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准备好了才来到人世间的,所以他施设的法门都是一种全盘的规划。佛陀不会说想到什么做什么,没有这回事情。
佛陀的法为什么叫一佛乘呢?因为佛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长线的布局,都是“为实施权”。不管是修什么法,只要是你听佛陀的话去做的,佛陀保证你是绝不虚妄。即便修阿罗汉,他修了成就涅槃,也不虚妄,他对接过来,直接入“相似即佛”。他也没有吃亏,他前面的阿罗汉也没白走。

所以你记得,只要你以前修的是佛法,只要是佛法,是佛陀说的话,佛陀要你布施,叫你持戒、忍辱,虽然一开始没有圆满,但是绝对功不唐捐。就是你以后回归到《法华经》的时候,你前面所修的绝对不会白费。为什么?因为佛陀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佛陀可以为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一定可以对接,你这个法跟我这个法一定可以对接。

从佛的角度,当然是希望给众生最圆满的,尽量不要施设方便。但是佛陀看到了两件事,非常严重:第一个,三界火宅。众生的五蕴已经进入了不稳定的状态,感受、想象,色受想行识非常躁动;更重要的是寿命短暂,五浊恶世现前。这第一个,环境不好。第二个,内心又起严重的颠倒妄想,“不觉不知”。这两种情况,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你看佛陀处理事情,佛陀从来不改变外境,因为五蕴是个果报,是长时间过去的积累。你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出世呢?你怎么就不在正法时代出世呢?共业所感。佛在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这是我们的共业。共业没关系,你要有自知之明那也就可以。所以佛陀不改变外境,改变内心,加强内心的觉知。佛陀必须改变我们这个不觉不知的问题,这个盲点要解决。

法大机小,众生不能因为实相的观照而得度。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第一个,老病死的折磨,更可怕是你寿命太短。大乘的佛法都要长时间积累的,而你这个外境不断地干扰你,遮障太重,所以早晚被这个三界火宅所烧,就没办法解大乘实相的真理。
因为众生“执物不坚”,就不坚固,就是说善根不够啊。大乘佛法信心很重要,你要坚持下去。所有的大乘法门都是不思议境,因为大乘法门不像小乘法,可以马上看到效果,它是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佛陀的底限就是,想尽任何办法不能让众生堕落三恶道。这是关键,这是底限。因为堕落三恶道对我们善根的伤害是毁灭性的。增上生,你可以慢慢来。你看有些求增上生的,今天进步一点,明天进步一点。但是你一定要善得人身,这是一个底限。修行,你说我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也可以,但是请你不要到三恶道去,你要有本事让自己远离三恶道。因为你到三恶道,当然很多痛苦,那就算了,痛苦生灭法就过了,关键是你从三恶道出来,你这个人就傻傻的,就是根性迟钝,心识闇钝。就是说,你过去的善根遭受到毁灭性的伤害,你要经过很长时间去弥补,才会恢复到你现在的功力。只要你去一趟三恶道,你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众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给他们直接讲大乘法门,“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有三恶道的危机,佛陀不能冒这个风险,法大机小。

佛陀也是两阶段地度化众生,不能直接讲大乘的菩提道,要先讲解脱道再讲菩提道。为什么?因为避免堕落三恶道。“如来亦复如是”,佛陀虽有广大的十力、四无所畏这种大乘的功德而不用,没有直接地把这个法传给众生,而是用三乘的空性法门,在火宅中救拔众生,为说三乘法,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就是解决生死问题,这是一个基本。

佛陀说,这得看情况。圣人没有契机的问题,只要契理。圣人是只要道理对了,他就可以修了。凡夫一定要契机,因为凡夫五蕴的功能太强烈了,他一定要注意他的感受。他有他的想象,他有他的“深心之所欲”,他有他的希望。所以,对凡夫,你只要不契机,他就执物不坚,他就不能坚持,这个法对他就没有用。也就是说,从契机的角度,虽然三乘的空性赶不上中道实相,但是因为契机,先解决解脱道,再成就菩提道。

净土宗也是契机。你看我们净土宗也是两阶段:先到净土去,然后亲近十方诸佛,然后就广修无量的六波罗蜜。所以我们凡夫,修净土宗的人,重点还是在往生,很少人说修净土的人他现在就开始行六波罗蜜的,很少。净土宗其实要都摄六根的。印光大师说,净土宗到晚年要少管闲事。那这样讲的话,你说,违背大乘的思想!你如果讲这句话,就说明没有学过《法华经》。什么叫权法妙?什么叫实法妙?因为你现在三界火宅,你的重点不是成就菩提道,你要赶快出离三界火宅。所以,你说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这句话合乎实相的道理,但是不契机。为什么不契机?因为你要面对三界火宅。

你只有八十岁,扣掉你以前颠倒的时候二十几岁,你晚年的时候身体又体弱多病,你真正能够修的才几年?所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从现在末法时代来说,契理不契机,不合乎现实。什么叫契理契机呢?就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现在这个时候寿命短暂、身心世界躁动,一定要走两阶段式的成佛之道,先解脱、再成佛。佛陀就是这样思考的。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一开始没有向三乘人讲华严,而是直接施设方便,就是解脱道虽然不圆满,但是契机。

那么佛陀施设三乘以后,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劝修。佛陀说: “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就是众生们,你们不能再好乐三界的快乐。佛陀讲苦谛,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快乐是有过失的。你追求快乐,但在每一个快乐当中,“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这个快乐有过失,要我们知苦。第二个,断集。用无常、无我的智慧调伏爱取烦恼,勿贪粗弊的色声香味触法,调伏爱取。因为你贪着爱取,你就会为三界火所烧。

这个断除内心的爱取。知苦,断集,后面就是慕灭,修道。应该出离三界,成就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等种种的涅槃、出世的功德。“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的法门,三乘的空性,尤其是我空的智慧,是十方圣人之所称叹。为什么空性这么好呢?自在无碍。你修空性,你今生贪的少一点,你就不会有痛苦。今生远离痛苦,来生无所依求,不受轮回之苦。

劝修的核心思想只有四个字,就是“勤修精进”,这是成败的关键。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们要是有闲情,国庆去那儿看看,你就能感受到了,虽然我也想和毛爷爷拍一张,但是人太多,总是找不到角度拍,就...P了一张和毛爷爷一起看橘子洲的照骗(看把我机智
  • 另一个例子是:如果我们观测到的充满宇宙的“暗能量”(这是1998年发现的)更多一些,那么宇宙就会迅速膨胀,以致于物质永远无法聚集到一起形成恒星,而所有对生命来说
  • ” 男人的面色顿时狠辣的起来,他冷冷的望着她,淡淡说道:“我是看穿了你的为人,那人当初不过对你稍有恩惠,你就不顾生死的在那种情况下陪了他八年。” 她看着他的双眼
  • 外境的分离和不稳定成了我们质疑自己爱的能力的武器,痛苦有时来自于我们树立起藩篱的那一刻,有时是在欲望的追求中迷失。#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无论我们最后
  • 迪士尼最吸引我的居然是风暴来临:杰克船长之惊天特技大冒险演员真的有心了 细节动作超级像还好刚好有空一起 不然这么可爱的地方一个人着实有些不合群上海博物馆大概是
  • 是这样的,今天老爸生日,给他打电话,又是在外面忙,匆匆两句略过了,和以前每次父亲节生日都一样,也太凑巧了…当然我也不是每次都打,什么爱你想你这些肉麻的话更不会讲
  • 若你也有相同的疑惑或是需要详细的方案,可以私聊我们,希望能帮助到您#佛山# #壹品装饰# #装修# #装修设计# #佛山[地点]#❄️冬天游玩的好去处,今天给大
  • 【材料领域专家走进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3月12日,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材料科学机遇与挑战》大师讲坛迎来第三讲。(记者 姜凝)【材料领域专家走进南
  • 【男子三次#入户盗上百瓶茅台后喊货拉拉运走#,被判刑十年多】11月1日,长沙市芙蓉区法院通报了一起入户盗窃案。」#长沙##长沙爆料##长沙生活##长沙身边事##
  • 告个别吧:我们 全剧终啦 我的意思是谢谢你的出现 未来路漫漫 不会再有我和你的我们了 爱而不得的时候 再爱就不礼貌啦 把你归还人海是清醒也是知趣 我们好像不该这
  • 它反映出酱油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类物质的数量,和酱油的鲜味,以及营养价值,都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酱油的“干货”指标。在后面,还可能添加的配料是:  第一类:白
  • 但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这可能就是人的缘份,在一些时刻遇到了,刚好那一刻你没控制住那些快要溢出来的爱意,对方刚好接收到了,不管当下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 兩位用的下午茶可獲贈由英皇珠寶特別製作的香薰擴香組套裝,每盒包括兩個擴香瓶連獨立藤枝,分別是玫瑰與櫻花香氣。Rosemantic Summer 英式下午茶地點:
  • 8.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4.说来也奇怪,性格里的那点果断好像全部都用来告别了。
  • #哈尔滨身边事#【绣娘看直播找工作被骗 嫌疑人已在五常被抓获】看直播招绣娘并高价回收十字绣作品,七十余人交了原料押金并花上个把月的工夫绣出作品,结果作品寄出不但
  • 蜘蛛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这是对已
  • 告个别吧:我们 全剧终啦 我的意思是谢谢你的出现 未来路漫漫 不会再有我和你的我们了 爱而不得的时候 再爱就不礼貌啦 把你归还人海是清醒也是知趣 我们好像不该
  • 然而就这样一个“拖油瓶”最终活了下来,戏份撑到大结局,而为整个探险团队贡献了超高武力值的草原硬汉初一早早就挂了,观众心中无比愤懑,因此迁怒阿香的饰演者,炮轰
  • 淋雨走了16分钟终于吃到兰州拉面 太美味了 今天又遇到一个男的喊我们不知道干嘛但是我们直接说我们要去看电影 拒绝从我做起我还把放手机的信封和准考证号带回来了留纪
  • 通讯菜单中提供的 ChemSafeX 选项 ·如果危险区域内的东西变得太“危险”指挥官可以通过移动指挥与控制 (CCT) 软件向每个探测器发送疏散命令。这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