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著名历史学者孙盛在《晋春秋》里,评价蜀汉姜维其实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并认为姜维毫无智勇可言,且无半点节操。这与当年蜀汉旧臣郤正对姜维的评价可谓是大相径庭。

郤正原是蜀汉中书令,蜀汉投降后,跟随刘禅来到了洛阳,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就是郤正劝刘禅不能乐不思蜀的,和姜维是同朝为官的同僚。

郤正后来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道:“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宅舍鄙薄,资财无余,无侧事后庭之乐,乐学不倦,清素节约,凡人誉成毁败,以为姜维身死宗灭,是以贬削,实则其有春秋之仪表也!”

姜维这个人在蜀汉时虽位极人臣,但居住饮食朴实无华,在家并无妻妾成群,歌舞升平,家无余财,简朴淡雅,一心为国。

现在的人多以成败论英雄,以为姜维是个失败者,对其多有贬损,其实姜维是有春秋高节的人物。可见郤正作为蜀汉朝堂的亲身经历者,对姜维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孙盛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历史典籍。他的高祖父叫孙资,是曹睿时期的宠臣,曾极力推荐曹爽当托孤大臣,对曹魏政权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在《晋阳秋》里是这样点评姜维的:“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谋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义!疲民以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

孙盛认为姜维原是魏国官吏,投奔蜀汉,是为不忠,把母亲留在老家不管,是为不孝,带着兵讨伐旧邦,是为不义,兵败投降不殉国,是为不节,专攻讨伐导致国家失守,是为智勇全无。

孙盛这番评价可谓是把姜维说得毫无是处,认为“忠孝义节智勇”,姜维是一样都不沾边,对姜维生平可谓是极尽嘲讽,不屑一顾,这显然跟当年郤正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

对此《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则认为,孙盛对姜维的点评大多不合于情理,唯一还算说得比较靠谱的,就是姜维抛下母亲于魏国这件事。

首先姜维当初投奔蜀国,实属无奈之举,当时姜维是天水郡的功曹,诸葛亮出祁山攻占天水时,姜维正陪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外边巡查工作,马遵听说天水郡投奔了诸葛亮,以为姜维等人也可能参与其中,于是便半夜抛下姜维躲进了上邽城。

等到姜维等人追到城下时,马遵紧闭城门,始终不让他们进城,姜维等人进退无路之下,这才回到了冀城,投奔了诸葛亮。

在这件事情上,《三国志》和《魏略》都认为姜维当时并无背叛之心,魏国方面后来也善待他的母亲,并不认为姜维是叛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当时的魏国抛弃了姜维,孙盛因此指责他不忠,于情于理上都是说不通的。

其次把母亲留在了天水,也不是姜维本意了,当时事发突然,姜维本想着先投奔诸葛亮,过几天便可以把母亲接过来,谁知顷刻之间,便闻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下令紧急撤军。

仓促之间,姜维也只能随军前往蜀汉,没能带上母亲也实在是身不由己。后来母亲来信要求姜维回归魏国,姜维已是蜀汉之臣,回信跟母亲说道:“良田百亩,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儿子已经是职责在身,男儿志在千里,希望母亲给予理解。可见姜维也是忠孝难全,迫不得已。孙盛据此说他不孝,于当时的礼法来说,倒也说得过去,但说他捐亲弃官,丢弃亲人,苟且偷生,又是不合事实,过于苛责了。

而孙盛所说姜维“害加旧邦,不可谓义”,那就是纯属胡扯了,姜维既然已经归附蜀汉,就已经是蜀汉之臣,率兵抗击曹魏,那是职责所在,各为其主了,对于蜀汉来说,姜维恰恰是忠义之臣了。

至于孙盛后边的三条指责,说姜维败不死难,不可谓节,身死国破,智勇全无,基本都是罔顾事实,妄加讥讽了。

姜维在剑阁向钟会投降,那是奉了后主刘禅的诏命,当时蜀军上下听闻消息,史载“将士咸怒,拔刀斫石!”姜维率军投降钟会,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事后姜维一直都在图谋复国,暗中写信给刘禅说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希望刘禅静以待变。

表面上故意迎合钟会,劝其到了成都后,杀掉其他魏将,自立为王,并趁机索要到了兵权,准备伺机复国。

只是后来钟会进了成都后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处死那些部将,第二天反被下面军官杀害。姜维亲手斩杀数人后,也力战而死,妻子儿女也惨遭屠戮,满门殉国,可谓忠肝义胆,气节壮烈!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评价姜维道:“时蜀官属皆天下英杰,无出维右!”后期的蜀汉朝堂不乏英才贤士,但论才智却没有超过姜维的。

可见当时姜维之才智勇略,还是有目共睹的。孙盛评姜维智勇忠节无一是处,可谓处处谬论,当不足为信言,如此不顾事实,苦心相讥,实乃有辱史家之笔。

姜维文武皆通,立志建功,与魏国名将郭淮、邓艾周旋十余载,数次挫败魏军,坚守国门,可谓智可应敌,勇能护国!临危受命,清素俭朴,一心报国以至于满门殉节,可谓坦荡君子,贞烈千古!虽最终功败垂成,事业未竟,身死国破,但其忠勇气节,当堪为万世之表!

强调部分虽各有别,
但是其重要性不以数目多寡而增减,

每一部分都
「 自在成立,
无障无碍 」,

显示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重重无尽的现象。

汤一介指
「 任何事物
( 如金狮子 )

都有多重属性
( 如其眼、
耳或毛 ),

这多重属性都是此事物之属性,
属性虽有差别但同为此事物之属性,
就构成此事物说是相即而又自在的,

从而得出
「 差别性与多重性的统一 」 的观点 」。

方立天认为
「 前一门着重讲本体与现象的相容和不同的关系,

而 [ 此门 ]
则着重讲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相即而又相异的关系 」。

景雅注释此门则着重
「 若约同体门中,
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 」。

更引经云 :
「 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 」,

大大扩展了
「 诸根诸毛,
各摄全体 」 和

「 一即是多,
多即一 」,

部分即可见整体的思想。

祕密隐显俱成门

《 金狮子章 》 第五门说 ﹕
「 若看师子,
唯师子无金,
即师子显金隐;

若看金,
唯金无师子,
即金显师子隐;

若两处看,
俱隐俱显。

隐则祕密,
显则显着,
名祕密隐显俱成门。」

观察金狮子时,
如果只留意狮子形相,
会忽略了狮子的金体;

如果只留意金体,
则会忽略了狮子的形相;

还有如果同时留意狮子的形相和金体时,
则显现和隐没两情况都会出现。

法藏分别以
「 显 」 和
「 隐 」 称
「 留意 」 和
「 不留意 」 下两种情况。

慧庶法师认为 :
「『 俱成 』
是讲隐显是同时成就的,[ ⋯ … ]

所以是俱成。

祕密的意思是 [ ⋯ … ]
见显不见隐,
见隐不见显,
隐显彼此不相知。

虽然不相知不相见,
成就隐的时候,
显也会成就。

因为隐跟显同时俱成,
因此叫作
『 祕密隐显俱成门 』。」

汤一介指此门谈到
「 现象与本体既有排他性,
又有共存性,
而排他性与共存性可同时存在,

这样就构成
( 现象与本体 )的
排他性与共存性的统一 」。

微细相容安立门

《 金狮子章 》第六门说 ﹕

「 金与师子,
或隐或显,
或一或多,
定纯定杂,
有力无力,
即此即彼,
主伴交辉,
理事齐现,
皆悉相容,
不碍安立,
微细成办,
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此门提出了我们和事物相应时,
每每有二分的看法 :

如 「 隐显 」
( 第五门 )、
「 一多 」 ( 第三门 )、
「 纯杂 」 ( 第二门 )、
「 有力无力 」、
「 此彼 」 ( 第四门 ),

将理和事分开了,
未能如佛超越分别心的慧眼。

不过,
在华严法界,


「 不碍安立,
微细成办 」。

教义章云 :
「 犹如束箭,
齐头显现 」;

经云 :
「 一尘中有无量剎,
剎復为尘说更难 」;

大疏云 :
「 如琉璃瓶,
盛多芥子 」。

表示本体和现象可一起显现,
互相容纳,

就算极微细的事物,
也能包容其他一切。

汤一介指
「 此门是把上述各门作一总括,

再进一步说明本体
( 理 )

与现象
( 事 )
可以一齐呈现,

都可以互相包容
( 就理事无碍方面说 );

由于一切现象都是本体之呈现,

故就现象方面说最微细的事物 ( 事 )
也可以呈现其他一切事物
( 这是就事事无碍方面说的 )。」

因陀罗网境界门

《 金狮子章 》第七门说 ﹕

「 师子眼耳支节,
一一毛处,
各有金师子;

一一毛处师子,
同时顿入一毛中。

一一毛中,
皆有无边师子;

又復一一毛,
带此无边师子,
还入一毛中。

如是重重无尽,
犹天帝网珠,
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 因陀罗网 」
是帝释天宫殿所悬挂之珠网,

网上的珠各现一切之影,
而珠影又现其他一切珠影,

重重互映,
无穷无尽。

此门将金狮子的眼耳和四肢关节形容如可以互相映照的
「 因陀罗网 」 上的珠网,

主要想说每一事物
( 师子眼耳支节和一一毛处 )

都包含其本体
( 金师子 ),

而事物之间又互相包容,
还包容其包含的一切,

如是重重无尽,
又融成一体。

汤一介称这是哲学的意义上所谓
「 现象与现象的相对性与互融性的统一 」。

虽然解释此门时用
「 网珠 」 或用
「 镜子 」 作喻,

但是不可只停留在
「 相状 」,
这门的重点是事物的一切,

包括体和相等,
都是互相包含,

有无穷无尽的关系,
那才是所谓
「 因陀罗网 」 的境界。

託事显法生解门

《 金狮子章 》第八门说 ﹕

「 说此师子,
以表无明;

语其金体,
具彰真性;

理事合论,
况阿赖识,
令生正解,
名託事显法生解门。」

法藏将有生灭变化的
「 师子 」 代表
「 无明 」,

「 金体 」
代表不生不灭的
「 真性 」。

两者合一,
成了 「 金师子 」,
代表了 「 阿赖识 」。

这里的
「 阿赖识 」,

不同唯识宗那种,
而是如来藏。

类解 :
「 理事即真妄。

论云 :
真妄和合,
非一非异。

名阿赖耶识。

此识有觉不觉二义。

觉即令生真性正解,
不觉即令生无明正解。」

法藏根据大乘起信论的思想,
以 「 生灭门 」 和
「 真如门 」 看待阿赖耶识,
此识有觉和不觉两方面。

觉即可正确了解真性,
反之,
则只是无明。

正如大疏云 :
「 如立像竖臂,
触目皆道。」

此门的重点是说世间事物虽是生灭虚妄,
但是不动真如,
却能借託与它非一非异的事物,
令人悟解,
只看众生是否能觉而已。

十世隔法异成门

《 金狮子章 》第九门说 ﹕

「 师子是有为之法,
念念生灭。

剎那之间,
分为三际,
谓过去现在未来。

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

总有三三之位,
以立九世,
即束为一段法门。

虽则九世,各各有隔,
相由成立,
融通无碍,
同为一念,
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此门以因缘和合而起的
「 师子 」 为喻,
从时间性指出一切世间事物,

都受到九世的约束 :
每一剎那,

分为过去、
现在、
未来三际,

每一际又各有过去、
现在、
未来三际,

但是,
正如通玄论云 :

「 十世古今,
始终不离于当念。」

它们之间
「 融通无碍,
同为一念 」,

亦证事事无碍法界。

唯心迴转善成门

《 金狮子章 》 第十门说 ﹕

「 金与师子,
或隐或显,
或一或多,
各无自性,
由心迴转。

说事说理,
有成有立,
名唯心迴转善成门。」

此门回应上一门
「 十世隔法异成门 」,
强调了心的功能和重要性。

无论是本体 ( 金 )
或现象 ( 师子 ),

各无自性,
都由心所迴转出来,
建立事 ( 师子相 )
或理 ( 金体 )。

正如经云 :
「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汤一介指此门与前
「 同时具足相应门 」 所引之
《 华严经义海百门 》
首尾相唿应。

一切现象界之事物或隐或现,
或一或多等等,

皆在心之一念中生灭,
均无自性,

故为 「 非存在 」,
虽现象界之事物无有自性,

但由 「 理事无碍 」 上说,
现象 ( 象 ) 乃为本体 ( 理 ) 之呈现,

故亦非
「 非存在 」,
「 非非存在 」 者即
「 存在 」 也。

「 存在 」 与
「 非存在 」
既具有差别性,

或隐或显,
或一或多,
又具有同一性,

说理说事,
有成有立,

而此均随心回转
「 心生一切法生,
心灭一切法灭 」。」

法观后来改此门为
「 主伴圆明具德门 」,

相信恐怕众生执
「 心 」
为一切根源,

「 不能随举一法即一切法之疑障。

谓于诸法中,
随举一法为主,
其余之法则为伴,

周帀围绕,
为唱为随,
主伴依持而无有障碍,

如北辰所居,
众星拱之。」

这才更显圆融的境界。

学者看
「 十玄 」
和事事无碍法界的关系

方立天以十玄说的目的出发,
认为 :

「 十玄是一种所谓观察事物、
求得真理的法门,

即达到对现象与现象、
现象与本体、
心与万物圆融无碍的悟解,

完全领会宇宙重重无尽、
事事无碍的教义。

具有十玄的观法,
就是进入成佛的境界。」

「 法藏宣扬十玄说的目的是要说明佛法是一个整体,

佛教各种法门是互相会通、
圆融自在的;

要论证一切众生来具足一切理性和功德,
不必假于修成,
而能随缘显现十玄无尽的境界。

也就是说佛和众生只是迷悟的不同,
一旦具有十玄无心缘起的悟解观法,
众生也就成为佛。」

汤一介则从哲学层面入手,
指出
「 十玄 」,

可注意者有 :
第一 、
一概念必有其相对应之概念而立,
如有 「 体 」
必有 「 用 」,

有 「 统一性 」
必有 「 多样性 」,

有 「 排他性 」
必有 「 共存性 」 等等﹔

第二 、
所有成对之概念均为互补性之概念,

故在法藏思想体系中必然表现为相对之概念之统一,

从表面上看
「 同一性 」 与
「 差别性 」
是一对相对应之矛盾概念,

但正因为它们是相对应之矛盾概念才有不可相离之互补性﹔

第三 、
法藏之
「 十玄门 」
只是举出十个方面的相对应的概念的相关性,

但并不是说只有这十个方面的相对应的概念有相关性,

而是说任何一概念都有其相应之概念,

这一对相对应之概念必是相互成立、
互补的,

这样才构成一圆融无碍之图景。

总结

法藏宣扬华严宗事事无碍法界的思想,
由于以下两个情况,
容易引起世俗的猜疑 :

一 、《华严经》
表现的境界,
是佛陀大觉的境界,

而那一多相即的事事无碍法界更是此妙有境界之极致,

并非我们凡夫所能认知的,
所以难于验证。

二 、法藏和唐朝君主的关系密切,
得到皇室大力的支持。

因此某些学者认为
「 法藏金狮子章宣扬宇宙万物圆融无碍,

就是为了调和唐代封建社会的统治阶段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

进而维护现实的封建统治 」。

不过,
无可否认法藏的说法是以佛教缘起为基础,
强调事物无自性,
才可事事无碍。

他在金狮子章的宗教唯心思想,

汤一介认为那是配合了中国化的思维方式 :
「 本体必须由现象来呈现,
现象与现象之间因均为本体之呈现而互相呈现,

则可以不必于现象界之外求超现象的世界,
不必离现象以求本体,
不必于个别外求一般,

这样就打通了众生界与佛世界、
现象与本体、
个别与一般之间的隔绝,

而达到一种
『 圆融无碍 』 的地步 」。

金狮子章最突出的宗教表现为

「 缩短佛境与现世、
佛与众生的距离 」,

不单使佛教中国化,
影响了禅宗,
亦对以后的宋明理学家们有重大的启发。

记录这一天:两只猫猫追着手机投射出的光影跑,每次她俩的手触到光,总不可得,只得不断追逐,小白熊跑到阳光下径直躺下。光影只是光影。用心守护两个孩子的成长,她们对我的依恋也在不断加深,要靠很多世很多世很深的缘分才能成为一家人。两个猫猫的性格都很好,但她俩都不属于我,此生我们只是有一段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医生IP打造# 天真过后,我们才发觉,未来很远,假想无边,我们曾设计出最完美的人生之路,却很少有过走到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天真,微博总是驰骋干未来的追
  • 我查了查这部《雄狮少年》的主创团队,原来编剧就来自佛山,而佛山可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电影的舞狮元素给得如此饱满,细节如此考究,一看就知道对舞狮文化有深入
  • #许墨[超话]#【许墨超话·五月签到打卡帖】 “在心动之后,我心里那朵漂亮的花似乎又有了新的生长。希望各位小在疫情带来的这几年的灰暗生活里,努力给自己一些
  • 据悉,普京总统在会谈中向帕特鲁耶夫表达了其是总统在俄权力结构中唯一值得信赖的朋友的心里话,也引发“如果手术后的效果不好,国家行政权利无法真空,或许行政权也会暂时
  • 就像有些夫妻,在人们看来,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很难凑到一起,可他们就是在机练巧合之下相遇、相爱,最后共度一生。就像有些夫妻,在人们看来,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很难
  • 秋直不管是漫画还是日剧的同人都那么冷,不是因为喜欢的人少(在中国日圈最红cp绝对有秋直,不是日剧党的很多都知道他们)是因为秋直一旦脱离智斗的游戏,回归到日常生活
  •   阿里巴巴(09988)上周部署的炒底位置分3笔在81-88元,昨天最低81.20元,今天(0425)反弹力度也不差,上午最高至87.35,我平了3份之1的多
  • #小确幸# 20201115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微风]今天的主题是job+看书+综艺心动的offer[微风]图一是今日早上的☀️ 特别美[微风]双十一的画画的
  •   梦入人海,三分别,三分华夏,谁人惹我今生缘,彼此冷,情眼灯花错,温柔情海,一贫如洗,等人间错过,一杯珍惜,一杯情怀,冷梦笔凄凉,只是相思刻骨,温柔几分,值得
  • 接上条朋友圈蜗蜗为什么能生发蜗蜗原材料来自云南的凤姜,纯生姜榨制,真正的超浓缩‼️生姜有很好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加快新陈代谢,内含有姜酚、姜酮、姜烯酚,
  • ”铁血拜仁 从来就没有输不起 感谢推上的一些球员为我仁抱不平 说明这不是我们仁迷在带节奏 晋级与否 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希望有一场公平的比赛 对得起球员们的拼
  • @任嘉伦Allen 任嘉伦|国超[爱你]#期待四年后更好的金博洋# “每一次跳跃都让我热血沸腾。[心]李溪成是逆行无畏的生命守护者中的一员,他选择了消防,加入了
  • 5.失我者永失6.主动是我对热爱东西表达的极限7.开始考虑值不值得的时候,就是不值得8.那些说星星很亮的人 一定没有见过你的眼睛9.我试过下落不明,原来真的无人
  • 10月18日8:48乘坐D754次动车(6车7C)于10:36到达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车站,同行37人(公司同事35人,导游1人)后乘坐大巴车(甘D4929
  • 在舍友面前的我,好像是一个“正正经经”、“按部就班”的人……害怕暴露我很多的真实面最近才知道,就算暴露真实的情感和情绪(暴躁的、负面的、阴暗的、有攻击性的)就算
  • 最近在人们之间成为话题的#孙娜恩[超话]# 的脸 :正如题目一样,因为太漂亮而成为话题,欧尼在我心里开了一枪啊!·沉小沦:雏田一直是个高颜值的但却羞涩娴静的女孩
  • 而他这样问我,听起来很残酷,其实却是希望我们两个人都可以好好经营这段感情,因为只有一个人包容忍让的话,我们总有一天会带着遗憾分开。能够替对方考虑,我觉得比一直做
  • 我本来是想吃完小龙虾烫一把粉丝,她说热米粉吧。今天就物极必反,吃了半个木瓜,上火到我的罗汉果金银花都压不住了。
  • 与孩子成为朋友,不应该是扮演出来的(而我们常常用力在演)而是父母真的有去发现、赞叹孩子的成长,这里面没有高下之分,是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可以柔软、自在、放松地
  • 查核酸的有一个弹窗台,被弹窗的人很着急的样子,恢复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尽量避免弹窗。三.如何做好防护1.出门时做好“全副武装”尽量选择飘絮浓度较低时段外出,比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