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登上《河南日报》,这次是专版!

8月17日,《河南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栏目中,专版报道我区《用心工作 有解思维 奋力谱写偃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是不懈奋斗、再创辉煌的新时代。

7月30日,偃师区召开2022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发布该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年中“成绩单”亮眼提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居洛阳市各县(区)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2%,居洛阳市各县(区)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居洛阳市各县(区)第2位,实现了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目标。

近年来,偃师区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洛阳市委的部署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紧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坚持“用心工作、有解思维”,持续强化“答卷意识”,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在洛阳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中勇担当、敢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蓬勃发展 为县域经济增势赋能

从“成绩单”不难看出,今年上半年,偃师区的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稳”字背后,是产业蓬勃发展提供的强劲支持。

产业是一个地方的发展根基。偃师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务,锚定工业高质量发展“15246”目标,以科技创新、龙头培育、对标提升、提质增效等“十大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战略,加快重振偃师产业发展新辉煌。

项目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偃师区始终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干快上,年度计划投资148亿元的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3.5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0.24%。“三个一批”活动共实施“签约一批”项目6个、总投资117亿元、开工率100%,“开工一批”项目15个、总投资86亿元、投产率91.6%,“投产一批”项目18个、总投资73.7亿元、达效率100%。同时,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133.78亿元,均已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握风口、顺势而为至关重要。偃师区聚焦风口产业精准发力,形成了“四新六特两优”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了“一区三园八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无机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双百亿新材料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金泉实业、力锋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建龙微纳吸附产业园提升改造、优箔金属年产15万吨电池箔、龙海电子玻璃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等项目加快建设;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关联转型快速推进,共实施500万元以上“三大改造”项目90个、总投资98.5亿元、完成投资26.9亿元。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偃师区在洛阳市率先探索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以营商的“软环境”造就发展的“硬实力”。优箔金属年产15万吨电池箔作为洛阳市首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去年10月底洽谈、11月底办理土地手续,今年1月开工,创造了全流程40天完成的承诺服务偃师速度。在全省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县(市)第5名,在2020年度第8名的基础上挺进前5名,连续两年位居洛阳市第1名。

与此同时,偃师区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133”企业服务机制,帮助634家企业解决问题1100余个;建立“小升规”“专精特新”、龙头企业培育后备库,其中13家企业入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企业进入市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安排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重点企业,累计兑现43笔、1.2亿元。减税降费2.19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2.3亿元。

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引、落地、达产,强力引领着偃师产业转型升级的恢宏巨变!

文明创建不断深化 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漫步在首阳山森林公园,享受生态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来全民健身中心,赛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到祥和巷社区,上楼坐电梯、出门进游园,感受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便捷舒适……

一个个新变化,是偃师区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总抓手,落实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着力推进“文化进社区”等重点工作,围绕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带来的新体验。古都已然翻开百姓期待的新篇章。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谋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项,滨河路、华夏西路提升改造,荣泰路、聚贤路北延等4条道路完工,乔村西路、民康巷、河洛巷北段、河洛巷南段等4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首阳路、槐新路雨水泵站完工,泰和路污水管道连接工程、老城湖临时排水渠及泵站完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个、惠及居民206户,建成安置房419套、安置群众473户。

治理水平持续提高。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实施首阳山体育公园、滨河游园体育运动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2项;全力推进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预计2022年年底,全区物业覆盖率由目前的25%提升至80%;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百日集中整治、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城市清洁集中行动,集中治理流动摊贩、店外经营、“牛皮癣”等顽疾,城区更加整洁、有序、优美。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PM10、PM2.5和优良天数等主要指标全面优于市定目标,伊洛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中州渠偃师段全线22公里实现历史性通水,空气质量考核连续五个月在洛阳市环都市区中量化排名第一;完成营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2000亩,绿化村庄20个,打造森林特色小镇2个、沿黄干流森林乡村示范村6个。

文化活动持续丰富。2022年以来,偃师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有保障的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此外,积极探索“部门发动、协会带动”的模式,推动该区59个文化协会与各社区合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进社区”活动,让各具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健康成长,不断激发文化创造热情,使基层文化更具活力。

通过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偃师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古都“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8月4日,在大口镇铁村的一处谷子地里,村民黄跃甫和杨俊武正在忙着用无人机给庄稼喷洒农药。今年,他们依托村里的粮食加工厂,承包300余亩撂荒地种植谷子,目前长势良好。“现在乡村振兴政策这么好,咱自己再不加把劲儿干说不过去啊!”黄跃甫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乐呵呵地说。

在偃师大地,像黄跃甫和杨俊武一样,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谋求发展的群众还有很多。

乡村兴则民族兴。长期以来,偃师区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按“151”工作部署,认真实践、大胆探索,坚持典型带动,全面布局发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该区坚持“四个不摘”,积极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常态化排查和集中排查,今年以来,共纳入监测对象12户54人,风险消除6户26人。谋划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28个,增强“造血”功能。

“五大抓手”持续发力。该区122个村(社区)完成“三清两建”,清收土地10.9万余亩、固定资产及资金6164余万元。出台7个方面20项乡贤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新增返乡创业790人。乡村运营有序推进,召开全区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推介乡村运营项目73个,现场签约项目20个,完成32个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集镇建设加速推进,谋划实施项目95个,完成投资18.2亿元。“三变”改革初见成效,探索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户+乡贤+农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等13种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崔河村、翟东村“三变”改革偃师样板。

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推进。该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按照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标准要求,清理垃圾堆、残垣断壁,拆除私搭乱建,治理空心宅院等61500余处;完成农户改厕900座,首批5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快实施。

一项项乡村振兴举措,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越过越红火,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中流击水,举目千里,奋进者在一次次闯关中不断成长。“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冲刺三季度、决胜四季度,高质量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红’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偃师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田宜龙 范坤鹏 焦可艳 牛朝霞

图片:刘龙选 刘海洋 摄)

【莲湖:优化营商“软环境”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融通地产西安总部、陕西空天信息公司落户等7个重点项目签约,总签约金额达65.76亿元,涵盖金融、信息软件、新材料研发、医疗卫生、商务服务等产业。这是8月14日,第六届丝博会开幕之际,莲湖区在项目签约取得的成绩单。西电集团医院综合大楼、光大银行西安总部、居礼国际广场等3个重点产业项目在2022年西安市产业投资合作年会上进行集中签约。

丝博会期间,莲湖区将举办“秦创原”授牌仪式暨产业楼宇、园区招投联动大会,精选出59个产业项目对外发布,并诚邀中外宾客来莲湖考察洽谈。

亮眼数据、多元产业的背后,折射出莲湖开放型经济活力四射,营商环境极具吸引力。

融通、通用环球医疗、抖音视界等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莲湖,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华润万家西北总部等一大批总部型企业扎根莲湖、深耕莲湖,四通八达、寸土寸金的莲湖正成为中外客商首选之地!

“强磁场”引来“金凤凰”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优越的营商环境犹如“强磁场”,吸引大项目、好企业纷纷落地莲湖区。目前莲湖区在册市场主体突破16.5万户,“五上”企业达到479家,连续12次荣膺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近年来,莲湖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推动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2021年突破8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8亿元,稳居十三区县第一方阵。

莲湖区始终坚持“优二强三”,西电、法士特两家百亿级企业引领二产发展,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超过60%。限上商贸企业突破2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6亿元,稳居全市前列。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25%,南二环区域性金融基金孵化基地雏形显现。文化旅游业提质增效,位列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第三位。

综合改造提速,莲湖区加快大兴新区、土门地区综合改造,利君制药等25家工业企业搬迁,102个项目竣工投用。老城根Gpark等四大商业综合体引领商圈发展,昔日仓储物流区蜕变为宜居宜业商住新区。打通红庙坡路,助推大明宫合作区与大兴新区、土门地区、中心区形成四大片区联动发展格局。

“软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十三五”以来,莲湖区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快速增长、规模跃升”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莲湖区着力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服务环境、“成本竞争力强”的市场经营环境、“生态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法治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等“四个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连续三年考核排名全市区县第一。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能力和水平,莲湖区委、区政府将通过“一周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事一落实”等服务,帮助企业和项目及时高效解决各类问题,真正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生产、让项目加力提速搞建设,着力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扶商的浓厚氛围,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莲湖区在百分之百承接落实上级纾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加大纾困扶持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8条措施》和《优化审批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发展18条措施》。以多管齐下的“组合拳”,努力实现“1+1>2”的倍增效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的稳定发展有了保障。

太和时代广场、财金大厦、金辉大厦、鑫苑中心等一大批高品质楼宇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落户,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区县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莲湖第一、第二学校相继建成,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营商“软环境”已成为莲湖区发展的“硬实力”。

“绘蓝图”谋划高质量发展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诸多重大战略叠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见效成势,莲湖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价值兑现期。

得天独厚的禀赋资源、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交汇催生的战略机遇与强大动能,正驱动着莲湖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汇融合的国家中心城市典范城区加速迈进。莲湖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亲商、富商、安商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一流的法治环境、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等“五个一流”营商环境“金招牌”,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为企业壮大注入强心剂和新动能。

创建企业家投资兴业、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莲湖区将抢抓机遇,对接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创新发展适合中心城区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莲湖“1+3+3+1”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制定莲湖区楼宇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强化楼宇、园区招商,培育星级楼宇、星级园区,打造特色产业楼宇集群。

借助丝博会东风,莲湖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诚挚邀请海内外的企业家们关注莲湖、投资莲湖,在莲湖这片投资沃土上兴业发展,携手共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化主城区,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十大创新看德州 | 创新赋能奏响科创强音,高质量发展再造“通达之路”】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这源自于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交汇点。借力创新,是它以区位优势为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通达之路”。为此,在今年2月召开的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田卫东明确表示:未来五年,将突出创新驱动,全力建设区域科创高地。

锚定“十大创新”,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德州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十大创新”,推出一系列战略性、牵引性改革,一批力度大、创新强、举措实的重大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各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出台六大方面25条政策支持德州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转数改”;打造“1+3+N”人才发展战略格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山东的“北大门”,今年年初,德州在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列之后,如何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继续“走在前、开新局”?答案正陆续揭晓。

创新为擎,迎“八面来风”

“制造业是立市强市之基、高质量发展之本、共同富裕之源。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作为立市强市的最优选项。”5月23日,德州召开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双招双引”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田卫东进一步明确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6月22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德州9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天衢新区3个项目位列其中,获奖数量占全市三分之一。

好消息还不止一个,前段时间公示的2021年度德州市科技奖中,天衢新区21项成果获德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创历年新高。

作为天衢新区的龙头企业,6月28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8英寸半导体硅片项目的生产车间,总工程师肖清华告诉新黄河记者,得益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的火爆,他们的订单排满全年。一季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80%。“当前,总投资62亿元的2021年省重大项目——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产业化项目’正在施工,项目达产后,将彻底改变我国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工作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关键舞台,科技创新则是制造业发展的“牛鼻子”“发动机”。7月7日,德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支持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10项具体举措,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省级新区试点德州市天衢新区,正搭乘着政策的东风,以“创新”为发展新“引擎”,以崭新的姿态迎“八面来风”。

产才融合,放大人才“场效应”

从2017年考察初识,到2018年签署协议,再到数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德州与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有研的加入,成为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央企的生动写照。

在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清华看来,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有研选择德州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德州政府满满的诚意“大礼包”,极具诚意的招商政策、现代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则“打败”了争夺有研的其他城市。

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德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配合,“一站式”服务节省审批时间,现场办公抢抓项目进度,做到了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这些都是打动有研集团的重要因素。“企业落户德州至今,推动了3个德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在每个重要节点、关键环节的任何问题,政府都有专人协调跟进,及时发现解决。”

这背后,体现的是德州速度和营商环境的温度。

这还不够,较之物质奖励,价值认同、情感共鸣更能打动人心。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自2019年从北京西城区迁至德州天衢新区后,200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员工,3年内没有一人流失。这一切都源自有力的人才保障,以产留才,打造人才“孵化地”;以才兴产,形成人才“能量场”;产才融合,放大人才“场效应”。

有力的人才保障让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发展蹄疾步稳——有研半导体项目作为亿级产业“航母”,带动形成了年产值近3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了包含硅片、靶材在内的国家重要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有研好似高昂的产业“龙头”,正在驱动整个产业链,为天衢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势赋能。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1.8亿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利润3亿元。

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德州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2022年1月1日,《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省第二个就优化营商环境专门立法的城市。

德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6月28日,在德州市政务服务大厅,新黄河记者看到,各项业务正在有条不紊地办理中,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促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劲,今年以来,他们不断做好审批“减法”、服务“加法”,例如在全国首创“跨省异地线下办”模式,设立德州市政务服务大厅驻京分厅,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搭建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信用评价横向管理平台,创新“信易批+失信制约”机制等。

“人才兴德”战略,让人才政策“真金白银”落地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作为创新转型的城市,德州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从推进“人才兴德”战略,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天下才德州用”;从“顶格”配备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到人才政策“真金白银”落地生根,再到提高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德州,扎根德州,留在德州,成为德州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德州一家专注玉米精深加工的企业,是目前全球最大葡萄糖酸钠、海藻糖、葡萄糖酸内酯生产基地。通过科技人才的支撑和科研的驱动,企业做到了将玉米的增值转化率达到10到15倍。“一吨玉米的市场价在2900元左右,经过我们的加工,下游产品每吨能达到三四万元,增值转化率在10倍以上,有的达到了15倍。”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何万忠告诉记者,这是依靠企业组建科研团队、与高校、院所、生物领域的专家联合创新做到的。“人才的创新,保证了产品充分地向下游延伸,也保证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科研中

政策聚才,待人以诚,拿出真金白银,这是德州的做法——5月27日,“‘德’有你才‘州’全”德州市人才政策奖补资金发放仪式举行,仪式上,10名领取安家补贴人才代表、10名享受“假日专家”薪酬补助企业代表、10名获得引进大学生奖励企业代表和10名第九届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代表,共计40人上台领奖,现场颁发奖金总额达411万元。

对于人才与产业的关系,德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人才是制造业振兴的第一资源,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同时产业是人才引育的基础,更是人才发挥潜能的试验场。

引才有诚意,育才有沃土,用才有胆识,德州市人才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功创建全国第4家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全省第4家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全省首家“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3项典型做法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为民,一个“新”字包罗万象,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创新已成为德州蝶变的最强引擎。(来源:新黄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不是二叔打醒了我,我也不会闯出现在这片天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当时下午6点了超级堵车,我看旁边一堆外卖小哥我就找了个车比较长可以坐两个人的小哥说给他十米能不能送我去xxx地哈哈哈哈哈哈!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爱豆还是加拿
  • 最晚……建议不少于出行日期前15天,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一个慢性子的签证官,十几年前我曾经有等了俩月的经历,因为某不靠谱的国家的签证官回国休假去了……5、行程
  • 梳妆台区域:梳妆台选了浅色的,在小户型里看起来会让空间显得更大‼️一个带灯的镜子能让化妆的时候更舒服。⭐️小桌子+一本书周末的时候我喜欢赖床 ,并非是没睡醒而是
  • 搞对象从来不聊 不处 不见面 不相亲 不表达情感...我就烧香求签 我就在家里呆着吹空调我就等待入室抢劫的爱情![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
  • 枕头旁边睡着旺旺,床边睡着仔仔,被需要和信任的我觉着挺幸福的,微博上每天发生那么多让人难过的事,那么多我们无法也无力改变的事情。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有福报
  • 如果亚裔再不团结,那很难在犀国活下去, 猴国裔跟龙裔最大的不同,就是猴裔来犀国移民的人,几乎都是有钱人,都是高种姓人。 龙国裔在犀国是很团结的,因为白人并不喜
  • 每日行程二三百公里,很多地方没有信号,无人居住,需适当准备饮食用品4.草原、森林地广人稀,尽量在指定范围活动,以免迷失方向#带着微博去旅行# #呼伦贝尔# #不
  • 01如果有“问题”儿童是不是也有“答案”儿童呢——伊坂幸太郎02如有来生,我愿做被子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在晒太阳——动画《蜡笔小新》03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
  • 熬夜看完了yjh never die感觉现在脑子不太清醒了……看到早餐的时候,进度条刚过一半,我以为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咻咻会叫醒小涵,平静的度过成为伴侣的第
  • 3️⃣ 格莱莫克岛度假村(昆士兰)️:在度假村中度过悠闲的时光,享受白沙滩和清澈的海水。 酒店推荐:1️⃣ 悉尼港景酒店(悉尼):享受壮丽的海港景色,近距离欣赏
  • 一个厚道的人,为人厚道,不会把人算计,处世厚道,不会把人坑骗,这样才能用厚道立足人群,不仅能让你交到很多朋友,当你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后,人生的路也会是越走越宽!那
  • 12. 不开心就多吃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讨厌的人和事就避开,要做自己,要一直往前走。15. 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抖音热推主角小说! 最后,男人沉着脸大手一挥赶走所有
  • 印祖携手嘱曰:从来禅教诸祖尝曰:“天台教观一宗, 如或无人传之说之, 则为佛法趋灭之时。在见浊波涌的时代, 力挽狂澜, 传承儒佛圣学于来哲;以正法眼, 弘扬净宗
  •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一些中年人或许依靠努力做到了高管的位置,抑或是创业成功每年收入过百万,或是做了个小生意收入不多但生活惬意。在中年时期,大部分的家庭都已经要了孩
  • “从雪松的球果看,这应该是一株雪松雌株,长势也比较好。如果有种子,说明附近有雄性雪松,或该树为雌雄同株。
  • 一位接近该项目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About Time Coffee在纽约已经开始关店,“这个项目起初策略很明确,就是集中在美国东海岸人口密度高的超大城市布
  • 对此,我们并不意外,因为张颂文太火了,电视剧《狂飙》更新后,他就成了2023年的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会引发网友热议!消息曝光后在中网上引发讨论,有许多粉丝难以置
  • #鞠婧祎小号[超话]#jjy#鞠婧祎花戎[超话]#jjy#鞠婧祎魏枝# “风永远吹不散我心中对你的那份炙热.” " .&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