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守护绿水青山,治愈阿痛治好阿痛】打张富友记事起,“老水井”就是大人们口中提的最多的其中一个地方,村民不论是上山砍柴还是挑水,去的都是老水井。那里,可以说是阿痛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地方。

阿痛村隶属广南县黑支果乡天生桥行政村。随着夏天的到来,村庄周围的古树葱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榉树随处可见。伴着清脆的蝉鸣行至阿痛村村口,掩映在一片翠绿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墙画格外引人注目:挑着秧苗的村民从村间小道走来,走向一片绿水青山。村民张后文和他的儿子张富友“让村庄的水更清、山更青”的绿水青山梦,正逐渐变成现实。

寻 梦

大山深处 ,阿痛村60户人家散落在群山怀抱的山坳间,张富友从小就住在这里。幼时记忆中最深的一幕,是父亲张后文看见那片光秃秃的荒山后发出的一声沉重叹息,跟在父亲身后的张富友也看向对面——父辈们曾经挑过无数次水的地方,数千亩的山上,现在只有被烧焦后东倒西歪的残存枯枝和一小股即将断流的水。

小时候,老水井这个地方几近完美。但经过长年累月的砍伐,老水井所在的山林逐渐褪去绿色的“外衣”,变得光秃,植被越来越少,石头疙瘩越来越多。张富友7岁那年,村民误烧的一把大火更是将数千亩山上为数不多的植被烧了个干净。涵养水源的植被没有了,阿痛村的村民也都意识到:老水井逐渐干涸,出的水越来越少,村庄周围的生态也变得越来越差。

“我小的时候,那座山的树好得很,作为农村人,山林就是我们的宝贝,有水有山我们才能栽果种田。可现在山都秃了,水也要没了,生存都成问题,我们还怎么发展?”张后文对着家里老小不停地念叨。昔日苍翠的山彻底荒了,俨然成为村长张后文心中的一根刺。

“将大家自留的山林收归集体管理,并对老水井所在的那座山实行‘静休’,大家伙从今天开始不能再去那座山砍树。谁再去那里砍树就要罚款,我们要让那座山重新长出树木,恢复成原来最茂密的样子。”群众会上,一向好说话的村长张后文变得很强硬。说出村小组的决定后,对于反对或议论不休的个别群众,张后文就当着所有群众的面讲道理,明事理,直到反对的群众真正信服。最终,所有村民一致通过决议。张富友知道,重新寻回小时候那方绿水青山的梦想在身为村长的父亲心里扎下了根。

禁止砍树,让山林静休,是张后文为恢复往日的绿水青山做的第一步。为了保护老水井水源点,后来,村里还禁止村民再到那里取水。没了水源点,村民没水吃怎么办?张后文就带着村干部一次次到村庄附近寻找水源点,但由于后来寻找的水源点都不稳定,村里也时常断水。可不论如何,张后文都坚持着禁止群众再到老水井取水的规定。

造 梦

2010年下半年,张后文和几个村干部跟随水务站工作人员,终于在距离阿痛村约9公里的阿脚村附近找到一处出水较多且稳定的水源点。找到水源点后,张后文便带着另外几个村干部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如何挖沟、埋管、引水。但就在当年的11月,寻了小半辈子绿水青山梦的张后文却在挖沟开工前夕突然离世。

父亲离世后,当时年仅30岁的张富友,在几位寨老的推荐下暂代村长一职直至村里引水成功。“拉水的这个事情是我爹为了保护原来的水源点然后答应大家一定要做的,既然他不在了,那我就来接着完成他没有做完的事情。”在张富友的带领下,短短三个星期,水成功拉通,阿痛村的每家每户都在门口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件事让村民们对张富友充满信任,代理村长被村民直接推选成村长。

深受父亲影响的张富友当上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其他几个村干部到老水井转了转。看见逐渐恢复生机的山林,张富友欣喜之余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再现那一方绿水青山,且通过这方水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随后,张富友便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制定并在群众会通过了较为详细的保护山林的村规民约:每年农历腊月底,每家每户可到特定的砍伐区域砍伐500—600斤干树枝,对不在规定砍伐时间、区域上山砍伐或者是砍伐超过规定斤数、砍伐生树枝的村民加倍罚款。

村规民约实行起初,仍有村民不遵守规定私自上山砍树,罚款过后,张富友就拉住不守规定的村民一次次做工作,直至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是在逐渐发生的,周围逐渐茂密的山林见证着村民们思想的变化。“一开始很多人都是不情愿的,过了那么久,我们看见那些树越长越好,水也没断过,所以现在我们寨子里每个人都是自觉地不去山上乱砍树,到了规定时间,大家再约着一起去。”村民王顺芬说。

禁止砍树,实行静休,还要栽树。了解到冬瓜树具有较好的涵养水土的作用,张富友等几个村干部就带着村民们在附近的山上都种上冬瓜树。除此之外,阿痛村村民还自发集资,制作栏杆,将村里上了年纪的“龙树”保护起来,防止小孩或其他寨子的人攀爬破坏树木。

圆 梦

2010年至今,张富友从父亲张后文那里接过村长的接力棒近十年,他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那里每一方水和山林。他也是这里绿水青山变化的见证者:老水井的树木从几乎没有到有再到现在逐渐茂密,出水口的水也渐渐变大,周围山上的植被覆盖率越来越高,阿痛村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好。

走进现在的阿痛村,每每碰到过路的村民,攀谈起来,口中都是止不住的对自己村寨水清树绿的自豪和欣喜。若是谈及砍树的话题,得到的回复虽不一而同,中心意思却都是“我们要保护这些树,不能乱砍滥伐”。“现在我们村子的村民都十分自觉,自己不乱砍树木,还会叮嘱孩子要保护树木,节约用水。他们看着现在越来越茂密的山林,都觉得比以前光秃秃的样子好看多了。大家还意识到,村子的水土好了,才能更好地利用山林和土地,才有更多的收入,所以保护生态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阿痛村副村长王光良谈道。

村民保护这一方水土,这方水土也反哺着这里的村民。近年来,阿痛村村民们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栽种辣椒和魔芋,获得了不少的收入,甚至还有很多村民计划着要在山上再多栽些柚子树,让自己的口袋不断鼓起来。且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阿痛村在挂包单位和挂包帮扶人的帮扶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黑色遮阳网被原生态的木栅栏取代,村间小路旁多了一株株长势良好的三角梅,灰色的墙面也变成了一幅幅充满民风民俗的墙画彩绘。阿痛村,正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村(户)环境美丽、生态完美、生活宜居、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作为前任村长张后文的儿子,作为现任阿痛村村长,张富友对村寨里发生的每个向好变化都深感欣慰:父亲和自己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阿痛村村民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活再到现在追求生态的转变,父子二人一直追求的绿水青山梦也在一点一点的实现。

“只要我还当村长一天,我就会像我爹一样,带着村民守着这里的山和水。”看着不远处的一片翠绿,张富友憧憬着未来。https://t.cn/A62FYhtc

#中央省级媒体看安庆# 【人民网总网首页刊发《安徽怀宁蓝莓果:绿了荒野 融了三产》】“嫁女不嫁黄泥巴墩,不是看牛就是挖草根。”在安徽省怀宁县,这句顺口溜传了一辈又一辈,这里的“黄泥巴墩”,指的就是该县的黄墩镇。而近年来,当地通过种植蓝莓,绿了荒野,融了三产,富了百姓,美了乡村。小小蓝莓果还从黄墩向其他乡镇“开枝散叶”,引领着全县的乡村振兴路。这不,现在这儿又有了一句新俚语:“养儿防老,不如种蓝莓养老。”

  一产稳:从“无中生有”到“蓝莓之乡”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回想起十几年前黄墩镇的模样,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陈江海直摇头,“之所以叫黄墩,就是因为这里满地黄泥巴墩嘛,地上什么都没有。”那会儿,老陈和不少当地人一样,在各类展会上贩卖批来的衣服,俗称“跑会”。

  转折,发生在本世纪的头十年。彼时,安徽省农科院在全省挑选试点,推广蓝莓种植,黄墩镇“意外”入选。让黄墩脱颖而出的,正是令人“头疼”的漫野黄土。原来,这种土壤偏酸性,加之当地的“小气候”,正适宜蓝莓生长。

  也就是在那时,老陈和连襟瞅准时机,流转土地,种起了蓝莓。

  “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明目。”多年的实践,让陈江海介绍起蓝莓来“头头是道”。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周边有名的农技“专家”。叶子黄了是害了啥病?哪种肥料管根、哪种管叶?修枝要怎么修?这些,他都门清。

  老陈常说:“现在来看,转行是转对了。”可不,种植蓝莓前期投入虽然大,成熟期比较长,但挂果后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就拿5月中下旬起采摘的早熟蓝莓来说,亩产600到1000斤,价格最高时每斤能卖上80到100元。

  有水果种植大户曾经打趣道:“比蓝莓还赚钱的水果,我还没见过呢。”

  现在,陈江海和连襟的事业越做越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两人在全县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蓝莓(含未挂果)。其中,仅黄墩镇就有1000多亩(含未挂果),去年的鲜果产量超100吨。

  陈江海的故事,不过是黄墩镇“无中生有”探索蓝莓种植的一个缩影。

  “起步早、规模大、产业全、影响广。”说起蓝莓,黄墩镇镇长董满秀满怀感慨:蓝莓不仅改变了黄墩,还对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的农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产业辐射、种苗销售、技术支持,2010年前后,小小蓝莓果从黄墩向其他乡镇“开枝散叶”。

  据怀宁县蓝莓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20个乡镇中,有19个发展起了蓝莓种植,集聚了170余家蓝莓产业化企业,种植面积达5.5万亩,稳居长三角各县区之首。去年8月,“怀宁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由此,当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

  不得不说的是,怀宁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固然得益于天时、地利,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尤为重要。为推动产业发展,怀宁县专门成立了蓝莓产业发展办公室。同时,对流转土地的蓝莓种植户予以50元/亩的补贴。去年大旱,为防止蓝莓苗枯死,当地还第一时间调动洒水车予以“补水”。

  二产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一产稳,二产也得强。“由一进二”是农业、尤其是特色种植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6月5日,安徽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入一年之中的生产高峰期。一颗颗去年采收的晚熟蓝莓果,从零下22度的冷库中被“唤醒”,经过自动化生产线,“变身”蓝莓汁、蓝莓干、蓝莓果醋、蓝莓酒等产品。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出现在上海、深圳、宁波等地的超市、餐桌上。

  作为全省生产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蓝莓深加工企业之一,这里生产着各式蓝莓制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2012年,独秀山公司正式投产,以此为标志,怀宁蓝莓由一产迈进二产,开启全新发展阶段。

  “去年,我们的产值近亿元,消耗原料500吨以上,最多时,用工近百人。”在独秀山公司生产负责人汪百根眼中,深加工企业的存在,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还能为没能及时销售的鲜果“兜底”。“蓝莓娇嫩,采摘后5天,就不能作为鲜果食用,但拿来当原料,是没有问题的。”

  汪百根透露,今年,公司将进一步挖掘蓝莓附加值,如从中提取花青素,与部分药企、食品企业和化妆品企业合作,研发相关产品。

  目前,在怀宁,像独秀山公司这样的蓝莓深加工企业共有3家。在这一小众领域中,它们占据了一席之地。据悉,为加速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以工促农”,怀宁县政府正围绕原料供应不足、市场销路不广等“痛点”,携手企业积极应对,见招拆招。

  “等‘痛点’解决,企业完全达产后,我们的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汪百根说。

  三产融:文旅体“协奏”,一二三“并进”

  6月4日,虽然不是周末,但怀宁县独秀谷蓝莓采摘园门口,仍然停着不少私家车。“门票50元,进园随便吃,临了还能采摘鲜果,以优惠的价格带回家。你看,这蓝莓多新鲜?”这天,合肥游客黎女士和闺蜜们结伴而来,满载而归。

  “5月中下旬,蓝莓进入采摘季,60亩的采摘园周末游客至少有500人,蓝莓节期间,能突破1000人。”独秀谷销售负责人陈胜明说,除了采摘,园子围绕蓝莓推出科普、文创、餐饮等一系列服务和产品,满足当下游客深度体验的旅游特性和需求。

  在当地,独秀谷可不是“独一份”。

  其所在的生态廊道两旁,采摘园、游乐园等一家挨着一家,它们的业态虽略有不同,但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蓝莓之乡”的好客。不远处,正是每年怀宁县国际蓝莓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而生态廊道本身,则是怀宁“全马”赛道的组成部分……在这儿,文旅体实现了“协奏”。

  二十年光景,不过弹指一挥间。小小蓝莓果,让乡村变了模样。

  荒野绿了,昔日的黄泥巴墩上种满了蓝莓树,甚是好看;三产融了,一二三产融合并进的格局,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百姓富了,全县7000余名剩余劳动力在蓝莓企业就业,包含贫困劳动800人以上,更有700多户贫困户种上了蓝莓;乡村美了,当地以蓝莓产业为托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态宜居”的愿景正走向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蓝莓产业的兴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怀宁县蓝莓办负责人说,目前,县里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定了一个“小目标”:即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形成10万吨的深加工能力,接待100万人次的游客,实现100亿元的产值。

  围绕这一目标,怀宁正按下产业发展“加速键”。一方面,怀宁县委、县政府已出台产业规划和支持举措,并积极落实;另一方面,以安庆蓝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正加紧技术攻关,力争提前蓝莓采摘期,同时,研发“两季莓”品种,提升亩均产量。

  小小蓝莓果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未来,值得期待。(陈浩 张俊)

#中央省级媒体看安庆# 【人民网总网首页刊发《安徽怀宁蓝莓果:绿了荒野 融了三产》】 “嫁女不嫁黄泥巴墩,不是看牛就是挖草根。”在安徽省怀宁县,这句顺口溜传了一辈又一辈,这里的“黄泥巴墩”,指的就是该县的黄墩镇。而近年来,当地通过种植蓝莓,绿了荒野,融了三产,富了百姓,美了乡村。小小蓝莓果还从黄墩向其他乡镇“开枝散叶”,引领着全县的乡村振兴路。这不,现在这儿又有了一句新俚语:“养儿防老,不如种蓝莓养老。”

  一产稳:从“无中生有”到“蓝莓之乡”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回想起十几年前黄墩镇的模样,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陈江海直摇头,“之所以叫黄墩,就是因为这里满地黄泥巴墩嘛,地上什么都没有。”那会儿,老陈和不少当地人一样,在各类展会上贩卖批来的衣服,俗称“跑会”。

  转折,发生在本世纪的头十年。彼时,安徽省农科院在全省挑选试点,推广蓝莓种植,黄墩镇“意外”入选。让黄墩脱颖而出的,正是令人“头疼”的漫野黄土。原来,这种土壤偏酸性,加之当地的“小气候”,正适宜蓝莓生长。

  也就是在那时,老陈和连襟瞅准时机,流转土地,种起了蓝莓。

  “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明目。”多年的实践,让陈江海介绍起蓝莓来“头头是道”。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周边有名的农技“专家”。叶子黄了是害了啥病?哪种肥料管根、哪种管叶?修枝要怎么修?这些,他都门清。

  老陈常说:“现在来看,转行是转对了。”可不,种植蓝莓前期投入虽然大,成熟期比较长,但挂果后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就拿5月中下旬起采摘的早熟蓝莓来说,亩产600到1000斤,价格最高时每斤能卖上80到100元。

  有水果种植大户曾经打趣道:“比蓝莓还赚钱的水果,我还没见过呢。”

  现在,陈江海和连襟的事业越做越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两人在全县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蓝莓(含未挂果)。其中,仅黄墩镇就有1000多亩(含未挂果),去年的鲜果产量超100吨。

  陈江海的故事,不过是黄墩镇“无中生有”探索蓝莓种植的一个缩影。

  “起步早、规模大、产业全、影响广。”说起蓝莓,黄墩镇镇长董满秀满怀感慨:蓝莓不仅改变了黄墩,还对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的农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产业辐射、种苗销售、技术支持,2010年前后,小小蓝莓果从黄墩向其他乡镇“开枝散叶”。

  据怀宁县蓝莓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20个乡镇中,有19个发展起了蓝莓种植,集聚了170余家蓝莓产业化企业,种植面积达5.5万亩,稳居长三角各县区之首。去年8月,“怀宁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由此,当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

  不得不说的是,怀宁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固然得益于天时、地利,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尤为重要。为推动产业发展,怀宁县专门成立了蓝莓产业发展办公室。同时,对流转土地的蓝莓种植户予以50元/亩的补贴。去年大旱,为防止蓝莓苗枯死,当地还第一时间调动洒水车予以“补水”。

  二产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一产稳,二产也得强。“由一进二”是农业、尤其是特色种植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6月5日,安徽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入一年之中的生产高峰期。一颗颗去年采收的晚熟蓝莓果,从零下22度的冷库中被“唤醒”,经过自动化生产线,“变身”蓝莓汁、蓝莓干、蓝莓果醋、蓝莓酒等产品。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出现在上海、深圳、宁波等地的超市、餐桌上。

  作为全省生产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蓝莓深加工企业之一,这里生产着各式蓝莓制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2012年,独秀山公司正式投产,以此为标志,怀宁蓝莓由一产迈进二产,开启全新发展阶段。

  “去年,我们的产值近亿元,消耗原料500吨以上,最多时,用工近百人。”在独秀山公司生产负责人汪百根眼中,深加工企业的存在,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还能为没能及时销售的鲜果“兜底”。“蓝莓娇嫩,采摘后5天,就不能作为鲜果食用,但拿来当原料,是没有问题的。”

  汪百根透露,今年,公司将进一步挖掘蓝莓附加值,如从中提取花青素,与部分药企、食品企业和化妆品企业合作,研发相关产品。

  目前,在怀宁,像独秀山公司这样的蓝莓深加工企业共有3家。在这一小众领域中,它们占据了一席之地。据悉,为加速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以工促农”,怀宁县政府正围绕原料供应不足、市场销路不广等“痛点”,携手企业积极应对,见招拆招。

  “等‘痛点’解决,企业完全达产后,我们的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汪百根说。

  三产融:文旅体“协奏”,一二三“并进”

  6月4日,虽然不是周末,但怀宁县独秀谷蓝莓采摘园门口,仍然停着不少私家车。“门票50元,进园随便吃,临了还能采摘鲜果,以优惠的价格带回家。你看,这蓝莓多新鲜?”这天,合肥游客黎女士和闺蜜们结伴而来,满载而归。

  “5月中下旬,蓝莓进入采摘季,60亩的采摘园周末游客至少有500人,蓝莓节期间,能突破1000人。”独秀谷销售负责人陈胜明说,除了采摘,园子围绕蓝莓推出科普、文创、餐饮等一系列服务和产品,满足当下游客深度体验的旅游特性和需求。

  在当地,独秀谷可不是“独一份”。

  其所在的生态廊道两旁,采摘园、游乐园等一家挨着一家,它们的业态虽略有不同,但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蓝莓之乡”的好客。不远处,正是每年怀宁县国际蓝莓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而生态廊道本身,则是怀宁“全马”赛道的组成部分……在这儿,文旅体实现了“协奏”。

  二十年光景,不过弹指一挥间。小小蓝莓果,让乡村变了模样。

  荒野绿了,昔日的黄泥巴墩上种满了蓝莓树,甚是好看;三产融了,一二三产融合并进的格局,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百姓富了,全县7000余名剩余劳动力在蓝莓企业就业,包含贫困劳动800人以上,更有700多户贫困户种上了蓝莓;乡村美了,当地以蓝莓产业为托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态宜居”的愿景正走向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蓝莓产业的兴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怀宁县蓝莓办负责人说,目前,县里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定了一个“小目标”:即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形成10万吨的深加工能力,接待100万人次的游客,实现100亿元的产值。

  围绕这一目标,怀宁正按下产业发展“加速键”。一方面,怀宁县委、县政府已出台产业规划和支持举措,并积极落实;另一方面,以安庆蓝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正加紧技术攻关,力争提前蓝莓采摘期,同时,研发“两季莓”品种,提升亩均产量。

  小小蓝莓果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未来,值得期待。(陈浩 张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夏季赛对我们EDG来说,整体目标是不会变的,就是希望能打出团队效果最好的那一面给所有的粉丝和观众看。A:这英雄我觉得也算是新版本里一个比较强势的辅助,因为现在比
  • 在寝室也不会瞎说话,不管任何闹心事情,可能因为不是一个班的,寝室的界限又有点分明,好像和玥玥的关系没有很亲密,但是真的很喜欢玥玥,和她呆在一起很舒服的,我是个不
  • #造谣收割机被扣押者拘留七天# 看了下这个新闻,在抖音上造谣的5个帐号全部来自一家公司,看到外地博主的一条流量破百万的类似内容,就打算蹭蹭热度,于是就派人跑到田
  • 婚后七年不能怀孕生育是何原因2022年春刘女士找到我,目的是想看下婚姻,刘女士长相是比较漂亮的,但是精神状态很差,双目无神,眉目之间略有黑气,话比较少,报了生日
  • 以前的你总归是太年轻,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托付心态,根本就支棱不起来一段幸福的婚姻。对于婚姻,过来人基本就两句话:跟谁结都一样,会处成兄弟;找人搭伙过日子而已
  • 最后一句的“三门”表示修道成就的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也指出家道场的山门,在佛菩萨、护法的加被下,断绝了不测之事的发生,正是用功最佳时机。贯解一下后面
  • 最近听兄长说,只要他死的时候,不动他身体,他佩戴“系解脱”的加持物,就可以保证他往生极乐世界,觉得这种不在心性中切实离舍,依赖加持物的方式不太稳妥,请老师慈悲开
  • ”05家长:"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可以改为:“阳光是为考任何分数的学生准备的,按自己的能力去考吧!”07家长:"
  • 两款葡萄酒 拍下都是好价 日常家里屯点 想喝随时有 【法国蕾拉官方旗舰店】 plus領200-10 ①169元 叠10Plus券 159元 进口红酒葡萄酒75
  • 最后附上一些本人的个人简历:1998年就读于哈佛大学2003年加入海豹突击队2008年参加美国总统差一票落选2023年放弃一生荣誉成为老婆的这几天翻来覆去想了很
  • :1.张云龙和钟楚曦本来就是很短暂的事,结果被狗仔拍到,后面就自然而然的没联系了。10.归国女爱豆,她已经开始在找下家了,公司目前有顶梁柱在,不会太在意她的去留
  • (正观新闻)#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人民日报头版|兰州新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超高温钍基熔盐泵、超薄铜箔等产品的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医用
  • 比如说“彻见本性的人也可能不相信净土”你如果了解了"见性成佛"这个佛教的理论就会知道这多么荒谬,"彻见本性"的人就是佛,
  • 点赞+评论,抽一个宝打88大洋 ulike脱毛仪 稀物集松茸菌菇水乳【史低】【护肤类】 欧莱雅 花蜜水乳【凑单最低408】  欧莱雅黑精华3.0版 50ml+赠
  • #金字塔游戏# | 全女阵容+人气网漫 2024年开播! TVING确定制作由同名网漫改编的剧集《金字塔游戏》现公布演员阵容包括金知妍(宇宙少女 苞娜),张多
  • 下一步,在已实现应用场景支持的基础上,探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在其他交通出行领域中的应用,扩大服务范围;按照《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惠民服务活动的通知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抖音热推主角小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
  • ​​​三、吕洞宾 唐代道士,姓吕,名岩,字洞宾,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道。​吕洞宾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长安
  • 他们那么破防,原来也知道给别人是剧抬人,但是猜新丽为什么给茜茜?[doge]茜茜的两部剧的整体经费不高(梦华录拍摄经费预算都没有将夜2多)却拍出来高质量剧,剧方
  • 3️⃣礼物问题粉丝的心意能理解,但艺人及公司不鼓励不提倡粉丝大量送礼,尤其工作上下班路上以及机场接送机时,密集的送礼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艺人赶行程是很不方便的,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