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转换动能 腾飞之基】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万山磅礴有主峰。龙头企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强,可以促进产业链延伸,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周口市高度重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市场和行政等多方面的措施,千方百计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新突破。
安钢周口钢铁

沙颍河畔崛起绿色钢铁基地

8月21日,周钢热回收炼焦配套余热发电项目的1号、2号余热锅炉汽包吊装一次成功;一期二步及二期工程正在争取钢铁产能和能耗等指标……当前,一个现代化绿色钢铁生产基地正在沙颍河畔强势崛起。

自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诞生”起,一个高起点谋划的周口生产基地在沈丘县茁壮成长,在两期三步建设中“开枝散叶”。

2021年5月18日,安钢周口钢铁高炉顺利点火,标志着安钢周口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一期一步工程正式投产。目前,该工程的原料场、轧钢等主体标段及生产生活中心、仓库等配套设施已建成投用。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年上缴税金3亿元,安排直接就业1600余人。

现代化绿色钢铁生产基地如何打造?安钢周口钢铁生产基地采用紧凑式布局、先进的工艺装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采用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烟气脱硫脱硝环保技术,实现全干法除尘,确保污染物低于超低排放标准,实现污水、固废零排放,以园林式工厂标准建设低碳、绿色、高效的现代化智能工厂。

龙头带动,集群蓄能。下一步,安钢周口钢铁将继续培育壮大钢铁特色主导产业,延伸钢铁装备制造用零部件、循环经济等下游产业,完善设备加工及检修、物流服务等钢铁配套产业,构建完整钢铁及延伸产业链制造体系,努力在沈丘打造主业突出、配套协作、特色鲜明、品牌知名的钢铁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周口数字经济产业智慧岛建设项目

数字技术筑起城市“智慧大脑”

周口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周口市委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众多单位在周口大数据产业园“安家落户”,这里究竟有何“魅力”?

据了解,周口数字经济产业智慧岛建设项目于2018年启动建设,以数字经济及相关服务业为产业定位,已建成科研办公面积40万平方米,主要业态由数字经济大厦、企业总部大厦、国家级众创空间、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组成,涵盖总部办公、科技金融、创业孵化、公共服务等功能。

2022年2月,360旗下的360政企安全集团与周口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成功中标4亿元周口数字城市安全大脑项目,该项目是周口数字经济安全产业园权重建设板块之一。目前,该园区在引入国内外领先的数字产业企业、赋能周口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正发挥“磁力效应”。

在产业布局方面,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围绕大数据产业布局和发展格局,以智慧岛建设为先导核心,为产业集聚和后续发展提供承载空间,将创新战略和大数据战略充分融合。

拥抱新时代,一起创未来。一个以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技术辅导培育“数据+科技”新业态,构建资本青睐、技术领先、人才聚集、信息畅通的数据科技双创生态区正步伐坚定地迈向“数智”时代。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

精深加工壮大农业全产业链

落子三川,蓄势而发。

8月23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丰厨中央厨房(周口)园区正式投产,这是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布局周口结出的“第一果”。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是由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集粮油食品工业、生物科技、能源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为3300亩,计划总投资145亿元。

扎根产粮大市,项目如何布局?油脂精炼、中小包装油灌装、磷脂油、膨化大豆粉;小麦加工和水稻加工;中央厨房以及为港区服务的热电联产项目……据了解,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260亿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布局新赛道,深耕产业链。其中央厨房招商项目,主要入驻为肉蛋蔬菜类原料型,米面肉制品生产型,连锁商超、餐饮、仓储、销售、物流型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央厨房产业生态链。团餐项目的开园投产,设计日加工12万份热餐、3万份冷餐、企业餐等产能,极大满足消费预制化、方便化需求。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粮食、食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区,致力推动周口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

智能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与子同行,共赴美好。2021年3月,周口市人民政府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进行签约,一段“姻缘”自此开始。

作为周口市人民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传承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基因,主要生产研发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穿戴装置等关键零组件,服务华为、荣耀等全球顶尖的IT客户。

“周口厂区正陆续引进50余条包含全自动CCD影像识别设备、小怪兽全自动设备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线。”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周口市高新区女娲路中段,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约5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包含4栋四层标准化厂房、功能附房、冲压厂房等,配套工业邻里中心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从对接、签约到选址、建设,再到投产达效,短短4个月,富士康周口科技工园项目演绎了周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目前,项目一期约5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投用生产。二期4栋4层标准化厂房全部封顶,二次结构、水电工程正在火热赶工中。配套工业邻里中心项目力争2023年8月份达到入驻条件。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带动3万—5万人就业。

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项目的落地生根,对加快周口中心城区人口聚集、提供产业支撑、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带来大量配套企业,有利于加速打造产业集群,为周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更大动能。

金丹乳酸科技产业园

科技赋能领跑循环经济发展

抢滩风口,未来可期。

8月8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周口发挥生物制造产业优势,完善生物发酵聚乳酸全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原料药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

科技为本,聚能铸强。作为从豫东小县城走向世界的乳酸企业,金丹科技积极拥抱生物经济,用心做好一颗玉米从源于自然到回归自然的绿色文章。

20年来,该公司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玉米中的淀粉转化为乳酸、乳酸盐、乳酸酯等产品,并以高品质乳酸为原料聚合成可降解材料丙交酯、聚乳酸产品,实现了对玉米由粗加工、初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综合利用。

为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驾齐驱,公司沿着乳酸产业链进行一体化布局,进军乳酸下游丙交酯和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行业,通过和南京大学合作,成功攻克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技术难关,构建了宽广护城河。

2022年4月8日,该公司牵头的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落地郸城高新区,为周口生物经济发展插上智慧翅膀,助力抢占全球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领域制高点。

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4个车间正有序施工中;年产3万吨乳酸酯类系列产品项目已试生产……当前,金丹科技不仅限于聚乳酸,还通过聚乳酸、淀粉和PBAT共混改性直接生产可降解产品来提升附加值,实现可降解材料从源头到产品的战略布局。

一个坚持靠技术创新来推动企业发展,坚持在产品生产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未来之星正冉冉升起。

#好客山东好品山东# 【望岳谈丨好品山东怎么“品”,从一把大锤说起】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

9月8日,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当天,距今年3月首批“好品山东”公布,刚好已经半年时间。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作为经济大省、品牌大省,山东的品牌创建之路又该怎么走?“好品山东”又有哪些值得一品的味道?

企业怎么做?

说起品牌,很多人都有自己钟爱的“那一口”。比方说,买车的时候,有人中意宝马、奔驰,有人中意小鹏、比亚迪;买衣服,有人选择阿迪、耐克,还有人选择李宁、安踏。

品牌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的形象,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

如果不是张瑞敏当年一声令下,用大锤砸毁不合格冰箱,或许,就没有以后走向世界的海尔,更不会诞生如今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叱咤风云的“海尔卡奥斯”。

如果没有谭旭光大力倡导的“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疯子”精神,或许潍柴就没机会装上“中国芯”的发动机,更无法在17个月内两次打破内燃机热效率世界纪录。

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和深耕细作的专注,或许,在如今大火的元宇宙赛道上,就不会有声名鹊起的赛道龙头——歌尔股份。

海尔、潍柴、歌尔,这三个不同时间段的优秀企业,凭借着质量、创新与专注,叫响了企业品牌,也代表着山东的品牌形象。

企业打造品牌靠什么?质量是根本,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支撑。

张瑞敏抡起的那一锤树立了企业质量为先的理念,也让海尔在1988年获得了冰箱行业的第一块金牌,这次砸冰箱也被奉为业界的经典案例,张瑞敏带头挥下去的那把大锤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

再举个例子,歌尔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企业欲引进一位在国外的光学专家,董事长姜滨一年飞了七八次,说服他加入了歌尔,并且帮他把家庭也搬到了国内。

我国提出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山东一直致力于品牌建设,并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2002年起,山东省开始启动名牌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形成了一个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名牌梯队。

在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山东共有海尔、青岛啤酒等46个品牌上榜,位居全国第三,华东地区第一。全省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24个,培育山东省省长质量奖87个。

产业怎么做?

《意见》提出,培育产业和区域品牌,包括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壮大升级工业品牌、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培育区域品牌等。近年来,随着品牌意识的逐渐增强,我省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促进产业抱团发展之路。

今年4月,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在京发布,首批“德州味”30家企业被授牌,为德州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高端消费市场搭建了桥梁,推动该市优质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对接服务京津冀市场。除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外,近年来“黄河味道齐河”“禹众不同”“乐膳好食”“临邑尚品”“智选陵城”等多个县级子品牌也纷纷打出名堂,逐步形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德州正努力实现由农业生产大市向农产品品牌强市的转变。

同样在探索的还有胶州。2019年底,胶州市打造了胶州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胶味领鲜”,共有21家经营主体的品牌产品获得“胶味领鲜”授权。可以说,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为当地产业抱团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如今,外观时尚、风味俱佳的胶州特色农产品不仅丰盛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也帮助农民快速鼓起了“钱袋子”,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舌尖”新路子。

城市怎么做?

重视品牌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产业的抱团。城市与企业,也期待相互成全。

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这是青岛叫响全国的“五朵金花”。6月25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7月17日定为“青岛品牌日”,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青岛对品牌建设重视可见一斑。

1989-1994年,“青岛金花”孕育而生;1994-1999年,“青岛金花”演进为“青岛名牌”;2000-2009年,名牌产品演进为品牌经济,“青岛金花”扬名全国。

近年来,青岛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新一代“青岛金花”遴选,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一代“青岛金花”品牌企业和高端品牌产业集群,青岛“品牌之都”的美誉正在越叫越响。

“青岛品牌日”启动当天,青岛 “新势力”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被正式授牌。

从“五朵金花”到众花齐放,青岛这座“品牌之都”正越来越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

山东怎么做?

说起山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威猛的山东大汉,对山东人的豪爽大气也印象颇深。在孔孟文化孕育的齐鲁大地,“山东人真好”成了很多外地游客的心声。多年以前,“好客山东”的旅游服务品牌也因此叫响了全国。

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又该如何进一步突围,在全国产生让人眼前一亮、深入人心的口号呢?近年来,山东提出做大做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

改变传统品牌“散、乱、小”“单打独斗”的局面,给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关于山东区域公共品牌的认知,树立山东省自主品牌形象,放大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把山东省的质量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增值。

这是“好品山东”的初衷。

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首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正式对外公布。

这里面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老字号,如东阿阿胶、德州扒鸡;也有农业大省出品的优质农产品,如章丘大葱、烟台苹果、博山猕猴桃。此外,全国领先的高端制造业装备也同样入选,如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北京冬奥会的“新秀”雪蜡车等,彰显出了“好品山东”品牌的强大实力。

“好品山东”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任务目标方面,山东提出,到2025年,“好品山东”竞争力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前列,到2030年“好品山东”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这些“山东好品”不仅提升了曝光率,带动了社会消费,也带动着整个山东品牌形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对加强知识产权、营造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事效率,我省各地纷纷推出新举措,打造出如“诸事成”“泰好办”“在德州 办德好”等政务服务品牌。以政务服务品牌助力企业品牌乘风破浪,山东的品牌强省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也必将越叫越响。

在9月8日举行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上,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说,山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出一批体现特色、广受欢迎的山东“好品”,“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山东将持续加强“好品山东”建设,以品牌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品牌系统化塑造更多产业、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国际化助力更多“好品”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从“好客山东”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山东的品牌强省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大众日报)

#山东奏响品牌之省##山东有了新slogon##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望岳谈丨好品山东怎么“品”,从一把大锤说起】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

9月8日,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当天,距今年3月首批“好品山东”公布,刚好已经半年时间。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作为经济大省、品牌大省,山东的品牌创建之路又该怎么走?“好品山东”又有哪些值得一品的味道?

企业怎么做?

说起品牌,很多人都有自己钟爱的“那一口”。比方说,买车的时候,有人中意宝马、奔驰,有人中意小鹏、比亚迪;买衣服,有人选择阿迪、耐克,还有人选择李宁、安踏。

品牌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的形象,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

如果不是张瑞敏当年一声令下,用大锤砸毁不合格冰箱,或许,就没有以后走向世界的海尔,更不会诞生如今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叱咤风云的“海尔卡奥斯”。

如果没有谭旭光大力倡导的“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疯子”精神,或许潍柴就没机会装上“中国芯”的发动机,更无法在17个月内两次打破内燃机热效率世界纪录。

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和深耕细作的专注,或许,在如今大火的元宇宙赛道上,就不会有声名鹊起的赛道龙头——歌尔股份。

海尔、潍柴、歌尔,这三个不同时间段的优秀企业,凭借着质量、创新与专注,叫响了企业品牌,也代表着山东的品牌形象。

企业打造品牌靠什么?质量是根本,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支撑。

张瑞敏抡起的那一锤树立了企业质量为先的理念,也让海尔在1988年获得了冰箱行业的第一块金牌,这次砸冰箱也被奉为业界的经典案例,张瑞敏带头挥下去的那把大锤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

再举个例子,歌尔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企业欲引进一位在国外的光学专家,董事长姜滨一年飞了七八次,说服他加入了歌尔,并且帮他把家庭也搬到了国内。

我国提出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山东一直致力于品牌建设,并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2002年起,山东省开始启动名牌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形成了一个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名牌梯队。

在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山东共有海尔、青岛啤酒等46个品牌上榜,位居全国第三,华东地区第一。全省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24个,培育山东省省长质量奖87个。

产业怎么做?

《意见》提出,培育产业和区域品牌,包括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壮大升级工业品牌、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培育区域品牌等。近年来,随着品牌意识的逐渐增强,我省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促进产业抱团发展之路。

今年4月,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在京发布,首批“德州味”30家企业被授牌,为德州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高端消费市场搭建了桥梁,推动该市优质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对接服务京津冀市场。除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外,近年来“黄河味道齐河”“禹众不同”“乐膳好食”“临邑尚品”“智选陵城”等多个县级子品牌也纷纷打出名堂,逐步形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德州正努力实现由农业生产大市向农产品品牌强市的转变。

同样在探索的还有胶州。2019年底,胶州市打造了胶州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胶味领鲜”,共有21家经营主体的品牌产品获得“胶味领鲜”授权。可以说,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为当地产业抱团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如今,外观时尚、风味俱佳的胶州特色农产品不仅丰盛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也帮助农民快速鼓起了“钱袋子”,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舌尖”新路子。

城市怎么做?

重视品牌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产业的抱团。城市与企业,也期待相互成全。

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这是青岛叫响全国的“五朵金花”。6月25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7月17日定为“青岛品牌日”,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青岛对品牌建设重视可见一斑。

1989-1994年,“青岛金花”孕育而生;1994-1999年,“青岛金花”演进为“青岛名牌”;2000-2009年,名牌产品演进为品牌经济,“青岛金花”扬名全国。

近年来,青岛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新一代“青岛金花”遴选,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一代“青岛金花”品牌企业和高端品牌产业集群,青岛“品牌之都”的美誉正在越叫越响。

“青岛品牌日”启动当天,青岛 “新势力”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被正式授牌。

从“五朵金花”到众花齐放,青岛这座“品牌之都”正越来越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

山东怎么做?

说起山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威猛的山东大汉,对山东人的豪爽大气也印象颇深。在孔孟文化孕育的齐鲁大地,“山东人真好”成了很多外地游客的心声。多年以前,“好客山东”的旅游服务品牌也因此叫响了全国。

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又该如何进一步突围,在全国产生让人眼前一亮、深入人心的口号呢?近年来,山东提出做大做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

改变传统品牌“散、乱、小”“单打独斗”的局面,给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关于山东区域公共品牌的认知,树立山东省自主品牌形象,放大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把山东省的质量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增值。

这是“好品山东”的初衷。

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首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正式对外公布。

这里面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老字号,如东阿阿胶、德州扒鸡;也有农业大省出品的优质农产品,如章丘大葱、烟台苹果、博山猕猴桃。此外,全国领先的高端制造业装备也同样入选,如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北京冬奥会的“新秀”雪蜡车等,彰显出了“好品山东”品牌的强大实力。

“好品山东”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任务目标方面,山东提出,到2025年,“好品山东”竞争力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前列,到2030年“好品山东”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这些“山东好品”不仅提升了曝光率,带动了社会消费,也带动着整个山东品牌形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对加强知识产权、营造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事效率,我省各地纷纷推出新举措,打造出如“诸事成”“泰好办”“在德州 办德好”等政务服务品牌。以政务服务品牌助力企业品牌乘风破浪,山东的品牌强省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也必将越叫越响。

在9月8日举行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上,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说,山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出一批体现特色、广受欢迎的山东“好品”,“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山东将持续加强“好品山东”建设,以品牌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品牌系统化塑造更多产业、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国际化助力更多“好品”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从“好客山东”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山东的品牌强省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难怪你买的西瓜不甜,这样选瓜,保证甜
  • 愿你出走半生,依然不忘童年
  • 人类首次: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成功
  • 王大陆,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 没有一个人, 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 一世没有痛苦....
  • 这些年我们丢弃的10种珍贵东西,看到第一种就哭了
  •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 今天和你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真的爱你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