想不想查、敢不敢查。”我觉得这次说到了关键,打蛇打到了七寸。直指银行对房价上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华社警告,别让“银行管得松”成为非法中介敢于顶风作案的底气,要让“银行查得严”成为非法中介不敢动的警示牌。
购房者为何这么有底气?还不是因为看着银行呢?就因为大家知道银行与房价上涨的利益关系,不大相信房价会降。所以,新华社提出来我觉得说到了根上。
要想改变大家对房价上涨的预期,首先要铲除房价上涨的动力,如果能切断银行对违规资金的非法进入,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对房价稳定起到很重要作用。
央行参事盛松成就曾说过,我国长期形成的房价看涨预期正处于转变临界点,我国房价平稳或小幅下跌是好事。我们不希望房价大幅下降,事实上也不会大幅下降,但目前更需要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
太对了,不怕房价涨也不怕房价跌,就怕所有人都认为房价只能涨不能跌,扭转这种预期正当时,现在的调控正在逐步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楼市有问题,需要正视,需要面对,更需要解决。楼市有病就得治,得抓紧治。
可以说,调控是有用的,也会见效的,就看是否能保持定力坚持下去,各地各机构能否认真落实,这是最重要的。只有房价真正稳定,我们才可以更快推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华晨集团再现人事变动 破产重整和自主整车业务双面承压

正处于破产重整期的华晨集团迎来高层人事变动。

6月28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发布公告:经辽宁省委决定,阎秉哲不再担任华晨集团党委书记、常委、委员和董事长、董事职务,沈铁冬担任华晨集团党委委员、常委、书记、董事、董事长。

华晨集团表示,公司将继续配合管理人进行重整工作,相关人员变动对重整工作无重大影响,并根据重整进展情况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债务爆雷引发破产重整

此次人事变动正值华晨集团面临债务危机、破产重整的动荡时期。

沈铁冬所接替的前一任董事长阎秉哲自2019年4月上任至今,前后共两年时间。据《财经》报道,阎秉哲在职期间,主要理清了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压缩了管理层;同时调整公司战略,聚焦整车产业,拓展零部件业务,和宝马、雷诺深化合作,开展清收欠款和处置低效资产。然而,在华晨债券违约事件中,阎秉哲因“未能积极督促华晨集团依法合规履行各项义务”,被指“负有主要责任”。

2020年10月下旬,作为辽宁省属重点国企的华晨集团发生债券违约。由于公司资金紧张,其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17华汽05”到期未能兑付债券本息。受此影响,东方金诚和大公国际等信用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华晨集团信用等级。随后,华晨集团债权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华晨进行破产重整。

11月16日,华晨发布公告称,目前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此次债务违约对集团本部生产经营产生造成影响,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极大影响偿债能力。

四天后,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宣告这家车企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法院认为,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法律规定,沈阳中院将指定华晨集团管理人,全权负责企业破产重整期间各项工作。债权人将根据法院最终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偿付。

对此,华晨集团方面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

有多家机构指出,华晨在债券违约前后将核心资产——华晨中国股权转让,有“恶意逃废债”的嫌疑。国开证券就指出,华晨集团“在存在多项大额可变现资产的情况下,先通过转让核心资产并将上述核心资产以对外融资名义设立质押保护,同时隐匿转让及融资所得,而后向法院申请破产以利用破产程序逃避债务履行,其利用破产程序逃废债务的目的也很明显。”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证监会于2020年11月决定对华晨集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决定对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并对有关债券涉及的中介机构进行同步核查,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2021年4月,证监会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为华晨集团及相关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责以行政处罚。

实际上,由于华晨集团自主品牌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负债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市场早已对这家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质疑。该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2020年以来,华晨集团又陆续出现多起未能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事项、重大诉讼及有关资产或股权被冻结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公司流动性风险加大致使债券爆雷。此外,华晨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也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021年1月,由于华晨集团在信息披露、履行承诺、风险排查、风险化解与处置等方面存在违规问题,上交所发布纪律处分决定书,对阎秉哲等华晨集团主要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2021年3月,沈阳中院裁定对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适用实质合并重整方式进行审理;5月,华晨集团管理人开始推进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工作。

截至2021年6月21日,华晨汽车管理人共接受5996家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债券总金额合计为543亿元,其中管理人初步审查确定金额合计为394亿元。另据公告显示,华晨集团公开发行尚未兑付的债券共有14支,待偿还余额为172亿元。

沈铁冬上任后,华晨集团破产重整显然会成为其当前的头等要务。

官方资料显示,沈铁冬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历任盘锦市副市长,盘锦市委常委、秘书长等职;后调任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到任华晨集团之前,系辽宁省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履历来看,沈铁冬过往虽无汽车行业相关经验,但在政、企两界均有长期任职经历,并有经济专业背景。

据《财经》报道,沈铁冬到任后,首要工作是推进破产重整,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结果。不过,重整工作完成后,如何改变自主业务羸弱、严重依赖合资的困境,会是沈铁冬后续面临的难题。

自主羸弱依赖华晨宝马

2020年以来,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中国汽车市场优胜劣汰进程加速。

多家车企因此倒下:力帆汽车破产重整,一汽夏利退出市场,长丰猎豹陷入停摆,众泰汽车难觅意向投资人,另外如博郡、赛麟等新势力也被淘汰。如今,华晨汽车因经营恶化、缺乏自主造血能力,同样处于危险边缘。

华晨集团拥有4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中国”)、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华晨中国承载了集团的核心整车业务,尤其是合资公司华晨宝马。

华晨中国(01114.HK)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1.8%至38.6亿元,毛利同比大幅下跌74%至7437.9万元。其本年度税前利润虽有17.4%的增幅,达到62.9亿元,但若剔除华晨宝马带来的76.3亿元的巨额利润,华晨中国将由盈转亏,税前亏损为13.3亿元。

华晨中国表示,公司营收下滑,主要由轻型客车及MPV销量下跌和汽车零部件销量减少所致(华晨雷诺销量同比下跌6.5%至40197辆);另外直接物料及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202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进一步下滑至14.5亿元,同比跌幅约为23.9%;毛利同比下滑23.7%至0.8亿元。轻型客车及MPV销量下滑仍是营收萎缩的主因。不过,华晨宝马收益的稳定增长依然帮助华晨中国抵消了营收和毛利下跌的负面影响。

在2015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五年半时间内,合资品牌华晨宝马为华晨中国贡献的累计利润超310亿元。

然而,华晨宝马未来对华晨集团的贡献将变得更为有限。2018年,工信部宣布计划在2022年放宽中国乘用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于同年10月签署协议,准备在2022年调整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权比例,其中华晨以290亿元向宝马出售所持的华晨宝马25%股权。届时,宝马将以75%的持股比例,对合资公司具有控股权;华晨宝马则不再纳入华晨汽车合并范围;而华晨集团因持股比例降低,后续从合资公司分得的利润也将显著减少。

尽管宝马集团方面宣布将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还许诺将向华晨宝马追加投资,增加宝马车型的本土化生产,但债权人仍然对严重依赖合资公司的华晨集团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叠加疫情影响,华晨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广发证券表示,华晨汽车集团违约的主因正是其自主品牌盈利弱,盈利严重依赖华晨宝马,而即将剥离华晨宝马对公司再融资能力产生冲击。

目前,华晨集团的自主业务的造血能力不足,乘用车品牌中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而商用车品牌金杯也由2013年左右年销10万辆,下滑到2019年约2万辆的水平。据《财经》报道,华晨集团方面负责人在去年债权人大会上表示,公司长期以来管理不善,运营成本管控不到位,产品开发不适应市场,大量研发投入产生效益较低,导致自主品牌缺乏竞争优势、严重亏损,现金流始终流出,只能借新还旧。此外,华晨自主业务在技术上过度依赖宝马,缺乏自主研发创新能力,面对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更是无法适从。

受破产重整工作影响,华晨中国宣布延迟发布2020年年报。

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财经网汽车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呈现集中度明显提升的“马太效应”,仅2020年,就有夏利、力帆、猎豹、东风雷诺、长安PSA、博郡、赛麟等多家新老中外整车企业被淘汰出局。对于华晨汽车而言,不论是基础研发能力和品牌效应,还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似乎难以跟上如今的市场节奏。重整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华晨汽车的重启之路依然艰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间过的说快不快 说慢也不慢的 当初那个自信 勇敢 阳光乐观的我说到做到了,这十年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儿,疾病,被骗,友情,患难,奇遇……感觉每一个关键词
  • 直通车分别从贵阳火车站、贵阳北站、林城西路地铁站、花果园(白宫门口)、大学城(公交车始发站)出发抵达贵安樱花节现场,游客可以通过“贵阳公交黔爽巴士”公众号进行购
  • 第四十三天 现在是凌晨2.04分 昨晚虽然三点多睡觉但是7点就醒了 因为要去把我的手机 把我的命根子去拿回来 谁知道过去还没开门 我真服了然后就去吃了个混沌面
  • 4:44pm: Còn đang chơi bên nhà Thùy nè. Hẹn chiều qua, sáng nay 8h30 đi với Thùy
  • 说回教主,直观来看教主的兔子确实是一只偏喜剧的兔子、欢乐的兔子,但特别妙的地方在于,一方面他好像绝对遵从剧作家的要求,尽力配合每一道指令,但在为数不多的那些狭小
  • 一些科技博客作者称,这种机器被称为“阿里巴巴无人机”因为它们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等中国市场网站上出售,售价最高可达1.5万美元。四十七岁作于邗上,无锡华冠写真,沧州
  • 11、活的像个旁观者会轻松很多。11、活的像个旁观者会轻松很多。
  • 长期以来,安徽基础教育呈现“南强北弱”的态势,还有不少人到现在还以为,阜阳是安徽基础教育的洼地。很多人可能很笃定,阜阳的经济总量在安徽16个地市中排名靠后。
  • 然后今天看了别人说,“还是孤独着吧,起码孤独是饱满的”然后我就很想哭。在准备的时候就觉得三哥会喜欢,果然三哥的反应说明了一切。
  • ❤️按道理初试外语科目是英语一,就不能往英语二调剂;初试科目是数学二,就不能往数学一调剂;但是大家注意,针对这一条要求,去年考察虽然严格,但是也有学校允许互调,
  • 【#贵南高铁贵州段静态验收进度过半#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自今2月16日贵南高铁贵州段进入静态验收以来,贵州铁路相关单位共400余人进驻贵州段全线,对设备开展
  • 今日盛典是平时他点滴闪光点的积累,释放成汽车人的年度盛宴,展示汽车行业及汽车人的新风采! 了不起的 金板手,不仅掀起新兴汽车市场的波澜,也搅动了全国省级电视台
  • Lucia曾在年少时前往中国做电商模特,她在短片《Mother Gabriele Television》中,重新审视了被镜头凝视、赛博空间所塑造的人生:两位中年
  • #mma# #mma[超话]# #UFC# #UFC[超话]##UFC286#“影帝”阿尔加麦恩-施特林(Aljamain Sterling)说,不是不尊重“骨
  • W X:13376165666Since 1997一个有态度de店——小镇江手机 大数据能做什么 ?磕cp如此关心第三第四方的真是闻所未闻,你们自己粉的人那么没
  • 赚钱和省钱就是一句话:凭自己的能力赚和省。推荐大家看一下,我们日常的会 员,日常的小额消费,日常的信用卡绑定,是怎么偷偷地花掉我们的钱的。
  • ”  车厢里,瑾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安侯府老夫人柳茹菲。”  车厢里,瑾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安侯府老夫人柳茹菲。
  • 其实很简单,第一种情况,对面体系卡在前两手已经暴露,如离食开,这种不难猜到对面要玩协战队了吧,诸如此类还有如蛇蛇队,须佐队,前两手翻牌往往已经把他的体系核心式神
  • 随后仲裁委员会负责人亲自去我原单位复印了相关资料包括仲裁文书等,并将复印件交给我,至此我才知道2005年3月已经出了仲裁结果,维持了单位做出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 大きいのはお手入れのせいでまだ二十五六頃のように見えて、しかも非常におしゃれで大胆な格好をして、太ももの付け根まで短いホットパンツを着て、真っ白な太ももを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