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

2、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心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

4、人生不懂反省,等于停止进步。

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6、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7、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8、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9、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0、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1、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1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4、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5、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6、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17、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8、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22、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23、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2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25、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6、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27、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

28、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9、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30、不自重者取辱,不自足者博学,不自满者受益。

31、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3、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34、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3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6、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学会放下。

37、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8、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9、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0、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4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5、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6、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7、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50、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5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53、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5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5、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5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57、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5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6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61、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62、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63、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64、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65、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66、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67、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69、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70、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71、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7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7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5、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6、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7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8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8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杂阿含经109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池水方五十由旬,深亦如是,其水盈满。​复有士夫,​以毛以草, 或以指爪,以滴彼水。诸比丘,于意云何?彼士夫水滴为多,池水为多?”
   比丘白佛:“彼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所滴之水, 少少不足言。池水甚多,百千万倍,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如彼池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
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世尊入室去后,告诸比丘:“未曾所闻!世尊今日善说池譬。所以者何?圣弟子具足见谛,得无间等果 。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诸比丘,何等为见谛圣弟子,断上众邪,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 ‘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 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 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是名受即是我。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 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是谓我中受。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受、行、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是谓我中想。云何见想中我? 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 其四体,受、行、识是我, 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云何见行异我?谓见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 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云何见识异我?谓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 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云何识中我? 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
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 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取不著,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能说董子健的声音和王俊凯、刘昊然区别太大了,要是让王俊凯模仿刘昊然还有可能成功,两人模仿董子健,杨紫毕竟和他们很瘦,肯定一秒就听出是谁。大部分观众很理智,看到
  • 快登录#网易云游戏# (cg.163.com)免下载畅玩吧~ 《三国群芳谱》网易云:作词:冥凰作曲:田博编曲:熊向宇原唱: 绯村柯北、梦璟SAYA、不纯君混音:
  • 通根、有根,就是说天干有的五行,地支也要见到,才算有力,最主要是看月令中的藏干能否在天干中见到,称为月令透干有力。每个人出生的具体时间虽然无法自主选择,但是出生
  • 莫名的,有的男人和女人,“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这片“江山”的最高处,像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颐指气使,呼风唤雨;有的男人和女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搂搂抱抱
  • 海滨公路6Km‍♀️一路从家跑到风冲基地在岸上甩完风筝接着躺倒在海里晒太阳伴着夕阳吹着海风 骑着小车回家‍♀️今天是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第37天不过好在时间都
  • 广大志愿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等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前提下,就近就便主动到文明实践所(站)报到,服从安排,协助做好核酸检测、测温验码、信息摸排、
  • 丙辰日柱恋爱观丙火日元的人感情是不容易长久持续的,因为它一下子就会把可以烧的都烧光,所以,任何情感来得快去得也快,是标准的三分钟热度。所以,一般老师把手素的时间
  • 而演员更不能入戏太深,移动播报要的是真实生活反映,偶遇若是常态,便不愁没人理解,若是作秀,网民要看不出来,那简直就是侮辱大家的智商 ​​​今天第一次7.30 t
  • [握手][害羞][男孩儿]突然想起未定事件簿,有点吓人……但是我看到我天谕手游占了十二g也很吓人玩游戏就很提不起兴趣,也可以说我干什么都不是长久的,没耐心没毅力
  • 完整版 《赵清婉楚延琛》赵清婉楚延琛 《宁夕颜楚陌瑾》宁夕颜楚陌瑾 《江摇窈宋锦默》江摇窈宋锦默 《沈清胭顾瑭》沈清胭顾瑭 《苏昭柔季博鸿》苏昭柔季博鸿 《周诗
  • 三、提前预测自己的婚姻婚姻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讲都是一件大事,决定了一生的幸福,所以没有碰到真爱,也万万不要着急,更不要让一时抉择的偏向影响了一辈子。当然,这里会有
  •  「瞋心,於违情境上」就是自己种种不如意,不适合自己的心理,不是自己的愿望,在这些境界里面起了瞋恚,忍不住了,「不能含忍,不了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诸佛菩萨
  • 菜包也很多,都是我爱吃的菜菜!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很香,吃了一盒还想吃呜呜呜!
  • 这些都是从妈妈那里听来的,想来,年轻时候的姥爷也是个温和的人吧,如此家境,没有给儿女们坏脾气,他一定是努力的经营者那个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让一家人吃得饱已经是
  • 置顶: 叫风风或者铁都可以快乐玩棉花 喜欢一切可爱的东西 喜欢有礼貌的人不追星 大众雷点 讨厌小警察 我主页没什么好看的❗巨雷乙女腐 和嘴纸片人的 很讨厌吵架
  • 空气炸锅刚开始流行那两年,我也跟风买了一个,不到三百块,买回来一看,跟个电饭煲的造型,死沉死沉,拉开只有一个小抽屉,外观上不好看,我忍了,我常年阶段性减肥,
  • [赞][赞啊][馋嘴]做了一个梦,梦里的画面特别的真实而且美好,我知道这是梦,就告诉自己要醒过来,我使劲的摇了下头,醒了,然后接着睡,这个梦还在继续,我跟自己说
  • 他吃萝卜,讲究的做法很多,比如,将萝卜作为煮鱼翅的佐料:用鸡汤串细萝卜丝煮鱼翅,令食客不能分辨出碗中的是萝卜丝还是鱼翅,这种吃法很有意思。此外,就算是普通的煮萝
  • 大正感冒药里的很多成分只适合12岁以上儿童,加上日本监管不同,虽然包装上写1-10岁可用,但3岁以下宝宝不建议服用❌12岁以下不要随意自行服用❌❼Vicks通鼻
  • 当然,这椅子,也是没有“眼力见儿”关键时刻,这么不给大哥面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成龙一屁股给坐坏的……二是“大姐大”宁静,她跟在万茜的后面走红毯,没想到,两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