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陇南宕昌:拓宽产业路 奏响振兴曲

宕昌,东与礼县接壤,西与舟曲、迭部相邻,北与岷县相连,南与武都毗邻,是古西戎、羌人居地。这里气候温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旅游胜地,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摆脱贫困,着眼乡村振兴,宕昌县以“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月11日至15日,由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陇南市宕昌县,跟随采访团,记者踏访了宕昌县多个乡镇,深入了解了这些工作与成绩。

强化党建引领 让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时期,宕昌县探索出了以“贫困户为基础、村办合作社为单元、乡镇联合社为纽带、县联合社为主体、股份公司为龙头”的金字塔形产业发展体系——宕昌模式。

位于宕昌县东北部,建卡初期贫困发生率为67.5%的车拉乡,就是运用“宕昌模式”,以党建引领抱团发展,创办村“两委”领办合作社15家,并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产业集中区,通过产业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省”“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产业集中区位于山间,顺山势而建,一台一产业,因地制宜,极具特色。一个个大棚内食用菌棒已经“入驻”,一排排养殖棚中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静待羊群到来。

据了解,产业集中区由5个合作社组成,于2019年2月建设而成,共占地144.5亩,投入资金986万元。目前,建成有3个食用菌(香菇)种植基地,有香菇生产大棚80座,投入菌棒24万棒。建成标准化养牛基地一处,引进新品种黑安格斯肉牛90头。建成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一处,实现中药材订单种植660亩。

车拉乡党委书记杨俊伟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产业园总产值将达到390余万元,届时,贫困户可分到56万余元的分红,并带动周边5个村贫困户525户户均增收1400元以上。

在哈达铺镇,玉岗村党支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形成了以“加工、种殖、旅游”等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群众收入得到了大幅增加,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帮助村民脱贫,2017年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锶畅山泉项目,村集体以水资源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了每年超40万元的分红收入。”哈达铺镇党委副书记乔少军告诉记者,在中央财经大学的帮助下,玉岗村成立了电商合作社,每销售1瓶山泉水,村集体便获得0.1元的分红。他说,“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发展物流产业,加深与水厂合作,在获得更多分红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在沙湾镇,白龙湾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可帮助周边群众销售4000到6000斤花椒,占全镇花椒产量的近十分之一。同时,合作社研发生产的“橄榄挂面”深受市场喜爱,仅去年就销售了140吨。

打造百亿园区 用药材助推乡村振兴

宕昌,素有“千乡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境内中药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已发现690多种。其中,有收购量的就有142种,常年家种面积较大的有当归、大黄、党参、红芪、黄芪、柴胡、板蓝根、黄芩、羌活、独活等10余种,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

然而,一直以来,受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不高、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精深加工链条不健全、交易市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制约,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育程度低、附加值不高、效益不明显,县内出产的优质道地中药材一度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广大药农辛勤汗水未能换取想要的回报。

去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聚焦产业振兴,立足全县整体实现脱贫目标、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实际,谋划提出建立宕昌县现代农业(中药材)百亿产业园的重大构想,通过打造集中药材绿色种植、加工、科技、营销、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加速。

根据规划,产业园将打造“一心一带六基地”,即以哈达铺镇为主,打造以中药材育苗、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科技信息创新服务、科技研发、示范等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以哈达铺镇、南河镇周边乡镇中药材产业优势资源发展轴线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集中打造中药产业、中医文化、养生保健和红色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宕昌康养之旅”县域生态农旅融合带;以及国家区域性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中药材交易基地、现代仓储物流基地、中药材综合加工基地、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

在“六基地”打造中,建成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四大宗中药材种子标准化繁育基地1500亩左右,种苗繁育基地1.7万亩左右;建成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将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区打造成为年交易量达4万吨以上的中药材交易综合集散地;建成以主产区集中仓储为主,销售区仓储与交易市场相配套的集约高效的中药材仓储配送体系;打造50个以中药材切制加工为主的专业初加工村,并于今年建成 5至10家鲜切加工企业;依托官鹅沟5A级景区创建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4A级景区,建成集药膳保健、温泉药浴、羌藏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康养度假基地、中医康养基地。

“去年,全县中药材产量达到了8.23万吨,仅种植方面的产值达到了6.8亿元,人均344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2%。”宕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申俊忠说,“按照计划,到2025年产业园打造完成时,势必会加速全县中药材一二三产业的提质增效。届时,将极大地提升农民收入,有效助推全县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建设示范村庄 以“美”加速旅游业发展

“与梦谷来一场约会吧!”这是记者探访两河口镇山湾梦谷后,最大的感触。据了解,山湾梦谷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由重庆绿投集团斥资6.5亿在原山背、罗湾两个贫困村原址上开发建设,计划2025年10月全面完工。

“我们的目标是,将山湾梦谷打造成甘肃乃至全国最大民宿景区、最美大地花海景观、最炫羌族院落、最佳山谷体验地、旅游扶贫致富新典范、乡村旅游新标杆、塑造西北民宿新品牌。”山湾梦谷项目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的代表。几年后,这里将成为旅游胜地。

山湾梦谷采用的是“226”分红模式,即政府、企业、村民分红各占20%、20%和60%。而罗湾村共680人,去年人均收入9000元左右,总收入600万左右。罗湾村第一书记杨富川表示,山湾梦谷完成打造并成熟运行后,仅分红一项足可以让群众的收入翻一番。

而在著名的官鹅沟景区,当地政府斥资上千万打造岳藏甫乡村振兴示范村,旨在让这个拥有148户村民的“深沟”村庄,切实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美好的日子。

岳藏甫村党支部书记杨金明介绍,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边打工。如今,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纷纷回乡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民宿、摆起了小摊,开始在家门口挣钱。

走出“大景区”,来到小村庄,贾河乡大堡子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大堡子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整治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升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示范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贾河乡党委书记蒲新强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

正如村口文化广场旁的一户院落内大兴土木准备开办农家乐一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农村的风貌美、风情美,吸引更多游客来,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宕昌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杜四生介绍,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宕昌县依照各村特色和群众意愿,按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四大类分类建设,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四方面分类推进,探索建立了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道路建设四畅通、农村饮水五达标、公共设施五完善、人居环境六有,产业发展四提升、公共服务五覆盖、乡村治理五提升、乡风文明六好的《宕昌县乡村建设示范村双“4556”建设标准》,为全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建设方向。

“我们将精心指导实施好14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使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示范村。”杜四生说,“同时,我们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后送上某个人的名言:别定义,去感受#封神三部曲[超话]# 睡不着逛微博,刷到一堆明明没看过却在那里黑封神的yxh 逛了半个小时微博,黑名单添了不少人,看来封神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这个世界上,谁也没有义务透过你糟糕的外表,去看到你自以为强大的内在。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当你的外表体面了,你的实力才有展露的余地。
  • [并不简单]【珀莱雅】双抗精华液50ml(205) 在这种情况下,当孩子在房间里,我们必须省略很多想对他说的话吗?当家长在亲切地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宝宝也会喜欢这
  • 今天很drama早上帮阿姨他们急匆匆办好值机也顺利赶回去到了另一个航站楼本来都已经计划好等会登完机就去伦敦暴走谁知道路上光顾着聊天直接忘了为了省事儿放在行李架上
  • #七夕说出爱#又是一年七夕,外公已经走了十几年了,但我还是清楚的记得他老人家的模样。她也没有遇到一个爱她的丈夫,没有理解她的子女,她这一生过的都很累。
  • 当然,不足肯定是有的,毕竟才22岁,年轻气盛,有点急于立功,丢了点球心态有点炸裂以至于不沉稳而失了水准,不说他急,我都急,盼望的首球迟迟不到,昨晚的比赛整个队伍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于是,我想逃离先生了……后来,短暂的分开了直到我毕业后上班,一切太过顺利先生的工作应该初稳我们再次复合直到见面,我真的很开心可是,那天因为一个异性消息我明白先生
  • #长篇碎碎碎很难描述现在的心情,迷茫会有,沮丧会有,害怕也有,失落也有……并不是emo[笑cry]只是发泄和感慨一个长辈在临走前一个月就跟我说(用长辈的身份):
  • 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名词和规范由位高权重者掌管,而位卑言轻者只能拥有形容词。恶虽小,但须防其毁人;善虽小,但知其能助人。
  •  02茼蒿炒肉肉类可以很好的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茼蒿中又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能够保护我们老年人的视力。02茼蒿的其他功效茼蒿不仅味道鲜美,不仅能够保
  • #白鹿[超话]# 丨#白鹿郑书意# 丨#白鹿以爱为营# 我想偷偷看你一眼,也想你偷偷看我一眼,当目光交错,无需说话,只悄悄暗送秋波,便也能满足我内心的悸动。​
  • 追剧日历结局成功挺难的 我最关心你!拥有你!那是我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我心永恒!爱是永恒——因为我爱的就是你!天空开始放晴,微风划过,如此轻柔,想每次你偷亲我的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在上海遇到了在内地工作的台湾人,会因为我们用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带一些气愤的和我说我们的文化已经忘本,我很诧异简繁的区别能被当作谴责的武器。世界上总有那么几个人
  • #markchan[超话]#看到送给MK HC的花篮后感触——嗨灿像是一个太阳一样的存在,他总是非常的主动又很自由,从来不会因为职业或者身份而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也
  • 辛特拉一日游因为之前偷懒并没有提前对每个景点做具体的路线安排结果到了就一通乱走这里的交通挺不方便只有那一趟公交车而且全是上下台阶或者坡道谁让自己没安排好只好腿儿
  • Anyway,会一直做你的剧粉的[玱玹]爱你晚子哥,谢谢你把玱玹带来我面前[航天员]@张晚意#檀健次[超话]# 不是姐妹们他包饺子的这个图原图是不是live图啊
  • ” “我知道,但是如果你心里还恨他,可以利用我。” “我知道,但是如果你心里还恨他,可以利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