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济宁# 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专家谈#丨郭秦川:环境改善 投资扩大 恢复趋好】上半年来,陕西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冲击和影响,深入贯彻国家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向好恢复。围绕补短板调结构,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强化项目跟进服务,有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服务质量,多措并举扩大投资和落地实施,扎实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加快推进投资并呈现恢复性向好态势。

一、投资环境与条件有效改善

上半年,随着陕西疫情防控工作向好面的不断扩大,防控成效积极趋稳,为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提供了有利发展环境和条件,为加快复工复产复能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效恢复加固了基础,稳定了陕西宏观经济加快恢复态势。上半年陕西实现GDP 15252.34亿元,占全国GDP比重2.7%,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上半年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4位,增速位居第11位,较去年有恢复性加快趋势。其中,第二季度实现GDP7986.93亿元,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当季2.9个百分点,当季增速位于全国第三位。数据反映了主要经济指标在疫情防控不确定不稳定中恢复向好趋势明显,为投资向好恢复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条件。

二、陕西投资趋势向好

上半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当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0位。从二季度观察,增速呈线性回升态势。其中4月、5月、6月分别增长9.5%、8.9%、9.4%。

(一)投资恢复趋稳

陕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趋势向好平稳,投资结构有效优化。从产业结构观察,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增长10.3%。受疫情、季节和基数影响,投资惯性和政策刺激逐步消化,向常态化趋势发展。产业间投资增速趋于同向运行状态。

(二)国有控股带动明显

从投资主体观察,上半年陕西国有控股投资增速22.2%,占总投资额比重52.1%;民间投资增长2.6%,占总投资额比重47.6%。数据显示,国有控股投资增速较快,带动性较为明显。

(三)工业领域结构性恢复

上半年,陕西工业领域呈现结构性恢复。一是采掘业投资增长18.3%,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等恢复较快。二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3,较上月回升4.9个百分点,主要支撑来源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增速回升,凸显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长2.6%,较上月转正并回升5.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出现结构性带动恢复,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和服饰等恢复迅猛,有效支撑了制造业转正回升。同时,能源工业增速加快,上半年增长15.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9.5%。

(四)社会领域恢复差异明显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陕西服务业投资受到一定冲击,此后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预期信心回升中,呈现内部要素差别性逐步恢复态势。其中,恢复较快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增速较上月回升4.1个百分点,反映了此类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金融业增长85.9%,增速较上月回升130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58.9%(其中卫生增长74.9%),增速较上月增长0.1个百分点;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长35.4%,增速较上月回升16.6个百分点。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社会面恢复相对缓慢。

(五)项目投资进度平稳

上半年来,陕西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扩建项目增速回落收窄,增长-23.5%,增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改建和技改项目增长6.8%,增幅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六)房地产开发平稳运行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6%,增幅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运行相对平稳。其中,国有控股增长62.2%。

(七)区域投资恢复加快

从上半年陕西三大区域投资观察,陕南增速较快,增长18%,关中地区增长7.6%,陕北地区增长7.7%,反映了地区间投资发展基础和速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三、投资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投资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和基础,需要在重视投资规模、增速同时管控好结构和节奏,更要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现实发展需要,做好“对标对表”,以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理念的发展诉求。全面客观科学推进投资结构和格局的优化,需要在推进与逐步优化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当前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趋向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而信息传输业上半年下降2.1%,较上月-11.7%,加快收窄。主要受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下降4.9%,较上月-16.5%收窄影响明显。同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下降3.4%。数据反映了基建投资偏好性和资金挤兑性,需要做好结构性调整。

(二)化工工业投资增速下降

陕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重视能源工业发展同时,需要积极关注化工工业的推进。上半年化工工业投资增速下降15.7%,较上月-14%持续回落。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下滑

高技术产业是陕西发展的方向和转化经济发展动能的着力点和支撑,在产业布局和投资进度上需科学调整和指导。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下降9.1%,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对该产业增长影响较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下降29.7%,且这一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大。同时,高新技术服务业增速放缓,增长2.6%,增幅较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

(四)文化产业投资回落

文化产业是陕西优势传统产业,彰显陕西软实力和服务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和支撑点。上半年这一产业投资增长下降10.8%,增幅较上月回落7.2个百分点。增速影响较大行业主要反映在文化装备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

四、深化与优化并举,持续扩大投资规模

面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加之疫情防控压力叠加,稳投资压力持续加大。下阶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抓住经济恢复期重要时间节点,有效统筹国家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以及陕西配套政策对接,突出政策兑现实效,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确保夯实“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有效扩大投资规模,深化与优化投资并举,加快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目标。

(一)建设平衡有度

要统筹协调战略规划推进力度、进度、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调性和平衡性。重点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陕西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快实施推进。在贯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规划中、加强战略规划“合成”效应和“几何”效应发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立项实施进度与落地。同时,严防项目资金、数量、方向、空间等挤兑,或顾此失彼。统筹“铁公机”投资与软实力培育投资协调性。要加强项目所涉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区域利益、区位利益等利益各方统筹与平衡,有效推进各级各层各类项目建设投资进度。

(二)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持续推进和深化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加强能源化工工业深化与优化投资并举,坚持“双碳”目标不放松,精准推进能源化工转型升级与过渡。重点持续推进能源化工工业绿色化建设与发展投资,在强链、拓链、延链投资上做功课要效益。

二是有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化投融资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要着眼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技术链的直接性、间接性、逻辑性投资,统筹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协调投资,更不能因投资失重造成断链和成本、财务、效益下滑等风险增加。

三是在稳定疫情防控形势与严防猴痘入境及突发应急事件前提下,加快有序恢复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涉及消费和生产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投资有序引导和提升,克服思想顾忌,激活社会活动活力,推进投资对这些行业的青睐和加大。

(三)持续深化监测

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机改等重大项目或核心项目,加强舆情监测,深化和优化监测点、面、时、财、产、信等评估评价,客观科学研判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等进度。有效解决投资项目监督督导中出现的问题,如涉及社会面的难点、焦点、节点、困难等,以及项目建设者难处、苦处、头痛处等知晓度和协调度,特别是在涉及土地、能耗、资金、环资、财金、审计、水电、气暖、消防等与项目密切相关问题,客观评估定性,科学研判干预,推进和实施现场协调机制高效运转,问题解决当面。事后督导通报,过程公开透明,以有利有力的措施、方法和手段确保开工见效。

(四)统筹市场与规划

搞好市场投资与规划项目的有效结合,推进市场需求与政府规划诉求的协调性、平衡性、融合性,以规划服务市场为落脚点,从提高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更大产能、激活和带动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竞相拼发为目标,让投资市场化与政府指导化相互促进,互为功能,不断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五)强化有效激励

依法合规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等工作,强化有激励、不搞一刀切。在鼓励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的财金激励同时,加大对中小微潜力企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单位的支持力度。持续引导商业银行有序、有量、有效地提供配套融资,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要及时投放,同时加强投放水平评价和督导,适时公开通报进度。

(作者系陕西统计科学研究所二级调研员、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委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后来,你会发现这世上爱你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满足自己的方式爱你,另一种是用满足你的方式爱你!四个都好吃 最喜欢的是叉烧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味的人 但是他家
  • 在非机动车道快速穿行,闯红灯,去机动车道抢时间,乱停车……不知道应该具体说什么好但我知道你应该有关注我的微博,大概会看到很多话我没有办法说出来,所以都在这里告诉
  • 张志强 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黄爱菊老师的得意弟子,戏曲大赛金奖得主、著名的反串演员。侯杭州 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老师的得意弟子,著名的丑角演员。
  • 你看看现在的你!#卡丘的流汗计划#前两天搬家偷懒没有运动,吃完就躺…今天一量,体脂率上去了[苦涩]5555,我的腹肌呢[苦涩]——你看看前一阶段的你!
  • Je voulais le persuader, mais c'est lui qui m'a convaincu à la place.s'il n'y a
  • 嘉贤诗词出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安浩”选自于句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义。
  • 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 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佛的名号,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阿弥陀佛是佛中
  • ”10.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10.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而现在,我们提前认识了十年,就注定要用这一生的幸福来换取这段不成熟的青春记忆。也许一年前你还在为你刚逝去的爱情,难以释怀。
  • #180why和160cbq# why有好吃的就会和我分享,有他一口就有我一口我最爱草莓,他说草莓尖尖最难吃,所以我吃草莓尖尖他吃草莓尾巴我讨厌吃榴莲,why说
  • ——— Chenyisan. #山[超话]# 凡到过大别山主峰景区的人无不为这里的优美风光和高超的艺术性所惊叹,这是我国开发的旅游风景区中最富有艺术性的,其
  • 始终在找遗失的美好(>﹏<)这段时间,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情感障碍,还是什么毛病,我真的在大多时候,根本无法维持一段亲密且长久的关系。可能
  • ~~。~~。
  • 产后八个月状态, 成功减脂33斤,亲测不反弹 目前状态和效果我很满意[亲亲] 变美一些,自我否定少一些! 带娃也会更有耐心, 宝宝也会情绪更稳定更好带
  • ↙↙【投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官微正在参加安阳市第十五届“移动杯”十佳网络新媒体评选活动,感谢您的助力!↙↙【投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官微正在参加安阳市第十五届“移
  • 品质的茶,代表了你对人生的态度,好的品质必然会带来好的心情,就像和好的朋友聊天一样,那般自然美好。人的态度要和茶一样,不随别人的心情而随意更改自己,茶也一样,
  • 每天的第一声问候给朋友们最美好的祝福,祝朋友们健康幸福心想事成!❤️Good morning❤️你好朋友们早安吉祥[微笑][拥抱][太阳]☕️ 生日周充满惊喜与
  • 在这两篇论文中,莱布尼茨都声称,自己的微积分方法是独立探索出来的,并没有提到牛顿的名字。一年半后,牛顿划时代的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出版,在第二册中,
  • 10、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只是在照镜子的时候会有些动摇。17、很多事情要自己消化,所以越长越胖了。
  • 是的,是挺能说明你是条哈巴狗的老跟在美国疯狗的后面中国政府也太强劲了搞得个别鼠流之辈慌不择路了开始乱弹琴了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正义永远不会与邪恶同道这是中国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