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19)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今天天气好,早晚凉爽,空气清新。经过昨晚大雨的洗礼,今天天很蓝,天空很美,大朵的白云在空中飘荡。仲夏时节,有这样美好的天气,实属难得。

我的瓜果蔬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结束了一天的文山会海,回到家,坐在门前,看着种植盆里的西红柿、辣椒、黄瓜,还有拇指胡萝卜,感觉自己像个丰收后的农民,特别有成就感。早春种下的秘鲁紫土豆竟然也收获了!前段时间看土豆的秧苗发黄,以为失败了,没想到今天拔起苗子,下面竟结了好多小土豆。不过相比于收获的快乐,植物从播种、发芽、生长,整个过程更让人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动于生命的神奇力量,这比收获本身更有魅力。

我曾经扔过一颗朱顶红的种球,它当时外层有些发霉,剥掉一层,过段时间又发霉了,估计种不活,便将它随手扔在一片绿篱里。过了一段时间,它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发芽了,而且长得比绿篱还高。我赶紧把它挖了出来种进花盆,一番养护后,这棵朱顶红又焕发了青春。所以,永远不要小瞧一棵植物,不要小瞧生命的力量。

每当看到这些茁壮成长的植物,美丽的花儿、丰硕的果实,就会觉得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美好,自己也就和她们一样生机勃勃了。

连载(214)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第二套规则是不可说的,而第一套规则存在的价值,恰恰就是能帮你更好的伪装起你的真实目的。如果第二套规则的利益不成立,那么就永远只能建立第一套规则道义的关系,对
  • 有人说李霞卿是瞎折腾,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成特技飞行员,可正是她这瞎折腾的劲儿,才书写了她绚丽多彩的传奇人生,在长空中投射出中国女性的勇敢与坚韧。当飞机安
  • ps:本来是徒步拾荒,无奈走在队伍最后,连垃圾的影子都没见到[苦涩]最近每天起床上班的动力都是食堂的饭[悲伤]周末自己做了一顿就感觉做饭好难甚至还有点想念单位的
  • 前两天看别人吃玉米 我也好想吃 就跟王妈妈说了 他去冰柜里给我找 发现家里没有 就给我订了玉米 结果那个玉米昨天才到 昨天我们烧烤我也吃了烤玉米 就没有念叨吃玉
  • 没有想象中难以度过啊这周~[太开心][太开心]上王麻麻的课感觉可真好啊~好久没遇到想深挖一科的老师了~也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机会~小权权说,那些能让你记住的都是感
  • 然后沈博激动的给我发消息,我说也太幸运了吧,不过沈博还是理智的劝了下我,毕竟包不值这个价,不过是迪士尼溢价罢了,我想想也是,就算了。其实我上次去世界商店就想买这
  • 这是一双没有看过 甄嬛传,星光灿烂,苍兰诀,一闪一闪亮星星,梦华录,暗夜行者,欢乐颂,二十不惑,少年派,亲爱的热爱的,你是我的荣耀,周生如故,暗格里的秘密,乔家
  • 《你好 星期六》不再唯流量,更看中艺人的才华和正能量,特别是在焕新季,用心邀请了久未露面的宝藏嘉宾,掀起全网观众的回忆杀。 比如为配合许嵩的到来,当期节目
  • 另外,切记参加话题且记得艾特河北工程大学读委会,之后的报名才有效哦!从此兰亭真迹匿世……有人说《兰亭集序》为“劫陵贼”温韬所盗,有人称为李治偷留,有人说……可兰
  • ”…………我们对新冠患者太不友好了,他们又不是故意感染的新冠,他们只是像绍兴人一样,为了维持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而出了一趟差,而进了一次货,而开了一趟车,而去了
  • 延迟满足,让快乐来得晚一点,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期待越大,得到时候的快乐也越多。延迟满足,让快乐来得晚一点,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期待越大,得到时候的快乐也越多。
  • ”锋芒太盛的人往往在言行上不注意,很容易伤害他人,而这种伤害也是一种树敌。”392、想,她要同徐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393、她要
  • 1.跑去想养个鱼,看了好多好看的鱼,但想来想去得买鱼缸,得买鱼,还得搞好多事情。鸡块是麦香鸡块,我不太喜欢,酱料味道还可以,菜量少,米饭可以加(我最最喜欢的妈妈
  • 这次王大陆稳在张震岳这一组,合作的全是有人气、有实力的哥哥,即便最后舞台的效果不好,他也能蹭到不少曝光。刘恺威成剩饭钉子户,进入实力较弱的部落其实刘恺威从一开始
  • 我跟她在一起的一年时间,她基本都很少花我的钱,从来没要求我给她买什么东西,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适合过日子的女人。她说:“我不是有意要骗你的,我也不知道你会这么在意
  • 今天是9月18号,研究生开学已经两周了,恍惚间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自己什么也没有收获,上了一节专业课感觉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有一些单词都听不懂,欠的债总是要还的,下
  •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所以能效法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不
  • PS:之前在b站看看开点没事攻略,好多弹幕说开封凉粉怎么是糊糊,跟印度美食似的。8.龙亭公园:四星我没去,但是看地图面积比天波杨府和包公祠加起来大,而且看其他游
  • 关于青春,关于梦想,这些美好的事物,我们将永远追忆并呐喊,如果你们听到了,就请回答吧[太阳]快男陆虎公开恋情,把感情写成曲子。今天,《请回答1988》在我的世界
  • #棉花美娃娃[超话]#(换完了或者出完了会设置评论揪奖希望妈咪们可以踢踢我 之前已有实例)摆个摊想换或出娃衣换的话娃/娃衣/国乙相关谷子都行p3优先换猫司令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