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晚跟一个朋友说:我剪一个视频剪了两个小时。他说:短视频这个东西,我是不会碰的,不喜欢抖音。听完,我感觉我在搞一个别人根本不会碰的罪恶东西。
2.拉了一个读书会分享阅读中的金句。因为知道一个同事爱读书,就邀请她来。结果,她给我回了一句:我这半瓶水就不去晃荡啦。这话把我噎得...
我们做一件事情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想让他跟你一起干。如果,她拒绝了,甚至在言语上不冷不热对你来说都是泼冷水。
那怎么办呢?只要自己认同,就坚持做吧。别期望每个人都认同你。

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刘潜——“真实,但有时也装”

对不起,这个答案可能让你失望了。我需要说出残忍的真相,这会破坏你那些美好的臆想,或者骨子里作为爱读书人的优越感。

先说结论吧,从广义上讲,爱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区别并没那么大,差距仅体现在对文字的理解及使用能力上,其他方面,没区别。

来,上一道你爱的菜,先看一个二者产生巨大区别的故事。

时间回到20年前,那是一个没有移动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甚至连电脑都只是家庭条件好才配拥有的上古时代,我在读高中。校门口有个火爆的书摊,主要租一些十八流水准的言情及武侠小说,我依稀还能记得那些野生大侠作者的名字:全庸、古尤、梁羽牛……,几年后,一些企业无耻剽窃了大侠们的创意,诞生了雷碧、康帅傅、脉劫、大个核桃等品牌,这是另一话题,咱按下不表……

学校里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但这不是群英荟萃,只是萝卜开会。当普通人都在认真听课时,“读书人”都在饿狼般的阅读,如饥似渴。不渴不行啊,因为租书特么按天收费!天煞的奸商!读越快,越省钱,这些读书人的穷酸样子,让我想起了孔乙己。“读书人”阅读量之大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区别果然产生了,7月盛夏过后,普通人高考成绩大都看得过眼,最不济也混个中专念念,而“读书人”却全军尽没,名落孙山。

这段儿是不写得太放飞自我了?不成,咱得正经点,这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是,读书致人区别的,非读书的行为,而是读书的内容,但内容又是非常个人化的。读多了司马迁、班固、司马光,你可能在史学上产生和别人的区别;读多了老子、庄子、亚里士多德,你可能在哲学上和别人产生区别;读多了亚当斯密、凯恩斯、张五常,你可能在经济学上和别人产生区别;读多了全庸、古尤、梁羽牛,呃……,你可能在眼泪上和别人产生区别。

关于“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的提出,我嗅到了一丝读书人群体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优越感。不,这样不卫生。如果是读书的内容让你产生了在某个领域对比其他人的优越感,you deserve it !但如果这个优越感来自于读书行为本身,别这样,这很肤浅。

读琼瑶《还珠格格》的小说和看一遍《还珠格格》的剧,会区别很大么?

那看一本陈志武的《金融通识课》和去耶鲁大学听他讲一学期同样内容的课呢?

书和视频、音频,或者真人传播区别的确有一些,但绝不是孰高孰低的区别。如果你想打发时间,读书并不比刷剧高明,反过来讲,如果你想摄取有营养的内容,通过视频形式的慕课(MOOC),或是去高校里听学术大咖的讲座也绝不比读书的效果差。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更深入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读书和不读书群体的差别呢?

看一些科学的论据。

以下这段话引自国家统计局官网:“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素质十分低下,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足20%。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国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982年全国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7.2%,1990年占9.4%,2000年占14.7%,2010年达到22.9%,2018年提高到29.3%,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注意,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有80%的文盲。这意味着70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连阅读的能力都是完全不具备的。

即便是当下,中国的文盲率也超过了4%,2018年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也才达到13%,你认为全国具备长时间阅读能力的人会超过一半么?我觉得不会。这说明阅读行为本身是具有一定门槛的。

或者,我们从另一个维度来看:人类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大约6000到8000年前,最早进化出语言大约16至20万年前。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也印证了这样的事实,行为传播的门槛最低,听觉次之,文字最高(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依据,可以参考保罗.麦克里恩提出的“脑的三位一体”理论,百度都有)。

所以,当我们觉得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存在很大区别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倒果为因的错觉,我想解释为爱读书群体本身就是具备更高能力的群体,同时这个群体也通过读书更加强化了这种能力,但这样的表象会让人误以为只能通过阅读才能获得区别于普通人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同样道理,当大部分人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消磨时间的时候,依然有人通过这些平台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我们感觉刷短视频比读书更“low”的原因正是在于视频(也包括其他媒介)比文字的门槛更低,视频内容相对能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这种广泛性大量稀释了精英群体的浓度,才导致这样一种错觉的产生,而如前所述,读书群体则刚好相反。

所以,书只是信息获取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本身并不比其他工具更强大,但问题可能出在由于读书群体具有更高的知识层次和能力,致使有些人误以为,使用了这个工具就是有优越感的,才使读书和不读书产生了“区别”。

我们提倡读书,是提倡利用书去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而不是混迹于爱读书的群体中,来体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编辑于昨天 12:31・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无聊躺在床上刷到一条抖音文案是“什么时候感觉自己长大了呢”,想到了近两年发生的事情。以前跟爸妈出去玩住宾馆都是四个人睡一间房,两个床妈妈跟弟弟睡我跟爸爸睡。到现在不久前,出去依旧还是一间房,但是我和妈妈睡,不懂什么时候开始和爸爸的话越来越少了。虽然以前也不多,从我有记忆开始爸爸每天都在忙,小的时候他在忙每周六都会带我和妈妈出去吃一顿玩一天。后来家里盖了新房子,再后来弟弟出生了,爸妈的担子似乎越来越重,爸爸也越来越忙。我上初中的时候,爸爸也很忙,但是在忙他也不让我住校夏天的中午为了不让我晒太阳天天风里雨里接送我。读了高中以后住校了,他每周末就送我去车站,周五晚上回家的时候总在车站等我接我。高中毕业那段时间,因为我是春考毕业的,所以有半年的时间,我说要去打工,爸爸就担心我不让我去后来我坚持,他只能找了自己朋友的厂让我去。哈哈哈这就是爸爸的爱呀,我最喜欢我爸就是话少但是他又把你说的都记着,费尽心思只想对你好。上了一个月班就过年了,过完年我就闹着开始减肥,那时候的我真的真的真的超级胖差不多170斤吧。这次我不是随便说说了,真的开始认真的,就开始尝试各种,跑步快走节食减少食量。一开始减的很快一斤一斤的往下掉体重,但是没到二十天就遇到了平台期,一连好几天都不往下掉体重,我就开始烦躁,不开心,家里人问我什么我都不想理。甚至对爸妈说了很过分的话,什么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要把我养成这样吧啦一堆,现在想想自己也太混蛋了吧。当时我也知道这很过分但是就是很气控制不住自己,负能量满满。后来我就从别处发泄,我上班都是骑自行车离家也挺近差不多两三公里吧,我就开始说不想骑车因为减肥很累没力气骑,我爸知道我在生气就很顺从我,让我妈把电动车给我开。我这就开心了一周左右吧。很快我又遇到了第二次平台期,又开始折磨爸妈,这次我说上班中午休息太紧凑了不够我睡觉,其实我就是想通过别的来发泄自己,我爸还是很顺从我,他就跟他朋友说把我的上班时间往后移了一个小时。这次的平台期很长很长,我每天都有新花样,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自己这么胖别人都吃不胖,真的很绝望,然后也折磨我的朋友,对他们每个人都冷言冷语....好在他们不跟我计较还安慰我。我的每次脾气爸爸都默默承受不骂我不打我(长这么大爸爸和妈妈还真一次都没打过我连骂我的时候都是轻言轻语的和我讲道理)后来有一次,很晚了爸爸回到家听妈妈说我又不开心了,爸爸就来找我谈心,那晚说了很多把我说哭了。趴在床上哭的一抽一抽的,爸爸坐在床边拍着我的背,轻言轻语的哄我,我睡着了半夜微微睁眼发现爸爸还坐在我的床边手机插着耳机看电视生怕吵到我,那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爱。爸爸跟我说不要看现在的身材体重要看原来的现在你走出去有谁会说你丑这跟原来简直是两个人。哈哈哈在上大学前我没减到我的理想体重,但是跟原来的胖女孩比我真的变化很大,气质外貌都不一样了,人也自信很多。读大学以后我一个月回家一次,他们都说我有钱经常回家,我没钱,只是想回家而已,家里人都在就有了牵挂,其实回家也是玩手机,但是只要在家里我就很安心,看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忙里忙外我就很安心。经常我一回家爸爸就买我爱吃的东西,爷爷奶奶煮一大桌菜,妈妈带我出去买衣服,弟弟时不时准备一点小礼物小惊喜给我。我们家的氛围真的很好,爸爸和妈妈时不时的开玩笑式吵架,看着在吵架其实都是在拌嘴,撒狗粮。跟别人说起我们家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开心,爸爸妈妈疼小孩,彼此性格互补,妈妈比较闹腾,爸爸话少,但是很毒舌,好吧我爸妈都很毒舌所以我很好的遗传到了他们这一点。朋友们都说我不说话气死人,一说话更气人哈哈哈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还有就是爷爷奶奶,我出生的时候,整个大家族只有我一个小孩,大家都宠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心都在我身上。也因为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小孩,到现在他们还是最疼我,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我,在我们家好像没有那种大的必须让着小的的道理,也没有那种小的独宠。奶奶是最宠我的一个,每次只要我想要什么东西她就会想尽办法让我得到,奶奶不识字,以前我不爱读书,她总说要好好读书不要像奶奶这样一个字都不认识奶奶还等你考上大学带我去你的学校走走呢。后来上大学的第一天我真的带上了全家人一起去学校,带奶奶在我未来几年经常生活的城市逛了一圈。在他们回家的时候我哭了,他们也哭了,长这么大是第一次离开家。奶奶一直说别哭别哭,钱不够找奶奶拿,奶奶有钱。高中有次奶奶摔了崴到脚了,但是去了医院,听到这件事我就坐不住,一放学就往家里跑,看到奶奶没事心就放下来了。很多时候闲下来我就会胡思乱想,想的最多的就是我还能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呆几年。真的,很难想象以后的某天回家了,家里少了一个人让我感受到长大就是去年减肥那段时间了,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忍受我的脾气开始,从找爸爸妈妈拿生活费越来越尴尬开始,再到后来家里的大事他们也开始问我的意见了,这种长大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

天天开心,珍惜当下[太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怕不是真的所以找了一下报纸下面报道的记者姜韩星,发现确实有个叫姜韩星的人如果这报纸上的报道有意图的话 ,因负债继承的问题,白易辰的父亲联系了白易辰的亲生父母从而
  • ”人生路上我们懂得放弃,我们脚步沉重,是为了更美的风景,我们舍弃诱惑,我们选择了前方的彩虹,和雪后的初晴。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你要的爱和温柔我都会慢慢给你,我不
  • W10 |周记1⃣️《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看老俞的书像当面的聊天讲故事讲述人生心理历程去年的双减对新东方来说是重创人要有抵御风险和应对的能力很重要2⃣️《阳
  • ”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一场雨“冲出”的文明在
  • 狮子座有的时候还真的不会主动的去捂热一段关系的如果在感情里,他觉得你对他的态度开始变得冰冷这个时候,他会开始也往后退或许这是狮子座的自尊作祟,也有可能是他们保护
  • 第四、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第四、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
  • 于是他强压悲伤,从容地对曹操说:“愧无金日磾icon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这句话被传为千古佳话,是因为里面有一个人物叫金日磾,他因为大儿子太过顽劣就杀了他
  • The Verge爆料:Justin Sun涉嫌內幕交易,FBI、國稅局已展開調查據 The Verge 援引 Justin Sun 公司多位前員工,以及鏈上數
  • -【智能门锁】:他家的智能门锁真的是我了解过功能最齐全的了!不仅可以【全屋智能联动】而且是【防撬防钻】的,而且只要出现了危险情况,都是会【远程提醒】如果门锁没有
  • 【在哪里】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 JFK Access Road, One Idlewild Drive,
  •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真的很牛逼,全篇看完才瞄了眼作者,竟然是那多(抱歉那老师我以前有眼无珠)。总是“微博发的太多啦,休息一会再发啦”只能把想转发的微博先收藏,可
  • #VOLA# #酒店设计##VOLA水龙头#VOLA当代居所之奢华酒店篇树宅相守、天地人和 |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安缦_Aman VOLA始终关注设计在丹麦文化
  • 他说,我的身体残疾了,可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我最怕一个“穷”字,最敬一个“干”字。 太顶了5555看立绘和鬼子人设我以为秀雄是最不戳我的一条线没想到是最戳我的
  • 我认为,陈岚如果你有证据,可以起诉,为什么在没搞清楚事情真相就在网上写小作文,这样会引发社会舆论的。第一次网课还是一年级的时候转眼三年级了,第二次网课…这次,就
  • #取名# #春天花会开第1期观后感# #C罗帽子戏法#合婚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男女双方八字之间的五行是否有冲克,特别是日柱和年柱,两个人的八字是否合,各自的喜
  •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催情宝品—来自加拿大的按摩油!【当画里的人拿起了自拍杆[吃惊]】加拿大多伦多艺术家Alex Mayhew和他的团队Impossible Thin
  • LUCYCON入学準備の秒杀福利‼️任选三副88 款式以自然通勤款为主 实用性高活动拿货价45日常必备 快抢‼️⚠️(偏远新疆 内蒙 西藏 海南+15邮费)⚠️
  • 新合作超市每年12月25日扎账,12月26日及以后消费所得积分为次年的积分,市民可在“新合作超市”微信中的“新合作会员”模块查询自己的积分情况。武商量贩超市人民
  • 到嘴的小鱼飞走了,老猫不开心第三次见面:小鱼辩护超帅,赢了我们公司。谢谢朋友圈购买书和帮着推荐书的朋友们,打扰和感谢溢于言表[太开心][握手][爱你]我弟弟说:
  • 翻遍了整个天马山镇的“适龄”青年,镇上相看、村里考察,外地来的“茶老板”余安波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村支书不必都是本村人但党组织关系要在本地实际上,巴中的村“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