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随时打扰的人,一个就够了

三两知心好友,胜过万千点头之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遇到一些烦心的事,心情很差,想找个人说说,翻遍了好友列表,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可以打开的对话框。

你的近期联系人里,不是同事就是客户。

微信好友再多又何如呢?再多的“好友”,终究抵不过一个知心人吧。

01

好友三千,不如知己一个

表姐瑶瑶在情绪很低落的那天晚上发了条朋友圈:

独自在外的打工人,原来这么悲哀呀。

那晚瑶瑶陪客户喝醉了酒,饭局要散的时候,同事提醒她早点找个朋友来接。

瑶瑶翻遍了通讯录,才发现自己没有一个关系好到可以在深夜毫无顾虑地去打扰的人。

从前看她晒着各种聚会和活动,只羡慕她认识很多人,有约不玩的饭局,见不完的朋友,朋友圈总有频繁、热闹的互动。

却不知道那份光鲜和好人缘背后,竟也藏着那么多的心酸。

如果不是没有可以说话的人,谁愿意把心事袒露在深夜的朋友圈呢?

有一次和同事们聊天,在无意之间提起了一句“我在深圳没有朋友”,大家都一致点头。

2000多万人的深圳,我却很难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

深圳的夜晚华灯璀璨,车流不息,可难过时,翻遍手机没有人可诉说。繁华的城市,我们却活成了一座孤岛。

就像亦舒说的那样:

“城市中人,看似光鲜,其实个个暗藏漏洞。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然而真正能倾心交谈的,却未必有三两个。”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热衷于社交,认识多少领域的人,在意微信的好友是否上千,但却不知道平时经营的大多数,其实是无用社交,获得的也是一种虚假的热闹和繁荣。

那些人在你的生命里来了又走,生活的各种悲喜只能自己独自咀嚼。

但很多至暗时刻,你也会希望有个人能给你倾听和陪伴。

02

我们都需要一个,能随时打扰的朋友

朱光潜老先生就曾说: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

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不足。

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

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能唱歌,不能说笑话,不能打球,不能跳舞,不能闹架拌嘴......

昨天晚上,接到闺蜜阿清打来的电话,她沉默了好一阵才开口说明深夜联系我的缘由。

阿清的妈妈生病做了个大手术,学校却只批了她一天假去医院陪护。

作为高三班主任兼三个班的英语老师,学生们离不开她,可是作为女儿,却不能在妈妈最需要的时候陪在身边,阿清觉得很内疚。

她在电话里哽咽着跟我说:

为什么人长大之后,就要承担这么多呢?

我明白那种难过和无力,明明自己也是个刚入社会几年的孩子,突然肩上就多了很多的责任和无可奈何。

挂掉电话之后,阿清给我发了条消息说,有你真好。

那个晚上,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帮她,但对阿清来说,手机那边有个人在深夜强忍着睡意,全心全意地给她关心、理解和安慰,难过就已经被驱散了一大半。

就像每次我遇到难关,不管什么时候向她求助,她都会抽出时间来陪我。

真正的好朋友,不一定是那个跟你聊天最多、在你朋友圈点赞最多的人,却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在你难熬的时候,给你鼓励和力量。

我们不需要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但却需要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好友。

03

珍惜那个,真正对你好的人

《阿甘正传》里有个观点,我十分喜欢:

我不觉得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
相反,我觉得那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前几天清理好友列表,发现自己屏蔽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也学会了选择性地屏蔽一些消息。

年龄越大便越来越懂得,真正的社交应该是,拿大部分精力来重点经营最重要的关系。

三两知心好友,胜过万千点头之交。

正如三毛所说,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和信赖。

我们会遇见很多人,跟很多人有交集甚至成为朋友。

但真正的友情和爱情一样,珍贵也奢侈。

那些总在消耗你,对你不够真心实意的人,没有必要花心思交往;

关系没那么要好的,不用刻意维持点赞之交;

那些三观不合、甚至是负能量爆棚的人,可以选择避而远之。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真心和热情,留给真正对你好的人。

那些在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陪你哭过的人,不远千里坐车来看望你的人,总以你为重的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

他们让你感受这世界的温柔,让你有勇气抵抗生活的难。

如果是真心的朋友,就多主动联系,多花时间和心思,走进他的内心和生活吧。

友情和爱情一样,也是需要用心经营的。

《老友记》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

生命里恋人们来来去去,但朋友永远是朋友。

希望你的生命中也会遇见这样一个人,兜兜转转了很多年,仍然陪在你身边。

在他面前,不需要甜言蜜语,更不需要故意讨好。

他会在你快乐的时候分享你的喜悦,在艰难的时候给你力量。#励志语录#

#老赖患癌还14年前10万元欠款# 【一位癌症“老赖”最后的心愿:还了14年前的10万元欠款】 “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我的钱要回来了?”当申请人张先生接到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谢天亮法官“领钱”的电话时,早已放弃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还款”的背后,却是被执行人寇某弥留之际最大的心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钱竟是他朋友的儿子小乔无偿帮他还上的。3月30日,承办法官谢天亮向郑报全媒体记者道出了办理完案件的最大感受:“真实上演了《人世间》里人与人淳朴的、善良的、不掺杂利益的情义。”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起陈年旧案背后的真实故事。

案情:14年前,借走10万不还人也没影了

20年前,张先生虽然比寇某小14岁,但两人是好朋友,也是合作伙伴。

当时,两人还合作经营一家烟酒公司,后来没再经营下去。2008年,寇某向张先生借款10万元,并约定一年内还款。

可到期后,张先生多次催要,寇某仍未还款,张先生将寇某告到郑州高新区法院,法院判决寇某偿还张先生借款10万元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寇某仍没按时还上这笔欠款,张先生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当时,被执行人寇某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而且执行法官几经努力,也始终联系不到他本人,案件只能以终本方式结案。

10多年后,突然有人从广东赶来还钱

“法官,我要还钱,14年前的欠款……”今年3月初,高新区法院执行局法官谢天亮接到来自广东惠州的一个电话。来电的人自称姓乔,追问之下,他说,他是通过高新区法院官网打电话联系的,他要替寇某还钱,希望帮忙联系申请人张先生。

原来,当年寇某被查出胃癌,便奔走多方看病求医,后到了广东。当年看病花光所有积蓄,但这个官司他一直记在心上,无钱还款的他对张先生也避而不见,这10多年每每想起内心都愧疚不安。

如今,身体每况愈下,也自知时日不多,不想抱憾终身,便常向朋友乔先生说起“欠钱”的事,但欠钱细节也没具体说。

去年9月,寇某又一次生病,情况危急,朋友乔先生和儿子小乔等3人将他送到深圳的医院抢救。后来,身体稍稍有所好转,“他又提到这个事,说这个钱的事一直压在心里”,追问之下,寇某说,他一直想彻底了结这个事。

“师傅(寇某),我想办法替你还了”,和父亲乔先生想法不谋而合的小乔也正有此意。就这样,小乔带着寇某的诚意,买了3月7日惠州至郑州的z148次列车,往郑州高新区法院赶去。

惊喜:接到领钱电话,申请人追问“是真的吗?”

因为时隔多年,负责终本维护的法官谢天亮辗转多个部门才查到该案件,他立刻找出当时的案卷资料,恢复执行程序,联系申请人张先生。

按照案卷显示信息,申请人张先生早已换了电话号码和住址。谢天亮试着联系申请人张先生当年户籍所在地公安局,查询得到的回复是并无此人。经过不懈努力,谢天亮查询到申请人张先生一个亲戚的信息,又转了两个弯,得到张先生的电话。

谢天亮打通电话,待他将事情解释清楚,张先生惊讶地说:“这是真的吗?” 10年前,张先生多次找执行法官,但面对寇某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一次次失望而回。

这10年里,他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没想到会接到这个意外的来电。

谅解:知道内情,申请人放弃讨要利息和诉讼费7万元

3月8日下午1点30分,小乔到郑州后,便赶到高新区法院。

此时,申请人张先生也已赶到,对于谢天亮主持双方见面调解的事,张先生内心有些抗拒,不太想和对方见面。因为14年前他是从朋友那儿借的10万元给的寇某,后来没还,他又从别人那儿借了10万元还给了这位朋友。而且,这笔钱当年对他的家庭影响也很大,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他把钱还了就好了”。

最初,张先生对寇某突然还钱的事,有些不可思议,觉得寇某是不是因为没还钱,被法院“限高”了,出门不方便才被迫还钱的。

为核实真实情况,在小乔风尘仆仆从惠州赶来时,谢天亮又专门把小乔叫到一旁,仔细了解被执行人寇某的情况。在小乔出示了寇某的病历,并告知他寇某对张先生内心的愧疚及还钱的心结时,谢天亮也相信了寇某以及眼前这位小伙子的最大诚意。

调解时,得知寇某病重的消息,张先生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已经原谅他了,也放下了当年的恩怨。”

张先生也表现出最大的善良和让步,他主动提出放弃这10年来7万余元的利息和诉讼费,只要10万元本金,毕竟这笔钱当年也是他借朋友的钱。

交谈中,小乔透露,寇某病重,现在手头也没钱,这笔钱他替寇某还的。

望着眼前的小乔,衣着装扮也不像是高收入人群,谢天亮考虑一下子拿10万也不是很容易,也替小乔向张先生表达分期的请求,张先生没犹豫就同意了。

3月9日,小乔第一次给张先生转账3.5万元。

当晚,小乔就买了火车票赶回去。回去后,小乔把调解情况给寇某说了,没想到寇某还是愁眉不展,“我身体这情况,万一事情做到了一半,那不又多了一份遗憾”。小乔听明白师傅寇某的意思。他随即向身边朋友凑钱,同时又电话给谢天亮表达寇某的意思,想一次性结清欠款,希望帮忙约张先生3月16日见面。

3月16日,小乔再次赶到郑州,将随身携带的5万元现金交给张先生,当天又转账将剩余1.5万元还给张先生。最后,小乔再次代表寇某向张先生表达歉意。

谢天亮当场给双方出具调解书,案子画上了句号。

背后:帮师傅还钱的小乔,坐火车来郑也是为了省钱

30日上午,郑报全媒体记者连线在广东惠州的小乔。

他说,他已经回来工作生活了,前段时间,两次来郑州,因为疫情,回去都是三天两回核酸检测,另外根据当地社区安排,需要居家隔离。谈起替寇某还债一事是不是他父亲的意思?他很轻描淡写,“我是个成年人,是我自己要做的,我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家人都支持理解我。”

记者问他是坐高铁还是飞机来的郑州?他否认说,是坐新空调硬座车来郑州的,一趟下来要近20个小时。

从他出示的3月15日z148次火车票看,当晚19点46分上车,3月16日下午13:31到郑州站,“当天火车进站晚了半小时,我到法院那里大概14:40分了”。记者说“太辛苦了”,小乔说:“车上人少,不难受”。

不坐高铁或飞机是为了省钱吗?小乔也毫不避讳,“让你见笑了,确实如此,火车比较实惠”。

小乔说,他今年30多岁,是个工薪阶层,确实没那么有钱,替寇某还的10万元,他是向亲戚朋友凑的,这笔钱他也没想着要回来,“自古以来,诚信很重要,我师傅寇某也很看重情义,人生在世,钱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东西是超越钱的”。

为何称呼寇某为师傅?小乔说,寇某和他们家都是河南南阳农村的,他父亲在当地干了20多年乡村老师,家里不少亲戚也是老师,“做人要诚信、善良,打小我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而在他记事起,就知道寇某的为人,也听父亲说过,师傅原来做企业也帮了不少人,总之,有值得我称呼他师傅的地方。”

“那你师傅为何欠款10年都不还?”小乔说,主要他师傅确实遇到难处了,“这个10万欠款官司,还没等他(寇某)处理时,他突然脑血栓,生活都不能自理,后来,他又被查出患胃癌,病情始终不稳定,当时他也顾及不到这些事,那时候他的钱也都看病花了”,但是,对张先生的亏欠他一直没忘。

小乔透露,如今寇某心情明显轻松不少,当他把法院调解文书递给寇某时,“从他脸上的表情都可以看出,他终于放下来了”,“那之前,我明显感觉到道德层面对他的约束,远比法律上给他的压力更大”。

问及替师傅还了这笔钱,师傅有没有当面对他说“谢谢”,或者父亲的夸赞时,小伙子只说了一句“这些东西不需要刻意的说,做好自己就好”。

法官:这是《人世间》淳朴善良的真实上演

记者本想采访张先生,但被张先生委婉谢绝。

这起案件虽执结了,但给执行法官谢天亮触动不小,他说,他看到这起案件的案件当事人寇某、申请人张先生,还有帮人还钱的乔先生父子俩,让他看到了热播剧《人世间》里淳朴善良、不掺杂利益的情义。

谢天亮说,寇某弥留之际,还在想主动还了这笔钱,内心良知的发现也是他的自我救赎,他是个癌症晚期患者并且伴有高血压等多种综合症,现在已无还款能力,待他生命终结后,又没有遗产,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他的朋友父子,主动帮他还钱,这也是对法治社会,诚信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小乔自己凑钱,不远千里赶来郑州,一个星期把全部10万块钱还清了。

同样,申请人张先生很讲情义,理解和原谅了寇某。要知道,当年这10万块钱对一个家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能够放下怨恨,还舍弃不少利益,也是难能可贵。

为什么最近那多人喜欢《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我断断续续看过一些,这部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善良,不掺杂利益的情义最可贵,也是当今社会应该崇尚的好风气”。(正观新闻记者 鲁燕)#洞见计划#

#好好做内容,做好的内容# 刚听了@周彤T-shirt 最新的一个视频,她分享自己做博主的许多思考,特别感慨,特别的深刻(有意者也可dy搜“彤姐很忙”去听一听),我也分享下我自己…可能不那么重要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工作叫“创作者”,它有别于其他工作的原因是——无法剥离生活和工作。

所以,如果待在这个行业你就会发现,比较少新媒体编辑、内容运营在一个岗位上长至5年的经验,如果有也是换岗、调配项目等等,还不说wx流量下滑后,许多人转去做编导这种。

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是——内容瓶颈期。内容是给粉丝/用户提供价值的,当账hao无法像windows、ios一样定期更新、迭代自己的系统时,粉丝会厌倦,而制作内容的过程也会消耗自己。

更糟糕的是,内容源于生活,当一个人一头扎进去工作时,他也会忘记这一点,随之而来的内容会变得像是算法、推演、套路的结果,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术”无“道”,没有灵魂的内容。

在这场长跑中,许多创作者、工作者,包括我自己长期生活在焦虑里,看到新闻联想内容,看到热点就开始思考切入点,真正想休息的时候就绝对不看手机、不打开任何一个社交软件。

我跟周彤一样,经常不知道怎么得到片刻的放松,甚至不夸张的说情绪不稳定是常态,好像也只有利用自己情绪起伏的那点片刻,才能激发出内容的创作欲,而这其中愤怒是我们思考产品痛点非常重要的情绪。如果一整天的状态都是peace,哇,那真的写脚本都是在浪费时间。之前b站up主达不溜说自己录视频前必须先k两首嗨歌,嗯,dddd。

再者,做账号、做内容、做商业的过程没有所谓绝对的平衡,就是拉扯。有时候会很痛,会让你觉得,诶,我做内容不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内容吗,这是我的初衷。但,等到你有一定粉丝了,就被架上“被期待”,你会在数据里清楚的看到,别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于是推演出相对有胜算的内容。这也是大数据推送的底层逻辑——用户,关注你,是在寻找他认同的你,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你不一定是真正的你,你只需要提供他认同的内容,他就会持续关注。再等到终于变xian了,又会叠加上客户爸爸的期待。所以,做自己在做内容面前是个伪命题,甚至不重要。

但哪怕如此!只有真正做自己的内容才是真正有效的表达,所以这两者之间要找到的“契合点”,就是定位。

说这么多,不是要吓退任何想做内容的人,相反,我觉得喜欢做内容的人,都执迷于喜欢新鲜和未知,所以记住自己喜欢什么就好了!

一个人一生总要找到一件自己想干,且持续能干的一件事吧。

排斥,是最大可不必的内耗吧。

我特别喜欢周彤说的那段话:不管你做什么,到达一定程度都会有你不愿意做的事出现,一开始做博主,很多人都是奔着自由,但时间久了一样会有束缚。但只有人生出现困难升维,你才能突破,这就是挑战嘛。

反之想想,没有困难,所有的事不就成了日复一日、太过轻松的徒劳了吗?

所以,不要嫌做运营工作繁琐、不要嫌自己做的内容low,你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东西、技术,并且坚持不放弃的重复,才能找到去创造深刻的那条路。

真正做内容(这里必须强调“真正的”),不是许多人以为的打开软件,挑个跟我想法差不多的写一写、改一改就好了,那只是初阶。

我最近在尝试比较有用的、能达到做出深刻内容的办法是,看完一本书、一部剧,认真拆解里面的结构、切入点、金句、文案、场景、人物心理、角色塑造……以及,分析创作者思考这些的过程、路径——不要去重复别人的观点,要去观察和发现别人思考的过程——真正由心底生发的内容,它往往并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是它却可以打动你的原因是在于它真诚。

现在已经不是过去有一个10w+就要切蛋糕、庆祝的时代了,现在是有几个10w+,用户都不一定会记住你的时代了,而上过几次热搜就会发现,哪怕放在那么大的曝光流量里,内容站不站的住,立竿见影——用户成长的速度,往往赶超创作者的速度,因为他们有时间、有心情、看的比我们还多。

做内容很难,真的累了,也可以停下来休息,但不要轻易的放弃。在我没看加杰米拉vx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他是一个更新、闭关周期性切换来的人。而他的内容数据也证明了,哪怕不更新,号废了,一条好内容足以激活。

所以,粉丝不是看不到就忘记,而是因为始终有好内容而选择等待、并记住。

更何况,不为名望、liu量所焦虑,才能做真正好这件事,不是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出或换金采源 雪允 李彩领 女团未拆专 备用机 ccd 许允真 李羲承 -tag TXT 档 休宁凯 档5 姜太显 档4 gidle 娃
  • 今天诗琴邀请参加活动"途中议论,他天天接到各种装修电话,不知他们是怎么知道房屋信息的。断舍离很重要,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在这个日子里,可能会有一些
  • 龙年祝福,快来看我给你带来的开运秘籍!我始终相信缘分的奇妙 四年后 我遇到了以前一起在画室肩并肩的朋友 那个时候我俩画的不分上下 想起那种一起进步的感觉 真的很
  • 星期天的下午,漫步在街头,任柔和灿烂的晖光洒在肩上头发上,也许会使你精神振奋,心情突然间变得舒畅开朗:也许你会心神一动,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也许更会使你感觉惊呀
  •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量化标准都是表面功夫,真正决定一个穴位在施灸过程中有无变化、发生了什么程度的变化,关键取决于这个穴位是否灸透!打个比方,这就跟蒸馒头一样,光时
  • 韩媒表示,曾经在亚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西亚足球,由于太久没有进入世界杯16强,因此常常被贬低为与世界隔离,然而,即使他们在世界杯上表现不佳,在亚洲杯上仍然令人畏惧
  • 疯人院唱完后,小华下去换衣服,全场接上“你就是你,最好的你,没人能代替”的时候,场外不知哪位好人家突然放了烟花。但是现在,你又带着我来到同样的山壁面前,指给我看
  • 民警通过警务系统对男子杨某某的驾驶证信息进行了认真核查,核查结果是两年前杨某某的驾驶证就被公安交管部门依法面对铁的实事证据,杨某某貌似无辜的脸上,顿时闪现出些许
  • 但在黄峥看来,拼多多也是“消费升级”只是面向的用户群体不一样:“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纸用,有好水果吃。一次采访中,他提到
  • 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这在佛教称为“转识成智”不
  • #刘宇宁宁远舟# | #刘宇宁一念关山#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宁远舟[给力]刘宇宁燕子京‎ᙏ̤̫͚ :ʜɪ. ◡̈⃝ 光是遇见 ʚྀིɞ 就已经很
  • )翻译不出来但作用大约就是补钙/提升血钙水平圣母百花大教堂、老桥、托纳波尼路,没有哪家酒店能像Hotel Savoy这样,毗邻如此显赫的邻居。至于它本身作为α-
  • 只有我知道这八个字的背后有多不容易朴成训小时候练花滑,在纪录片里看到他说“妈妈总是那样,做的不好的时候会说我,做的好的时候却从来不说”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他也
  • 真的很多年没有来过珍珠泉了以前小时候觉得珍珠泉好远哦,毕竟只有学校春秋游会来,今天从家开过来居然只要20分钟,甚至才知道离闺蜜家就2km[笑cry](闺蜜:?”
  • #IU[超话]##IU0220迷你六辑thewinning# onlyU消息 – 240208 IU 02.07日榜 Melon日榜:1 (连续15天) B
  • ”在国内中产疯抢日本马桶盖的2015年,这样的战略升级符合一家头部电商巨头的价值预期,直到三年后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敲钟,阿里和京东才开始惊觉: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依然
  • 周书永呲着牙了抬手摸向自己已经瘪下去的肚子,和以往一样,咽了咽唾沫,忍下饥饿,轻声对弟弟说道:“我也有点饿了,不过弟弟,我们得忍着,三舅舅就给了我们那么些的口粮
  • 第921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921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大马奥运混双银牌得主吴柳莹甫退役,即积极投入举办各项赛事,首场赛事“吴柳莹3V3羽毛球赛”(GLY 3V3 Badminton Tournament)将于202
  • 第二天的时候,吴某把详细的岗位要求发给了她:秘书岗要求为18-26岁的单身女生,要求形象要好,气质要佳,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要有过姓生活经历,此外还需要熟练使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