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所云读书会[超话]#
一个人,一条路。我为那些从来都未知的人们的不同的生活感动,即使他们身份卑微、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尽职,他们依然为了这个身边的世界而努力着,为了让自己过得好,也为了让自己爱的人过得好。如果不是这些故事,我从来不会知道在这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人。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没有他们,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饱含着一生的心血。

就像二十个人轮流坐在你的面前讲自己的故事一样,不会觉得陌生,不会觉得紧张。但是会想:这个如果是我,我要是在周游世界,是骑自行车的苦行僧,而不是抱怨飞机晚点的旅行者,我能够突破性别的局限,在各国穿梭吗?我是那个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当防卫杀死抢劫者,还一如既往地前行然后继续消除路上可能出现的行凶者吗?嗯,除了坚持和勇敢,我觉得他还有超越人性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本领。

或者你让描青花的女师傅和守陵卖票的女人坐在一起,同是一份坚持和巧合,她们会互相说些什么?地域的不同影响了她们身边的人和她们自己对幸福的判断。看到使用除草剂后再也没有荒草的时候,我忽然想到,我们再也看不到在稻田里吃着稻花长大的鱼了,那是不是很能理解这些守山人看鸟人的付出和执着?

一个人,一条路。为那些从来都未知的人们的不同的生活感动,即使他们身份不同、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尽职,他们依然为了这个身边的世界而努力着,为了让自己过得好,也为了让自己爱的人过得好。如果不是这些故事,我从来不会知道在这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人。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没有他们,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饱含着一生的心血。

这二十个普通的人,二十个完全不同的人,二十份的苦恼悲哀执着成长,让我在没开学的日子想再感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低收入者的重重困境,只想邀请他们和我一起讲讲后来的故事。



孔圣人忙了一辈子.到死前才想出对付小人的绝招:
1.孔子,一位深度的道德洁癖者。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孔子心目中的好人,道德楷模;小人,孔子心目中的坏人,深恶痛绝。
《论语》中“君子”这个词语出现了108次。
从单个字看,“仁”字出现了109次,“礼”字出现了74次,“信”字出现了38次,“善”字出现了36次,“义”字出现了24次。
可见孔子的一辈子.拼了老命在跟学生讲:
要做一个君子.要做一个好人。
他深入剖析人的道德品质.把“道德品质”这个东西掰开了揉碎.使用“仁、义、礼、智、信”等不同角度.讲给他的学生听。
翻来覆去其实只有一句话:
孩子们,你们要做一个好人!
对于小人,他恨得咬牙切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多少次,夜深人静,孔子无法入睡。
想起白天的小人作祟,他深深地揪心:
为什么到处都有那么多坏人?
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无论在办公室还是田间地头.无论在城里还是在路上.无论在家里还是远方。
那些坏人,自私自利,贪得无厌。
因为一点小聪明,沾沾得意。
表面上会装作很厉害,实际上是纸老虎,一捅就破。承诺办事时,夸夸其谈,真正做时再三推诿。处处想着利益,而不是责任。
出现问题了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不反思自己的原因。做事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他们拉帮结派.但不做真正的团结。
与人一团和气.随声附和.没有自己观点.即使认可身边人.背地里却嗤之以鼻。
对付小人成为孔子的终身目标。
2.对付小人第一招:上行下效。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理政时,孔子说: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核心。
“为政以德”,这是孔子的核心执政思想。
孔子认为:只要执政者成为道德楷模.那么全体民众都会仿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
人人成为君子,小人无处藏身,从此整个世界成为美好的人间。
上行下效,肯定是孔子最先能想到的方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公元前532年.孔子19岁.做了个管理仓库小官。
公元前531年.孔子20岁.管理畜牧.什么粗活都干。
公元前517年,孔子34岁。
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逃到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是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虽然齐景公很赞赏孔子的话,但是并没重用他.也没有实际能力可以重要孔子。
公元前499年,孔子52岁,升为鲁国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
为什么平步青云?执政者矛舍顿开了?
不是,鲁国的实际掌权者,三大家族,想利用孔子的威望。
然而,孔子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试图实践自己“为政以德”的执政思想。
充斥小人的执政当局.当然不会让孔子的“德政”走下去.触及既得利益者.孔子的执政也只能走到了头。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被迫开始周游列国。
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以前的老板鲁国给发多少工资,我们卫国绝对不低于这个标准。
确实,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事实上,像孔子这么一个眼里容不下一点点细沙的圣人,卫灵公显然不会喜欢的,只是顾及了孔子的声望。
公元前484年,孔子67岁,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仍有心从政.但依然是被敬而不被用。
显然.孔子的第一招.试图“为政以德”然后“上行下效”失败。
3.对付小人第二招:言传身教。
开篇就提到.孔子的一辈子.拼了老命在跟学生讲:要做一个君子.千万别做小人。
整部《论语》就是一个道德卫士孜孜不倦的千叮咛.万嘱咐。
然而.说教是一个极难的事情.尤其是道德的说教。
无论古人今人,人性相同,听不进别人的说教,这点古今亦然。
况且,道德不像科学,没法论证观点的对错。
凭什么让人认可自己说的道德标准?
这是摆在孔子面前的难题。
为了说教.孔子不惜借用周礼的名义说事。好比后来.很多人为了说教引用孔子.甚至托名孔子。
直到近现代.康有为为了打击顽固派.主张变革.写了个《孔子改制考》号称孔子最主张变革。
自己的说服力量不足时.借用权威是常用的手段。后人可以借用孔子.但孔子所能借用的.也只有周礼。
公元前518年,孔子33岁时,跑去找那位周天子的图书管理员老子请教周礼。
老子却说:万事万物都是在变的.周礼不遵守也罢。
没有人知道“孔子问礼”故事的真假,即便是真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俩到底聊了些什么。
上述的内容,多半是后人根据两个人的不同风格,所作的揣测。
老子反对的,是礼仪中冗余的规则。
而孔子想要的.其实并不是礼仪的规则.而是道德的准则。
他提出的“克己复礼”这个词语可以证明,在孔子看来,恢复“礼”要做的是“克己”就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按道德品质来做事。
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康子公然采用天子的礼仪,让六十四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
孔子气得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种事你都干得出来.天底下还有你不敢干的事吗?
表面上,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
本质上,却是孔子对季康子的道德谴责。
通过引用周礼,他向皇宫贵族说仁,也向士族大夫说仁,也向平民百姓说仁,然而更多的确是向他的学生说仁。
毕竟学生和外人不同,学生都是自己选择的,大体都能接受自己的观点。
孔子试图扩大说教的范围.所以他周游列国.走边千山万水.哪怕遇到艰难险阻.在所不惜。
然而,费劲口舌,执政者依然不容易被说教,所以他只能扩大招生的规模,3000人,他的全部生命所能传播的极限。
然而,公元前483年.孔子68岁.儿子孔鲤死了。
公元前482年.孔子69岁.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死了。
公元前480年,孔子71岁,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
此时的孔子,已经身心俱疲。他不知道自己的道德主张.还能不能获得传播.还能不能为大众所熟知.还能不能改变这“礼崩乐坏”的世界。
4.对付小人第三招:以史为鉴。
孔子是在周游列国后返回鲁国时开始编纂《春秋》的,记录了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的各国大事。
或许起初编纂《春秋》只为供教学之用。
秉笔直书中却会发现,历史有个重大的作用,所有小人都被将被记录.害怕遗臭万年的小人会逐步“小人”地更加隐蔽.或者干脆不做小人了。
后人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春秋》让那些乱臣贼子都很害怕。
符合礼的事《春秋》就表扬;不符合的《春秋》就批评.自己做的事情被史书记录下来.并且一直流传下去.这对那些坏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或许可以发现.从古至今.坏人坏的越来越不明显了。到了当今社会.甚至极“小”的小人.都将被历史记录。
古代受限于条件,所谓的历史,只能对关键人物、关键时刻、关键细节做记录。
而现在,记录已经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无所不在,而且是全量记录。
哪怕你不愿意,这个世界也在悄悄记录。
你走过马路,一个摄像头把你记录;买个棒冰,扫码支付有记录;乘个火车,实名登记有记录;取个媳妇,民政局有记录,生个小孩,医院有记录;杀人抢劫,派出所有记录。
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被录下来,构成未来历史的一部分。
高跟鞋踩死猫.高铁上没让座.车窗外扔垃圾.都已经记录下来了.他们的后代都能查到其所作所为。
这个充满恐惧的时代,谁还敢做小人?
以史为鉴,是孔子开了这个先河。
5.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死了.享年72岁。
他知道自己的《春秋》能够传之后世.影响后人。
但却没想到.自己的言传身教.也能传之后世。
他那思想的细流.因为努力的传播.并没有断流。
反而开枝散叶,越流越广,也越流越宽:流出儒家文化,流出中文文明。
同时,他开创了教育之先河,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探索。
这三个方面,是孔子最伟大的成就。
孔子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意思是说:君子出来做事.是因为放不下肩头的责任;至于理想无法实现.心中早就有数了。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才创造了那么众多,那么伟大的成就。

#松林说史# 刘邦临死前派陈平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还是另有深意?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公元前195年6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崩于长乐宫,而刘邦在临死之前,曾秘密派陈平带着周勃要杀掉樊哙。

那么樊哙是何许人也呢,竟然让快要驾崩的刘邦特别对待,专门派人去除掉呢?

樊哙有两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是刘邦的老乡,为卖狗肉出身。刘邦起事以后随其是南征北战,曾在鸿门宴时出面救过刘邦,开国以后跟随刘邦先后平定了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叛乱,可以说是刘邦麾下有名的猛将。

樊哙的第二重身份就更惊人了,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妹夫,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可以说是标准的皇亲国戚。

身为开国功臣外加皇亲国戚,樊哙这个身份,在当时可是相当的位高权重,也曾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之一。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他呢?

按照史书记载,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以后,旧伤复发,好不容易回到长安,燕王卢绾又开始造反了,刘邦实在没办法御驾亲征了,于是派樊哙以相国身份领兵征讨。

在这个刘邦病重之际,有人“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大意是有人进谗言,说樊哙现在是吕后的人,所以就等着刘邦死后,要杀死吕后的眼中钉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母子。

病中的刘邦听到以后大怒,派陈平悄悄地带着周勃去军中,以陈平个人名义传诏,意思慰问什么的,使樊哙放松警惕,然后将其斩杀,以周勃代之统领军队。

陈平也是个人精,身为汉高祖刘邦身边仅次于张良的谋士,他寻思着刘邦快要驾崩了,到时候肯定是吕后掌握大权,自己要是真的将樊哙杀死,吕后上台以后,自己肯定要被收拾。

所以陈平跟周勃商量了一番,达成共识,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法,那便是只是将樊哙逮捕,以周勃代之统领军队,带回长安让刘邦自己处置。其实就是赌这个时间差,赌刘邦死在他返京的过程之中。就算没死,真带回京城,说道自己是替刘邦考虑,害怕他将来后悔杀樊哙,如果刘邦还是坚持要杀樊哙,自己也是仁至义尽了。

陈平一路上是故意拖延时间,最终刘邦没有等到陈平带樊哙回京,便是一命呜呼。樊哙的性命保住了,陈平也因为这个折中方法保全了自己,使吕后没有清算他。

通过以上来看,汉高祖刘邦似乎的确老糊涂了,有人进谗言,没有多想,就急匆匆地做出杀了妹夫樊哙的决定,要知道樊哙不只是他妹夫,还为西汉开国立下赫赫战功,更是曾经在鸿门宴下救过他。

但其实仔细结合当时历史来看,刘邦并非老糊涂了,而是这个谗言的出现相当于一个契机,使他下定了决心,要力保戚夫人母子,不说除掉吕后,最起码要大力削除吕后的势力,要制造一个平衡局面,而杀樊哙就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但刘邦并没有来得及进行下一步,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留下了吕后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要从刘邦很宠戚夫人,并且欲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说起。

话说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对于年老色衰的吕后是越来越没有胃口,转而对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是宠得不得了,甚至爱屋及乌的想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废掉与吕后所生的嫡长子刘盈太子之位。

虽然史书记载这场废立风波,是随着吕后请教张良以后,请出了隐世高人商山四皓,让他们辅佐太子刘盈,使刘邦认为太子刘盈羽翼渐丰,所以不得不取消废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但真实的历史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西汉开国过程中,吕后出力甚多,支持她的大臣其实不少,吕氏外戚也拥有一定的权力,所以刘邦欲换太子不只是很多支持嫡长子继承制的大臣反对,更是有着吕氏集团的反对,所以看似平静的朝局之下,其实已经是暗潮涌动,随时一触即发了。

如果刘邦真的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那么吕氏集团肯定不答应,吕后肯定会与其鱼死网破的,因为如意成为太子,以戚夫人的性子,将来吕后和刘盈肯定没有活路可言。

而张良出的这招,其实是在隐晦表明自己是支持太子刘盈的态度,更是给刘邦找了一个台阶下,知道当时因为改换太子之事已是僵持不下,而晚年的刘邦处于平衡朝局的考虑,自然顺势以商山四皓出山,自己尊重人才的原因,放弃了改换太子之意。

而刘邦选择了吕后和太子刘盈,那么意味着戚夫人母子的不安全,性情仁厚的刘盈还好说,但是强势狠辣的吕后就不好说了,说她不报复戚夫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邦也做了保护戚夫人母子的措施,诸如派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周昌是个直言不讳的直臣,曾经反对刘邦想要废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使得吕后都为之感激,所以刘邦特意派他去担任赵相,以保护赵王如意。而后来虽然赵王如意被吕后毒死,但周昌也确确实实尽心尽力地保护了赵王如意,直到吕后将他调回京城以后,才找机会将赵王如意召唤到京城,再将其害死。

我们再回到刘邦听信谗言,要杀死樊哙的那一刻,其实心思缜密的刘邦,在那一刻应该是想得更为透彻,或者说不再犹豫不决。毕竟之前刘邦就因为忌惮吕氏集团,为了朝局稳定,而不再改立太子,所以晚年的他,也不愿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没有为了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母子安全彻底的高枕无忧,而对吕氏集团进行清洗,只是进行了一定防护措施,或是犹豫不决,或是认为情况没自己想的那么严重。

但此刻的他,更加明白虽然宅心仁厚的刘盈不会害戚夫人母子,但是吕后会啊,更何况吕后有着掌握兵权的樊哙这一大臂助,更容易掌握大权的,掌握了大权以后自然是为所欲为。刘盈即使想保戚夫人母子性命也保不了,事实证明后来刘盈的确想保护弟弟赵王如意,但防不胜防,还是被强势的吕后找机会将赵王如意给毒死了。

所以刘邦为了戚夫人母子的彻底安全,开始安排后事了。不说杀死吕后,最起码也要削弱吕后的势力,使吕后没实力掌握大权,将大权放于刘盈手中,或者说分散于刘盈、开国功臣、诸王、吕后等几方手中,那么吕后自然没实力迫害戚夫人母子。

这样一来,妹夫樊哙首当其冲,可以说是支持吕后的一个重要力量,毕竟他拥有兵权。所以刘邦打算以樊哙入手,清除这个吕后臂助,然后再清除其他吕氏集团大臣,以确保吕后掌握不了大权,自然迫害不了戚夫人母子,可惜刘邦命不久矣,虽然做出了清洗吕氏集团的决定,但是杀樊哙这第一步还没有实施成功,便是一命呜呼。

汉高祖刘邦死后,因为清除掉樊哙的计划都没有实施成功,所以吕后自然是掌握了大权,先后迫害死了赵王如意和戚夫人。

若是说晚年的刘邦糊涂吗,在杀樊哙之事上,他绝不糊涂,但是在戚夫人母子身上,他是真的糊涂。忽视了吕后的力量,非要过分宠爱戚夫人,并且将欲立赵王如意为太子,这对母子可不是吕后,没有人支持,最后刘邦也没有将赵王如意推至太子之位,等于变相将戚夫人母子变为吕后死敌,虽然做出了保护赵王如意的措施,但并没有彻底将吕后这一最大隐患给解决,直到临死才想要解决这一隐患,但为时已晚,最终刘盈登基以后,吕后对戚夫人母子展开疯狂报复,想必九泉之下的刘邦也是追悔莫及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总体来说,只要是“酸奶”它就是健康的...只要你保证每天300g,它就是健康的,就怕你不喝...无论喝很贵/很便宜酸奶,有糖/无糖酸奶,低温/常温巴氏杀菌酸奶,
  • 完成以后我甚至有点飘,感觉下一波可以挑战下全勤了(开玩笑,开玩笑的)封面好说,淘宝随便找了一家设计了一下,凑合用,三天真得编出了一万两千字,人啊,看来有时候还是
  • 凌晨四点,先喝1000ML的电解质水,剩下1000ML分四次喝完,最后一次加西甲硅油,这个水就是一股铁锈味,非常想吐,忍住的话鼻涕留下来了,然后就开始拉肚子。七
  • 惶惶东北之行即将满月,又可能不止一个月……今天是希享受独生女的一天昨天接回家,从下午4点睡到今天早上7点才醒,中间她爹不止一次的去房间看她,一直咕噜道,怎么睡这
  • 忙活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吃你包的猪肉大葱馅的大包子那是我记忆犹新的味道小学时因为我喜欢吃你厂的大包你就回家给我做我觉得你做的更好吃可惜这个馅可能不是我们家的主流没
  • 上周她找我做搭配赛代肝,我说先付款再肝,她就消失了,在我这是个鸽子精,我猜可能是又共到了新的号,那个号要求做搭配赛,她不想做,于是想白嫖一个搭配赛代肝,因为我要
  • 女演员宋智孝连续3年拿下「人气奖」她当天顶着最新发型、俐落的短发现身,帅气地接下该奖,然而,访问还没结束,她却傻傻地率先退场,使得利特当场笑出来、立刻忍不住提醒
  • p1.우와 우와 우와~~저녁 먹기 전에 이 최고의 소식을 보았네~!!!!!여보 여보..진짜 완전 축하해~!!!!![好爱哦][好爱哦][good][
  • 在《哪吒闹海》上映20年后,5个“北漂”年轻人将电影里第432号镜头的一帧画面作为乐队LOGO——他们将自刎的哪吒印在衣服上,印在旗帜上,南征北战,高喊着:“即
  • 4、航天发展:公司是电子蓝军的稀缺标的。4、航天发展:公司是电子蓝军的稀缺标的。
  • #我正在追的剧##电视剧猎罪图鉴好看吗#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去定义一部剧好看还是不好看,我对于好看的定义其实蛮简单的:三观正、剧情不拖沓、演员表演不拉垮,放到现在
  • #难哄广播剧# 终于把《难哄》广播剧听完啦~这几天真的是不分昼夜的听哈哈哈哈哈,是看完了一遍小说就激情下单买了广播剧,像是又感受了一遍桑延和温以凡的喜怒哀乐和悲
  • 稍微看了一下之前,那么喜欢发说说、微博的我,现在也懒的不行,一句都不想留在这广大的互联网上。图二是今天拍的最喜欢的照片朋友的朋友果然也会成为朋友图一是两个人唯一
  • 二、交易周期短线持股3到5天就好,止盈8%到15%,止损5%,3个交易日横盘坚决卖,短线的精髓在于短,时间是资金最大的机会成本,要像打游击战一样快、准、狠,不可
  • 【天猫新势集发布十大赛道潮流好物】今年的天猫 3.8 节,天猫新势集联合 UOOYA、DACHOO 大厨、XWOW 晓舞、拉拜诗、TOP TOY、BARBEA
  •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不少明星在网上发文送出了新年的祝福,也有一些明星在2020年12月31日就提前送出了新年祝福,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一些明星要
  • 就在她们茫然无助的时候,恰好一旁的路人告诉她们,刚看见民警拉着个男孩也在找家人,现在去孩子学校了,两口子就飞奔赶了过来。当老人感觉路段熟悉了,李跃贤就拉着大娘边
  • 想想原来遇到的那些恶心的烂桃花 觉得现在安安静静也没问题[太开心]#怎样遏制网络暴力# 原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黄巢写的,他这桃花真的不是血染的
  •   法院:不损害婚姻自由驳回离婚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刘某某于2020年1月6日出院时被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
  • 也不知从何时起四季变得如此模糊不清未曾来得及感受春的朝气蓬勃火热的夏便策马奔腾而来像极了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总让人措手不及纵然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向更好的自己靠近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