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八大菜系之一的浙江菜素来以注重本味、制作精细著称。但是,我的家乡衢州在浙江似乎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衢州菜口味与清甜相去甚远,衢州菜重辣,最富盛名的小吃叫做三头一掌。所谓三头一掌,鸭头、兔头、鱼头和鸭掌是也。

衢州的三头一掌,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辣味。或许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浙江与辣椒其实颇有渊源。16世纪,当辣椒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它最先到达的地点很有可能就是浙江。以浙江为起点,辣椒开始了在中国大地上的“攻城略地”。在不断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它作为调味品的作用被日益发掘,并最终取代了中国古代茱萸、花椒、姜等辛香用料的地位,成为了辣味最正统也最主要的来源。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在金衢盆地西端,青山层叠环绕,涵养了钱塘江水。盆地与山区,这两个关键词似乎在地理层面为衢州人的嗜辣奠定了基础。衢州山水清嘉,好水养好鱼,开化的清水鱼颇有名气,但可惜我不爱吃鱼。又因为我的生肖是兔,小时候唯一认真养过的动物就是一只白兔,当时每天都会去菜场为它寻莴苣叶吃,所以我也不吃兔子。于是三头一掌对于我来说,只剩下了鸭头和鸭掌,好在鸭头鸭掌本就寻常,鸭头更是三头一掌中最大众的存在。

自我有记忆起,在家乡大大小小的饭馆里,都能见到鸭头,外地餐馆来衢之后都会入乡随俗,我曾经就在一家东北饺子馆里尝到了美味的冷吃酱鸭头。在邻市甚至邻省的街头巷尾,我也总能看到衢州鸭头的招牌,用着彷佛是同一套模板的红底黄字设计,牵引起了衢州人的共同回忆。

作为家乡人民普遍喜爱的美食,当然会有一些口耳相传的好味小店,藏在偏僻或者喧闹的地方,迎接着四方来客。

这些小店往往看上去并不高端,但是或大或小的店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踏进店里,彷佛踏进了最市井的烟火气中。店铺的厨房或者角落里总是摆着一个大的不锈钢桶,掀开盖子就会散发出浓郁的卤香。送上餐桌的鸭头或许看上去平平无奇,它先被清水冲洗处理干净,再经由卤料咕嘟咕嘟冒着泡地卤制,又历经了卤汤里持续的浸泡,最终呈现出了带有深红色的外观。

在被盛出的过程中,浇淋了一勺卤汁,干红辣椒段漂浮于其上,中间点缀着青绿的小葱,带着辣意的香气萦绕在口鼻之间,熟悉的味道立刻就涌现在了记忆之中。

鸭头不是高端的食材,可以食用的部分其实有限,所以吃鸭头时感受到的绝非那种大口吃肉的快乐。俗语里讲“死鸭子嘴硬”,但是经过长时间烹调卤制的鸭头早已软烂,每一块骨头都已经入味,不管是鸭嘴还是其他骨头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掰断咬开,浸润其中的汤汁就会随之流出,蔓延在整个口腔。

我从小就挑嘴,一个完整的鸭头,我只吃我能叫得上名字的部分,鸭舌鲜嫩、鸭下巴肥厚、鸭脑绵软,在慢慢品尝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把骨头分离开,鸭肉与骨头之间充盈着细密的汁水,隐藏的辣味逐渐扩散开来,混合着葱香,酣畅淋漓。

可以说,辣是衢州鸭头的灵魂。每次回味起衢州鸭头的味道,最先涌现在脑海中的就是热辣的感觉。辣味并不是一种味觉体验,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我们身体上的任何一处神经末梢都可以接受到辛辣的刺激,它其实是一种痛觉。辣味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调料,比如辣椒,比如葱。

所以,我一直觉得葱和辣椒是绝配,不同的辣味成分会带来层次更加丰富的刺激。吃鸭头时其实就是在将辣味带来的刺激无限延长,鸭头骨多肉少,这就意味着鸭头的食用速度不会太快,辣味有了充足的刺激时间,能够让这种辣味体验变得持久又难忘。辣鸭头的美味不止存在于餐馆,更藏在每一户衢州人的家中。鸭头的卤制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家家户户空闲时也会自己制作,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秘方窍门。

我曾经问过家乡的朋友关于“衢州哪里的鸭头最好吃”这个问题,除了几个经常被提及的店铺名字,还有一个高频的回答是“我家”。这个回答之后,往往下一句就会略带骄傲地和我说“下次有机会来我家尝尝”。不同的家常味道,我在中学时曾幸运地品尝过。那时候大家都住在学校宿舍,一周回一次家。周中时如果有家长来看望,如果那位家长还为孩子带了饭,那鸭头一定是其中的高频菜色。

记忆中始终不曾褪色的画面就是隔壁寝室的同学跑来我的寝室门口,倚着门热情地招呼我过去品尝她家的鸭头,和我分享她最喜欢的味道。

即便是再寻常不过的味道也会因为家这个概念而变得不同一般,因为只有那个小家才最懂自己的味蕾。随着我年岁渐长,我待在家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衢州鸭头同衢州一道,变成了让我牵肠挂肚的存在。当我走在异乡的街头,看到路旁衢州鸭头的招牌,总会下意识地多看一眼,记忆中的那种热辣咸鲜倏忽间在脑海中闪过。

记得儿时每天电视上都播放着一档衢州方言节目,名字叫做《统来看》,它的主题曲在普通话里掺杂着衢州方言,非常琅琅上口,每次我都会一起跟唱:“嗨嗨,老板,嘎子固兔妮得

衢州顺丽的兔妮得(衢州城里的兔子头),又鲜又辣咪道赞(又鲜又辣味道好)。阿得、嗯得和阿臧(鸭头、鱼头和鸭掌),叫妮七了阿想七(叫你吃了还想吃)。”

我们都明白,异乡街头我们追求的那些正宗味道,其实都不过是思乡味。

《这里的麻辣鸭头,是我牵肠挂肚的乡愁》文 | 刘涵

理解物,诞生美

所有人,都被“物”所包裹。我们会经常思考“物”存在的价值吗?还是利用“物”有用的成分,用完之后又将之抛弃?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良性互动,还是一个相互牵制或被牵制的过程?这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被在意。

我们早上起床会把床铺好,握着牙刷刷牙,抄起锅、碗、瓢、盆做饭,用勺子、盘子吃饭,穿上衣服出门,乘坐公交车,抓住把手,上班之后打开电脑,拿起纸张……大家想过这些物与自己的关系吗?

即便并未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你的动作,却从来正确无误。这说明,每天都在固定地接触这些物,我们对使用多大的力道与其发生关联,异常清晰。我们被固定在物所营造的氛围里,衣、食、住、行,所有的发力特征,都因物的存在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并且几乎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要是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各位有机会亲手接触它,从头看到尾,又如何拿起,如何展开?它是被万人景仰的国宝,但在成为公共财产之前,它也是私人物品,被一代代人用手传递下来,重新题跋,拆散,再多次装裱。它是与人反反复复交流之后,才成为今天这样。这些物品在古代,作为代表生活秩序的重要物品,也一定会被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所对待。

换作今天,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我曾经乘火车从杭州至上海,途经某站,进入车厢的,全是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我感到丝丝怪异,那些物品并不属于这个时空。它们虽好,可不经过转换,无法与今天的环境自然融合。今天,我们能用几十万元唐代的钵作为日常用品吗?当然不可以,它是文物;当然也可以——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能丰富到,让文物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不在于能否使用,而在于生活、行为、个人与物之间,能否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否则,人、物关系变得扭曲、紧张、不自然,随时可能出现崩溃。

我也会建议,一定要抓紧机会,体验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触感。看不到更美好的艺术作品,我们的眼睛就得不到进化;吃不到让灵魂都觉得升华的食品,我们生命的维度就十分有限。触碰文物当然很难,但如果有机会,那就保持好心态,遵循正确的行为,平静地去触碰美好之物。人与物的关系,远远丰富于三点一线式的简单、狭隘。生命的维度,是可以被拉伸的。

如果家里塞满了东西,你会扔掉什么?你会先判断它们有用无用,最先扔掉没用的东西。但什么是有用、无用?

判断有用、无用的本质,在于为什么要创造物。物分两种,自然物、人造物。自然物是空气、阳光、山川、河流,我们主要讲的是人造物。它是人欲望的物化。人造物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存在。

人可以只生活在纯粹的人造物环境中,完全脱离自然物。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某种在物中的体现,即我们的行为准则,已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地被人造物所拘禁。当物成为人类欲望的物化时,就会区分为有用和无用。

人、物之间,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就是减少拥有物,也会随之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是如果减少拥有物,会降低生活品质,又不可行。因此,物的现代性,有一个标志,就是你尽可能减少拥有,但生活品质并不降低。它与现代艺术类似,极端乃“什么都没画,什么都没缺”。地球无法承受这么多人的欲望。只有当人类觉悟物的价值何在,它们的现代化,人、物关系才能不断良性互动。我是一个爱捡垃圾的人。就我的经验看,带孩子去捡垃圾,没有哪个孩子不乐意。捡垃圾不一定非得是在垃圾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过迅猛,可以去野外的工厂或废弃的城市。那里有大量的被抛弃物。

实际上,垃圾是你生活的痕迹。现在有垃圾考古学,收集垃圾,可以复原一个人的生活。我捡垃圾,并非好奇他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关注到物品一旦失去使用价值,被当作垃圾扔掉时,这个物就成了它自己。它脱离了与制造者、购买者的关系。它是它自己的时候,就拥有了特别的美感。你正视它的美感,人与物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物还是同样的物,但物有用、无用的概念已变。这样讲,捡垃圾会让你看到有用、无用背后,物的价值。我挺爱站在垃圾堆里,浮想联翩。

人和物,谁是谁的主人?

大多数人会想,我是物的主人。但我们的生命,是被极少的物所包裹。我们消费的物,看似多样,实则有限。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使用物,与物产生关系,物背后所有成为物的逻辑,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我们正使用的电子屏幕,以屏幕的方式,展示了这段时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我们研究屏幕,就等于研究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

人和物谁更重要?毋庸置疑,是人重要,但人已经被物牢牢控制,怎么变得更重要?人才是这个关系的重心。我们可以理出一个主要的线索:制造物,创造物的人,或创造物的逻辑,实际上是通过人使用物,来规范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行为。

前阵子去看一个官窑瓷器的拍卖会,物品确实精美,但我看不到人,读取不到物背后的、人的信息。一本书的背后,是作者、译者,是所有让它变成美好之物的人付出的情感、心血、时间、空间。物,是我与物背后的人之间的中转站。如果能通过物,读懂物背后的人,这才是我觉得物最美、最有价值的时候。尤其是一个艺术品,即便物的制作者已离开人世,但是他的灵魂,对技术的理解,对未来即将触碰此物的人的心思,如果还能停留在物中,被我所读取,那真是美妙无比。

比如,中国书画装裱,从宋代开始,讲究的就是“天比地大”,很像排版,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上面比下面要大,即是规矩。大家遵循这个规矩就好了。但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个作品的版心,居然“地比天大”。它的版心特别靠上,严重不讲规矩。我立刻明白了这名装裱匠人的心思。因为作品画的是月兔,天上的东西,匠人便把版心上挪。这说明什么?第一,他懂这个规矩;第二,他敢打破这个规矩。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敢打破规矩,不算奇怪,但一个装裱匠人敢打破规矩,而且在一两百年之后,被我读取到。我觉得他就是茫茫人海中,闪光的那个人。

理解物,美即诞生。我特别喜爱触碰古老的东西。一件陶瓷作品,从一团泥土慢慢成型,你触碰它时,可以感受到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决心、失败、懊恼,最后他克服自己的犹豫,让它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你闭上眼睛感受它,会发现一股无比真挚的暖流,从内心涌出。美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全身心的。谷 泉

#plog#
P1P2 和家里的姐姐
P3 姐姐送给我的 我发现我几个关系很好的姐姐 都很喜欢带我吃饭送我东西 我就是个白嫖怪[苦涩]
P4 和姐姐吃的太哼冰室 嗯之前就听说不太OK 抱着个人口味不一样的心态尝试了一下 确实味道一般
P5 姐姐朋友在珠宝店工作 硬是让我们去呆15分钟 让我们试钻戒 懂的都懂[doge] 中间那个17w多[doge]硬生生体验了一把富婆的感觉
P6 商场今天巨热闹 好几个小朋友的活动 以后有女儿 一定让她学模特 反应我这辈子是不可能重开了[悲伤]但是真的 现在的小朋友好幸福
P7-9 和姐姐一起diy了同款姐妹钥匙扣[鼓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生陡坡蛙跳死亡!“魔鬼”可能就在身边!请你保护自己!
  • 美的冰箱被骗3亿,这是什么情况!
  • 女司机顶学生腿,股市顶压力上行,一个没有感情的广东人
  • 央行净投2000亿
  • 王思聪正式退役:史上首位职业生涯100%胜率选手
  • 饭局女当事人回应:跟老同学聚会一样,喝嗨了一起搞笑
  • 李冰冰被问是否怕被查税:我会做合法的事情
  • 上海首批新能源出租车今天上线!它们有多“智能”你知道吗
  • 希拉里和川普对决第二弹,全程抖黑料加无厘头,堪比狗血剧
  • 【热点】吉祥三宝父亲去世
  • 福原爱自曝不打算让女儿知道自己是乒乓球手,原因竟是…
  • 周润发在朝阳公园跑步,你遇见了吗?
  • 马云回应转移家产
  • 愤怒!最近热传的女司机用车顶学生腿,司机竟然是老师!最终...
  • 端午可别送粽子了,到时候苦的还是自己
  • 乌日娜:谈谈美高的规矩
  • 陈志朋T台造型一言难尽,本人回应:俺很开心;鹿晗惨遭粉丝秒挂电话|晨间早知道
  • 最新消息:高铁霸座女被罚200元!你不会做人总有人教你!
  • 高云翔案第七审再开庭 10月18日将继续审理
  • 小动物们快进来吧,毕竟广东人不是什么魔鬼[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