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既然无我,生命的意义何在?
佛说《无我经》
一日,仍在鹿养宛,佛陀继续和五比丘讲《无我经》。

经过上二次关于“无我”的讲解,五比丘对于“此身无我”与“万物非我”都有进一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的心里仍有疑惑。

这些疑惑主要集中在“既然无我,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

于是大家都推荐年纪最大的比丘陈如代为请答,即请佛陀提出,希望佛陀能够为他们讲法,消除此疑惑。

陈如:“世尊,如果这个身体和万事万物当中都没有“真我”存在的话,那么,我们轮回于六道之中,其意义何在呢?”

佛陀:“诸比丘,一切众生,之所以生生世世困于轮回之中,其意义在于为了消除累世以来,所造就的各种业障,即自己过去种的因,只能由自己来承受其果报,也就是消业,因果不空,这一规律无法改变”

陈如:“既然因果不空,无法更改,那么,修行的意义何在?”

佛陀:“如果不修行,那就意味着无法纠正自己的行为与起心动念,如此一来,就会又重新种下新的‘因’,造就新的‘业’,永远没有解脱的那一天;如果在此生修行,那么,就可以减少继续造‘业’或不再造就新‘业’,那么,当你不再造就新的‘业’,也就是意味着累世的‘业障’,从今以后,会不断的减少,直至消完。

因此,所谓无法改变,强调的是过去种下的‘因’无法更改,而从当下乃至未来的‘因’仍然可以减少或者断除,也正是有这样的改变空间,一切众生才有解脱的可能,而这些就是修行的意义,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五位比丘听此讲法,都赞叹“此法甚为稀有,未曾听闻”

但是,比丘当中有一人仍有疑问,于是继续请佛陀为他解惑,即:

此身是“假我”,既然是“假我”,那么,这个“假我”的一切行为与念想,应该也是假,也就是说,“假我”所造就的“业”,当然也是“假业”,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生命当中(身体)的一切修行或持戒,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佛陀:“尽管这个身体并非‘真我’即假我,但是,一切众生却可能通过这个‘假我’去实证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真我’,为什么‘假我’能够实证‘真我’呢?

其实‘假我’源自于‘真我’,即没有‘真我’,就没有所谓‘假我’,正是由于‘真我’的存在,‘假我’才得以产生,所以,‘假我’与‘真我’之间,具有某种难以言说的关联,但何况所谓修行,本质上就是去伪证真的过程,当一切‘假象’(包括假我)都统统都去除以后,‘真我’就会自然显现,而这就是修行的整个过程,也是去伪证真的过程,更是以幻修真的道理,而这也正是一切生命修行或持戒的意义所在”

佛陀的这一番讲法 ,让五位比丘欣喜非常,犹如拨开层层迷雾,认识真相的喜悦。

但是比丘陈如仍有一事未明,于是他继续提问道:“弟子仍有一事,心存疑惑,望世尊开示”

佛陀应允。

陈如:“过去的种下的因,如何与当下生命所经受的果报一一对应?”

佛陀:“众生的一切因果,尽管真实不虚,但是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在过去或未来之间的某一阶段会趋向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有时候并不能及时兑现,即今生所造就的‘因’,并不一定会在今生形成果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因果不空”就是一句空话,因为很多时候,因果的过程会跨跃过两世或多世,也正因为如此,一切众生,在有限的生命当中修行,才有可能在未来得以解脱”

众比丘听佛陀讲此法之后,皆赞叹佛法高深,不可思议,表示日后要加以精进修行。

佛说: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
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
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五百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
前世五百次的相知,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爱。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今生和前世,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这样一种说法:今生的夫妻,其实是前世的情人。因为前一生的缘分未尽,这一世要好好在一起。用这一世的相遇、相识、相知,来给前一世结下的缘画个句号。我们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感到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像是在哪里见过,但是又说不清道不清,有种相见恨晚,想要携手一生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因为前世的缘分,使你们相遇,使你们走进彼此的世界。
人生一世,每天都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也会认识一些新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心动的感动,并不是所有人都让我们有想要深交的冲动。能够遇到这样一个人,因为缘分的牵引相遇,重续前世未能圆满的缘分,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夫妻是前世的情人,那么今世的情人,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说,今生的情人是前世的“冤家”,因为上辈子的一些冤债,这一世也要纠缠不清,但是彼此总是处于一种见不得人的状态中,像是玫瑰花,也像是蚊子血。想要舍弃,不忍心;但是想要名分,也做不到,毕竟在这个社会上,除了感情还有更重要的利益,毕竟只是前世的“冤家”,今生是来讨债的。
前世的冤家,成为这一世的情人,对你柔情万种,但是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你很享受,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成了心头的一个麻烦。搞不好,因为情人,因为出轨,让自己身败名裂。但是你怨不得别人,是你情我愿的,也是前世的债。
茫茫人海,遇见自有其道理,或是缘分,或是冤债,都是一种牵扯,是福是祸,都是一种命运,躲不开,逃不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成长,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人生选择,是前世今生的联系。既然躲不掉,甩不开,那么就好好面对,用心对待,珍惜该珍惜的,尽最大的可能尽量去爱,去弥补,去偿还……
有人说:前世不欠,今世不见。我们无法预料每一次相遇的结局,但是做好现在,珍惜遇见,即使离开,也彼此祝福,各自安好。感谢上天让我们相遇,相信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离别也都是早有安排。

南无阿弥陀佛,楞严经七处征心让您明白了什么?

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著处,使其妄心无所依止。盖由阿难不知妙净明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而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心相。佛欲破其妄想缘心,显其妙净明体,故有七处征心之说也。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和阿难尊者所探讨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其实也是在《楞严经》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禅修的核心之一。
因为“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的目的与本质,就是寻本心。
也就是说,在《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哪里?
阿难尊者从七个地方来回答。
每说一处,佛否定一次,也就是说,阿难尊者所说的七个地方,都不是本心的所在。
这就是著名的“七处征心”的由来。
其实所谓“七处征心”,就是从心在身内、身外、眼根、有暗则藏有窍则明、内外明暗之间、在中间、无着(无住所)七个方面来论述。
也就是阿难每征一次,都被佛破为无有是处,最终阿难穷其所闻所思,仍征不得其本心,最后才放自己思想,向佛请求开示。
佛告诉他:无始时来的生死根本,是人们把“攀缘心”误认为是自性(本心),以至于颠倒轮转,因此,把“执攀心”当成本心,其实就是众生轮回的第一个根本原因。
然后,佛向阿难开示如来元清净体,即第八识体如来藏,并告诉他,众生虽然人人都有,但却“日用而不知”,所以,才会颠倒轮转。
因此,不识本心是众生颠倒轮回的另个一原因,佛也是从这七个方面显阿难尊者讲解:
一、心在身内,如果心在身内,那么,心所能看到的应该是人的内部,如五脏六腑,但事实上,人是无法通过心来看到五脏六腑的,也就是说,身体里面的东西,我们是无法通过心来看到的。
二、心在身外,如果心在身外,那么身心分离,又如何解释呢?也就是说,如果心真的在身外的话,我们的这个身体就不应该感受得到心在想什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身和心是有相通的。
三、心在根里,心在眼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呢?因此,心也不在眼根里。
四、心在内外明暗之间
阿难说,眼睛孔睁开为明,闭上眼则是暗。
佛告诉他,当你闭眼见暗的时候,这个黑暗和眼相有关系吗?
如果和眼睛相关,那么黑暗就在眼前,怎么能说看到身内呢?
如果是看到身内,那么在黑暗的房子里面,没有日月灯光,这个房间内岂不都是你的五脏六腑。如果和眼睛不相关,那么怎么能说是看见呢?
如果不看外面,就能反过来看到里面,身体里面的黑暗就是身内的话,那么睁开眼看为什么不能反看到自己的颜面呢?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颜面,怎么能说是向内看呢?
如果能够看到自己的颜面,那么觉知的心和眼都在虚空才对。
因此,心并在心在内外明暗之间。
五、心在随所合处
阿难继续说,心是六识是思维的产物,是各种相的结合体。
佛说,有结合就会有体有形象,有形象的。那么,你打一下自己,你的心所能感知到的痛是从内而出还是从外而入呢?
若是从内而出,那么,心就是在心里,如果是从外而人,那么心就是在心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自己的相貌。
阿难又说,眼睛只是看见,而心是感知的。
佛说,如果眼睛能够看见,那么你在室内,可以看见外面吗?好比死去的人,眼睛尚在,也应该可以看到才对,如果死后的人的眼睛可以看见,我们又怎么能说他是死去呢?
所以,心并不是随物结合而存在的。
六、心在根尘中间
心体之中有根尘吗?
如果没有,那么心与根尘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有,那么, 眼根有知而色尘无知,心体又怎么可能在中间呢?
所以,心也不在根尘的中间。
七,心并没有住所
阿难说,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如果心不附着在上面,人们又如何感受得到呢?
那么,这些万事万物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如果是无,那么一切皆是虚幻,如果说是有存在,那么就是有所依著,怎么能说心不附在万物之上呢。
心在哪里?
佛说,人们能够看见万物的依据是什么?
阿难回答:眼睛。
佛说,若是没有心,只有眼睛,如死人的眼睛,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五蕴六根六尘六识或者意识与思维都并不是心,都不是那个能够产生万事万物的本心。
所以,眼见并不等于就是真的,也就是说,凭借六根看到的六尘而生出六识去对万事万物做判断,其结果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换句话说,妄心之所以存在,其实都因为有六根六尘六识,而这些都属于外缘,并不是本心。
所以,从这七个方面来证悟本心,是无法证到的。

学佛多年的您,从这样明白了什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解读:宇宙浑然一体,完美自洽,没有逻辑死点,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可如今,山依然耸立,花却已败残,我再也吻不到你露凝风染的幽香,思绪是一山的树:繁荣了——为
  • 每次看见呆在你怀里出镜真是想穿进屏幕把它抱走时不时的总是在我们面前嘚瑟[doge]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 刘宇宁蒋俊豪刘宇宁一念关山 | 刘宇宁宁远舟摩登兄弟
  • 再一个,是丑化民族的事,民族几千年历史,也经常有饿殍千里、大量战死饿死、瘟疫之类的描述,比莫言描述的悲惨沉痛多少倍,说丑化的话,早都丑死了,还能延续到今天?时念
  • 虽与冠军失之交臂,但新疆塔城队鼓足勇气迎战8月13日世界(哥德杯)足球赛。2016年的“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将首次走出瑞典,于8月13日——8月19日在中国
  • 《纽约时报》称,这笔总额高达16亿美元的捐款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捐款”而得到这笔巨款的“联邦党人学会”将在未来的选举竞争和政治斗争中掌握巨大的优势。”《
  • ☀️热爱生活 认真生活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也要每天在家庭生活中,把今天的“废物”都一一清理掉,然后明明朗朗的开始新的一天☀️ 对自己的生命采取一种认真的态度,享
  •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
  • 具体U惠见图9⃣️#好物分享##好物推荐#关于鼻窦炎急症后的一些感受和觉知:1.人的潜意识力量巨大的到我们的“头脑”完全无法想象,即便做了三年咨询依然没办法扛住
  • [打call]◆赛季派对手册同步上新,可获得独角果果、瓢虫苗苗等可爱虫虫外观哦!★活力自信的【闪电阿存】是人气超高的田径王子,无拘无束,来去如风。
  • 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标志山,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
  • 其实昨天下午看到了异常但是我还是不相信我觉得是只是一场吵架肯定会和好的,然后安慰自己说肯定他们不会把吵架的那一面展现出来,只会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结果今天早上睡醒
  • 背后被指指点点不说,老公一旦心情不爽,还会对你发脾气,还拿经济制裁你,更可怕的是,他养了你十年,你人老周黄,快要奔四,能力没有,口袋空空,思想幼稚,这时人家在跟
  • )白羽子:你还在担心自己磕的cp很冷门吗?你是在搞笑吗?
  • #sky光遇[超话]#中秋节蜡烛小分享:[玉兔][玉兔][玉兔]禁阁-星光沙漠-有水母的图(注意是可移动水母会有小烛光环绕,站在水母上三十~四十分钟(蜡烛三档的
  • ㊗️越来越好,路途越来越宽越来越平越来越坦荡,希望你平安健康,顺遂无虞,永远开心快乐,最想说的还是自在如风,无畏去爱,你先是你自己,再是我们的大明星[抱一抱][
  • 德国回国5-7月有低价现票德国回国的朋友们注意了:----2月份回国的可以选择2.28日的神鹰航空DE2366。#德国机票 |#德国回国 |#德国留学 |#留学
  • 心灵一天又一天洗礼,对于愛情的心已经淡了,浮动不安,起浮波紋,已烟销云散了,曾经落花飄过的迹痕有点点记忆,落花是什么花?雨中的世界多有浪漫,给人总是那么诗意,因
  • 人到中年,人生过半,慢慢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别想太多,不要自作多情,才是最高级的活法。世上没有那么多将心比心,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感恩,善良丢了尺度,你将失去所有。
  • 兵荒马乱的玖月碎碎念能承接我的情绪除了曾经的你 还有今天的我这一个月好像什么也没做 但好像什么都做了一个人解决问题 我好像也可以做到现在拥有的东西 以前没有以前
  • 11m+7d 今天是解封后难得的好天气和出游的好时机,我们磨磨蹭蹭搞完已是下午时分,伴着烈日我们出发市政府,太阳比我想象中厉害,我憨憨子穿了呢子衣,好热好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