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住持三宝的责任要落在出家人身上?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 2022-07-03 21:30 发表于广东

清净正见

 FORIQINGLIANG 

三皈依不共之处

(1)

Three Refuges

我们的皈依就是情与非情境,非情境就是场景,是整个皈依羯磨法会的仪式。虽然从理上说三皈依具足戒体、定体和慧体,甚至这个三皈依都能囊括三乘,但实际上它还有不共的地方。

虽然说三皈的体和戒的体是同一体的,但是戒体的获得又有另外的要求——通过羯磨法。通过了剃度羯磨法会,出家之后还要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要登坛,要作法。这就具体地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具有现前传承加持的一种戒体。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居士受的三皈依里面也有戒定慧的体,但是跟出家人所得到的皈依体是不一样的。在家也有大乘僧宝,一个证悟空性、发大菩提心的在家人,他也属于贤圣僧数,属于大乘僧团所摄。但是纵使是大菩萨了,在家人也不能参加出家羯磨仪式。在家和出家还是有区别的。

(2)

住持佛法的僧宝

Three Refuges

为什么住持三宝的责任要落在出家人身上呢?虽然在家人也可以解释佛法、弘扬佛法,但是住持佛法一定是僧宝的事,出家僧团肩负着这个责任。

 

判定一个地方是“边地”还是“中国”,是根据出家人的情况来决定的。在边地受戒,要有得戒本师、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还要加上尊证阿阇黎,总共五位就可以了。如果能有十位具格的师父分别作得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和尊证阿阇黎,就是“中国”的标志了。

所以理不坏事,虽然说三皈依里具有戒的体,但它不能替代出家的羯磨仪式,乃至不能替代受戒的羯磨作法。

这就是为尊佛陀所制定下的戒律,既是尊戒也是尊佛陀,尊佛陀的这些嘱咐。所以各个时代的僧宝都非常尊重,不敢违越佛陀制定的戒律。

(3)

重要的清净正见

Three Refuges

戒是释迦佛陀所制,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制。但是在佛法传承中,作为弟子们来说,也要尊重住持、尊重师父如尊佛陀。不管哪乘佛教,小乘、大乘、金刚乘都讲到“视师如佛”,因为如果不能"视师如佛",就不能得到佛的传承,所以登戒坛的时候必须要"视师如佛"。由于这样子的缘故,现前善知识的教导,对佛弟子来说也相当于佛现前的教导一样。

 

我师父以前也私下跟我讲过这个,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我师父只是问我:祖师跟佛有什么区别?我跪下来请师父教导,师父就说:“佛佛祖祖,同一鼻孔出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清净正见,没有这个清净正见,佛法就难以延续。

 

所以它是圆融的,虽然祖师没有制戒,但是祖师制定的禅门规约、常住规约,我们还是要遵守的。佛陀也说过,无论你走到哪里,也应当遵守那些国家的法律和良好的民俗民风。所以并不是说佛已经圆满地、没有遗漏地全部制定好了,祂还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不要墨守成规。世间之轨如果是无害的,我们还是要遵守的。

(4)

佛如实而说

Three Refuges

就像我们读《楞严经》一样,虽然《楞严经》里面的《楞严咒》五会已经很长了,但这只是真正《楞严咒》里的沧海一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佛陀不论是讲戒律、讲咒语,还是讲经教,或者讲某些话题,祂都会加一句“增一劫也说之不完”。同样一部《华严经》,广本的就有恒河沙劫偈颂。佛经这么广博,对于佛弟子来说,一打开经书,一个宇宙文明就呈现在眼前了。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他方世界尽收眼底,我们的心胸瞬间就被打开了。

 

纵使如此,佛陀还是告诉我们,我能给你们讲的还是有限中的有限。就像科学家给我们普及宇宙知识一样,先从地球开始,然后范围越来越大,到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那么多如繁星一样的星系,最后告诉我们,这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角落,如沧海一粟。这跟我们佛教所讲的宇宙观完全是相映衬的。爱因斯坦讲过,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它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佛是不妄语者、真语者、实语者,祂不需要像文学家那样去想象,也不需要像科幻作家那样去杜撰,祂如实而说。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魔障现前怎么办?
「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则以念佛治之」。这句话很重要,出自于《止观》第九卷,这是唐朝天台智者大师所说的。我们在现前佛门当中,无论在家、出家,魔障很多。魔障现前怎么办?老实念佛。那念佛不灵怎么办?不是念佛不灵,是你不会念。要怎么个念法?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念佛圆通章》里面告诉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你念佛了,你没放下,所以带着魔障;净念相继,你的心不清净,所以功夫不得力。什么叫净念?不怀疑、不夹杂,叫净念。我们念佛一般夹杂着妄想、夹杂着杂念,所以把你念佛功夫破坏了。相继就是不断,功夫成片、不断。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一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就是讲阿弥陀佛。把它缩短来说,全是讲的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展开来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经前面引的这一段,今天上午讲的《法华经》上的一段,《法华经》到最后也是导归极乐。《华严》是不必说了,大家都知道,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华严》、《法华》,这都是一乘大经,最后都是劝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号是正念当中的正念,我们要认识它、要肯定它,老实念去就产生效果,能跟阿弥陀佛沟通。十方世界,只要有众生对于阿弥陀佛、对于极乐世界真相信、真想往生,佛就知道了。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上告诉我们,十方世界众生起心动念,立刻就周遍法界。换句话说,不但阿弥陀佛收到了,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都有这个能力收到。阿弥陀佛尤其是慈悲,关心六道罪苦众生,所以发四十八愿五劫修行,我们在这经上前面读过,那是讲他的历史。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因地,五劫修行四十八愿功德之所成就,所以西方世界无比的殊胜。一切诸佛尊重阿弥陀佛,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他的名号是一切诸佛的德号。阿弥陀佛四个字不是不能翻,是为了尊重不翻,依旧用音译再加以解释,其实可以翻的,阿翻成中文叫无,弥陀是量,佛是觉,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那我们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一切诸佛都是无量觉。所以一切诸佛的德号,法藏成佛就用这个做名字,这从事上说。如果从理上说,无量觉就是自性,我们自己的本性。在这部经上讲三种真实,真实之际就是讲的本性,本性无量觉。
《起信论》上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本有就是无量觉,用梵语来称就叫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是谁?是自己的本觉,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没有念到别人。古大德常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阿弥陀佛从哪里来?我自性当中的本觉现出来的。极乐世界从哪来的?唯心净土,那个心就是自性,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觉。所以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跟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是我们真心流出来的。那今天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六道轮回是我们的妄心流出来的,不是真心,就这么回事情。净宗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从妄境回归到真境,从妄心回归到真心,问题就解决了。念阿弥陀佛要用真心念,不能用妄心念,妄心不灵,真心就灵了。所以用真心灵,一切魔障都化解、没有了。自性里头没有魔障,阿赖耶识里头有魔障,阿赖耶是妄心。这一句很重要。

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显圣的一段奇遇

佛教慧日 2022-06-27 00:00 发表于山西

SUMMER

修行

路上

《普贤行愿品》里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作为凡夫,我们学佛时会有疑惑。《普贤行愿品》里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读到这里我很疑惑,我思索了好几年,学佛为什么没有终点呢?我们发四弘誓愿时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我们要思考:众生无边怎么度?烦恼无尽怎么断?法门无量怎么学?佛道无上怎么成?这些值得我们思量好多年。最后你可能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总是想快速结束苦难,但是对于好事我们总是希望它不断地延续。

好事我们是不愿意它结束的。“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们还有干不完的事。当我们真正地有了资粮,有了一点力量的时候,当我们的路走对了的时候,我们是不愿意这条路中断的,好事不嫌多的。

01

龙女为什么即身成佛?

《妙法莲华经》

///

我们凡夫有时候会比较怯弱。《法华经》里面的那些阿罗汉,都已经是佛面前的大弟子了,佛却授记他们还要累劫行菩萨道,之后才能成佛。有时候你一边读一边觉得气馁,这成佛要等到什么时候呀?然后经中忽然出来一位八岁的龙女,这位龙女当下成佛。看到这里我们眼前一亮,觉得成佛有希望了。然后舍利弗和智积菩萨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跟佛以前讲的好像不一致。佛说过女人不能做转轮圣王,不能做大梵天王,也不能成佛。但是这位龙女,怎么就即身成佛了呢?

文殊菩萨又称妙吉祥菩萨,修行也是一样,也是很奇妙的,就看我们用什么方法了。如果方法殊胜,那么结果也必然是殊胜的。成佛讲到底就是福慧二资粮,而福慧二资粮的积累是有八万四千种方法的,这些方法积累福慧的速度不同。

念阿弥陀佛也是这样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老头、老太太两个人数豆,边数边念佛,数了一堆。佛陀看到说:“我教你一句就超过你念这一斗豆子的功德。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这一句比念那一斗豆子的功德还多。心量不同,方法不同,结果就不同。

有的人心量狭小,胆子也小,人也很怯弱,不堪大法。这可不可以改变?可以改变的,要逐渐从量变到质变。我们修行就是这样一个积累资粮的过程。人生虽然短暂,但是因为神奇的佛法,我们这一生的每一天都做着超越时空的事情,这样无边的烦恼得以断除,无量的福慧得以成就,我们会非常明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会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了这样的方向,那么我们的每一句佛号都可以灭无量劫的生死重罪,都会超越无量劫的轮回。

02

五台奇遇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

菩萨摩诃萨

///

《五台山志》里面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例子,都有特殊缘分的人看到文殊菩萨的刹土。当代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何新。他来朝拜五台山的时候,别人带着他逐间庙宇地参拜。一路上游人嘈杂,市场摊贩环绕,他看着那热闹的景象,不禁惋叹:五台乃文殊菩萨之圣山,何以遍地多讨债小鬼,亵扰圣地。不知此名山丛林,尚有清凉之处可参禅否?后来他参拜完吃过午饭后出来,忽然见到对面半山处现出一座寺院。他问导游说:“那座寺院你知道吗?” 导游说:“不知道啊,从来没见过。”他们就马上上车,朝着这座寺院开去。

到了寺院,停车场里没人,寺门前也没有任何摊贩。他们停好车准备进门,发现门口有个老太太,他跟她聊了两句然后进到寺院里,偌大的一个寺院,一个人也没有。他前面走完后面走,发现每个殿门都锁着。他心想能不能让我到殿里去拜一拜啊,正在这时他看到一个驼背老僧不急不缓地走过来,手里拎着一串钥匙。他说:“师父,您能不能给我开一下门?”这位师父没理他,却用钥匙把殿门一个一个都打开了,然后他就逐一地去拜。

那里的殿既古老又悠远清凉,沁人心脾,令他身心法喜。走到大殿里,他看见大殿正中有一尊巨型黑色紫檀文殊造像,千手千钵,法相极为庄严。在这里他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每出一殿,那位老僧就锁上殿门。游遍全寺,他竟未见一处题署寺名的匾额及石碑,所以他始终不知这座寺院的寺名。出寺后,他想问门前候门的老太太,却发现她已不见踪影。走之前他让助理为他在山门前拍照留念。等他第二年又来五台山的时候,他寻遍全山也没有见到这座寺院。

这个人在中国很有名,他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他问其他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座寺院。于是他就回去找照片,照片也找不到了。何新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然后他自己工工整整地把这段经历记录了下来。

03

菩萨的慈悲化现

然菩萨所现 

尚不止唯有情身

///

对于我们佛弟子,对于读过《五台山志》、《清凉山志》的人来说,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常常会化现出来,当你真有心的时候他就会化现出来。

《印光法师文钞》中说“然菩萨所现,尚不止唯有情身,若夫山河城池,楼台屋宇,桥梁道路,树林禾稼。随彼机缘,亦皆示现”。对文殊菩萨来说变一座庙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作为世间的画家都能胸有成竹,文殊菩萨心里难道没有庙吗?他心里的庙跟现实中的庙是没有距离的。画家胸有成竹后要把竹子画出来,要在纸上呈现出来是不容易的,但是文殊菩萨要把庙呈现出来这太简单了,他内外是一如的,只要你跟文殊菩萨相应就行了。   

——三参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空之城停播 迎来高潮后被曝要停播,大结局或要推迟一周播出 这是怎么回事?
  • 男子偷虫子被刑拘,没想到虫子可以那么贵
  • 比基尼登山客坠亡,遗体仍在搜救
  • baby包贝尔央视春晚小品被毙,baby将改为表演歌唱类节目
  • 苹果ios12.1.3测试版公布
  • 大学生录像后扶人,扶起倒地男子惹争议,家属:可以理解
  • 吴京带板凳坐火车 网友:原来吴京也抢不到回家的火车票?
  • 甲骨文涉嫌薪资、招聘歧视 遭联邦劳工部起诉
  • 2岁女童主动投降,见父母举手投降 也向持枪警察举双手“投降”
  • 王源与范冰冰解约 王源为什么与范冰冰解约?
  • 高校期末“神考题”:决定恋人生死,你出石头还是布?学生答案亮了......
  • 全球最长寿男性去世 | 日本小姐出炉 | 隧道惊现万条锦鲤
  • 易烊千玺囚服造型亮相,一头寸发太有味道,这还是小鲜肉吗
  • 陈昱霖ins被曝:不独立的女人再奢靡精致也只是徒劳
  • 2019年春运正式开启!你可知道,40年前的春运是什么样?
  • 李若彤陈浩民同框,众网友哭了
  • 苹果员工慈善捐款,美网友纷纷鼓掌
  • 坐动车迎娶新娘,史上最贵的婚车
  • Google因违反欧盟数据保护规则被法国罚款5700万美元
  • 《创造101》改名「火箭少女」?我差点儿上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