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经”的深刻含义

一经者,释有多种,不出常法贯摄四义。

“经”,印度文称为“修多罗”,我们中国人把它译为“经”。修多罗的意思很多,有它的本义、有它的引申义。中国人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诲,尊称为“经”。经的意思,它是真理,超时间、超空间,永远不变的,尊称之为经。佛法也具足这个条件,所以佛法到中国来译成“经”。佛经的意义,比我们世间人称经典的意义还要丰富,所以特别要加以注解。注解有很多,《华严经》里面有十个意思,可是一般都是以“常、法、贯、摄”这四个意思来解释,这是最普遍。

二常者,三世不易。一切诸佛皆如是说,故云常。

“三世”是讲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易”是改变。这个说法、这个意思永远不会改变,这叫“常”,“常”就是真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说法,阿弥陀佛也是这个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个说法,这是真实的真理。说法,诸位要晓得,说的言词可能不一样,多寡不一样,意思一定是一样。为什么?都是他亲证的境界,佛法的术语叫现量境界。他是现量境界,不是推想,不是听人说,是自己亲证,所以说出来都是一样,这叫常。常就是永远不会改变,这是讲超越时间。

三法者,十界同轨。四圣六凡由之解脱,故云法。

“法”的意思,超越了空间,十法界这一切有情众生都要依这个轨道。“法”就是轨道的意思、规则的意思,像火车行驶一定要在轨道上,不能脱离轨道,这个轨道就是法。这个法的意思是狭义不是广义,指什么?指佛的经律论三藏经典。四圣六凡,他们得到自在解脱都要依这个方法,离开这个方法他是得不到,一定要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四圣”是指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是指六道凡夫: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看这一句,如果是细心的人恐怕就有问题出来,“菩萨要得解脱还可以说,佛还要吗?”佛到究竟果位,佛怎么还要有解脱?佛也要。为什么?佛有很多种,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还要依经律论三藏来修行。为什么?他所证的佛果不是究竟佛位。他那个佛是分证佛位,他证的是正等正觉,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别教的佛,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十地破十品无明,等觉破十一品无明,佛不过是破十二品无明而已,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他要不依经律论三藏来修行,他不能证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那是圆教的佛。十界里面包括佛法界,佛法界不包括圆教佛,包括的是藏、通、别三教的佛。不依照这个法门不行,没办法证无上菩提,这是讲三藏经典。这里面还有很深的意思,专指这部经,常、法、贯、摄就是指这部《阿弥陀经》,这《阿弥陀经》的分量可就重了。

四贯者,贯穿所应知义。若无文字,无以贯穿义理,焕然可观故云贯。

“贯”,言语、文字,我们今天所讲章法、结构、组织有条不紊,这就是“贯”的意思。言语、文字里面含的有道理,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所谓是一种精严或者细密的思想,这是用世间意思来说。其实佛法里面它是离心意识,它不属于思想,但是它这个道理确实是有层次、有脉络,一点都不紊乱,理事都是如此。

整个宇宙虽然是森罗万象,无量无边,它不乱。世间人看到这个情形他就觉得奇怪,一定有个人在那里安排,如果没有人安排,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秩序?什么人安排?于是妄想一定有个神在安排,其实他不知道本来就是有秩序。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宇宙形成发展的顺序,它不乱,是从真如本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它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发展过来,不乱!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中国古人也彷佛通达这个道理,中国文化的根本是《易经》,可以说是《六经》都是《易经》的注解。《易经》讲宇宙的起源,它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也是很有秩序、也是有条不紊。我们中国人没说是神造的、没有说是有一个人安排,这种观察与佛法的观察法非常接近。

但是没有言说、文字,对宇宙间这些真理就无法表现出来,无法传达令他人也能如是观察,所以言说跟文字就很重要。佛陀在世以音声为教体,教就是讲教学,拿什么来教学?用言语。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将佛所说一切法集结,把它记录下来写成经典,我们今天学佛法就是以经典为教科书。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一定要记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要以经典为依据,对经典要深信不疑,要认真的研究、修学。我们要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义,这个真正真理,必定要读经、要研究。“焕然可观”,焕然是非常明显的意思。像火光,烧的光有很大的光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见。

五摄者,摄持一切众生。若无语言,不能开晓众生出生死海故云摄。

“摄”就是“摄持一切众生”。“摄”简单的说,好像它有一股力量,我们所谓是吸引力。你不接触不觉得,一接触之后就常常想亲近它,欲罢不能,有这个味道,这叫摄。经典确实如此,你要是展开经卷,真的欲罢不能,看一遍欢喜,看二遍更欢喜,十遍、二十遍、千遍、万遍,永远看不厌,这是摄。你们看报纸,看一遍之后还会看第二遍吗?为什么?那个文章没有摄这个字。摄是欲罢不能,为什么佛经有这么大力量?那就是它里面有无量义。一遍发现一点,再看又发现一点,天天有新发现,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经有没有讲法?给诸位说,经没有讲法,因为有个讲法那就是死的。我们在此地讲这部经,一遍是一个意思,第二遍又是一个新意思,第三遍又是新意思,遍遍不一样。如果把这遍讲下来都用白话文写出,死的。这个死的东西,摄没有了,常、法也没有了,顶多有个贯字,四个意思里面只有一个,其余三个都没有。所以,经遍遍有新意思。

佛经有没有讲法?没有讲法,佛经没意思,般若无知;我们谈谈,讨论讨论,无量义,无所不知。因此学佛不能死在字里行间,不能死在言语之下,万万不能执著,一定要记著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心缘相就是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听得清清楚楚,神听,这样听法会开悟;听不懂,我想一下应该会懂,愈想愈糟糕,想就落在第六意识,落在妄想里面。妄想怎么会开悟?妄想障碍你的悟门,不会开悟。悟是一接触就豁然明了,这叫悟。通过思考就落到心意识去了,那个开悟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开悟,真正的开悟不用心意识。诸位要是离心意识读经,那其味无穷,真是快乐无比。所以,它有一个力量能摄持一切众生。

“若无语言,不能开晓众生出生死海故云摄。”佛摄受众生就是用言教对我们娑婆世界说,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所以音声为佛事。我们读,不见得能看清楚,一听就容易觉悟、容易体会。在印度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在中国孔子的教学,都是以音声为教体。

六千叶良规,百灵常轨,诠真利物,目为经也。

这几句是总结。“千叶”是讲卢舍那佛,这是《梵网经》上说,卢舍那佛坐的是千叶莲花。“良规”是最良好的规范,这是经典。“百灵”是指诸佛菩萨,乃至于一切天龙八部,他们要想出离三界、要想破迷开悟,都要依靠这个经典。言说、文字是方便法,方便里面有真实的东西,“诠真”。世间法常讲“文以载道”,道是真的,道在哪里?道在文里面。但是要晓得,文并不是道,道确实在文中,文又不是道,道确实在言语当中,言语却不是道,你要体会到这个意思。

好比指路碑一样,指路碑放在那里,指著那条路叫什么路,这个碑并不是就是那条路,它指你那个方向,你寻著这个方向一定可以到达那条路。《楞严经》上说指月,手指不是月亮,寻著手指去看一定可以看到月亮。禅宗有所谓《指月录》,言说、文字就是指,你要的是什么?要的是月,不是要指。离开这个指,你得不到月,必须依靠这个指去悟那个月,这是佛法。所以你学佛要学到真实法,必须要言说、必须要文字。六祖大师不识字,他真正得到月亮。不认识字当然就不会讲经,可是你拿经念给他听,他就会给你讲,讲的就能叫你开悟,这高明,这叫真正的讲经。

不会讲经的人,把这个经在这里讲,讲得天花乱坠,叫你听的人愈听愈迷惑、愈听愈颠倒,他是不善说。善说的人,轻描淡写就叫你大彻大悟,会讲的。怎样才会?必须你自己证到真,你就会;你自己没见到真,在文字里面摸索,怎么能把真东西给别人,指示给别人?这是做不到的事情。以真实的东西在里面,能够令他悟入,这叫“利物”。“物”字用得好,它不叫利人,如果讲人或者人天,十法界只包括两道,其余的包括不到,说个物,十法界有情众生全部都包括了,这才能称之为经。

经必须要具备“常法贯摄”四个条件。世间学术、文章、言说达到最高的标准,只能有这四个标准里的一个,那就是贯,其他的没有。世间再好的书会读厌,读到最后不想看了,为什么?那个意思有尽的时候,不像佛经,佛经意思没有止尽,愈读愈欢喜。我们程度浅的人,读孔子的书读一、两遍就打瞌睡,枯橾无味,读佛经更不必说,为什么原因?那个味道体会不到,没尝到。甜甜的糖给你吃,一尝就尝到,这个很不错。小学生念小学的课本很有味道,中学生不要念,没有味道。佛经是一切书籍当中最高的标准,古来这些祖师大德怕我们不够这个水准,尝不到法味,所以加以注解,这就是帮助。注解恐怕还太深,你还是尝不到这个味道,所以注解里再加注解。有疏,又有钞,又有演义,一层一层的来解释,无非是诱导诸位亲自尝到法味,那你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满。

#观世音菩萨闻思修[超话]##观世音菩萨闻思修[超话]##观世音菩萨闻思修[超话]#

【诸佛智慧】:是根本智慧、真实智慧,即证得「如来藏」。一切的万法从有情到无情,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六道众生,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无非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这就是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诸佛证得这个智慧,大解脱自在;众生迷于这个智慧,六道轮转。

任何一法堪为整个宇宙之中心,任何一法堪为整个世界全体,你看妙不妙?好好作如是观照。若能信解「如来藏」,智慧门即已打开。

证果被判为圆教初住位或别教初地位的菩萨。通教菩萨已经明心见性都入不了这个门,他执著于「空」;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别教的「三贤位」菩萨,他即使已经证得「位不退藏教」,「行不退通教」,他都入不了这个门,只有初地以上的境界才可以。

辟支佛属于小乘人,虽然证得人我空,但法执一分不破。即使证到四果罗汉、辟支佛的圣人,他没有办法理解这个大法。

佛反反复复讲《法华经》在所有的经典中最难信,最难解。如果一听《法华经》就能生欢喜心,这个法一听就相信,说明你已在十万亿佛法中#历史人物##每日一画##元气爱豆的日常# https://t.cn/R2WxTyu

#开示悟入佛知见[超话]#梦中好戏



领教「拿手好戏」,逻辑推理而知:

我人等众,个个无量寿,人人骨肉情。证人我空,成小乘佛。

然而,人生天地之间,万物与我同在,又当云何相知相识?

当进一步问究。

一探:

正当梦时,梦是人非,而人岂离!若离,作梦者谁?不离,云何杳无踪迹?

梦醒之刻,人是梦非,而梦不失!若失,梦永不再!不失,谁见毫丝形影?

所谓:

无米之炊不能,天掉馅饼却真!

无源之水不来,圣手甘露不假!

无本之木不生,菩提法树常青!

二探:

梦中被狗咬,能咬者谁?被咬者谁?若言是梦,醒来尚痛!若言非梦,不见伤痕!

三探:

梦中衣、食、住、行、土、木、金、石、农、工、百、商……森罗万象者谁?

毋庸赘言碎语,读者谛思自明:

此梦此境,物事万千,无非梦人,一念而已。

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教人,醒梦归真!所谓「五蕴非真」 「四大皆空」 ,万法归宗也!

世有俗语,人生若梦,反其意用,歪打正着。所谓「除惑解结」「背尘合觉」 ,同体大悲也!

明于此理,证法我空,住入佛家,成通教佛。较之以上,证人我空,成小乘佛,又上一乘!

 

2019.8.28 https://t.cn/A6qhvZi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婚后,托尼还是像婚前一样对我温柔体贴,虽然我们走在一起会迎来路人异样的眼光,但我觉得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幸福快乐就好。前夫借着来看孩子的名义来到家里,
  • 幸运只是生命的一种偶然,遇见谁,都会灿烂,得之,亦喜,错之,不悲,生命之花,都会凋零,只是,有的,艳丽多点,有的,凋零早点。幸运只是生命的一种偶然,遇见谁,都会
  • 又是比小满晚起的一天,刚过七点,宝贝你就不能多睡一会儿吗?说完就把书放到书架上了,小家伙果然没有动,耷拉着眼睛乖乖的坐在沙发上,我坐到他左侧,中间隔了一点距离.
  • 如果想像佛──不論是指釋迦牟尼佛,還是另指其他什麼「古佛」是不老、不病、不死的,不但與史實不符,也違反經教,更與佛法的心髓──緣起法、三法印相違,這樣的思想,抉
  • 我也不知道人可以这么坏,可以这么 ,我也没想到,当初对你的“偏心”成了现在伤害我自己的武器[微笑]不知道就看图一[微笑] 遇到这种事,除了生气就是寒心,想到z
  • 很多人容易通过处女座精致的外表,认为她们是花瓶,其实处女女挺能干的,毕竟是真的要强,一路走来一点都不容易,又很容易给自己压力,所以她们也一直都在提升自己啊。
  • 1.立法目的和侵害法益2.社会危害性和危害结果对经典案例深层剖析,同时带来了思考,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吗?中公解析:对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摘录:[纸飞机]自我存在是最大的真实[纸飞机]生活中有两种逻辑:良知的逻辑和生存的逻辑[纸飞机]人把自己当做终极就没有终极[纸飞机]哲人说,有了死亡,人们向往的
  • #宝可梦朱紫# 请多指教!宝可梦第九世代。宝可梦朱紫。初步发现,这代只要你选择好肤色输入好人物名字,里面的装扮给你准备好了春,夏,秋,冬四套学院四季校服。从头到
  • 东莞捷荣技术在印度投建精密结构件基地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荣技术”)于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印度项目主要是为当地多家头部企业直接配套的手机
  • 我想应也没有那么恨,至少今后若能再忆起,有那天夜晚柔顺发亮的树影,永恒沉湎于我的梦河之中。世人皆如满天星,而你却如皎皎洁月,众星捧月,唯你耀眼我喜欢看星空看白云
  • [心] 如果用一句歌词公布恋爱,你会用哪一句?[心] ♥我们绕了这么一圈才遇到,我比谁都更明白你的重要,这么久了就决定了,你的手我握了不会放掉。 ♥那些你很
  • 看,这就是在逆流层的绝地反击啊,反转人生,也很精彩,有故事,活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彩,就对了‼️ ❗️ 同样是戏,也要参与进来演一场出色的戏,继续加油‼️ ❗
  • 这线上音乐会,听闻免费的,必须预约起来,真的好久没有看到小鹿的舞台啦。这线上音乐会,听闻免费的,必须预约起来,真的好久没有看到小鹿的舞台啦。
  • [2022][2022]okr5tuhrt《虞安妗宋战琰》虞安妗宋战琰《虞安妗宋战琰》虞安妗宋战琰《姜意南顾砚钦》姜意南顾砚钦机长《姜意南顾砚钦》姜意南顾砚钦机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我欣赏的一种日常生活态度是,优惠
  • 发的其实也都是“狗狗走失看到麻烦告知”类似于这种,说实话真的没有看到过谁家小狗收拾的干干净净,胸背项圈狗牌都带着然后走失的,这些小狗身上甚至没什么装饰,寻狗启示
  • 今年年初妈妈退休来我这里带娃,来之前我很期待因为很久没见面了,可是很快就发现事情和想象中很不一样,我们一点都合不来!我觉得自己一路都在尽量忍,我知道我小时候她也
  • Metal,这个造型又酷又美,既有性感的外观,又给人酷辣的感受。运思十分巧妙#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艺术公开课#当不思进取的“国风”品牌以“尊重传统”这样
  • 提高情商二十条:1.微笑和赞赏不会惹小人2肯帮忙能最快获得好印象3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4避免过早逞强暴露能力不足5学会吃亏但不吃哑巴亏6直率其实是不懂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