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超话]# 【聚焦西宁两会丨湟源县:指尖翻飞 绣出致富路】
“太漂亮了,简直活灵活现!”2月15日,在湟源县丹噶尔古城皮绣坊的展厅内,几位游客驻足在一幅皮绣作品前啧啧称赞。这幅名为《华章》的作品中,几位身着华服的青年男女在空旷的草原上挥舞着衣袖,载歌载舞。彩色绣线绣出的华服,立体有形,散发着富有质感的光泽。整幅作品用高超的技艺,流畅的线条,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盛世华章。

“《华章》耗时一年零八个月,结合运用垫绣、打籽绣、平绣、乱针绣、散套针等十几种针法,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了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等,艺术特色鲜明、质感强烈。”绣坊内,省级民间工艺师祁琴芳和绣娘们正在认真地制作皮绣,大家穿针引线、丝线在绣娘手中娴熟地上下翻飞,老虎、藏羚羊、牦牛、人物等一个个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据考证,皮毛工艺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羌时代,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发展。而湟源皮绣正是在深厚的河湟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在传承民间皮毛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艺品。湟源皮绣取材于各种特制的皮张,用毛线、皮绳、马尾、马鬃等丝、绒、棉多种颜色的绣线,用盘、攒、堆、辫、绣等针法制作而成,具有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青藏高原的艺术一绝。

皮绣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传承和保护。省级民间工艺师、西宁市级非遗传承人冯海萍,已从事皮绣工作16年。作为皮绣的第一批研发人员,冯海萍和其他3位合伙人于2017年创办了皮绣公司,通过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刺绣旅游中心、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和重要的制绣品集散地,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将皮绣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湟源皮绣工艺从简到繁、从粗到精,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皮绣产品研发之初困难重重,没有资料和技术可以参考,采用的皮子弹性大易变形。”冯海萍说,皮绣最大的难度就是在皮子上制作时针脚太密皮子容易破裂,针脚疏了图案又衔接不上,所以皮绣的要求非常高。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大胆钻研、创新,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因此形成了盘、攒、绣等独特的皮绣制作工艺。

为提高湟源皮绣品牌的知名度,湟源皮绣加工企业依托各类大赛、大型非遗展示等活动,获得各种奖项,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2008年,皮绣作品《高原精灵·藏羚羊》作为艺术珍品被北京奥组委珍藏。

如今,通过湟源绣娘们的巧手,皮绣产业逐渐焕发生机,已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湟源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今年56岁的吴占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皮绣,零基础的她参加了半年的手工技能培训,现已成为技术熟练工,经她的巧手制作的大大小小的皮绣作品不计其数。“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既能挣钱,又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皮绣不仅改变了吴占花的生活,还让她结交了不少朋友,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很满足。

近年来,湟源县政府高度重视皮绣,在政策上和人才培训、资源集聚等方面给予皮绣加工企业很大的扶持,冯海萍创办的皮绣公司已先后培训妇女1050人次,吸纳从事皮绣及民间手工艺品的绣娘323人。

湟源皮绣以全省“青绣”产业发展为契机,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丰富皮绣产品,加强人才培训,真正让这一“指尖技艺”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指尖经济”。

同时,皮绣承担着文化发展的特殊使命,已成为宣传湟源乃至大美青海的一张特殊的文化名片,成为湟源人民得以传承的艺术瑰宝。

(西海全媒体记者 徐变银 孙娟 文/图)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之“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上)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河南将开辟川渝—南阳—郑州—京津冀连接新通道】

2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明确提出, 主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抓好4大主导战略、两大重点合作,全方位推进省际合作,加快形成“4+2+X”的区域合作战略架构,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到2025年,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豫鲁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豫京战略合作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平台与承接载体。其中,第六章、第八章重点提到南阳。

划重点:4大主导战略

联动建设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培育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极。加强与陕西、山西合作,联动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洛阳副中心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加快推动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着力打造沿黄生态示范带、科技创新示范带、文化复兴示范带、幸福宜居示范带,形成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推动豫鲁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黄河流域省际协同发展样板示范。加强与山东合作,深化豫东北与鲁西地区交流互动,积极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方位开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文化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多层次合作,探索中东部合作发展有效路径。

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服务支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高水平协同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深入推进跨省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形成连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循环”大通道。

创新发展豫京和南水北调战略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协同推进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保障南水北调供水为纽带,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共享,推进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打造国内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

两大重点合作

深入推进豫粤港澳高质量合作,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握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机遇,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加强与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合作,不断提升全面开放合作水平,借势借力推动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深化豫鄂川渝高质量合作,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加强与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交通物流及产业合作,协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密切与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等城市群协作互动,进一步拓展西南向合作发展空间。

推动全方位省际合作

全方位开展与东部先进省份、能源资源富集省份深度对接,扩大豫疆合作交流,强化与全国各省(区、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合作,全面开创我省区域合作新局面。

第六章 创新提升豫京和南水北调战略合作
深度融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

全面落实新一轮京豫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北京市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优势,推动京豫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多领域、更广空间合作交流,打造以南阳副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南水北调水源区市和干渠沿线市为主体、涵盖全省的国内跨区域合作样板和内循环示范。
第一节 持续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

加大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丹江口库区流域水系和总干渠为重点,开展丹江口库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建设复合型生态廊道,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干渠沿线防护林带、农田林网等生态项目,打造丹江口库区环库生态屏障带。推进老鹳河、淇河等主要入库河流治理,加快丹江、老鹳河滨岸等湿地保护修复。引导、鼓励京豫两地环保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加大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水源区生态环保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大智力支援力度,开展干部人才双向交流挂职,加深两地合作关系。探索“组团式”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模式,依托北京市高校、科技企业,为水源区培训培养紧缺性专业人才。进一步深化区县结对协作关系,探索建立结对协作联盟机制和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实现结对区县教育、医疗、文化等全方位交流合作。鼓励双方依托既有产业园区开展共建共营、托管运营。支持水源区县市积极参与北京市结对区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

第二节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建立大院大所合作对接机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大院大所对接合作,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强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深化与京津冀创新龙头企业合作交流,共建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和成果转化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河南模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河南基地。健全创新人才引进交流机制,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着力从京津冀地区引进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豫设立拥有核心技术、配置核心科研团队的独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科学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等,培育一批源头创新的新型科研机构。“十四五”时期,力争每年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和园区等建立100对高水平合作关系。

第八章 深化豫鄂川渝高质量合作
紧密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

以协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等为纽带,深入开展豫鄂、豫川、豫渝省际战略合作,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拓展西南向合作发展空间。

第一节 加强豫鄂省际合作

积极开展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共建一批生态保护项目,协调解决跨省流域重大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建立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协同实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和利用,建成一批港区,打通豫鄂“黄金水道”。积极推进谋划建设一批高铁、高速公路和机场项目,完善交通路网,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发挥各地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基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建各类创新平台。依托自然和生态资源优势,推进豫鄂两省旅游资源整合,推行两省旅游“一卡通”,通过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世界旅游品牌,推动两省旅游业健康发展。发展壮大襄(阳)南(阳)城市组团,推动南阳和襄阳加快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城市圈。提升南阳国家高新区、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建设水平,推动南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利用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合作平台加强互动交流。探索豫鄂两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第二节 加强豫川渝省际合作

加快推进郑渝高铁全线贯通,开辟川渝—南阳—郑州—京津冀连接新通道,强化川蜀之地与中原腹地的互联互通。开展豫川渝航空枢纽合作,通过增开航班班次,搭建便利快捷的空中桥梁,打通“空中走廊”,加强豫川渝之间的经济往来。依托郑州航空港,推动豫川渝地区在物流行业深入合作。加快推动对口支援重庆巴南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库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教育、文化、医疗、产业等多领域合作。加强两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培训交流,促进两地文化发展繁荣。发挥我省农业优势,助力巴南优特粮油、品牌茶叶、精品果蔬、生态渔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两地农超、农商对接力度,推进两地农特产品展销和流通。支持与巴南开展中医药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健康服务产业园。推动鹤壁与攀枝花深化交流合作。发挥郑渝高铁纽带作用,强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交流,引导、支持两地企业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强两地旅游宣传推介、旅游线路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旅游标准、管理和服务对接,联合创建旅游品牌,打造豫川渝旅游发展合作联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上海牙齿矫正王芳医生的案例:『牙齿重度拥挤+虎牙』再拥挤的牙齿,我们也能让它们回到正确的位置。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上海牙齿矫正王芳医生的案例
  • 而乔伊斯在书中埋下的伏笔,不仅仅是为了讲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而是每一段话中都暗含着:如果你不是我这个圈层的,那你就无法跟我构成对话。原来就像《诗经》里有不需要多
  • 沈德符的歌功颂德稍显肉麻,但放小牛出身的朱皇帝废团改散可真是对茶的一次大变革,条索型散茶方便揉捻、发酵,它的大量出现,为自明以降茶类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说乌龙
  • 关于哪个品牌的家用制氧机比较好,全球健康管理品牌欧姆龙给出了不错的答案。氧疗是有效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段,所以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哪个品牌的家用氧气机比较好
  • 因工作原因不得不搬家,租期到5月15日。可短租也可到期后直接和房东续租。
  • 小食量吃谷人 QQ空间冲浪选手 我很能点赞 空间基本不会发cp相关 欢迎来小窗 混熟了很能唠大众雷点 婉拒高浓度朔骨泉真和角色黑 同担大欢迎!把这样的事记下来
  • #孟美岐[超话]##孟美岐我心飞扬# To my girl 不见你的147天 时间之长空荡之久 从最初的悲痛到心疼到现在平淡只剩思念 之前每天的时间除了上课剩
  • 个人全能比赛中,还和苏联选手并肩站在了颁奖台上⬇️中欧之旅是一场历史、文化、风景、建筑、啤酒、美食的享受。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哈布
  • 这家店主真不错,借他们的厨房煎药,居然没有跟自己要银子呢。比如自己,这不是正给一个陌生人忙乎着么。
  • 我想我在火车站和机场留下最多的印记大概就是眼泪了吧~当然,我们的见面不仅是夏天,有一年冬天他来看我,临走时刚好赶上青岛下雪,送他去机场的路上,一路上心里都在期盼
  • 缘尽了,不愿意失去的终将会失去;缘来了,不愿意接受的终将会接受;缘到了,不愿意到来的终将会到来;缘熟了,不愿意承认的终将会承认;缘了了,不愿意放下的终将会放下;
  • 这场比赛,梅西只要破门,即可成为历史首位在欧冠16强阶段进球数达到30个的球员,以及打破连续7场对阵皇马的进球荒,以及大巴黎生涯连续4个欧冠主场都有进球,连创3
  • 大势至菩萨能够给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您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根据《
  • 人到中年…即使心里仍是少女也要随波逐流的去长大了…要会当个傻人…享受傻人有傻福…要做到不积极,不争取,不努力,会妥协…抱着自己理想化的底线和信念好像并没有在人际
  • #1039出行提示# 【公交出行提示】北京和周边地区出现降雪天气,截至目前,受雪后低温道路结冰影响,公交集团共计132条线路采取措施,采取停驶措施94条,采取区
  • 当你不顾得失你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当你保持斗志你才能不无畏惧,这个赛季,柚子向人类极限4A发起挑战,一个优秀的选手是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去激励更多的人,而不是金牌的数
  • I.T 成立于1988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时装品牌零售店之一,是时尚追逐者和众多明星必到的潮流"圣地"。正确,我可以同时看两个节目,并确保覆
  • 8月30日发表于第24期《科学通报》的一项研究就是他们“淘金”历程中的 “一桶金”——研究者对近10万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环境演变过程进行重建,为考古学探明的沙
  • 面临施工困难、工期紧张等不利情况,参建单位自2020年11月进场以来不等不靠,按照施工节点工期,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一是采用垭口进洞大小里程施工,同时进出口掘进
  • 很少和你说谢谢,因为觉得太过官方,但就在此刻真的好想跟你说谢谢,谢谢你让我人生的大多时候都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努力填满简短一天的珍妮vlog,内向的人大胆剖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